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武器回大唐 > 第三百章 我不能作!

带着武器回大唐 第三百章 我不能作!

作者:张三竖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07:38:00 来源:笔趣阁

家教甚严不会吵架?

读书人对吵架十分熟络?

若是太子没有跟张十二拌过嘴的话,他怕是就信了,可是对体会过张十二那张损嘴的他来说,怎么会信?

而且张十二一句话就把在场的所有读书人都得罪了,按他的话说,读书人才会吵架,尼玛,那是读书人还是大街上的泼妇?

在场的所有人基本都是读书人出身,所以张十二的一句话瞬间点燃了他们的怒火,看着张十二的眼神虎视眈眈。

“这人太狂妄了,端的无礼!”

“这人出自武将之家,又在外流落了六年,所以才会见识短浅,说话粗鄙!”

“怪不得!在李大才子面前还敢如此行事,待会可得让李大才子好好教训一下他,也让他看看我们荆州才子的实力!”

“…………”

听到众人在那里议论纷纷,人群之后的陆馥婧看到这一幕有些头疼的捂了捂脑袋,这个坏人,到哪里都不省心啊,好像不跟全世界为敌,他就不满意一样……

而吴国三皇子看到这一幕则比较感兴趣,这个人真是有意思,明明文采那么好,却在这里装什么都不会,又看了李向白一眼,对他很是可怜,这个现在还一脸倨傲兴奋的所谓“才子”,等会就要做了别人的垫脚石,怕是连哭都来不及吧……

不过也有点好奇,为什么他在御花园里写诗词打败自己的事情没有传扬出来呢?不然的话,这群人怎么会如此不知死活的跟他比写诗词呢?

…………

“若是张公子如此看不起我们读书人,那今天倒要让我等看看你的大作了,莫要信口开河!”

康王世子一脸的义愤填膺,心里实际并没有多少愤怒,他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为了挑起全场读书人的怒火,让张十二成为众矢之的。

果不其然,康王世子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又爆发出一片呐喊声,自然是在数落张十二以及让李向白好好教训教训他的。

李向白朝着众人拱了拱手,然后看着张十二不屑的说道:“在下本不愿同一个粗鄙之人切磋诗词,端的污了我等读书人的名号!但是承蒙各位错爱,今天我就破例一次,替各位荆州的读书人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

李向白说完,众人马上一片喝彩叫好,张十二却不以为然的耸了耸肩,心想叫吧叫吧,叫的越凶,脸打的才越响!

康王世子一看差不多了,事情都在按他们计划的方向走,并且进行的很顺利,笑着说道:“诸位,既然二位公子要切磋一番,那就由本王来定个规矩。今天就以这宴会为引,诗名不限,两位公子意下如何?”

李向白一脸的倨傲,在他眼里,张十二除了骂人嘴皮子溜点,哪里会作诗词,他随便写些诗都能比他好,怎么会把他放在眼里?

“但凭世子做主,在下并无异议。”

说完又看了张十二一眼,眼神中尽是鄙视。

“张公子呢?”

张十二并未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心里盘算着,初来荆州,在御花园写的诗词看样子并没有传扬出来,那今天要好好剽一首,一战扬名了!

…………

“好!既然二位公子都无异议,那现在就开始吧!两位公子谁先来?”

说罢,已经有下人抬着桌子和笔墨放到了院子当中,大战一触即发。

随着康王世子的这句话,整个宴会的气氛被推向了**,所有人都拭目以待,神情亢奋,想看看李向白是以何等诗词来教训人的,同时又在想,这次会不会再出一首“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佳作呢?

对付张十二,李向白自是十分不屑的,所以也不谦让,笑着说道:“这诗词一道对于我等读书人来说,就如同饮水一样,不像某些人,或许绞尽脑汁都不可得,所以还是由在下先来吧!”

这话的讽刺意味明显,张十二自然是那“某些人”,听的众人十分满意,这李公子的嘴损起人来也是有一套啊!

李向白站在院子中间,摇头晃脑,煞有介事的样子,心里却一点都不紧张,因为太子之宴非比寻常,所以来之前他就做足了功课,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一首词,而康王世子这个自由发挥的题目正好让他提前作的词得以施展,他现在这副模样不过是装的,装一个临场作词的样子!

突然,李向白在院中站定,两步来到桌前,拿起毛笔就开始写了起来,写的很慢,很认真。

词是现成的,之所以还写的这么慢,主要还是因为这字!

李向白从梁州回来因为捡的词而名声大震,看过那词的人除了惊叹之外就是好奇,他的书法何时那么好的,而且之前从未见过这种字体?

那个时候他才慌了,说是他最近才自创的字体,这才蒙混过关。

从那之后,他每天都要对着那首词临摹,为的就是也能写出那么一手好字,这样以后再拿出这首词来的时候,也不用怕人怀疑了……

练了几个月,书法已经初有成效,虽不能神似,但是形已经有差不多七八分相似,这就足够了,一般人若是不对比原词根本发现不了破绽。

所以他写字的时候才会小心翼翼,争取写好。

在他写的时候,众人已经围了上来,看到那工整有力的笔迹跃然于纸上的时候,就有人叫出了一声“好”来。

这并不是因为李向白写的多好,而是王羲之老人家的行书实在是太逆天了,张十二的书法在前世也是出类拔萃的,但是较之王羲之的真迹还是差了不少,但是拿到这个时代来已经惊为天人了。

这就是李向白只模仿了他字体七八分就能把众人给震住的原因……

过了一小会儿,李向白终于写完了,把毛笔放下,看着纸上的词,非常满意的拍了拍手,又瞥了张十二一眼,那眼神,仿佛他已经必胜了一样。

这时,已经有人走到桌前,看着那纸上的诗词,轻声念了出来……

东宫院邸梅花瘦,四无尘、檐上雪厚。

夜窗恍如昼。

万里乾坤清绝处,付与宾客宴席。

又恰是、题词时候。

猛拍阑干呼旧友,道他年、我亦垂纶手。

君与我,共樽酒。

轻挽风前柳,问飞雪落幕纷纷,近曾来否?

