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彦威的反击

南国江山 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彦威的反击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后面的快跟上,不要掉队!”刘仁赡轻轻策动马匹,一边前后来回跑动着,一边大声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

在得到李承鼎下达的命令后,他当即就下令全军转向向西北梁军营地进发。

虽然对敌军的具体情况尚不清楚,但他本能的意识到,接下来的这一战能否取胜很可能就决定于他所统领的步兵能否及时赶到。

十里路程虽然看上去很近,但对于穿着铠甲的步兵来说依旧需要不少时间。

当刘仁赡带领步兵向前急速行军了三四里地时,前方就依稀有喊杀声传来。

“这么快就已经接敌了吗?”刘仁赡有些惊讶,不过随即就反应过来,这应该是遇到了梁军营地外围的士兵,这才发生冲突。

要知道梁军的兵力虽然只有两万人,但要修建一座能容纳两万人的营地也需要不少时间和人力,而且还需要砍伐不少树木,想必骑兵遇到的应该就是在外砍伐树木或者搜集粮草的士兵。

“继续跟上!”他大声喝道,随即跳下马来,与士兵们一同行军。

到了这个时候,他不仅要以最快速度行军,同时还需要注意士兵的体力,不然若是等到开战时,将士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那这一仗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来与士兵们一起步行,这样就能很好的把握士兵体力。

又行军了两三里后,前方的喊杀声更大了,甚至连马蹄的声音都被掩盖下去,震天的喊杀声就算在这里都能清楚的听到。

“杀!”

“冲啊!”

刘仁赡心中凛然,顿时知道这必然是骑兵已经开始大规模冲击敌军了。

这种架势显然不是之前遇到小股敌军时所能比,造成的声势自然比之前要大得多。

他连忙竖起耳朵倾听,希望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将军你听,似乎我军进展较为顺利,喊杀声正在渐渐远离!”一旁副指挥使董存脸色兴奋的说道。

“不错,末将也听到了,喊杀声的确在远离,看来我军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其他部将也都兴奋说道。

这时刘仁赡也听清了,顿时大喜。

正如部将们所说,喊杀声的确在远离,这就意味着骑兵已经突破敌军防线,然后向着敌军纵深突击。

不一会儿,果然有传令兵回来传令说:“启禀刘将军,我军进展顺利,敌军没有防备,其前部已经被我军突破。李将军命将军加快速度前去支援!”

“本将知道了。”刘仁赡连忙下令道:“传令大军,立即加快速度!”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什么了,别看现在骑兵进展顺利,但那是占了突袭的便宜,敌军没有防备这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若是等到敌军反应过来,尤其是在吴军步兵不能及时赶上去支援时,敌军就会发现吴军仅仅只有骑兵而没有步兵,那时候他们的士气就会恢复,只要霍彦威指挥得当,他们就能得到重新部署,开始组成阵势自保,那时候想要进一步取得突破就难了。

“加快速度,快点!”刘仁赡不断催促着。

……

此时,梁军的大营里面,望着前方不断突击的吴军骑兵,霍彦威等人面色苍白,满脸惊骇之色。

“重整旗鼓!”

“挡住敌军!”

“大家不要乱!”

……

战场上,虽然他已经竭尽全力的设法组织部将的混乱,但在现在这种情况取得的成果却很小,最前方面对吴军的那些梁军各部早已经崩溃了,混乱的士兵们在营地里如同没头苍蝇一般乱撞,进一步造成营地的混乱。

“将军,吴军的突袭太不是时候了!”望着这混乱得场面,淳于晏忍不住叹息道。

吴军突袭的时机对梁军来说乃是最坏的一个时间点,那个时候两万梁军刚刚下达命令开始修建营寨,准备休整。

虽然霍彦威也派了不少人去各处鼓舞士气,告诉将士们要小心防备,不可大意,只有等到营地修建好了之后才能解鞍卸甲,安心休息。

然而这些梁军将士可不是什么纪律严明的军队,他们在经过大半天的强行军后,早就累得不行,士兵们心中都有怨言,如今好不容易得到安营休整的命令,顿时各部将士都松懈下来。

大部分的将士们在吴军突袭的时候都已经将身上的铠甲卸下来,兵器仍在一边,坐在地上休息;不少人甚至已经累得倒地不起;便是那些军官们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

至于那些在外围负责砍伐树木修建营地的将士们,他们的防备同样较为松懈,以至于吴军骑兵刚刚突袭过来时,他们丝毫抵抗的想法都没有,一个个转身就往营地里面跑,结果让吴军毫不费力的突进了尚未修建好的大营。

说到底,梁军的精锐就不在南线,而是在北线的黄河沿线,被留在南方的梁军,仅仅是梁军的二流军队罢了,不管是士兵的成分,训练程度,士气等等,都和真正精锐差的远!

唯有霍彦威用来警戒的三千步兵,也是他最亲信的一支军队,在吴军骑兵突袭过来时并没有防守警戒;他们在第一时间顶了上去,试图为大军争取时间。

不过吴军的骑兵数量较多,而且柴克宏用兵较为灵活,他仅仅留下五百人继续牵制那支梁军,其他人则选择向敌军营地的纵深发起突袭。

在这种战术下,这才导致梁军营地一片大乱,让霍彦威的心都凉了半截。

“将军,快逃吧,我军已经崩溃了,再不逃就来不及了!”

“将军,现在天色快要黑了,只要我军全力四散而逃,想必敌军也无法有效追击!”

