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

南国江山 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宋齐丘失魂落魄一般,神情呆滞,程勋却没有太多时间和他废话,直接让人上前将其官服脱下,然后打发其回家,让他好好在家读书,修身养性。

接着,程勋前去寻汪台符传令,将杨渥御赐手书交给他,并且出言勉励了几句,命其暂时代理金陵府尹的位置。

等程勋离开后,汪台符麾下众官纷纷上来道喜。

“恭喜大人,大王此番虽然只是让你暂代府尹之位,但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有正式任命。”

“不错,而且大王还亲自赐予一份手书,这可是难得的恩赐。”

“还请大人将大王手书打开,让我等也见识见识!”众人纷纷笑道。

“好。”汪台符一口答应下来,脸上满是笑容。

他与宋齐丘两个也是老对头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早就积攒到难以解开的地步。

不过宋齐丘毕竟是有杨渥的眷顾在身,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府尹之位,而且还得到许可能旁听内阁的议事。

大家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明白宋齐丘将来必然前途远大,入主中枢都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再加上宋齐丘性格上虽然有些急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会经营人脉,否则历史上也不会出现属于他的派系。

所以朝中上下愿意与宋齐丘较好的人不在少数。

反观汪台符,他的性格有些急躁,对下属甚至对平级的同僚都有些过于严厉,这样一个人是难以让人生出亲近之意的。

再加上他的级别本来就在宋齐丘之下,所以他一直以来都被压制。

不过这一次宋齐丘自己作死,最终犯到杨渥手中,被杨渥亲自下手处置,这样一来他的声威一下子就大涨,盖过了其他一些平级的同僚;便是那些下属们也都热情的前来道喜。

此时,面对众人之请,加上他自己也很好奇,所以当即就将杨渥赐下的手书打开让众人一同观看。

“戒骄戒躁。”

一看到是这四个字,汪台符顿时脸色一变,随即有些苦笑起来。

“戒骄”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表明对他过往功绩的一种赞许和肯定,同时告诫他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

至于“戒躁”这两个字那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汪台符自家事自家知,他是个什么性格的人自己当然清楚,而且他也明白自己这容易急躁的性格容易出问题,而且最是得罪人,于他的仕途也有重大关碍。

然而明白是一回事,他自己确实难以改变。

毕竟他现在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性格早就养成,这么多年来都是这样的脾气,哪里是那么容易改掉的。

不过如今见了杨渥的手书后,他还是心中一凛,知道自己的性格不改不行。

“我这点坏脾气没想到连大王都惊动了,让大王在百忙之中为我操心,这真是大罪。”汪台符心中叹息,同时又有些感动,若是寻常的君王,哪里会去管手下人性格如何,也就是杨渥关心他,这才会特意赐予一份手书提点一二。

至少这份心意就足以让汪台符感恩了。

他当即决定请最好的匠人将这手书裱糊起来,然后放在家中善加珍藏;同时自己又写了同样的四个大字,挂在自己的书房之中,以随时提醒自己静心静气,不可焦躁。

不提汪台符这边的安排,华盖殿中,杨渥安排完对宋齐丘的处置后,当即下令召集冯道、常梦锡、张延翰等七个被放出来的士子。

这七人里面,不说冯道和张延翰二人都是历史上留名之人,就是其他几人,谁又能说他们将来没有成就呢?

这一次他们无辜入狱,虽说有宋齐丘在暗中推手的缘故,但真正下令将他们抓进大狱的还是内阁之人;此番杨渥归来,至少也要有所表示,对他们进行一番安抚,否则谁能保证他们心中有没有怨气。

很快,冯道、常梦锡等之前就被放出来的六人,再加上张延翰这个刚刚才被放出来之人,都在侍卫的引领之下进入华盖殿。

“学生等拜见大王。”众人赶紧行礼。

“嗯,起来吧。”杨渥颔首,示意众人起身,并直接问道:“诸位可知孤此番召见尔等是何目的?”

