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当亡,杨氏当兴

南国江山 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当亡,杨氏当兴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此时,杨煜一边在心中想着宋齐丘给他出的主意,一边与太子等人闲聊着。

“太子哥哥,说起来您今年也快十八岁了,听说去年父王出征的时候就准备给您定下亲事,只不过因为战事给耽搁了。这次父王回来,想必会定下来。只是不知太子哥哥自己可有中意姑娘吗?”

不管暗地里争斗有多么激烈,在人前的时候,杨炅和杨煜这对兄弟还是表现得非常友爱,完全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杨炅面色沉稳笑道:“为兄身为太子,在婚姻这种大事面前岂敢自专?当然都由父王说了算。”

杨煜道:“太子妃的人选当然要由父王来决断,但侧妃的人选,太子哥哥若是自己有中意的,想来父王也不会反对。”说着,还故意朝杨炅眨了眨眼。

杨炅莞尔一笑,道:“别说为兄的事情了,如今你年纪也不小了,或许父王这次也会给你定下婚事呢?”

“我?不可能的,父王要定也要先给二哥定不是。”

说起杨琰,兄弟二人都有些沉默。

这一次杨琰跟随在杨渥身边,陪他一同经历了平阴的血战,甚至听说刘家村渡口一战中,正是杨琰发现了晋王李存勖的所在,才使得吴军能以极小代价取得全胜,这等经历自然让杨炅他们两个大为羡慕。

可惜杨炅身为太子,必须坐镇后方;而杨煜原本是有机会跟在杨渥身边的,却因为他母亲的缘故,提前回了洛阳。

如今回想起来,杨煜心中多少都有些后悔。

这时,前方不远处隐约有阵阵马蹄声传来,接着便能看到大军行进间扬起的尘土。

众人心中一震,顿时知道吴王杨渥已经到了,连忙排列好队伍,准备迎接。

不久,一直长长的队伍缓缓走来,当先策马之人,正是吴王杨渥。

“臣等恭迎大王得胜回朝!”众人见了连忙下拜高呼。

“众卿请起!”杨渥的声音从马上传来,显得从容而又有威严。

“谢大王!”

杨渥点了点头,接着便将目光看向了站在最前方的太子杨炅。

或许是常年为杨渥镇守后方的缘故,此时的杨炅虽然年纪还不大,但整个人却显得很有威严,仿佛他天生就应该是一个上位者一般。

杨渥满意的暗自点头,正准备开口对他勉励几句,这时站在一旁的杨煜忽然站出来道:“父王,孩儿有要事禀报!”

杨渥愣了一下,他抬头看了看周围其他人,见众人中包括太子杨炅在内,眼神中都有些惊讶,顿时心中疑惑起来,不知杨煜为何在这等场合忽然这么做。

不过心中虽然有疑惑,但杨渥脸上却丝毫不显,反而面带笑意问道:“不知煜儿有何要事?”

“启禀大王,孩儿要禀报的乃是一件大喜事!”只见杨煜从容不迫的站出来,脸上满是喜色道。

杨渥笑着问道:“大喜事?不知是何等喜事?今日孤得胜还朝,你不妨也说出来让百官都乐一乐!”

杨煜脸上显出一丝激动之色,他深吸一口气,以最大的声音说道:“启禀大王,近日长安万年县县令来报,说是有渔民在渭水中捕获了一头神龟,看其模样至少都活了上千年。更为神奇的是,这神龟的背上还刻有文字!”

“千年神龟?上面还刻有文字?”

众人听到这顿时反应过来。

这说的就是祥瑞啊!

杨炅的脸色顿时就黑了,心也随之沉了一半,老三居然在这种时候整出一场祥瑞来,这完全是他没有想到的。

什么祥瑞他当然是不相信的,但即便如此,他也不能不感到担心,因为保不准父王会相信啊。

更让他担心的是,这件事会不会是父王指使他这样做的呢?若真的如此的话,情况就有些不妙了。

好在他偷偷瞄了杨渥一眼,只见杨渥脸上同样露出惊讶之色,似乎同样是不知情的,这一点顿时让他放心不少。

“若只是老三私自去做的那还好,至少父王还没有偏向老三。不过这一次老三的确是走了一步好棋啊!”

