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武器回大唐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师姐…我头疼(求订阅!)

只见贾政敬打开的宣纸上,什么字都没有,只有两个小黑点还不怎么圆……

一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都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更是一头雾水,好奇至极……

“贾大学士,这两个……点,到底是何用意?”

那人措辞半天,最终还是决定用“点”来代替“字”,毕竟对着这两个点说两个字的话,实属扯淡……

“老贾,张县伯给你留的这墨宝,简直太好了啊!哈哈哈……”

说这话的人明显跟贾政敬不是多对付,言语中也多是嘲讽之意。

贾政敬的脸也是红一块白一块。

他之前也不认识张十二这么个人,只是听说他写字作诗词连大家都说好而已,但是作为文官派系的一员,他对此其实是嗤之以鼻的一个武官阵营的人而已,能有多大的能耐?

但是看到今天张十二写的那手字之后,他的心态发生了略微的变化,对张十二的立场态度不变,但是这字嘛确实有收藏的必要……

所以刚才他顾不得面子,在人群中是费劲全力,才把这纸抢到了,本来还想在众人面前炫耀一番可谁知这纸上却只有两个点!

丢人啊!

他也盯着这纸看了半天,突然眼珠一转,嘴角一咧,笑道:“诸位请看这纸空白一片,只有中间的这两个黑色圆点显眼至极!这说明了什么?是不是张县伯想以此告诉我们,这大千世界,凡人比比皆是,就如同这白纸一样,可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会像这黑色墨迹一样,突出重围,展现于前!”

这话说完,贾政敬都恨不得为自己鼓掌了:我真踏马是个人才啊!

其他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后都附和起来。

“张县伯果然是妙人啊!简单一笔就蕴含了此等道理,实在是令人佩服呀!”

“是极是极呀!不过贾学士这分析也是令人信服,若是一般人,怕是很难能理会张县伯的用意啊!”

“贾学士高才,我等惭愧,惭愧啊!”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马屁精们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把贾政敬夸了个满满当当,脸红如猴屁股一样……

“哎张县伯留下这墨宝的时候,可否说过什么话呢?”

“问问这侍卫不就知道了?”

于是,所有人又将目光移到了刚从地上爬起来的侍卫身上……

…………

受尽百般凌辱且衣衫不整的侍卫刚从地上起身,就发现一群男人又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登时大惊,马上伸手护住了自己的衣服那架势,啧啧……

当听清这些人的来意之后,侍卫这才松了一口气,想了一会儿说道:“张县伯确实跟我说了句话,他说若是有人问起来的话,就告诉他们这纸上的两个点画的是绿豆……”

那侍卫听到这话的时候就如同现在这些人一样,疑惑的不得了:绿豆,什么绿豆?

突然似乎有人想起了什么,表情有些尴尬,随后又冷笑连连,对贾政敬说道:“贾学士,你再盯着这两个黑点看看……”

“看什么?”

话虽这么问,但贾政敬的眼神还是再次盯着那黑点看了起来,一头雾水……

“在下想起了一句歇后语,是那什么看绿豆看对了眼来着?”

这人说完,哈哈一笑,然后就快速离开了……

其他人一听,马上也明白过来,不知是谁带了头,哄堂大笑,那笑声中带着嘲讽,十分刺耳……

“王八看绿豆!”

贾政敬已然想到了这个歇后语,脸憋的像肿胀的气球一样,估计碰一下就要爆开来。

而现在也没人会来碰他,因为众人在大笑之后都快速离场了,毕竟刚才他们也盯着那所谓的“绿豆”看了好久,这话岂不是也把他们骂进去了?

