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龙牙 > 第429章 接见使节

大唐龙牙 第429章 接见使节

作者:抉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03:36:14 来源:笔趣阁

“明天来文院,咱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些东西,老头子我一个实在是想不明白,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是以一己之力打算改变整个士林呀。”

虽说“改大白话”、“加符号”这两样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他一个人觉得有道理没用,必须要整个士林圈子都觉得有用,才能够施展开来。

冷锋摇了摇头:“我不打算以一己之力改变士林,而是....”

“逼他们自己改变!”

一些东西不是简单的“推广”就能够起效的,冷锋也不想浪费口舌去给他们解释,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悠闲过日子,回头让印书坊就按着这个标准印书呢。

人都是贱皮子,你跟他们说这样有用,他们未必会信,也未必会改。但是如果他们发现手里的书籍,印刷用的都是大白话,句尾还是感叹号等东西,他们机会慢慢逼着自己适应。

等适应了这样的阅读,他们再写东西就能自然而然的也使用这种写法。

(后世写文的不也是这样嘛,脖-子-以-下不让写,不就只能不写了?)

冷锋微微一笑:“韩老先生,这件事你就信我的吧,那些读书人,我会让他们适应这些改变的。”

走出书房,冷锋对老李说:“明天去印书坊,先让他们准备好用于印刷的符号模块。”

老李点点头,记下了冷锋的话。

第二天一早,冷锋就把言辞准备妥当,去了文院,文院里的大儒们,是他最先说服的对象。文院立院之初,他就和那些大儒商量好了,不管什么事,都商量着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票,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如果他想从印书坊下手,得先发起所有大儒开会议,得出结果才行。

出人意料的,大儒们对冷锋的提议居然都保持着支持态度,只有于焕之老先生表示古言作为中原文化传承的一种,不能因为普及大白话等就废除了。

在他们看来,普及大白话很好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书籍不再是学问人的专属,现在他们正在做的事就是推广教育,争取做到“天下无白丁”。天下无白丁都已经很难了,要是让天下人都能满口的“之乎者也”还能出口成章,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会议持续了一个上午,冷锋和大儒们不仅就“大白话、符号普及”达成了共.识,还商量好了该印什么书。

贞观百科全书!作为一本类似于字典的著作,它比什么四书五经更适合百姓,虽然需要推翻之前编写的,改成大白话,但是相比较于它之后能够发挥的作用,这点劳累也就不值一提了。

中午,冷锋本想着混顿午餐就走,结果收到了唐俭信,说是皇帝要提前接见苏我次郎?这个....这个不容错过呀!

于是冷锋赶紧修书一封送去皇宫,叫李世民接见倭国使节的时候,记得提前叫自己去凑凑热闹。

苏我次郎是懵-逼的,自从到大唐以来,他们都有点不受待见,明明到了长安,却始终无法受到唐国皇帝重视,怎么....忽然就变了呢?

就在今天早晨,鸿胪寺寺卿唐俭居然找到了他,接受了他擅自修改过的国书后,还把他的人安排了。这些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唐俭说第二天皇帝要接见他?

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吧!

看着周围各国使节羡慕的目光,苏我次郎决定一定要在明天的接见中好好表现,争取给大唐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二天一早,例行的朝会,但是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东西,不少普通朝臣都昏昏欲睡。

但是聪明点的都警惕的看着武将那边,精神百倍。

今天绝对有大事发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要么不上朝,要么迟到的国公今天居然准时上了朝,还一本正经的坐在他的位置上和李靖等人有说有笑的。

对,就是一本正经!国公能在朝堂上老实坐着,就算跟身边人说着话,但这已经是“一本正经”的范畴了。

所以,肯定会有大事发生!

而且,会是能够让国公都为之认真的大事!

当朝阳升起的时候,李世民才对唐俭说:“唐俭,倭国使节到了吗?”

唐俭出班站好:“禀陛下,倭国使节今早丑时就已经到了宫门外,等着陛下召见。”

李世民点点头:“那就宣吧。”

唐俭领命而去,好久之后才带着苏我次郎走进了大殿。

苏我次郎是小国使节,所以他只能在宫门外侯着,更何况他没有很高的地位,不可能乘坐步辇或者轿子进来。

今天他穿着木屐,而宫门外走到太极宫又很远,这一路,有点酸爽呀。

走进宫殿后,每前进几步,苏我次郎都躬身一礼,直到走到差不多二品大臣的位置,他才站定身体:“微末小国使节苏我次郎见过上国皇帝陛下,愿上国皇帝陛下身体安康。”

这样的问候是很汉式很礼貌的,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和颜悦色的对待他,而是嗤笑道:“不是日出之国使节问候日落之国国君嘛?怎么今天你反而改了话呢?”

隋炀帝时期,倭国使节就是这么问候隋炀帝的,真是难为隋炀帝没有跳起来亲自砍了使节。

苏我次郎解释说:“唐皇陛下,国书是我倭国天-皇所书,目光短浅,癫狂自大,也是天-皇的问题。小人实在是1不敢那么说。”

这么卖自己上头的还是头回见,冷锋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李靖看了看冷锋,也想明白了笑点在哪,到最后,演变成了全朝堂的哄笑。

李世民也莞尔,但还是装作威严的样子说:“朕看了你的国书,怎么看起来是你写的?难道你一个使节,还可以更改你们皇帝的书信嘛?”

李世民到底没有说出“天-皇”两个字,这是对老天的大不敬啊,更何况他说出那两个字,总会觉得有一种居于人下的感觉。

该死的倭国,先是“日出日落”,又是“天-皇”,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