月落潮生无限事,零落茶烟未久。

妾随郎,笑执手。

…………

那人念完,众人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就有人带头道:“好词!”

随后,所有人也争相叫好起来。

其实大家之所以会楞,还是因为他们最近对李向白的认知都停留在那首“少年不识愁滋味”上,而李向白自那之后也很少做诗词,今天一看这词,虽然单拿出来也不错,但是跟“少年不识愁滋味”比起来,差的还是有点远,所以他们开始才会有愣神的反应。

靠自己真正的实力作出来的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李向白的心情可比听到别人夸“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时候还要好,乐呵呵的对众人拱手,谦虚的说着“抬爱抬爱”。

张十二也走上前来看了这词,对这词的印象一般,但是对这字他就有点想法了尼玛,这是临摹劳资的书法?可你好歹也像一点啊!这也太次了吧?

想着,嘴角撇了一下,一阵冷笑。

张十二的反应自然没有逃过李向白的眼睛,从张十二走上前去看他的词,他就在观察他,本以为他看到自己的词会被吓一跳,谁能想到他是这副表情?

那是嘲笑吗?

李向白那个气,心想你连词都不会作,还敢嘲笑我,冷哼一声道:“在下作完了,接下来是不是该换人了?”

我倒要看看你能作出什么东西来!

李向白恨恨的想着。

康王世子跟众人的反应差不多,对李向白抱的期许太大,以为他还能贡献一首类似于“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神作来,哪成想写了这么一首只能算是中等稍微偏上的词来,心里有点失落。

但也无所谓了,只要能打那人的脸就行!

见张十二没有动静,康王世子在旁边催促道:“张公子,李公子已经作完了,该你了!”

谁知张十二并未着急,反而是摇了摇头道:“我不能作!”

“???”

众人都楞了,这是闹的哪一出,还没有写就怕了?

想到这,众人脸上都露出了深深的鄙视,一脸的促黠,就等着看笑话呢……

康王世子也大概是这种想法,忍着喜悦道:“张公子,为何不作?莫非,看到李公子的词,张公子怕了?”

“呵呵”

张十二冷笑两声道:“李公子之才,在下也听说过,可是今日作出的这词实在有失水准!若是荆州才子只能作出这等低水平的词来的话,不比也罢!”

听张十二说完,康王世子有点哑口无言,但众人可不满意了,在那里嚷嚷开来

“李公子可是作出过“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佳作来,岂容你在此诋毁?”

“是啊!李公子把那“少年不识愁滋味”拿出来让这人长长见识,看看什么才是词!”

“对啊,李公子拿出来!”

“…………”

有人提了一句,然后所有的人都开始附和,民心所向,都想让李向白拿出那首“少年不识愁滋味”来,说到底,他们也对李向白刚才作的词不是很满意,此情此景,也只有“少年不识愁滋味”可以拿出来狠狠的打此人的脸了!

张十二看到众人这么配合自己,心里高兴坏了!

他的目的就是要李向白把捡自己的那首词拿出来,然后再狠狠的打他的脸,没想到自己就开了个头,众人就把话题抢过去了,还真是大唐好队友!

康王世子也在旁边说道:“李公子,既然如此,你就把那首词拿出来吧,也好给那些不识相的人看看,什么叫做好词,什么才是荆州才子!”

康王世子也有点小怒了,有些恶狠狠的说道。

…………

哎,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李向白也很无奈。

努力了那么久,自己还是要靠那首捡来的词来寻找存在感,悲哀啊!

幸亏他现在把那词当成宝贝一样随身带着,不然可就坏了!

狠狠的瞪了张十二一眼,把那宣纸拿了出来,然后小心翼翼的铺展在桌子上,众人见状马上围了上去,再次看到那词,直接爆发出一声呐喊:

“好词!这才是好词啊!”

听到众人情不自已发出的赞叹,李向白心里十分难受,这才是真正佳作的力量吧,只要往桌上一放,马上就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只是可惜的是,为什么自己就是作不出这样的词来呢?

哎,不管了!

今天只要能打他的脸就行!想着,又恶狠狠的瞪着张十二,一脸阴郁的笑着。

这个时候,吴国三皇子也看到了那宣纸上的词,先是惊艳,然后又一脸疑惑,最后又看着张十二,那脸上的表情别提有多精彩了。

吴国三皇子才是真真正正的读书人,从他的诗词造诣上就看的出来,而且他还非常好奇敢跟张十二这种猛人叫板的才子到底多强,所以李向白写出第一首词来的时候,他就凑了上去。

说实话,他看完这词之后,嗤之以鼻,别说张十二,这词连他都比不过啊!也不知他哪里来的信心敢挑战那种猛人……

只不过,他总感觉那字有些眼熟……

等他看到李向白拿出来的那词之后,更疑惑了,因为这字迹他太熟悉了,这不就是张十二在御书房里所用的书法吗,这人怎么会有?

再说这词,那就是神作,吴国三皇子自叹不如!

能作出这等神作之人,怎么能作出第一首那等低劣的词来?

结合两首词前后字迹的不同来看,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少年不识愁滋味”并不是眼前这人所作,而是出自张十二之手!

看来,他的词不知因为何等原因被眼前这个李公子捡了去,而所有人都不知道这词出自他的手中,所以才会是今天这副表现……

可真是李鬼碰到了李逵,这下,还真是有好戏看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