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五百一十七章处置

南国江山 第五百一十七章处置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或许是骂了太久,有些累了的缘故,杨渥渐渐停了下来,坐在椅子上,用手轻轻揉着自己的额头。

“今日攻城之战进行得怎样?可有什么进展没有?”他闭着眼睛轻声问道。

他并没有说起虔州之事,反而询问着攻城的进展。

毕竟在他看来,虔州不过是一座孤城,即便刘信没能将城池攻破,这让他感到很失望,但虔州再怎么说也翻不了天,吴军破城也是迟早的事情。

相比之下,反而是江陵这边的局面让人头痛一点。

听了杨渥的询问,秦裴连忙上前一步道:“大王,守军抵抗依旧很坚决,今天对各处卫城的进攻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不过在我军撤下来之后,敌军却是从城中向四处卫城各自补充了一些兵力。”

杨渥轻声自语道:“看来守军受到的损失也不小,不过要想一举压垮他们,却也为时尚早。如今已经是三月份了,不能拖延太久。”

他提高了声音向众将道:“从明天开始,各部加大攻城力度。明天孤会亲自去东城外督战,秦裴,你去南城外督战;侯瓒,你负责北城东面的卫城;再派人告诉王茂章,让他也加大攻城的力度。各部务必竭尽全力,就算不能攻破卫城,也一定要让高季昌感受到足够的压力!”

“末将遵命!”

众将凛然应道,顿时知道杨渥已经认真起来了。

或者说,刘信攻打一个虔州,却用了三个月时间没有取得进展,这让杨渥心里憋了一把火,高季昌自然就成了倾泻杨渥怒火的地方。

当然,杨渥这么做也不完全是倾泻怒火,正式攻城也有十天时间了,将士们也已经完全适应了战争,所以此时可以加大攻城力度;另外,若是不能给高季昌足够的压力,等到雨季到来,攻城只怕会更加不便。

杨渥点了点头,示意众将可以下去准备了。

等众将离去后,朱瑾站出来道:“大王,刘信将军那边,不知应该如何回复?”

他身为枢密副使,这些事情他自然要问个清楚,所以即便知道杨渥此时心情不好,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询问。

“刘信那边?你们枢密院是个什么态度?还有,此事金陵那边应该也知道了吧?金陵那边又是怎么说的?”杨渥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向众人询问起来。

周宗站出来道:“大王,金陵那边在得到消息后,已经批准了刘信暂时休整一番,并且决定让李承鼎将军率领右天武军前往虔州增援。”

杨渥听了顿时怒气上涌,不过他转念之间,又皱眉向范遇问道:“这个决定是谁作出的?是太子吗?还是海陵王他们?”

金陵那边的朝局,如今是以太子杨炅为监国,不过杨炅的年岁毕竟太小,所以杨渥又让高勗和杨隆演二人出来负责;当然,陈彦谦等内阁大臣同样有辅佐的职责。

范遇苦笑道:“大王,这是太子作出的决定。不过朝中还有不少人反对。”

“你倒是说说,都有哪些人在反对?他们又是什么打算?”

原来刘信在退兵回太和县休整后,他也知道自己就这样回去的话肯定会遭到非议,所以在给朝廷上的奏章中,他除了详细说明此战的经过外,又不着痕迹的强调了一番守军士气高昂,众志成城的决心,以及当地道路艰险,瘴气横行等艰苦条件,算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了原因。

当然,他的话也不能算很夸大,毕竟这些也是事实。

而且他并没有完全将自己的过错推到这些事情上面,而是直接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同时向朝廷请求援兵。

在见到这份奏章后,朝中众臣就分为了两种态度,一种以陈彦谦、周隐二人为代表,主要是一些文臣在内,主张接受刘信的说法,给他派遣援军;而另一部分朝臣则以李承嗣、严可求、周本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凭借刘信手中的兵力完全足够攻破虔州了,没有必要给他增加援军。

倒不是说李承嗣他们舍不得派援军,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一来如今吴国本来就是两线作战,杨渥正统领大军征讨高季昌,这就使得驻守金陵的五个军中有三个都被调往江陵了,只剩下两个军的兵力,在没有紧急事件的情况下,不能再往外调兵了。

