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

南国江山 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大王,东面的战局不需担忧,宋州那边暂时没有新的情况出现,不过目前有处地方却需要大王迅速拿出主意。”郭崇韬道。

原本郓州刺史府的书房内,几根蜡烛哔哔剥剥的燃烧着,散发出松脂油的香气。

杨渥一边看着地图,一边问道:“你说的是杨刘渡吗?虽说咱们迟早都要和晋军打起来,但就目前来说,还不是用兵的时候。”

“大王所言极是,如今梁军主力尚在,咱们的确没必要立即与晋国翻脸。所以臣说的并不是杨刘渡,而是这里,郓城!”

“郓城?你是说王彦章吗?”杨渥当即醒悟过来道:“嗯,你说的不错,王彦章率领的援军在郓城已经停留多日,一直不敢过来。若是等郓州失陷的消息传过去,只怕他就要率军撤退了。”

杨渥并不知道王彦章停留在郓城的原因,他也没必要去纠结其中的原因。

郓城不比郓州,只是一座县城,城墙低矮,难以坚守;更重要的是,郓城内没多少粮草积蓄,一旦被吴军围困在城中,而援军短时间内不能赶到的话,不出十天时间,守军就会因为粮草断绝而崩溃。

所以只要郓州已经失陷的消息传到,王彦章必定会率军撤退。

杨渥现在要做的就是迅速出兵,赶在他撤退之前将其包围起来。

他坐在椅子上皱眉沉思,手指头轻轻敲击着桌面,过了片刻后开口说道:“刘将军,你暂时率领左天武军停留在这里作为震慑,孤的三千羽林军暂时留在这里;齐州那边你安排五千军队前去,若是刘遵之依照约定投降的话,那就让五千人就地驻防;若是他不愿投降的话,就由你负责将其消灭。”

“至于杨刘渡口,听说李嗣源目前正在黄河北岸筑城,看来他们打算像之前的德胜城一样,在黄河上修建浮桥,连接黄河两岸。且让他们忙活吧,派人监视他们的行动就是,不必理会。等将来咱们的水军进入黄河,他们就会明白当初对付梁军的那一套对我军根本无用!”

梁军将士主要也是北方人,不习水性,再加上梁国向来不怎么重视水军,所以面对晋军的浮桥表现有些无力。

不过吴军可不同,吴军有强大的水军可以纵横黄河之上,即便晋军修建浮桥也没用,面对来去如风的水军战船,很容易就被焚毁。

而且李存勖明显低估了镇州的实力,要解决镇州问题并不是他想的那么容易;说不定吴国都已经将梁国彻底击溃了,而镇州依旧没攻下来。

种种原因,都让杨渥感到放心,没有将李嗣源的行动放在心上。

做好留守安排之后,杨渥当即下令,命史弘毅率领两千骑兵先行,以最快速度赶到郓城,将王彦章大军围困起来;至于他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三千骑兵跟随在后。

在他看来,要对付王彦章根本没必要用步兵发起强攻,只要用骑兵将其围困起来,再设法切断其粮道,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因为缺少粮草而崩溃。

到时候不管王彦章是选择决死一战,还是选择突围,吴军的骑兵都能趁机将其击溃,根本不需要动用步兵。

这也是为什么他将三千羽林军都留在郓州的原因。

命令下达后,吴军很快就动员起来,开始做出兵前的各项准备。

第二天一大早,五千骑兵以最快的速度离城而去,“得,得”的马蹄声在旷野中回响起来。

说起来,杨渥也有很久没有亲自统领骑兵了,似乎自从他立国之后,虽然也有亲自统兵的时候,但多数时间他都是在羽林军的护卫下坐镇指挥;比如这一次,各路大军早就和梁军大战了两个多月,而他之前一直都在徐州坐镇。

