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八十八章袭击

南国江山 第五百八十八章袭击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同一时刻,梁军大营中,众将同样汇聚在一起,商议着接下来的动向。

“按照陛下昨天刚刚发来的命令,接下来我军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大军安然撤回去。在这个前提下,若是我军能击败敌军那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那也没必要冒险强行与敌军交战。”

中军营帐内,梁军主将牛存节首先向众人宣示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原本朱友贞发过来的诏令中,是让牛存节尽量设法击败吴军,结束这场大战;只有在没办法击败吴军的前提下才选择撤军。

不过按照牛存节这样理解倒也没有错误,毕竟保全自身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如今的局势显然也不可能让他们有太多的选择。

对于牛存节的话,众将自然没什么意见。

实际上若不是朱友贞一直坚持不能撤军,只怕众将早就提出撤退了。

毕竟大家都看得清局势,知道在吴军已经占领徐州,并且吴王杨渥已经亲自领兵抵达的情况下,他们夺回徐州的机会极为渺茫,继续留在这里也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并没有其他用处。

也就是身处后方、对前方战况一无所知的朱友贞心中还留着幻想,所以不准梁军撤退,结果等到现在就不得不匆忙撤军了。

下方,作为副将的刘鄩、谢彦章、贺瑰等人都在静静听着,脸上露出思考的神情。

“如今晋军即将南下,我军不能南北两面受敌,所以在此情形下必须先结束徐州这边的战事;吴王杨渥定然也能想到这一点,或者说他这半年时间一直没有强攻我军,而是选择与我军相持,其目的应该就是为了等待晋军南下。”

“所以一旦我军撤军,敌军必然引兵来追。”牛存节大声说道。

“也就是说,我军可以在撤军的时候设下埋伏,等敌军追击的时候突然杀出,然后全军反攻回去,一举击败敌军?”贺瑰皱眉问道。

牛存节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道:“本将的确有这个打算,敌军既然必定来追击,那么本将自然会顺势设下埋伏。不过本将觉得,我军即便设下埋伏,但要想击败吴军只怕也很难,最多给敌军造成一定的损失,方便我军撤军而已。”

一旁刘鄩也点头道:“的确很难。吴王杨渥擅长谋略,而且听说此人身旁有郭崇韬、朱瑾这两个智谋为其谋划军机,每次出征都会将二人带在身旁;这两人一个擅长大略谋算,一个久经沙场,再加上吴王本人的智谋,以及其他吴军将领的提醒,只怕很难让吴军踏入伏击。”

对于郭崇韬和朱瑾这两个吴王的参谋,梁军众将自然是早有耳闻。

虽说晋王李存勖麾下同样有不少智谋之士为其出谋划策,而且晋军的那些大将同样是身经百战之辈,不过晋王李存勖的性格有时候过于自傲了,听不得他人的建议,甚至有时候喜欢恃勇蛮干。

而吴王杨渥却不同,此人性格极为谨慎,每一次大战没有足够的把握他都不会出手;在用兵上,他也能听进他人的意见,尤其是对郭崇韬、朱瑾等人的意见,向来极为重视。

这就使得他用兵极为稳重,虽然有时候会因此失去许多取胜的机会,但也很少有什么大的破绽。

所以在刘鄩等人眼中,晋王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只要应对得当,他们还是有机会击败李存勖的;但对于吴王杨渥,若是梁军一方的实力占据优势,或许还有较大希望取胜;但若是梁军并不占优势,那么他们要想取胜就难了。

当然,也不是说杨渥真的就无法被击败,毕竟战场局势变化无常,谁也不可能说自己就一定不会失败。

经过刘鄩和牛存节二人这么一说,众将心中也暗自点头,同意二人的说法。

不过接下来部署撤退的时候,牛存节还是预备下了敌军全军来追的情况。

在那种情况下,若是吴军真的犯傻,一点防备都没有的话,牛存节自然也不会和他们客气,到时候伏兵杀出来,大军主力再回军夹击,必定大败吴军。

当然,这种可能性还是最小的,按照牛存节他们的估计,吴军应该会来追击,但他们肯定也会防备受到伏击的情况。

一旦敌军有所防备,那么伏击能取得的效果必定就有限,到时候梁军说不得还需要采取别的办法摆脱追兵。

商议妥当之后,众将纷纷告辞。

而牛存节则一把拉住谢彦章,将他带到一旁,这才问道:“谢将军,这次退军本将不担心别的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敌军的那三千骑兵。将军统领着我军几乎全部的骑兵,到时候我军的侧翼就需要将军来保证了。”

“请将军放心,末将定会誓死护卫大军侧翼,保证大军不受敌军骑兵威胁。”谢彦章连忙答道。

牛存节欣慰的点了点头,接着突然又问道:“对了,不知杨师厚将军对你有什么交代没有?”

谢彦章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牛存节的意思。

他连忙答道:“杨将军倒是没有什么吩咐,只是交代末将尽快领兵北上,协助他抵挡晋军。只是在时间上,似乎催得有些紧。”

目前谢彦章还在杨师厚麾下听命,虽然不是杨师厚的嫡系将领,不过对于杨师厚的军令也必须遵从。

最近晋军即将南下,杨师厚自然是在第一时间就下令让谢彦章返回河北,若是没有这支骑兵的协助的话,即便是杨师厚也不敢说自己就一定能挡住晋军。

听到谢彦章的回答,牛存节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他沉吟片刻后,这才说道:“谢将军,目前徐州这边的局势你也看在眼里,目前虽然已经在部署撤军了,不过要将大军安然撤回去,这还离不开你部骑兵的协助,所以不管如何,本将都要求你等到我军撤退回去之后再返回河北。”