这样一来,刘信若是想要得到援军,就只有李承鼎的右天武军能够调动。

但右天武军本来就要驻守两浙和福建的广阔地区,任务较重,尤其是岭南的刘龑虽然实力弱小,但也需要有一支军队留下来防备他们,贸然将右天武军投入虔州,未必是稳妥的选择。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李承嗣和严可求、周本他们这些武将,都清楚的知道,刘信其实并不缺少兵力,他缺少的仅仅是一个合适的用兵策略而已。

严可求甚至提出,虔州本身的实力有限,之所以能够抵抗住刘信的进攻,主要是因为有大量百姓在帮助守城。

此时三个月攻城战下来,那些百姓肯定也伤亡惨重。

他们被围困在城内时,不得不出死力守城;但刘信撤兵之后,那些仿佛死里逃生一般的百姓,肯定已经各自散去了;再加上如今春耕即将到来,城外的那些百姓都忙着春耕去了,自然不可能再去帮谭全播守城。

所以只要刘信再领兵回去发动进攻,虔州不过是一座空城罢了,定然能够一鼓而下。

可惜的是,严可求等人的主张虽然被杨隆演接受,但杨炅却是更看好陈彦谦等文官的主张;至于高勗,他毕竟离开朝堂已经有很久了,所以一般情况下他都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此次也不例外。

这样一来,杨炅最后就决定听从陈彦谦等人的主张,同时将自己的决定写在刘信的奏章后面,一并送到江陵这里来给杨渥批阅。

听完金陵朝堂那边发生的事情后,杨渥不由得皱眉。

从本心上看,李承嗣、严可求、周本他们的主张自然更加有道理;陈彦谦等人毕竟是文官,对这些军务不怎么了解,所以作出的决定就有些欠妥。

若是杨渥在金陵坐镇的话,他自然会听从李承嗣等人的主张;但太子杨炅最终却决定采用陈彦谦等文官的主张。

若是再联想起一直以来,他的这位长子都喜好文事,却对军务一点兴趣都没有,这自然就让杨渥觉得,自己的这个长子有些偏于文弱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杨渥将自己的想法深藏在心中,却是转而向郭崇韬和朱瑾二人问道:“严可求所说的,你们刚才也听到了,你们觉得他分析的有没有道理?”

郭崇韬道:“大王,臣以为严大人分析的极为有理,此时的虔州即便不是一座空城,但也必然没有多少战心了。若是刘信此时再去攻打,必然能轻易取得胜利,不必再让右天武军劳师动众。”

朱瑾也点头道:“臣同意郭参军的说法。”

杨渥点了点头,他自然也是同意的。

“周宗,你去传令,让刘彦英前来见孤!”

“是,臣这就去办!”周宗连忙应承下来,出了大帐前去传令。

刘彦英便是刘信的长子,当年和李承鼎、柴克宏、周邺等人一样,都是第一批军校中出来的,如今在羽林军中担任都将,统领一千羽林将士。

没过多久,刘彦英抵达营帐。

“臣刘彦英拜见大王!”刚一进来,刘彦英便恭敬行礼。

“起来吧!刘彦英,你可知道孤为什么召你前来吗?”杨渥脸色有些阴沉的问道。

“这……”刘彦英犹豫了一下,随即坦然道:“臣不知!”

他的确是不知道杨渥召他来这里的目的,毕竟他的层级还很低,刘信在虔州那边战事不利的消息,他却是没有资格得知的。

当然,他的心中也有一些猜测,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若是没有什么重要事情杨渥是不会特意派周宗来传令召见他的。

所以杨渥召见他,很可能与他那位父亲有关。

而从杨渥的脸色来看,只怕还是坏事的可能性较大。

想到这里,刘彦英顿时有些紧张起来。

杨渥冷笑一声,将刘信的奏章扔了过去:“你自己看看,便知道了!”

刘彦英心中一沉,连忙将那奏章捡起来,从第一页开始翻看。

迅速看完之后,他的额头上便已经满是汗水了,这些都是被吓出来的。

“父亲攻打虔州这么久了,居然一点进展都没有,还派人来寻求援军,怪不得大王会这么恼怒;不过大王在这种时候将我召来又是为何?难道说大王想要迁怒于我?”

刘彦英心中愈发的不安起来。

“不对,大王一向不喜欢迁怒他人;这次父亲虽然做得不好,不过有他以往的功绩在,想来大王也不会太过怪罪,就更不可能迁怒到我头上了!”

他在心中安慰着自己,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开始试着为自己的父亲说几句话。

“大王,臣之父亲此次战事不利,臣代父亲,向大王请罪,还请大王给臣父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