等到他领兵赶到郓州时,还不等他做好攻城的部署,郓州城就这么破了。

这一次抛下羽林军,亲自率领骑兵征战也是这十多年来的第一次,让他找到了一些当年统领骑兵驰骋疆场的感觉。

可惜如今的杨渥毕竟不是当初的他了。

当初的他虽然身份尊贵,为吴王世子,不过在那个时代他的身份地位并不安稳,随时都可能被人夺走;再加上那时的他才十七八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

而如今的杨渥虽然也不能算老,才三十五岁的他应该说正处于盛年时期,不过已经养尊处优多年的他却比不上当年了。

赶了二十多里路程后,他便明显感到有些疲倦,再转身看看其他侍卫们和那些普通将士,见他们一个个还保持着神采奕奕的状态,这让他不由得苦笑起来。

“看来金陵这个地方容易让人安逸,这还真不是传言啊!”

“大王,咱们是不是要休息一下,您看,将士们都有些疲倦了?”这时,或许是看出了杨渥的状态,跟在一旁的程勋上前来询问道。

他如今都五十多岁了,不过精力还算旺盛,甚至连头上都没有一根白发。

杨渥听了后当然知道他的目的,当即摇了摇头,道:“不必了,史弘毅统领的前锋就在前方,他们的行军速度较快,咱们不能离他们太远。”

“而且兵贵神速,孤专门将羽林军扔在郓州的目的还不就是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吗?若是才走二十里路就休息,那咱们得要多长时间才能赶到郓州?”

虽说心中有了一丝安逸之心,不过他毕竟还没有忘记自己的雄心抱负,更没有彻底被安逸之心所腐蚀,所以现在这点困难还是难不倒他的。

又向前行军了十多里路程后,突然前方史弘毅派人回来说:“大王,前方我军与敌骑交战,敌军数量不多,只有几百人,但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史将军目前正在部署与敌军交战。”

“敌军骑兵?”杨渥有些惊讶:“可有步兵跟随?”

“启禀大王,我军暂时没有敌军步兵。”

“没有步兵?”杨渥更加奇怪起来。

梁军不是没有骑兵,虽然总数不多,但以各种手段收集的战马也足以让梁军组建一支数千人的骑兵。

不过这些骑兵在以前主要被用在黄河沿线与晋军对峙;最近梁军主力南下后,这些骑兵按理说也应该在段凝手中。

而如今居然在距离寿张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遇到敌军骑兵,总不可能是段凝派来的骑兵吧?

“出现在这里的军队肯定是为郓州解围而来,段凝不可能将骑兵单独派到这边来,他就算派兵前来,也一定会派大量步兵跟随。但我军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消息,所以这一点不可能。”

杨渥可不相信段凝有那种魄力单独派遣骑兵过来救援郓州,而若是他派遣大量步兵跟随的话,又会难免兴师动众,很难瞒过吴军的密探。

“既然不是段凝的兵力,那么就只有可能是王彦章的军队。不过前方既然汇报说没有发现敌军步兵,那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敌军的确没有步兵跟随;另一种就是敌军步兵隐藏起来了。”

“不过这附近一马平川,就算想隐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难道说王彦章只带着骑兵就冲杀过来吗?”

杨渥不知道梁军内部的变化,自然难以想到王彦章只带数百骑兵冲杀过来的原因。

不过心中虽然有所疑惑,但杨渥并没有迟疑,当即下令,派出一千骑兵上前增援史弘毅,同时命一千人绕道敌军后方,截断敌军退路,他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一千人随后向战场赶去。

“杀!”

“冲啊!”

