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龙牙 > 第132、133章 岭南开发的必要性

大唐龙牙 第132、133章 岭南开发的必要性

作者:抉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3 03:36:14 来源:笔趣阁

李世民一听已经把那些藤甲兵都干掉了,忍不住问道:“冯公是如何发现这些藤甲兵的?又是如何把他们一网打尽的?”

冯盎遥敬了冷锋一杯酒才说:“发现藤甲兵是借了国公的一个东西,至于一网打尽………哈哈,其实是那群藤甲兵倒霉,遇到了一场大雨………”

眼见冯盎和李世民愉快地又聊到了一起,冷锋极为失礼地抬起桌子,把桌子搬到了右边末位的魏征旁边。

魏征皱皱眉,小声地对冷锋说:“国公,席间随意移动,这可是极为失礼的事情,你堂堂一个国公,能不能讲点礼仪?”

“屁的礼仪,看你们机械地吃东西就是讲礼仪了?

知道你们怕冯盎觉得你们没规矩,从岳阳到长安这一路,都是我跟着他的,我俩混的可熟了,我可以随便失礼,羡慕不?嫉妒不?”

魏征的牙都咬到了筷子上了,硌得生疼,忍不住问道:“楼主,我记得你可是海量啊,刚才也没喝多少酒,怎么这般言语?”

冷锋凑到魏征身边咬牙切齿地说:“人我给你们送过来了,还送进了皇宫,怎么还把我弄进了皇宫跟你们闲聊?我想回家啊!”

没错,别人都是近乡情怯,冷锋却是进乡情切,很想回家看看刘淑雯,和那女人分开了这么久,想念得很,恋爱真的是杀手的坟墓!

魏征小声说:“再忍忍,再忍忍,原本陛下打算邀请耿国公住皇宫的,可是见他拉着你一起坐车,就知道你俩交情不赖,打算把他安排到你家,正好也能让你保护他,哪怕到了长安,也不能掉以轻心啊!

这是午宴,午宴过后就是问对,等问对结束,你就是飞回家也没人拦着你,哦,不过你得带着冯盎飞。”

魏征难得开一回玩笑,冷锋就说:“就冯盎这体重,我能飞也得被他拽下来。”

魏征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刚刚没咽下的一口菜卡到了喉咙,笑着咳嗽起来。

李世民不满地看了魏征这边一眼,当发现冷锋在旁边后,就不生气了,对冯盎说:“朕原本打算留着你住在皇宫的,可是既然你和国公相交甚欢,不如你住到国公府邸,朕派玄甲军守护,如何?”

冯盎摇摇头:“这倒不必,微臣此次出岭南,可是带着五千甲士,虽然中途派遣了一千人送贼人头颅回岭南,可是也余下四千精锐。再说,长安可是圣王治下,微臣就算独自行走于长安又能如何?”

“圣王治下”这四个字让李世民龙颜大悦,忍不住又敬了冯盎一杯。

n久过后,一场让李世民和冯盎开心,让冷锋焦急,让房玄龄等人如坐针毡的国宴终于结束了。

在宴席撤走以后,除李世民和冯盎外,列席的人只剩下了房玄龄和冷锋。

四张桌子,四个方向,看起来有点像四国会议。

除了他们四个以外,只有在柱子后边的龙影和负责记录起居注的左右史。

龙影的嘴唇是干的,看样子挺渴,冷锋拿起桌子上的那杯茶,用力地抛了过去。

龙影稳稳地接住了茶杯,对冷锋鞠了个躬,然后一口喝光。

左右史很凄惨,没有坐下的资格,只能一个拿墨和砚,一个拿着白纸和毛笔记录。

起居注是什么?

最早的起居注起源于汉朝汉武帝时的《禁中起居注》。然后,在汉明帝时,也有《明帝起居注》,但这些起居注多为中国宫廷内部自行编撰,并没有设立专职与专人来负责编撰,其性质更像是皇帝的日记。

晋朝时,开始设立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专门的官员来编写起居注,左史记事儿,右史记话。

皇帝是没有资格修改起居注的,哪怕这一天皇帝骂了人,起居注上都会记载,这样做就是为了警示后王。

问对,是皇帝和重臣之间的对话,耿国公冯盎进京,问对是必不可少的。

李世民轻咳一声,对冯盎说:“今日你进京,朝中关于你要叛乱的流言顷刻间消失了。这事儿你得感谢魏征,如果不是他在朝堂上为你开脱,朕也不知道怎么办。”

冷锋心里说了一声虚伪,李世民在天下楼嗷嗷叫着“冯盎老匹夫”的表情依旧历历在目呢!

冯盎道:“知我者,魏征也,明日微臣必定登门致谢!”

李世民看着冯盎说:“你这次进京,朕有些事也要跟你说一下,待中原安顿以后,朕打算开发岭南,发展海运,如何?”

这可不怎么样…

冷锋差点就说出来,发展海运?以现在唐朝的工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啊,历史上有名的海洋事例当属“郑和下西洋”。

那可是明朝的事儿,那时候的造船工艺可比现在发达多了。

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第一种类型叫“宝船”。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其铁舵,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

第二种叫“马船”。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叫“粮船”。它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叫“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

第五种叫“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可见,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有的用于载货,有的用于运粮,有的用于作战,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细致,种类较多。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船队。

只有这样的船队,才能经历风浪的考验啊!只有这样的船队,下海才能有所得!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