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八章 父亲召见

南国江山 第八章 父亲召见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第八章夜谈(上)

杨渥不记得昨天最后什么怎么回到自己房间的,他只记得在自己十步内连作三首诗后,众人都是震惊叹服。

一脸欣喜的杨行密拉着他的手,抚着他的背说道:“我们杨家虽然出自弘农杨氏,曾经也是世家大族。但传到我父辈时已经家道中落了,家中连个识字的人都没有;为父虽然如今位居吴王,但所读的书也不多。没想到渥儿你还有如此诗才,这真是我杨家的幸事。今日众位当要喝个痛快,不醉不归!”

诸多部将下属们也纷纷向杨行密道喜,连连敬酒,连带着杨渥也被灌了许多酒。

于是在穿越的第一天,杨渥喝醉了。他迷迷糊糊间,在小翠和杨柳的搀扶下回到自己房间后,就躺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直到第二天晚上才醒来。

此刻,杨渥正一脸无奈的看着眼前的一个个好奇宝宝们。

“弟弟,真是没看出来你还会作诗啊。什么时候学会的?怎么以前从来没见你作诗?还有上次宴会怎么没见你有这本事?”杨静一副狐疑,她迈着轻盈的步子,好奇的绕着杨渥转了几圈,仿佛要将他看穿。

“这就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杨渥一脸得意的答道,“小弟我最近好生学习,又熟读古人的诗篇,自然大有长进。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小弟读的诗多了,自然就会作诗填词了。”

“切,就你还熟读唐诗三百首,这些日整日都只看到你四处游玩,哪里见你读过一首诗了。”杨静一脸不信,随即又走近身来,小声的道,“你不会是将哪位先生的诗作冒为己有吧?你骗得过父亲和众位将军们,可骗不过我。”

“怎么可能呢,小弟我才高九斗,作几首诗而已,简单的很。姐姐要是不信,哪天我给姐姐再作几首诗就是。”杨渥自吹自擂道。

“我也要哥哥作诗,哥哥也帮我作首嘛?”这时一旁的一个小家伙却是不干了。

这个小家伙今年才五岁不到,生的白白胖胖的,正是杨渥一母同胞的弟弟杨渭。

他平日里最爱玩闹,不是在花园里追逐家里养的那条小花猫,就是跑到池塘边去抓鱼。不过他最喜爱的还是缠着杨渥要他讲故事给自己听。

此刻虽然不懂作诗是什么意思,但杨渭还是走过来凑热闹了。

杨渥忍不住揪了揪他那白白胖胖的小脸道,“小屁孩懂得什么是诗,一边玩去。哥哥我待会讲故事给你听。”

“哥哥说的可是真的?”杨渭仰着脸,欢喜的道。

“当然是真的,哥哥什么时候骗过你。”

“哥哥待会要讲故事喽!”听得有故事可以听,小家伙欢呼一声就不知道跑哪里玩去了。

“弟弟你先前说的可是真的吗?你真的要给我作诗吗?”杨静欣喜不已,抓着杨渥连连问道。

“姐姐,你看我昨天喝多了酒,如今刚刚醒来,头还晕着呢。而且昨天没吃多少东西,现在肚子也饿的咕咕叫了。你总要让小弟先吃点东西吧?等小弟吃饱了再给姐姐作诗。”杨渥脸上露出难色,无奈的道。

“这可是你说的,可不许反悔!”杨静一脸欣喜,“厨房里面有热汤,还有点心,我现在就给你端过来,你先垫一垫肚子。”刚说完,杨静像一阵风一般跑出去了。

杨渥心中哭笑不得,他的这个姐姐明明是个急性子,又活泼好动,偏偏名字却是一个“静”字。

“看来还是父亲有先见之明啊。古人取名字讲究缺什么就补什么,姐姐缺少安静,就补一个“静”字。也不知道将来嫁人后会不会安静点。”杨渥心中腹诽。

一番洗漱后,又稍微吃了点东西,感觉已经恢复了些元气,杨渥开始在院子里面四处转转。这时候,有下人来报。

“公子,大王吩咐说,让您过去见他,他在在书房里面等你。”

“知道了,你先去吧,我回去换件衣服马上就来。”

不知道父亲找他是什么事情,但料想也是和昨天的事情有关系。前些日子父亲还说准备让他出来做牙内诸军使,或许现在已经定下来了吧。

想到这,杨渥心中有了底,“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好事才对。”