谢彦章默然,过了一会才说道:“将军放心,末将不是不知轻重的人,杨将军那边虽然催促的急,不过末将会设法拖延一段时间的。”

牛存节这才放心下来道:“那就多谢将军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向谢彦章郑重行礼。

若是没有骑兵护卫,整个战场就会被敌军的骑兵统治;再加上徐州这附近的地势相对平坦,适合骑兵的运用,到时候梁军撤军时,即便设下伏兵都未必能起作用,甚至敌军使用骑兵发起突袭的话,梁军还有可能出现大败。

确定了骑兵将会暂时留下来后,牛存节顿时放心不少,又和谢彦章谈了一些其他问题,这才让谢彦章离去。

接下来,梁军各部开始陆续撤退。

首先第一步就是宿州这边的梁军开始向萧县方向撤离,准备与萧县的梁军汇合。

在这期间,宿州的吴军既没有迅速追击,也没有放任梁军撤退,而是不紧不慢的跟在梁军身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接着,在两部梁军汇合之后,大举退兵才正式开始。

虽然牛存节有意设下伏兵,但他并不打算直溜溜的撤退,而是耍了一个花招。

他在一个下雨天的夜里突然用稻草人代替梁军士兵竖立在城墙上和营地寨墙上面,以暂时迷惑吴军的斥候;于此同时,梁军主力则连夜冒雨撤离。

这样一来,等到第二天雨停之后,吴军斥候意识到情况不对时,梁军的主力早已经与吴军拉开了三十多里的距离。

得到消息后,杨渥这边立即派遣康怀贞率领效义军急速追击,以免梁军逃脱;于此同时,杨渥则率领吴军主力尾随在后,以接应前方的效义军,防止出现意外。

一天之后,追击的效义军果然遇到梁军伏击,虽然康怀贞已经做了心里准备,并且各部将士也早就得知敌军很有可能会有伏兵,不过等敌军伏兵发动的时候,效义军还是被打了个搓手不就,很快就败下阵来。

之所以败得这么快,除了遭遇伏兵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效义军毕竟是由降军临时组建的,各部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配合,对于康怀贞这个临时主将也没有什么信任,再加上这些降军的士气本来就不高,又被派来担负这种任务,自然是一触即溃。

当然,这个结果原本就在杨渥等人的预料之中,而且之所以派效义军去追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梁军放松警惕,如今既然敌军的伏击已经达成,吴军顺势就按兵不动,只等待最后突袭的到来。

“吴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一番简单的追击遭到伏击之后,他就放弃追击我军了?”梁军这众将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要说吴军是被梁军的伏击打怕了,那也有些说不通,毕竟那场伏击战虽然很快就击败了吴军的追兵,但也正因为胜得太快,反而使得梁军的包围圈来不及部署好,最终吴军溃兵基本上都逃出去了。

换句话说,吴军遭受的那点损失,绝不可能让敌军就这样放弃了追击,吴王杨渥这么做,一定还有别的目的。

刘鄩皱眉问道:“有没有可能是吴王原本就不怎么想追击我军,所以在遇到伏击之后就立即撤退回去了?”

“原本就不想追击我军?刘将军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吴王还希望我军完整撤退回来不成?”

“倒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经过这一次大战之后,我军暂时应该不会继续南下了;而且随着晋军消灭了燕国之后,将目光再次投向南方,到时候我军即便是有心南下也没有那个精力和实力了。这么一算的话,或许吴王不想太削弱我国,免得让晋国渔翁得利?”刘鄩解释道。

众将听了纷纷点头,都觉得刘鄩说的有些道理。

刘鄩却是苦笑道:“在下也不过是随便乱猜罢了,诸位将军切不可当真。”

牛存节颔首道:“不错,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不过毕竟有些荒诞,诸位将军切不可太相信。不管敌军抱有什么目的,接下来我军只要一直保持谨慎,想必敌军也奈何不了我们。”

虽然徐州距离梁军最近的州的距离较远,不过若是算实际控制区域与萧县之间距离的话,其实也就是一百多里路程罢了,之前已经走了七十多里,接下来只要再有一天时间,大军就能进入梁军控制的地区。

当然,这片区域虽然是梁军控制着,但毕竟靠吴军的地盘较近,附近也没有什么大的城池,大军留在这里还是不够安全,而且在补给上也不够方便,所以大军需要继续向北撤退才行。

又过了两天,梁军主力继续向北移动了六十多里,此时他们已经接近宋州;到了此时,吴军仍旧没有追击的迹象,因此各部将领都放心下来,便是一直心存警惕的牛存节到此时也放松了警惕。

而谢彦章此时更是提出立即率部北上,以尽快赶到河北去,支援愈发紧张的河北局势。

对此要求,牛存节犹豫了一下便答应下来。

“看来吴军的确没打算追击,或许真的就像刘鄩猜测的那样,吴王想留着我军去与晋军相互消耗?然后他们坐收渔利?”牛存节想不明白原因,最后只能用刘鄩之前的猜测来解释。

“不管怎么说,我军既然已经安全撤回来,那么接下来就要看河北那边对晋军的战事了。”

牛存节心中想着:“不过如今的局势的确有些危险,晋军接下来几年只怕都要南下,而吴军也有可能年年北上;若是不能和吴军议和的话,继续这样南北同时受敌,即便我军实力再怎么强,也迟早会被拖垮。”

他在心中隐隐有了想法,决定稳定下来后就向朱友贞上书,请求派人与吴国求和。

然而就在这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说,留在大军最后方的贺瑰部遭到了吴军骑兵的突然袭击,大军没有任何防备,顿时争相溃逃。

更重要的是,吴军骑兵在击溃贺瑰后,并没有停留下来,而是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向着他的主力杀奔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