众人相互对视,显然猜测不到杨渥的目的,便是曾经在刘守光麾下做过参军的冯道都猜测不到杨渥的心思。

“这位大王和燕王相比虽然年纪相似,但心思却要难猜得多。”冯道心中暗自将杨渥和刘守光比较着。

刘守光虽然性情骄纵自大,又性喜杀人,但他的心思却不难猜测,只要对他稍微熟悉一点的人都可以猜到。

这就使得那些小人最喜欢围在他身边以投其所好;可惜对于孙鹤还有冯道这种心中还有一些理想和信念的人来说,即便是猜到了刘守光的心思,他们也不愿一味的趋炎附势,反而为了国家而不得不与刘守光对上。

孙鹤正是因此而最终丢了性命,而冯道则在一番努力没有结果之后就离开了燕国。

燕王刘守光的心思好猜,但吴王杨渥的想法就有些难明了,尤其是冯道如今还不怎么了解杨渥的情况下,更是难以猜到其心思。

至于其他人,以前都没有出仕过,仅仅是一介士子,到了杨渥面前能够挥洒自如,不心中惴惴就不错了,又哪里能猜到杨渥的心思。

“学生等不知。”七人连忙摇头答道。

杨渥叹息道:“诸位也知道,过去一年多来从北方南下的士子实在太多,其中难免会有细作安插在里面,这一次金陵府清查细作,那也是必要之举。”

七人连忙点头,却没有开口。

只听杨渥继续说道:“不过这清理细作的过程中,难免会牵扯到一些无辜之人,诸位七人虽然最终没能有证据证实身份,不过孤相信你们都是真心实意想要为我朝效力的,绝不可能是敌国细作,这一点孤深信不疑!”

“从今往后,若是还有谁敢拿这件事情做文章,孤绝饶不了他!”

七人这才动容,脸上有些激动的道:“多谢大王信任,学生感激不尽!”

尤其是冯道和张延翰二人,他们一个原本就在刘守光麾下做过官,另一个虽然自己没做过官,但毕竟是官宦人家出身,对那些当官之人的心思最是了解。

那些当官的最喜欢把话说得模棱两可,让人难以分辨他的真实意图;对于那些难以确定的事情,更是能避开就避开,生怕说错了话从而担上干系。

如今他们七人被卷入细作案中,虽说最终被释放出来,但一个个心中都存了怨气。

毕竟有了这桩案子在身上,只要一日不能彻底证实自己的身份,他们就一日要背负这么一个嫌疑,这对他们将来的前途都有可能造成巨大影响。

将来他们即便是在吴国出仕,也要一直受到这件事情的影响。

这就好比历史上的唐寅一样,他卷入徐经舞弊一案,虽然后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徐经舞弊了,但最终徐经还是受到了处置,唐寅同样受到牵连,一辈子难以踏入仕途。

如今他们这七人的身份同样有着嫌疑在身,同样要被人另眼相看。

但如今杨渥亲自这么说了,而且还是以如此肯定的语气,当着内阁这么多大臣的面说的,那么他们的身份之疑就有了定论,今后其他人若是还敢拿这桩案子说事,那就是在质疑杨渥的权威,到时候杨渥必然饶不了他。

这对他们七人将来的仕途可以说是至关重要,所以他们当然会心怀感激;尤其是其中两人,更是喜极而泣,激动得难以自已。

杨渥点了点头,接着道:“这次清理细作一案,虽说牵连到诸位,但实际上最终我们也抓住了七个细作,加上之前抓住的,一共是十人。这就说明此次抓捕细作,并非事出无因。”

他看了看下方七人,面带歉意说道:“最终牵连到诸位,让诸位受了几个月的牢狱之灾,还请诸位谅解。”说完,杨渥站起身来,向七人拱手致歉。

“不敢!”

“何敢让大王如此?”

