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七百零八章兵乱

南国江山 第七百零八章兵乱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相州城南,愁思岗。

此地传说中乃是当年殷纣王囚禁西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的地方,如今却有一座唐军军营,里面驻守着三千后唐军队。

说是后唐军队,其实严格来说应该算是魏博军。

当年朱温死后,杨师厚趁乱自立为魏博节度使,并得到后梁的承认;他在镇期间拣选精锐,组成了一支八千人的银枪效节都。

之后杨师厚病死,后梁意图分裂魏博,以防藩镇势力过大,不想却将魏博军给逼反了,彻底投降晋国,最终一番大战后,河北之地尽数落入晋国手中。

银枪效节军也因此被李存勖收编作为亲军,而剩下其余的魏博军则继续镇守魏博各州。

三年前发生在平阴的那场大战,晋军遭到惨败,渡河的数万大军最后逃回来的不过六千余人;这其中,银枪效节军也损失惨重,几乎遭到全歼。

不过其他魏博军队却幸存了下来,驻守在此地的就是其中一部。

此时,营地里的气氛却显得有些诡异。

这段时间里,因为府库空虚,许多军队的钱粮供应都受到影响;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李存勖任命的监军,以及各层军官们层层克扣,顿时许多士卒连饭都吃不饱。

所以这段时间军中多有怨言,导致各种流言四起。

有的说军粮之所以匮乏,并不是因为府库空虚,而是被刘皇后给挪用了;有的流言则说,那些监军之所以克扣军粮,都是出于皇帝的授意,因为皇帝想要削弱藩镇。

当然,这些流言相对来说还算靠谱,而有的流言就太离谱了,比如最离谱的一个流言说,刘皇后暗地里已经将皇帝给杀了,又命一个与皇帝长得相识的伶人装扮成皇帝的样子来发号施令,瞒过了朝中百官,其实政令早就被刘皇后给把持了。

这么离谱的流言,只要稍微有些见识的人就知道消息是假的,然而军中绝大多数士卒都不过是普通人,哪里有那份见识去分辨真假?更何况这段时间军中怨气多,更是让流言的传播发酵有了合适的温床。

魏博军中的士卒向来以桀骜不驯而闻名,而眼前这支军队驻守在愁思岗已经超过一年时间了,按理说戍守期早就满了之后就应当回魏州,但他们却被下令继续驻守此地。

再加上这一段时间魏博军的军粮供应也受到了较大影响,许多士卒都吃不饱饭,所以将士们的怨气很大。

一颗参天大树后,几个士卒正靠在树干上小声嘀咕着。

“听说了吗?朝廷府库里的钱粮从来都没有满过,据说是因为皇后娘娘贪财,将府库中的钱都拿去填充内库了。”一个老卒小声说道。

另一个看上去才十多岁的少年兵士接口道:“可不是吗?我听人说,皇后娘娘就算在白天都要在宫殿里点上十几根蜡烛,甚至有些没人住的宫殿也是如此;平时吃饭,每顿都要吃三十几个菜!”

“三十几个菜?这也太多了吧?”其他几人听了顿时咋舌,接着又愤恨道:“皇后娘娘如此浪费,咱们这些为国戍守边疆的将士们却连肚子都填不饱,这也太不公平了。”

“公平?咱们的军队啥时候讲过公平?”一个尖嘴长脸的瘦小士卒冷笑一声。

接着他又小心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注意到,这才小声道:“我听说啊,皇帝对咱们这些藩镇军队都不信任,所以故意下令要克扣咱们的粮饷,拿去供应皇帝的嫡系军队去了。”

“这应该不至于吧?”

“什么不至于?若不是皇帝不信任咱们,那为何派给咱们的监军却以各种理由克扣军粮呢?若不是皇帝授意,那些阉人岂敢如此?”

其他几人听了顿时附和道:“不错,肯定是皇帝授意的。”

“咱们辛辛苦苦在这里戍守边疆,皇帝却不将咱们当一回事,这样的皇帝也太让人寒心了!”

“可不是,当初若不是咱们魏军,皇帝又如何能夺取河北?如今他做了皇帝,却将咱们的功劳全都忘了。”

……

此时,几个士卒凑在一起嘀咕,很快就将怨气引动,一个个对刘皇后和李存勖愤恨不已。

这时,其中一个名叫皇甫晖的士卒,在这几人里面算是较有威望,他小声对其他士卒道:“要我说,咱们还不如直接反了算了!”