而其他大臣在听到杨煜之言后,也都变得激动起来,同时在心中后悔,为何自己之前没有想到呢?这么好的立功机会,自己居然错过了。

在场之人或许也只有陈彦谦、杨隆演等少数几个人还能保持着淡定。

而杨渥这时候也反应过来了,对于祥瑞这种事情,他心中是不大相信的。

不仅如此,他觉得历代帝王中或许很多人对此也不怎么相信,不过即便如此,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前或多或少都会整一些祥瑞出来,这是为何?

说到底还是为了表明自己这个天子的与众不同,乃是天命所归罢了。

否则你身为天子却与其他人一般无二,又如何体现出你才是真命天子呢?

所以历朝历代的祥瑞才会那么多,大家才会乐此不疲。

如今轮到杨渥了,虽说以杨渥如今的威望,即便不用祥瑞他也能坐稳天子之位,任何人都动摇不得;不过若是真有祥瑞的话,他也不会去拒绝。

这或许也是为了维护皇帝这个特殊“职业”共同的威严吧。

所以在反应过来之后,他当即笑着问道:“不知那神龟背上刻的是什么字?”

“回禀父王,那神龟背上所刻的乃是八个古篆字体。”说到这,杨煜满脸兴奋,他停了停,这才继续说道。

“李氏当亡,杨氏当兴!”

这八个字刚从杨煜口中一说出来,众人在心中就不由得拍案叫好,便是杨炅对想出这八字谶语的人也深感佩服。

李氏当亡,杨氏当兴,这里的李氏当然便是指的唐朝,杨氏指的就是如今的吴国。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无非就是指的大唐已经灭亡,如今杨氏吴国理当继承天命,开创新的王朝。

但要仅此的话,这八个字还只一般,但别忘了,如今晋国同样是姓李的!

所以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说,晋国将会灭亡,吴国将会兴盛!

仅仅八个字的谶语却将吴国如今面临的最大的两件事给囊括进去了,不得不说想出此谶语的人的确费了心思。

而若是进一步去想的话,唐朝的都城就在长安,如今在渭河中却出现一只背上刻着谶语的千年神龟,这就更让人产生遐想了。

所以众臣反应过来后,当即便大声呼道:“李氏当亡,杨氏当兴!”

而身为首辅大学士的陈彦谦则与其他几位大学士相互看了一眼,随即一起站出来,大声道:“大王平定伪梁,为大唐报了亡国之仇;如今又大破晋军,声威震动天下,合当登基称帝,以继天下正统!”

他们这些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所以这劝进的话由他们来牵头乃是最合适的。

接着,太子杨炅和海陵王杨隆演、二王子杨琰、三王子杨煜等宗室,也都拜倒大呼:“请大王登基称帝,以继天下正统。”

最后是其他大臣,都拜倒大呼:“请大王登基称帝,以继天下正统。”

杨渥见了心中极为满意,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他淡淡的道:“诸位爱卿且先起来。这谶语之事是否属实,还有待考证,此时说来似乎为时过早了。而且即便谶语是真的,那也未必就说明天命在孤。”

说到这,他长长叹息一声,道:“昔日太祖武王自庐州起兵,四处征战近二十年,方有淮南一隅之地,所为的无非是恢复大唐数百年的基业。孤身为长子,继承了太祖的事业,二十年来厉兵秣马,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今孤不过是勉强除掉了伪梁,为大唐报了亡国之仇,但恢复大唐基业的事情却尚未做到,如此又怎敢妄窥至尊之位呢?所以诸位今日之言,请恕孤不能答应。”

众臣听了不由得暗自翻了个白眼,朱温篡唐至今都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这期间也不见你再立一个李氏皇帝。

而灭掉后梁到现在同样有一年时间,若是真打算恢复唐朝的话,怎么不见你付诸行动呢?