越国圣女对这事的细节虽不清楚,但是也大概知道了貌似是那个张县伯把所有人调侃或者说骂了一遍,辛亏自己没去看那纸,要不自己也是被骂的其中一员了……

同时对张十二更好奇了:这人,还真是不一般呢……

…………

而罪魁祸首张十二早已经同莫漓一起往皇宫外走了。

路上,莫漓好奇的问张十二点那两个点的用意,张十二只是笑着说“天机不可泄露”,就是不回答她,可把莫漓给气的够呛,也不再搭理他,快步就往外走。

张十二可不打算放过这个调侃莫漓的好机会,想了一会儿就追了过去,笑着说道:“师姐,其实你不是剩女!”

“…………”

果不其然,莫漓停了下来,转头看着他,一脸的疑惑。

“在我的家乡,女子若是到了三十岁还未婚嫁的话,才会被人称为剩女意思就是嫁不出去,剩下了……”

说这话的时候,张十二还特意观察着莫漓的表情,准备稍有不对就立马飞奔……

见莫漓只是皱了皱眉头,张十二又笑着说道:“师姐自然不是剩女了,这年纪不到嘛!若是再过两年还未能嫁出去的话对了,师姐今年芳龄几何呀?”

此时的莫漓狠狠的盯着张十二,银牙紧锁,恨不得把张十二吃了一样,一字一句的说道:“张十二,你有几天没练功了吧?”

“啊……师姐,这不是过年了么,哪能老麻烦师姐不是?师姐也多休息休息吧!”

张十二突然嗅到了一股危险气息,紧张的说道,生怕莫漓再把他拉去练功房练武……说是练武,实际上是练他而已,真当自己傻不成……

“多谢你的好心,我可不累!我看明天就不错,你来莫家练武吧,我可得好好教教你!”

莫漓把最后几个字咬的很重,张十二再傻也不敢答应呀!

“那个……师姐……我头疼!”

张十二一脸痛苦道。

“头疼?那你捂肚子干嘛?”

莫漓眯着眼,一脸嘲讽的问道。

“额……幸亏师姐提醒,我刚发现,肚子也疼!师姐,明天看来是练不了武了,我先走了!”

说完,张十二头也不回,一溜烟的跑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莫漓撇了撇嘴,吐了两个字出来:

“孬种!”

…………

广德殿后的走廊连着的是一间规模比御书房要大了一倍有余的房间,屋里桌椅齐全,倒像是个会议室的模样。

这地方就是“谨言殿”,是除了御书房跟金銮殿之外,唐帝最常来的地方。

知道唐帝有话要说,皇后在看到襄王他们进来之后就主动离开了。

太子是最后一个来的,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碰到皇后往外走,行礼之后,心里却一阵阴郁。

太子之所以贵为太子,还是因为他是唐帝的嫡长子,而他的生母在生下他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当今皇后乃襄王跟仪岚公主的生母。

虽然在明面上称皇后为母后,但太子心里十分不爽,只要他看到皇后跟襄王说话就觉得她一定是在教唆什么,想要让襄王抢自己的太子之位,因此对皇后和襄王都有很深的敌意。

看到皇后一脸微笑的从谨言殿出来,而襄王却在殿里,让太子心中生出了些许不好的预感。

“父皇,儿臣到了!”

进殿之后,太子行礼道。

唐帝看了他一眼,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朝旁边的吴德招了招手。

吴德会意,把刚才陈国进贡的琉璃拿了过来,对太子和襄王道:“这陈国使臣每年进贡都是这些琉璃,宫里已经有许多了,所以这些,你们带回去吧!”

“谢过父皇!”

两人马上弯腰谢道。

“仪岚,你已经拿了那副画了,这琉璃还想要吗?”

唐帝看了看在旁边闷不做声的仪岚公主一眼,还以为她生气了呢,遂开口调侃她道。

“陛下把张县伯的字都给了儿臣,儿臣欢喜都来不及呢,又怎会再要那琉璃?”

仪岚公主淡淡的说道,表情平静,但很不热情。

“仪岚,最近在想什么呢?莫不是还想出去一趟?”

“可以吗,父皇?”