一听到“反了”这个词,即便眼前这些家伙都是些桀骜不驯之辈,也不由得有些畏惧,一个个都默然不语。

皇甫晖见了冷笑道:“怎么?咱们这些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厮杀汉子,如今连饭都吃不饱了,却连造反的胆子都没有吗?”

其他士卒听了顿时有些骚动。

眼前这些家伙是什么人?他们可是大名鼎鼎的魏博军卒。

从一百多年前的唐朝中期起,这支军队就以时常造反而闻名,军中士卒只要对节度使稍微有不如意的地方便会造反,很多节度使就是靠着造反而从一个普通军官一跃成为一方藩镇。

比如当初的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他的父亲罗弘信原本就只是个都头,手下不过有几百个大头兵,是靠着兵变才当上节帅的。

后来罗绍威担心麾下将士造反,所以勾结朱温狠下杀手,将麾下八千牙兵诛杀干净,虽说解决了部下谋反的隐患,却也导致魏博军实力大损。

直到后来杨师厚担任魏博节度使后,其实力才得以恢复,但魏博军喜欢造反的“优良传统”却一直都没有丢失过。

此时几个士卒被皇甫晖一激,顿时就有人道:“反就反,谁怕谁?以咱们的状况,若是不反,迟早也会饿死!”

“反了,反了!”其他几人也都纷纷叫嚣着。

……

当天夜里,皇甫晖带着几个同伙一起造反,刚一鼓动,军中士卒便群起响应,一时间造反的声音传遍整个军营。

虽说局势很快就被皇甫晖掌握,但他深知自己只是一个小小士卒,威望不足以服众,所以必须推举其他人作为首领。

首先被他看中的便是这支军队的统领杨仁晸,可惜杨仁晸却拒绝配合;接着皇甫晖又推举另一个小校,但那小校同样不答应。

皇甫晖一怒之下将二人都杀了,接着带领乱军冲入相州城。

此时赵在礼正好就在相州城内,听说乱军杀过来的消息后,他吓得连衣服都没穿好就匆匆翻墙逃命,可惜还没来得及逃远就被乱军拉着脚从墙头拉下来。

皇甫晖走上去大声道:“陛下之所以能够灭梁而得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得到魏州军队。咱们魏州将士甲不离身、马不解鞍已十多年了,为陛下征战四方立下大功;如今却连肚子都吃不饱,天下焉有是理?”

赵在礼听了浑身直哆嗦,面对这些胆大妄为的乱军,他根本就连话都说不连贯,只能勉强劝说道:“何必如此?相州与吴国接壤,尔等为乱,岂不是便宜了吴国?”

皇甫晖冷笑道:“是否便宜吴国又与我等何干?我等厮杀汉子,在唐国是当兵,在吴国还不是一样当兵?听说吴国的兵吃得饱,睡得好,每个月还有一大笔军饷。若是吴军打过来,还不如真就去当吴国的兵!”

赵在礼还想申辩几句,皇甫晖却不耐烦了,他把刀直接往赵在礼的脖子上一架,接着又把杨仁晸二人的首级给他看。

“若是从我等造反,便推举你为首领;若是不从,这两颗首级便是你的下场!”

赵在礼原本对李存勖就没有太多忠心,只不过他理智的意识到,若是此时在相州发生兵变,最大的得利者乃是吴国;一旦吴国打过来,他们这些身居高位者就要倒大霉,所以才对兵乱表示抗拒。

然而如今皇甫晖都开始拿他性命做威胁了,赵在礼自然不会再坚持。

当天夜里,赵在礼被众乱军推举为首领,在相州城内正式举旗造反,并自称魏博节度留后,任命皇甫晖为马步军都指挥使。

相州造反的消息很快就向四方传播开,首先做出反应的就是身在邺城的李存勖。

邺城距离相州不到二百里,快马在一天内就将赵在礼造反的消息传到皇宫来。

得知消息后,李存勖顿时就惊呆了。

要知道,原本历史上李存勖消灭后梁,将都城迁移到洛阳,邺城虽然还是陪都,但其重要性还是不可避免的会降低。

而如今邺城(魏州)却是后唐的都城,相州这个距离邺城如此之近的地方却发生兵变,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不仅如此,相州与南面的澶州,这两地乃是都城邺城的重要屏障,若是相州落入吴国手中,那就意味着邺城将面临吴军的直接威胁,那样一来他以后连睡觉都不会安稳。

此外还有另外一点也很重要,造反的士卒乃是魏博军的士卒,而邺城就是魏博节度使的驻地所在。

换言之,邺城周围的驻军除了李存勖的亲军外,大部分都是魏博军卒。

若是这些士卒也都加入造反的队伍,其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