至于说查证谶语是否属实,这一点也如同废话,试想在这登基称帝的紧要关头,就算明知道谶语有假,又有谁敢站出来指责呢?若真有那样的人,只怕到时候杨渥第一个就饶不了他。

当然,心中虽然腹诽不已,但众臣也知道这时必要的,自古登基称帝之人都要经过三请之后才会接受,如今才是一请,杨渥当然要拒绝了。

所以在场众臣一个个都苦苦劝说,各种话都说尽了,但杨渥却始终不肯松口,最终只能作罢。

而陈彦谦等人也在心中仔细思考起来,这登基称帝的大礼到底应该如何走,才能既合乎礼仪,同时又能彰显出杨渥的众望所归。

拒绝了众臣的请求后,杨渥笑道:“这城外寒风凛冽,非谈话的好地方,咱们还是先进城吧!”

太子杨炅当即站出来道:“启禀父王,这次父王回洛阳,一路上车马劳顿,所以儿臣私自做主,将宫里的御辇带来了,请父王乘坐御辇回城!”

说着,一大群侍卫抬着一个巨大的御辇缓缓走来。

这御辇其实乃是当初梁末帝朱友贞命人打造的,上面如同一间移动的房屋一般,内部装饰极为奢华,极度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相比之下,吴国以前在这方面就显得差了不少,杨渥身为吴王,出入大多时候都是骑马,就是少数情况下也不过是乘着十六人抬的大轿而已。

说到底,杨渥还是不习惯这般奢华的东西。

不过毕竟御辇放在那里也是放着,而且杨炅这么做也是一番心意,所以他欣然笑道:“好,那孤便坐一坐。”

他翻身下马,正准备登上御辇,这时突然想到什么,随即又回到队伍中,向一个脸色还有些苍白的武将走去。

“朱将军,此次与晋军决战,将军虽身中六箭尤奋战不止,我军最后能取得胜利,将军功不可没。且随孤一同乘御辇回城!”

那武将正是朱虔佑,他在最关键时候高呼的那句“朱虔佑死于此”,直接带动了全军将士的士气,为吴军的大胜奠定基础。

不过他本人也身受重伤,至今也不过是勉强能骑马而已。

此时陡然间听到杨渥邀请他一同乘坐御辇回城,这等荣耀之事顿时就让他激动起来,口中忙不迭的道:“使不得,使不得!末将岂敢当此殊荣?”

杨渥大笑道:“将军如何当不得?孤说你当得,那便是当得!”说罢,不由分说的架起他便往御辇走去。

朱虔佑无奈,只好连连说道:“大王厚爱,末将惶恐不安!还请大王放开臣,臣自己走过去就行。”

杨渥想了想,笑道:“那好,不过你伤势未愈,行走多有不便。”

他看向杨炅,道:“太子,朱将军身上有伤,就由你来扶他登上御辇吧!”

杨炅连忙走过来,道:“是,孩儿遵命。”说着,伸手轻轻扶住朱虔佑。

而朱虔佑则心中一动,连忙道:“不敢,应该是末将扶太子才对。”

杨渥听了顿时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与朱虔佑一同登上御辇,只留下目瞪口呆的众臣还留在外面。

刚才这一幕,实在不能让他们不惊讶,与君王同乘御辇,这份殊荣可谓罕有。

朱虔佑以前为人低调,在军中并不怎么起眼,没想到这一次居然会获得这么大的礼遇,实在让他们感到羡慕。

当然,羡慕归羡慕,众臣却不会有谁去妒忌,毕竟他们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朱虔佑用命去拼来的。

所以若是有谁想要获得殊荣,那就自己上战场去拼命吧。

事实上在场众人里还真有人打算上战场建功立业,而这原本就是杨渥这么礼遇朱虔佑的初衷所在。

当然,除了羡慕朱虔佑外,许多人也留意到了他们之前的对话。

当朱虔佑对杨炅说“扶太子”的时候,杨渥脸上露出了笑容,从这一点,很多人就明白过来,虽然杨煜整出了一场祥瑞,这步棋走得很好,但就目前来说,杨渥的心意还是没有改变的。

他所中意的太子依旧是长子杨炅!

(新书《大汉奸臣》已经上传,欢迎诸位书友收藏,投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