“大王如此,可是折煞学生了。”

……

七人顿时慌了神,连忙跪地还礼,同时脸上的神色更加激动起来。

他们这些人都只是一介书生罢了,以前见过最大的官也只是一方刺史罢了。

在这个乱世之中,武人横行,他们这些书生往往都得不到重用,那些武人们更是瞧不上他们这些文人,将他们视为草芥。

而如今杨渥呢?他身为吴国之主,却能做到这一步,为了他们受过的一点冤屈就亲自致歉,这份仁德,这份信重,足以让他们感恩戴德,真心顺服了。

此时即便是杨渥让他们去死,只怕他们也是心甘情愿的。

便是冯道虽然在刘守光身前担任过参军,虽然他的本性还是贪生畏死,但他的心中此时也忍不住的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

“这样重视我等士子的君王,这可是世所罕有的圣君;我这一辈子若是能为这样一位圣君效力,便是只在吴国朝堂中做个小官我也是心甘情愿啊。”

和杨渥一比,他之前跟随的刘守光那就差的太远了。

当初刘守光对他们这些麾下之臣,那都是稍微不合心意就会抓起来,若是接下来能够“悔改”的话,他还会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若是不愿“悔改”,那就是直接身死的下场。

至于让刘守光为自己手下人的失误而道歉,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这次南下吴国,而不是选择去晋国,看来这个选择的确是正确的;不说其他,就论这份气度和仁厚,吴王就要比晋王强多了。”

虽然没有见过晋王李存勖,但冯道相信,在这个乱世之中绝不可能有人比杨渥更仁厚。

“吴王仁厚,光是这一点就比岐王要强多了!我若是能为吴王效力,则此生无憾了。”

冯道心中感动,另一位从岐国千里迢迢而来的士子常梦锡,同样心中感动不已。

相比于燕国,岐国对读书人的排斥更加严重,李茂贞尤其喜爱武人,整个岐国上上下下的官职基本都是武人担任,像常梦锡这样的文士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

这一次南下吴国,原本还对自己牵连进细作案心怀不满,但如今的他心中除了感激外,哪里还有半点不满之意。

便是内阁的诸多大臣们,见了杨渥的举动同样心中惊喜不已。

“先王当年就以宽厚仁德而闻名于世,看来当今大王同样继承了其父的宽厚性子。父子两代人都是如此仁厚,这实在是我吴国之幸!”

他们这些老臣们,多数还是经历了杨行密时代,比如陶雅和刘威二人,更是当年杨行密的老兄弟。

对他们来说,他们现在所想的就是能善始善终,能够维持与杨家的父子两代人的情分,能看到吴国一日一日的兴盛发达。

之前他们还担心杨渥会不会变了性子,会不会随着威权的日渐加重而猜忌功臣等,但此时他们心中的担忧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众人心中激动,面怀感激之色,杨渥心中却是微微一笑。

他刚才之所以会亲自向七人致歉,这一来是想安抚七人之心,毕竟这七人中光是冯道和张延翰这两个能在历史上留名之人,就值得他这么做了。

而其他五人虽然杨渥不清楚,但从他们进入华盖殿以来的表现,杨渥相信这五人必然也不是普通人。

毕竟若是普通人的话,只怕在杨渥身边早就战战兢兢,汗流浃背了。

除了安抚这五人之外,杨渥也是想借机表现自己的仁德,以安众人之心。

而且这样一来,天下人都会知道自己重视士子,对七个无辜入狱之人都能亲自致歉,其他士子得知之后,即便不是亲身感受,但他们心中难道没有感动之意吗?那些其他国家的士子难道不会踊跃前来投效吗?

而这一点,就是杨渥的第二个目的。

至于说会不会因此影响到自己的威严,那就更不可能了。

他一个亲自领兵征战四方的君王,何愁没有威权在身?而且他还刚刚处置了宋齐丘,现在施恩于人,大家心中只会感叹“吴王仁厚”,而不会有轻视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