听到这话,仪岚公主的眼神终于亮了起来,灼灼的盯着唐帝问道。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次除了张十二,还必须让莫漓跟着!张十二这人虽有些本事,但毕竟心性太大,遇事不如莫漓稳重。只有莫漓跟着,朕才更放心些……”

上次的事情唐帝还心有余悸,而且在说出这番话来之后,他特意的在观察太子的表情,发现并无异样,心里的一块石头才悄然落下: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儿女互杀啊!

“谢谢父皇!父皇对儿臣最好了!”

仪岚公主如同满血复活了一般,更像是个活泼的少女,眼睛眯成了月牙,又笑着说道:“父皇,再有几日便是上元节了,到那天儿臣再出去如何?”

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那天的荆州城里肯定人来人往,到处热闹非凡可越是这样,危险性越大,唐帝本来是想拒绝的,可是看到仪岚公主那充满希冀的眼神,他的心柔软下来,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

看到仪岚公主再次恢复如原来那可爱的样子,唐帝才终于放心下来,让她先行离开,殿里只剩了太子和襄王两人,连吴德都出去了……

…………

进殿除了给自己和襄王琉璃外,唐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仪岚公主交谈,太子还想当然的以为,也没什么大事,唐帝就是跟仪岚公主说那些话的,之前紧绷的心也算松了下来。

可等只剩了他跟襄王,他瞬间觉得,事情好像不太对……

仪岚公主一走,唐帝也收起了之前微笑的表情,一脸严肃的看着二人,开口道:“仪志,你可知道刚才在殿里犯了什么错?”

该来的总该会来,太子心里想着,嘴上却是回道:“父皇,儿臣之前行事太过鲁莽,还望父皇怪罪!”

说到底,这都是些小事,不足为虑。

但是唐帝接下来的话就有些扎心了:“太过鲁莽?你是有意还是无心,朕还真是看不清啊!”

有意还是无心?

有意那不就是在说自己想要谋权篡位吗?

太子的冷汗都下来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磕在地上说道:“父皇明鉴!儿臣不过是看那越国圣女貌美,被迷了心窍,才会口无遮拦,并非有意为之啊!”

这个时候,跟原则性问题比起来,生活作风这种都是些小问题,太子明摆着是舍车保帅的套路,只能如此说道。

唐帝冷哼一声,他还算了解自己的这个大儿子,谅他也没有这个胆量,之前那话也不过是敲打敲打他而已,哪里会真的以为他要造反?

听他这么说,唐帝又叹息了一声道:“仪志,你现在身为大唐太子,怎么行事作风还如此孟浪?这方面,你真当像仪向学学!若是你有仪向一半的城府,朕也就放心把大唐交给你了,唉……”

这话像是一颗定时炸弹,瞬间引爆了这些年压抑在太子心底的纠结,看了襄王一眼,心中的火像是要窜出来一样。

但是,他还要装作一副虔诚认真的模样,只不过,心里的仇恨已经插上了翅膀……

“谨遵父皇教诲!”

太子咬牙说道。

“还有,那越国圣女来和亲的事情,朕已经考虑过了。和亲可以,但是越国三公主和亲的对象不能是咱们皇室子弟!”

“为何,父皇?”

太子还是没有忍住,问了出来,毕竟在秦雨桐没有拿下的情况下,最让他满意的就是今天见的那越国圣女了至于越国三公主长相如何,谁管呢?

这么看来,在太子眼中,越国三公主更像是和亲的添头了……

看到太子如此急躁,唐帝心里又是一阵叹息,看了一眼旁边镇定自若的襄王一眼,开口道:“仪向,对这事你有何看法?”

“父皇,依儿臣来看,越国兵败吴国,所以才想与我大唐和亲,以期同大唐一起抵御吴国!”

襄王只分析了第一句,唐帝就一个劲的点头,话虽未说完,但这第一句就完全看的出襄王对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已经了然于心,唐帝如何能不兴奋?

而一旁的太子脸色则更加阴郁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