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行祸天下 > 第271章 审判(上)

行祸天下 第271章 审判(上)

作者:码个铲铲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11:39:58 来源:笔趣阁

姬启隆哪能想到眼前这貌似无害的少年,竟然说翻脸就翻脸。等死?这两字一出来,便让他面色猛地苍白起来,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不可置信地开口喝道:“你敢!你一个芝麻小官,谁给你的权力判决本王?”

“本官奉旨办案,管你是谁!只要有罪在身,本官如何判你不得?来人,动手!”

眼见周遭衙役当真屈身上前向自己走来,姬启隆开始慌了。他闪至太孙身后,开口哀求道:“皇兄,救我。”

姬启运面色难看,目光闪闪地盯着姜云道:“这不会是皇爷爷的意思,姜云,你自作主张,治罪皇族,且还是一等亲王,此事非同小可,你可做好了心理准备?”

“多谢殿下提醒。”姜云淡淡回道:“本官心中虽有陛下所托,但更有昭昭天理。若殿下见过唐小雨那凄惨模样,今日便不会在大堂之上说此风凉之语。此案难断,本官早有所料,但不曾想定王殿下却嚣张至此,全然不把太祖钦定律法放在眼里,奸杀无辜少女,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当堂供认不讳,如今即便陛下亲临也断然救不了他。”

到了这会,姬启隆终于知道怕了。他吞了口唾沫,强笑道:“姜大人,本王方才只是开个玩笑而已,那个叫唐小雨的女子本王从未见过。”

现在才想到赖账?会不会迟了一些?姜云冷笑着从怀中取出一张薄纸。“来人,拿给他看。”

纸上是一只左手手印,姬启隆不明就里,愕然道:“什么意思?”

“本官帮唐小雨验尸时,在她后臀处发现了一只手印,该是用力拍打所致。由于唐小雨在不久之后死亡,血液停止流动,红肿之处便永久地保留了下来。这手印的大拇指中间比其余地方宽上不少,该是饰物所致,以形状推断,本官认为应是一枚扳指。。。”

姬启隆本能地低头看向自己左手,面色陡然苍白起来。

“你。。。”

“殿下若不承认,可要印对一番?不用想着毁掉证物,唐小雨的遗体业已送至京城,随意可查。此乃铁证,你休想抵赖!”姜云打断姬启隆,继续说道:“定王姬启隆罪恶滔天,原该判斩首示众,以平民怨。本官念其皇族出身,留他一个全尸,判其白绫之刑,已是仁至义尽。此案已了,本官即刻前往面圣,确切的行刑日期,当由陛下决断。”

对啊!杀不杀最后还是得皇帝说了才算,姬家兄弟顿时反应过来,脸上这才稍稍缓解。

见两人无话可说,姜云摆摆手。“押下去。”

“皇兄,救我!替我向皇爷爷求情。”

哀嚎声渐行渐远,姜云舒了口气,拍下惊堂木:“退堂!”

堂上判得那叫一个爽,狠狠出了一口恶气。那姬启隆但凡要有一点悔过之心,姜云或许还会给他一个机会。律法不外乎人情,即便在后世,也有获得受害者家属谅解即可免死一说。

唐家夫妇只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不求财,也从未提过非要凶手以命偿命的要求。他们所求的,无非是一个说法,一个公道。若是姬启隆当堂忏悔,以朝廷的名义道歉,甚至愿意以王妃之礼厚葬唐小雨,以姜云对唐家夫妇的了解,他们至少有一半的可能会饶姬启隆一命。

说起来或许有些可笑,与掩耳盗铃别无二致。但这就是中国古人的秉性,对名声看得极重。唐小雨若活着,他们未必会同意她嫁入王府,但人已经死了,与其背上一个被人凌辱的名声,不如将错就错,至少脸面上好看一些。

只可惜,姬启隆这厮做人不太会,作死却是一把好手。判决下达后,迎来堂外一阵娇声喝彩,唐家夫妇泪涕齐流,连连磕头不止,大快人心!

