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阳兵变

南国江山 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阳兵变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这天,杨师厚正在自己的军营之中与部将商议着军情,忽然侍卫来报说,有信使自东都开封而来,想要求见。

杨师厚心中一动:“东都开封?难道是均王殿下的人?”

如今朱友珪虽然表面上稳住了局势,但真正明眼人却知道,如中朝局依旧没有安稳,暗地里依旧有动乱之险,而这根源或许就在朱友贞这里。

毕竟朱温诸多子嗣里面,那些养子且不说,亲子之中,除了早死的长子朱友裕和次子朱友珪外,接下来就是朱友贞最大,下面几个弟弟年纪都还小,而且尚未出仕,自然比不上朱友贞的名望。

如今朱友贞忽然派人前来联络,其中的意思杨师厚自然很清楚。

他将那传信之人召进来,当即问道:“你自东都而来,可是为均王当说客?”

那信使正是朱友贞的心腹,名为马慎交,当即道:“回禀节帅,在下此来乃是为节帅的名誉着想。”

杨师厚笑了笑,没有开口说话,但神色却有些不以为然。

马慎交接着道:“节帅,那朱友珪杀父篡位,天下人目光都寄托在均王的身上。节帅固然得朱友贞的册封而坐上节度使之位,但与朱友贞这种杀父逆贼相交,这岂不是有损节帅的威名?”

“再说了,当初先帝对节帅有恩,多次委托节帅以重任,如今朱友珪杀父篡位,节帅难道不想着回报先帝之恩吗?”

杨师厚默然不语,但神情却比之前严肃了许多。

的确,他固然是发动兵变坐上了魏博节度使的位置,但一来他并没有自立为王的想法,二来当年朱温对他的确是不错,如今朱温身死,他却向朱友珪效忠,心中当然有一丝愧疚之心。

马慎交见此情形当然知道自己的劝说已经起了一点作用,当即再接再厉劝道:“节帅身为我朝的顶梁柱,若是能够助均王殿下拨乱反正,那才是真正的丰功伟绩啊!便是将来去见先帝,节帅也能无愧于心了。”

杨师厚心中更加动摇,马慎交接着又许诺,若是事成的话,将来会拿出五十万贯前来犒劳魏博军队。

这下杨师厚彻底动容,虽然没有当场答应下来,不过他的想法却已经偏向于朱友贞了。

等马慎交暂时退下去后,杨师厚召集心腹将领问道:“当年朱友珪杀父篡位,本帅未能站出来讨伐逆贼;如今君臣名份已经定下,本帅再无故改变主意,起兵讨伐,这样做到底可行吗?会不会被人看做反复无常的小人?”

在军事上他已经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在个人事业上他也占领魏博,成为天下有数的藩镇,现在的他可以说已经满足了,并不奢望更进一步,所以此时的他反而更将看重自己的名声,不希望后世人看做反复小人。

亲信朱汉宾当即笑道:“节帅说哪里话?那朱友珪杀父篡位,是为逆贼;如今均王起兵讨逆,这是正义之举。尊奉正义而讨伐逆贼,这还要管什么君臣名义?”

另一心腹将领王舜贤也劝说道:“朱友珪杀父篡位,又恣意妄为,天下人暗中反对他的不在少数;节帅此时若是不动手,等将来均王殿下成功定乱后,节帅又该如何自处呢?”

杨师厚原本就已经意动,心中不过是有最后一份犹豫罢了,此时被两个心腹将领这么一劝说,当即叹息道:“二位将军所言甚是,本帅之前打错了算盘啊!”

“王将军,就由你亲自前往洛阳联络旧部,相比均王殿下暗中应该还有其他布置,到时候你见机行事,把握机会。朱将军,你统领两万大军前往滑州驻守,以为外应。若是事有不谐,你就领兵直攻洛阳,内外夹击,定要取得成功!”

杨师厚不愧是统军名将,在决心已定后就立即做出了各项安排,深得兵贵神速的用兵真谛。

有了杨师厚的暗中相助,再加上高季昌也答应联络部将倪可福,这样一来朱友贞发动兵变成功的可能性已经极大了。

不过朱友贞依旧不放心,他还想进一步增加自己的筹码。

这一次他将目光放在了驻守在洛阳城中的神捷军。

神捷军原本在当初的高邑之战里受到重创,不过后来朱温又将其补充完整,作为驻守洛阳的常备兵力,是朱温用来震慑梁国各方势力的重要力量。

不过随着去年驻守怀州的那支三千人神捷军突然发动兵乱,并最终遭到镇压后,神捷军的命运也急速转变,由之前的天子亲军变成了提防打压的对象。

尤其是之前那三千乱兵还有不少人逃亡在外,朱友珪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多次下令搜捕这些乱兵,便是这些人的亲友们都遭到了牵连,一时间整个神捷军的将士都人心惶惶。