杨渥换上一件新的锦袍,快步向前厅的书房走去。

前厅的书房是杨行密专用的办公书房,杨渥以前也只来过几次。

刚进门,就见杨行密坐在书案后,就着烛光批阅公文。杨渥不敢打扰,行了一礼后静静的立在一旁等候。

虽然在记忆里早就有杨行密的模样,昨天宴席上也已经见过一面了,但像现在这样仔细打量的情况却还没有过。

杨行密身材高大,按照杨渥的估计,他的身高有差不多后世的一米九。在这个古代身高普遍都不高的南方,他就如同一群麋鹿里面站了一只长颈鹿一般独特。

他长着一张国字脸,头发和胡须都已经开始发白了,不过目光却极为有神,虽然只是坐在那里,杨渥也感到了他的威严,仿佛站在一只猛虎旁边。

“据史书记载说,当初父亲年青时,在庐州参加造反被抓到了。结果当时的庐州刺史郑棨因为觉得他相貌奇特,就将他解绑放走了。不过如今看来,父亲除了身材高大外,在相貌上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也不知道那位刺史是怎么看出父亲相貌奇特的。”杨渥暗自嘀咕。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杨行密才批阅完手中的公文,放下笔墨。

“孩儿见过父亲,祝父亲身体安康,长命千岁。”杨渥赶紧上前扣头行礼道。

“起来吧,父子之间何须这么多虚礼。”杨行密点点头,又笑眯眯的说道,“还长命千岁,那岂不是成了千年乌龟了?你昨天第一次醉酒,现在感觉怎么样?”

“孩儿觉得喝醉以后头痛欲裂,昏昏沉沉的,可不是什么好经历。而且孩儿听说饮酒误事,果然不是虚言。”

杨行密笑道,“为父当年第一次喝醉酒时,年纪和你如今也差不多大。如今一晃已经三十多年了,物是人非啊!”

杨行密略微回想起当年往事,随即又郑重说道,“昨天你展现了你的诗才,这固然让为父惊喜万分。不过如今毕竟世道不宁,你作为我的长子,最重要的,还是治国之能和驭众之才,其他的不过都是锦上贴花而已。这一点你可明白?”

“孩儿明白!”杨渥连忙点头。

他昨天那么大出风头本来就只是为了博取名声而已,对于乱世之中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他还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明白就好!你今年已经快十六岁了,如今也是该出来为父分忧了。上次为父说过准许你统军千人,让你自行任命各级军官,你如今可有自己信得过的人选了?”

“回禀父亲,上次孩儿回去后,也曾尽心寻找合适的人选,如今却是找到了一人,乃是孩儿身边的侍卫,可以担任都头。”说完,杨渥将朱思勍的一些情况介绍给父亲听。

“孩儿看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曾经又做过营指挥,对军中事务有些了解,所以准备让他来担任都头。”

“嗯,你这么说倒也是个不错的人选。回头你让他来见我,为父要亲自帮你考察一下。至于那两个营指挥,你可有了人选?”

“这个孩儿倒是还没有人选。”杨渥想起朱思勍的提议,又连忙说道:“父亲麾下将领众多,一定有合适的人选,还请父亲为孩儿推荐两人。”

“嗯,既然你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为父就为你推荐两个:一个名叫范思从,另一人名叫陈璠。这二人都是久在军中,为人忠义的人。他们本来的职务就是营指挥,如今调到你麾下,辅佐与你。你要善加运用,好生相待,他日必不会负你。”

“多谢父亲,孩儿定不会亏待他们。”杨渥赶紧道谢。

杨行密点了点头,他站起身来在书房里面走动起来:“为父领军多年,麾下将领都是能征惯战的猛将,为父不擅长军争,却能让他们俯首听命,渥儿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父亲对待部属宽仁,就算部属小有罪过父亲也能够宽宥他们,所以大家都愿意为父亲效力。”杨渥想着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结合历史书上记载的一些东西,斟酌着答道。

“不错,正是‘宽仁’二字。在这乱世之中,众人都是以力相并,唯独为父以宽仁相济。”杨行密一脸得意的说到,“昔日曹操言,‘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为父却是反过来,‘宁人负我,毋我负人’。渥儿,你要知道,部将们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中都一清二楚。平日里为父待他们宽厚,众将心中自然都知道,所以他们不信服为父,又还能信服谁呢?”

他这话可不是虚言,杨氏政权立足在淮南不过十多年时间,但却广泛得到了江淮众人的拥戴。后来,徐温父子把持大权后,想尽各种办法消除杨氏的影响力。就这样,还是花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等杨行密的旧部们都不在了,他的养子徐知诰才敢正式废掉杨氏,自己当皇帝。

单凭杨行密一人的恩义,就能支撑杨氏政权三十年,这‘十国第一人’的称号可谓名副其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