案子已了,接下来就得想想,怎么过皇帝那关了。

走出刑部大堂,姜云赶在太孙之前,马不停蹄地跑去了皇宫御书房。这种事就讲究一个先机,若是让姬启运先见到皇帝,姜云什么话都不用说了,甚至连再见皇帝一眼都会成为奢望。恶人先告状,这个“先”字很重要。

“微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姬重依然是那副平淡模样,放下奏折道:“案子办完了?”

“启奏陛下,顺利办完了。”

“嗯。”姬重颔首问道:“如何判的?”

姜云实话实说道:“微臣判了定王殿下。。。绞刑。”

“嗯?”皇帝豁然站起。“你说什么?朕没听清楚。”

“定王殿下指使侍卫胡新恒,虏劫民女唐小雨,继而下药***致使受害人死亡。刑部大堂之上,定王对此供认不讳,此案证据确凿,再无疑点。微臣以太祖皇帝钦定之大周律法,判处胡新恒斩首,并念定王殿下乃是皇族,故而网开一面,留其全尸,判处白绫之刑。”

“啪!”姬重一巴掌拍响桌案,厉声喝道:“姜云!朕曾多番提醒你,绝不能判皇族有损身体之刑,你不但不听,还变本加厉判处死刑。谁给你的胆子?莫非你以为朕杀你不得?”

姜云单膝下跪道:“启禀陛下,微臣的胆子是太祖皇帝给的。定王该死,该死之处不在案子本身,而是牵着另一桩大案,微臣若是不判其死,实为对陛下最大的不忠。”

“哦?”姬重微微眯起双眼,寒芒一闪而逝,他沉声说道:“你先起来,究竟为了什么非杀定王不可?若是有理有据,朕赦你无罪,若是危言耸听,无理狡赖,朕保准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还请陛下屏退左右。”

“你们都退下。”四个站班小太监退出御书房后,姬重淡淡说道:“你可以说了。”

“陛下,定王他。。。并非皇族。”

“什么意思?”

“微臣的意思是,定王殿下并非已故太子所出,与姬家毫无半点血脉关系。”

姬重闻言,不由面色陡变。他是帝王,本该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但这消息实在太过骇人听闻。“可有凭证?”

“铁证如山。”

“说!”

姜云挂上一张笑脸,指着自己的左颊道:“陛下,微臣面上的酒窝你可看见了?”

“酒窝?”姬重一愣,看着姜云手指的方向,继而恍然道:“你说的是颊漩吧?笑而出漩,有何稀奇?”

“启禀陛下,微臣年少时,曾有老师教导,言之人之传承,分为显性与隐性,而这颊漩就是最普通的显性特征。换言之,若是父母都有,则子女必定也有。微臣敢问陛下,可还记得太子与太子妃是否有这颊漩?已故的皇后娘娘是否有这颊漩?”

姬重细细回想片刻,颔首道:“都有,朕也有。”

“如此便再无疑虑了。”姜云朗声道:“因为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有,故而微臣亲眼见过的吴王,平南王也都有,微臣斗胆断言,陛下与皇后娘娘所出的子女必然都有,其中就包括了已故的太子殿下。而太子妃同样也有,那么太子的子嗣必然也都继承了父母这特征。太孙殿下有,此乃理所当然之事,可为何定王殿下偏偏没有?”

“这。。。”

“若是陛下不信,可随派人前往民间调查,但凡出现一个特例,千刀万剐微臣绝无怨言。这便是铁证,足以证明定王殿下是太子妃与一个脸上无漩之人所出,并非太子的亲生骨肉,也非姬家之人。”

姬重一声不吭,面色却越发铁青起来。“不。。。这不可能,太子妃常年居于东宫,身旁所见无非都是些内监,即便与人偷情,有此机会的也就只剩皇室之人,既是姬家人,也该有漩才是。”

他语气坚决,只不知究竟是在质疑姜云,还是在说服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