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六十九章决断

南国江山 第四百六十九章决断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启禀陛下,臣对吴王的了解并不多,而且臣所知的也只是一些道听途说而已,难以辨明真伪!”张格躬身道。

“至于臣的弟弟,他当初为宣谕使时在淮南还算受礼遇,不过后来吴国立国后,吴王就不再那么重视他了。”

“更何况,蜀中距离江淮太远,想要通信也很困难,所以臣也不能通过臣之弟弟得到什么消息!”

王建轻轻叹了口气道:“罢了!”

他也没指望张格能够有什么特别的了解,毕竟他也知道两地的确离得太远,要想交通往来的确非常麻烦。

这时,张格又道:“陛下既然想了解吴王,何不直接去问李珣?他曾经出使过广陵,甚至还为吴武王治病过,又与当今吴王有过接触,想必他会了解一些吧?”

“李珣?”王建皱眉。

他毕竟上了年纪,记性已经有些衰退,所以过了片刻才想起这么个人来。

“你说的是那个据说医术很高明的李珣吗?嗯,朕记起来了,此人当年的确出使过广陵。”

“不错,臣说的正是此人!”

王建点点头,却没有再提起李珣。

其实他之所以突然想要了解吴王杨渥,便是因为他需要尽快做出决定,决定是应该向北进攻关中,还是应该向东进攻荆襄。

向北进攻关中的话,自然就意味着和李茂贞翻脸;而如果选择进兵荆襄的话,几乎可以肯定,蜀国将会与吴国开战。

两种选择都各有利弊,让他难以决策。

而此时,若是他决定进军关中的话,他需要的理由已经有了,只要等他做出最后决策而已。

此时,他的御书房之中就有一封写在手帕上的书信,乃是他的女儿普慈公主所写。

普慈公主就是那位嫁给了李茂贞的侄儿秦州节度使李继崇,促使岐、蜀两家联盟的那个女儿。

而这次她在手帕上写密信,让服侍她的宦官宋光嗣带给王建,主要原因就是她的丈夫李继崇嗜酒无德,而且经常在酒后对她无礼,所以她就向王建提出希望能回成都来。

作为两家联盟的象征,若是王建允许普慈公主返回成都居住,那么自然就意味着两家盟约就此结束。

到时候甚至不需要王建主动出手,感到受了羞辱的李茂贞自然就会主动发兵来攻,到时候他就有了足够的借口去讨伐岐王李茂贞。

至于进兵荆襄,他同样有足够的理由。

或许是因为梁军在高邑兵败,让高季昌对梁国不抱希望的缘故,前段时间,高季昌暗中派遣使者前来请求归附。

当然,王建也知道这种归附只是名义上的归附,实际上高季昌自然不可能让蜀军的手伸进荆南去。

高季昌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将来吴军若是进攻江陵时,能够引蜀军前来救援罢了。

不过虽然知道高季昌的打算,但将来若是他真的向蜀国请求援兵,到时候蜀国自然就有机会图谋江陵。

本来若是没有高季昌的这个变故的话,王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与李茂贞撕破脸,毕竟两家虽然号称联盟,但在此之前两家也经常交战,仇怨不小;与之翻脸,他的麾下众将都会感到欣喜。

不过有了高季昌的突然来降,王建自然就要慎重考虑一下,到底需不需要与李茂贞闹翻。

李茂贞虽然近些年接连败于梁军,声势日渐衰微,而且实力也大不如前,不过如今的岐国依旧是当世大国,实力就算不如蜀国,只怕也差不了多少。

而吴国的实力更不用说,那可是能在正面战场上与全盛时期的梁军对敌的势力,光是精锐的禁军就有二十万之众,另外还有水军和州兵,总兵力高达三十余万。

这样的一方强大势力,绝不是可以轻忽的存在。

所以王建若是选择与李茂贞为敌的话,对于吴王杨渥就只能尽量交好;反之,若是选择东进荆襄,与吴国为敌,那么与岐王李茂贞就要继续维持联盟的关系。

总之,以蜀国的实力是难以同时与两家为敌的,必须拉拢一家,打击一家。

这时,张格见王建神色犹豫,显然是有什么事情难以决断,便试探着小声问道:“陛下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臣虽然没什么见识,但或许也能为陛下参详一二?”

王建心中一动,当即并没有隐瞒,就将这两方的态势对他说了。

“臣不知陛下为何犹豫,不过臣以为,进兵荆襄明显不如进兵关中!”张格却是极为肯定的道。

“哦,你又有什么理由?”王建顿时来了兴趣。

他的本心其实也是倾向于进攻关中的,而且此前在和其他一些心腹大臣私下商议的时候,他们给出的意见也多是如此。

不过在他的心中又隐隐有些担忧,毕竟自己如今已经年老,如今的太子又不像是能开拓进取的君主。

反观吴国,杨渥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吴国的国势又处在蒸蒸日上的阶段,若是让吴国人得去了荆襄,谁知道杨渥会不会进一步图谋蜀国。

要知道当年宋武帝刘裕在北伐中原之前,就先行出兵成功灭掉谯蜀,夺取了蜀地,甚至一举攻占了汉中;之后才大举北伐中原,取得重大胜利,一举攻克洛阳、长安等地。

若不是之后国内局势大变,而且在刘裕回南方之后,留守长安的文武大臣又自相内讧,结果导致刘裕北伐功败垂成,只怕历史上第一个由南方向北方统一天下的王朝就已经出现了。

有了历史上刘裕的例子在前头,如今杨渥建立的吴国同样有些与刘裕类似,甚至杨渥比起那时已经年老的刘裕还要年轻许多,还要更有朝气。

所以王建才会觉得,与其等到将来吴国主动来攻,还不如现在就设法遏制吴国的势头,至少不能让他们太容易得到荆襄。

总之,两种想法都让王建心动,都让他难以决断。

这时,张格躬身道:“臣以为,荆襄四战之地,即便得到也需重兵防守;而且荆襄北临梁国,南接吴国,纵然以蜀国之强,只怕也难以同时与这两国为敌。”

“此外,陛下即便想要继续维持与岐王李茂贞的盟好,但陛下又怎么能保证李茂贞不会主动与陛下开战呢?”

“李茂贞主动与朕开战?”王建悚然而惊。

的确,之前他只想到自己主动与李茂贞开战的可能,却是忘了李茂贞也有可能主动与他开战。

若是他一心想着与李茂贞交好,而去觊觎荆襄之地,到时候李茂贞突然翻脸,那么他就有可能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了。

想到这,王建心中当即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PS:这个月有些忙,作者君表示尽量把保底七十章码完,剩下的加更一共是五章,(其中包括上个月的打赏两章,六、七、八,三个月的月票加更三章),这五更作者君尽量码,若是不能码完,就只能推迟到下月了。

好在这个月忙完后,接下来就会轻松多了,相信下个月一定能把加更的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