恰好这时候有一支神捷军驻守在东都开封,受到朱友珪的诏令,要其前往洛阳驻守。

朱友贞得知消息后,当即在暗中释放流言说,朱友珪此举的目的是因为之前怀州兵变而迁怒于神捷军,打算将他们召往洛阳然后全部坑杀。

被流言一惊吓,本来就人心惶惶的神捷军将士更加惶恐起来,纷纷前往朱友贞处询问求生之路。

朱友贞自然是继续挑拨蛊惑,最终成功掌控了这支神捷军。

有了诸多军队的支持,朱友贞最终下定决心准备动手。

二月十一日,倪可福、王舜贤、赵岩等人率领数千大军突然发动兵变,攻入洛阳皇宫。

朱友珪与妻子张氏听闻兵变的消息,惊慌之中在心腹冯延谔的保护下逃上宫墙,想要翻墙逃出生天,但此时整个洛阳皇宫内外都被乱军掌控,哪里还有生路可言。

朱友珪绝望之下命冯延谔先杀张氏,再将自己杀死,最终冯延谔也自杀身亡。

他做下杀父篡位之事,原本就做好了失败身死的打算,如今过了大半年时间,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只可惜洛阳城中的百姓却是遭受了大难,在得到宫中再次兵变的消息后,洛阳城中的数万大军趁机发难,在城中大肆烧杀抢掠,整个洛阳陷入一片大乱,四处都是刀光剑影。

那些普通百姓遭难的数不胜数,便是朝中百官都有许多没能幸免。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杜晓和侍讲学士李都等人都死于乱军之中;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于兢和宣政使李振也被乱军大伤。

这场大乱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太阳落山的时候方才渐渐平息下来,但之前繁华的洛阳城中此时却是一片萧条。

大局定下来后,王舜贤、赵岩等人当即带着传国玉玺等国家重器前往开封,准备迎朱友贞前来登位。

但朱友贞却认为,开封乃是朱温起家之地,便是梁国的国号都是因此而来,既然如此,那又何必前往洛阳登基,直接在开封登基就是。

于是朱友贞于开封登上皇位,改年号为乾化三年,将朱友珪追废为平民,又下诏恢复博王朱友文的爵位。

至此,从去年五月就开始,延续了大半年时间的梁国皇位之争,最终以朱友贞的上位而告一段落,梁国的局势也因此再次稳定下来。

但总的来说,此时的梁国不管是凝聚力还是总体国力,与之前的梁国相比都下降了许多,面对吴国和晋国这两个大敌时也彻底落入了下风,再也没有当年自诩天下正统时的那份荣光和自傲。

朱友贞虽然登上了皇位,但他毕竟不是朱温,难以节制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对梁国的局势掌控也远远比不上当年朱温在时。

三月初,朱友贞下令册封魏博节度使杨师厚为中书令,并且加封邺王,赐诏不名,朝中大小事务都要先与其商议,然后才能实行。

除了杨师厚这个大赢家外,另一个在兵变中出了大力气的高季昌此时同样得了好处,被册封为匡国节度使兼许州刺史,同时倪可福的那三千军队也回到了高季昌手中。

有了军队和地盘后,如今的高季昌虽然远远比不上当初身为荆南节度使时的强势,但比之前完全寄人篱下的日子却是好了许多。

此外,赵岩、王舜贤等人也各自得到封赏,算是朱友贞对他们的一番回报。

当然,除了嘉奖有功之臣外,朱友贞自然也没忘记对付那些朱友珪的同党。

首先一个倒霉的就是当初与朱友珪一同发动兵变的同党韩勍,原本还在河中与寇彦卿一同领兵对付冀王朱友谦。

兵变发生后,寇彦卿特意隐瞒消息,暗中接受朱友贞的诏令,将韩勍逮捕斩杀,顺利夺取了这支大军。

而韩勍死后,他的匡国节度使的位置刚好就被朱友贞用来奖赏高季昌。

除了韩勍这个头号同党外,还有不少朱友珪的心腹遭到清算,当初那些与朱友珪走得近的人如今一个个都倒了大霉。

当然,朱友贞也不是傻子,他虽然清算朱友珪的旧部,但也不敢做得太绝,而且这些动作也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准备钝刀子割肉,一个一个的对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