……

众将纷纷上前劝道,面上满是惊恐之色。

若不是霍彦威平时还有些威严,只怕这些将领早就逃跑了,哪里会留在这里。

对这些将领们而言,他们原本就不愿回援宋州,只不过霍彦威坚决主张,这才勉强回援;如今还没到达宋州就遇到吴军的突袭,自然心中惊恐。

尤其是现在天色将黑,四周一片混乱,根本搞不清楚吴军到底有多少人的时候,大家心中难免就会将吴军的实力无限放大,觉得自己一方大势已去,所以下意识的想要溜之大吉。

连这些将领们都是如此心态,那些普通士兵和低层军官的心态自然也差不多,一个个都以为吴军大军已经杀到,他们再不逃就来不及了。

混乱之中最容易引起崩溃的就是恐惧,而恐惧感一旦蔓延开就很难再收拾,除非在这个时候有什么关键人物站出来鼓舞士气,或者有什么突发事件导致局势逆转,否则战败就是必然的。

这些道理霍彦威自然也清楚,所以他一面观看战局,一面在心中苦思,对于众将的提议却是丝毫不理会。

“霍将军现在正在思考破敌之策,诸位将军还请冷静下来,敌军虽然已经攻进了我军营寨,但现在局势还没有到完全不可逆转的时候,所以还请大家冷静下来,各自回去收拢军队。”见霍彦威不开口,一旁淳于晏连忙安抚众将。

“这都什么时候了,敌军骑兵袭营,大军已经崩溃了,现在还……”一部将忍不住抱怨,不过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在霍彦威的冷眼注视下缩了回去。

“大军崩溃了?谁说大军已经崩溃的?”霍彦威冷声道。

“这……”众将神色一窒,举目向各处望去,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实际上现在的大军要说崩溃了也说得过去,因为大部分军队的指挥基本上都已经被打乱,士兵们正在四散而逃;但也有不少军队目前还处在观望之中。

这部分观望中的军队虽然人心惶惶,充满恐惧,但要说他们已经崩溃了倒也未必。

再加上那支之前被霍彦威用来警戒的三千人步兵如今的队列依旧整齐,只不过被吴军的五百人骑兵牵制住了;而且见到梁军大军的战况不妙,这些军队的士气也受到影响,开始出现骚动。

若是在这个时候能提振这些军队的士气的话,现在还有可能挡住敌军,甚至发动反击;但若是选择立即逃跑的话,那局势就真的大势不可挽回。

“诸位,你们只看到了我军局势危急,各部一片混乱,将士们四散而逃,但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吗?敌军的兵力并不多,而且都是骑兵,没有步兵。这说明什么?”霍彦威大声问道。

众将不答,他接着自己答道:“这说明敌军只是临时发起突击,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而且你看他们的马匹,都已经气喘吁吁,这说明他们的战马已经奔跑疲惫了,如今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现在我军若是发起反击,敌军必败!”

众将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的统领,显然对他的说话感到惊讶。

“将军,都这个时候了,我军还有希望取得胜利吗?”有人轻声问道。

“能!当然能!”霍彦威大声道:“吴军的兵力不过一两千人,我军的兵力是他们的十倍;若是大家奋力一战,为什么不能击败敌军?”

众将的士气为之一振,显然被他的话所鼓舞。

“诸位若是有胆气的话,那么就随本将奋起一战,击溃敌军!”说完,霍彦威拔出手中长剑,对身旁侍卫道:“诸位随我冲杀过去,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杀!”

“冲啊!”

……

不少将领被他这么一鼓动,顿时也放弃了逃跑的念头,开始带着各自的侍卫回身向吴军杀过去。

那些尚在迟疑中的梁军见他们的将军们都亲自上阵杀敌了,顿时士气为之一振,纷纷转身向吴军杀过去。

一时间,整个大营中的局势为之一变,刚刚还处在混乱和崩溃之中的梁军开始有了起色,不少人在霍彦威的带头下起了平拼死一战的决心。

“咦,没想到在这种时候霍彦威还敢亲自带人发起反击,果然是一员骁将,梁军之中能人果然不少啊!”远处,李承鼎在侍卫的护卫下,并没有参加战斗,而是在远处观战指挥。

霍彦威的突然反击显然让他感到震惊,一般的军队若是处在之前的局势下往往都会彻底崩溃,能够挽回局势的很少;而霍彦威的反击虽然还不能说一定就能挽回梁军的败局,但就凭这个举动,他就可以被称为良将。

“刘仁赡到了哪里?距离战场还有多远?”李承鼎没有过多感慨,他回身看了看后方,见一片树林挡住了视线,当即向身旁侍卫问道。

“将军你看,他们已经到了!”刚问完,侍卫便举起右手指着远处树林里道。

果然,刘仁赡统领的步兵正在从树林里走出来,向梁军营地进击。

“告诉刘仁赡,敌军正在重整,让他立即投入四千五百人对敌军发起进攻,剩下的五百人就留在树林里,制造声势,让敌军以为我军大军已经到了!”李承鼎当即对传令兵说道。

“是。”传令兵得令飞奔而去,不一会儿就将命令传达给了刘仁赡。

“再传令给柴克宏,就说刘仁赡已经到了,让他可以适当的后撤一些,不要和梁军步兵硬拼。”李承鼎接着又道。

他也看出来了,吴军的骑兵战马冲杀到现在,的确已经非常疲惫,不少战马都在大口喘气。

若是在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马匹的体力,骑兵在到达战场前二十里都要下马步行,等到五里左右才能上马冲锋,并且速度一开始还不快,之后逐渐加速,等到接近敌人的时候才将速度提升到最大,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保证马匹的体力,提高骑兵冲锋的威力。

但这些天吴军骑兵一直在四处征战,马匹没有得到足够休息;而且在之前他们为了赶在敌军营地修建好之前,并且保证进攻的突然性,又以较快的速度奔跑了十里路程发动进攻。

这些都使得如今骑兵战马体力有些不足,所以此时就需要步兵顶上去一会儿,让骑兵稍稍撤下来重整旗鼓,再次发起冲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