此时,空旷的战场之上到处都是喊杀声,伴随着战马的嘶鸣和马蹄的飞奔,两支全部由骑兵组成的军队在这片无名旷野上相互厮杀,整个战场仿佛一片末世降临一般,血肉横飞。

不出杨渥的预料,与史弘毅正面遭遇的的确是王彦章统领的五百骑。

他在昨天夜里赶到寿张后,休息了一个晚上,今天一大早便向郓州赶去,想在下午赶到郓州,却没想到在半途中遭遇吴军骑兵。

一开始王彦章遇到的还只是在最前方的十几个斥候骑兵,所以他并没有在意,只以为这是吴军的游骑,来附近打探消息的,于是决定抓住几个斥候来打探消息。

不过没过多久,等到王彦章发现他们遇到的不是他预想的小股骑兵,而是吴军骑兵主力时,他想要逃离却已经来不及了。

两千骑兵很快就对他们展开四面围攻,更让他们处境堪忧的是,后面又有吴军援兵不断赶到,将他们彻底围困起来。

王彦章这支骑兵虽说只是临时组建,论起战力自然无法与吴军精骑相比,不过在战斗中他们却爆发出强大的勇气,一个个士兵在他们的主将王彦章的统领下悍不畏死的向吴军杀去,一时间吴军虽然占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却是无法将其拿下。

不过没过多久,随着吴军越来越多的加入战场,局势就对梁军越来越不利。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只有五百骑兵,而他们面临的敌人却是他们的十倍!

在战斗中,梁军骑兵很快就发现他们周围到处都是吴军,到处都是敌人;没过多久,靠着悍勇战意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便被吴军的兵力优势所压倒,一个接一个的梁军骑兵被斩落马下,局势极为危险。

“将士们,随我冲杀出去!”

王彦章很快就发现了这种局势,他将一个吴军骑兵挑落下马后,高高地站在马背上,一手拉着马缰,一手握着长枪,大声吼着。

他虽然已经有了战死报国的想法,但他的打算是赶到郓州城下突击吴军攻城的军队,为郓州解围做最后的尝试;如今的局面却是与大队吴军骑兵突然遭遇,这种无谓的战斗除了战死以外没有任何意义,这绝非他所愿。

同时,他也不想看到自己的麾下将士们就此战死在这种无谓的战斗中。

“将士们,随我冲杀出去!”王彦章很快就做出了突围的决定。

“杀!”

“冲啊!”

那些跟随在他身边的将士们顿时大声应道,护卫在他身旁,开始尝试突围。

不远处的山坡之上,杨渥带着一千骑兵并没有参与战斗,而是停留这里观战。

战场上的局势对吴军极为有利,所以他根本没必要将这一千人投入战场。

“那人就是王彦章吗?此人果然骁勇,不愧是号称‘王铁枪’的人物。”望着战场上那位黑甲白须将领,手持一杆染血长枪,带着身后几十个侍卫来回冲杀,锐不可当,杨渥不由得赞叹。

“大王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王彦章就算再怎么骁勇,如今还不是被我军所围困?而且他带着五百人就想来救援郓州,可见此人也不过是有匹夫之勇罢了。”身旁,程勋顿时就不乐意了。

杨渥莞尔而笑,道:“匹夫之勇?孤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只带着五百人就来救援郓州,但此人绝不是你说的匹夫之勇。可惜,可惜!”言语中不由得流露出赞赏和叹息之意。

“大王为何觉得可惜?难道大王认为我军此战不能将王彦章拿下吗?”一旁跟随作战的郭崇韬顿时好奇问道。

“不,王彦章此战的结局已经注定,我军不仅将他团团围困,而且已经将各路路口都封锁起来,任凭他有万夫不当之勇,也难逃今日之厄。”杨渥摇头道。

就如同他所说的那样,此时战场上的王彦章虽然骁勇依旧,但任凭他带领麾下兵马如何冲杀,却始终无法冲破吴军的包围。

不仅如此,他身后跟随的那些侍卫们也在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便是他本人也受了不少伤,浑身上下到处都是血迹,其中虽然大部分都是敌人的血,但也有不少血迹是他自己留下的。

再加上他毕竟是快六十岁的人,即便弓马娴熟,勇冠三军,但体力毕竟比不得那些年轻人。

没过多久,就能很明显的看出,王彦章的体力即将耗尽,要不了多久就会精疲力竭,而此时他依旧处在吴军重围之中,看不到半点突围出去的迹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