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六十七章逃离

南国江山 第四百六十七章逃离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王彦章被韩勍一句话给噎住了,不过他也知道,韩勍之言虽然有些过了,但右翼军队远远比不上左翼的梁军,这一点也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正当他准备反唇相讥时,一旁李思安见势不妙,连忙劝阻了他。

“如今我军依旧处在险境,两位将军还是不要争吵了,赶紧想办法先撤军回去吧!”李思安劝道。

“哼!”王彦章冷笑一声,不再看向韩勍,他知道李思安说得对,眼下的确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不过要想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当初晋军在高邑修建了浮桥,不过后来梁军进逼高邑城下时,晋军就已经将浮桥烧掉了。

所以平时梁军渡河都是通过柏乡那里的浮桥。

但此时梁军兵败,想要前往柏乡渡河,中途很可能会遭到晋军拦截。

而一旦被晋军再次包围,以梁军现在的士气和状态只怕难以再次逃离。

所以去柏乡渡河并不是什么好办法,至于临时修建浮桥又有些来不及。

“两位将军,如今的局势想必你们也清楚,若是我军不能尽快渡河南撤,等到晋军再度围上来,到时候我军想要撤离都没有机会!不知两位将军可有什么良策?”李思安有些担忧的问道。

“这有什么好讨论的,直接涉水过河就是!”王彦章冷声道。

“涉水过河?”

“不错!那河水本来就不深,涉水过河也不是不可以。最多为了以防外一,让各部将士们在渡河前将铠甲脱下来就是!”王彦章解释道。

野河本来就只是一条小河,再加上现在乃是冬季枯水期,河水的确不深。

之前之所以要修建浮桥,一来是因为冬季河水太冰冷,士兵们若是涉水过河的话容易受寒;二来河水虽然不深,但梁军将士毕竟是不熟悉水性的北方人,若是直接涉水渡河,容易出现意外。

此外,为了方便后勤辎重的补给,也必须修建浮桥。

不过如今局势紧急,哪里还顾得上那些事情,自然是以逃命要紧。

李思安和韩勍二人听了之后也都点头同意。

李思安更是抱怨道:“王将军既然已经有了好办法,为何不早点实行?若是耽搁了时间,晋军打过来了,我等就没机会逃离了!”

“放心就是,本将早就交代下去了,让各部都做好涉水渡河的准备。不过如今天色还没有彻底黑下来,而且晋军骑兵也一直在营地外面徘徊,所以本将没有立即行动。”王彦章解释道。

“原来如此!”李思安这才松了口气。

或许是运气好的缘故,又或者是晋军打了胜仗,此时正在庆贺的缘故,这天晚上,梁军连夜成功涉水渡河,整个过程中晋军都没有出现过。

当第二天一大早,满怀胜利喜悦的晋军来到梁军营地时,这才发现梁军已经连夜撤走了。

“早知如此,孤就不该顾惜将士伤亡,若是昨夜连夜出兵将敌军围困起来,如今想必梁军已经插翅难飞了!”李存勖望着空荡荡的梁军营地,不由得心中懊悔。

昨日一战晋军固然取得胜利,但自身伤亡也不小,尤其是赵军、北平军组成的中军,更是伤亡惨重;而李存璋率领的晋军步兵为了尽快拿下王虔裕,同样不顾伤亡强行进攻,最终损失也很大。

再加上晋军士兵都极为疲惫,而且也预计只要堵住梁军前往浮桥的道路,梁军就难以逃脱,所以李存勖下令休整一晚上。

谁知道梁军竟然这么狡猾,连夜涉水渡过了野河,此时若是追击只怕也难以取得效果了。

“大王勿忧,我军毕竟取得了胜利,不仅消灭了大量敌军,同时还挫败了梁军对河北的企图,这是一次难得的胜利,大王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周德威却在一旁劝道。

对这一战的结果,他还是感到比较满意的,因为严格来说,晋军的实力是比不上梁军的,最终却一战消灭了四万梁军,这已经是一场大胜了。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晋军将要取得的胜利可是比现在所谓的胜利要大得多。

历史上的柏乡之战,完全能够称得上一场完胜,七万梁军最终能够逃回去的也就一万多人。

更重要的是,梁军最精锐的神捷军和龙骧军都全军覆没了。

而如今这两支精锐虽然损失同样很大,但毕竟没有全军覆没,最多也就是损失了一万五千人而已。

这两支军队的逃脱,让晋军的胜利失色不少。

此外,这场大战因为发生在野河以北,属于高邑县内,所以名称自然也不是柏乡之战,而应该被称为高邑之战了。

……

高邑之战的消息迅速传播出去,在各大势力都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金陵城中。

杨渥对这一战可以说是各大势力中最为关注的一个,所以虽然金陵远在江南,但杨渥得知消息的速度反而是最快的一个。

武英殿中,吴国文武大臣汇聚一堂。

“没想到这一战最终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真是让人感到惊讶!不过经此一败,梁军的颓势更加明显,想必今后战局会越来越偏向晋国一方啊!”杨渥首先感叹道。

“大王所言甚是,梁军这一次出动的兵力虽然只有七万人,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最精锐的军队;而晋军一方因为还要留守晋阳等地,所以出动的军队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梁军都没能取胜,今后他们要取得胜利的确很难了!”

“赵王王镕和北平王王处直想必经过这一战后也将彻底倒入晋国一方了!”

……

众将议论纷纷,一个个都对梁国不怎么看好。

的确,正所谓盛极而衰,梁军最为强盛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而晋军却在兴兴向荣之中,若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今后的局势只会越来越对梁国不利。

当然,这个结果这不是坏事,梁国如今的整体实力还在晋国之上,有了这一次的兵败之后,梁国将彻底失去一统北方的机会。

而晋军同样因为实力欠缺,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彻底击溃梁国。

这样两国之间就会如同杨渥当初预料的那样,走向长期的对抗,这无疑是对吴国最为有利的结果。

想到这,众臣都面带敬佩的看向杨渥。

“大王早在多年以前就看出了这个局势,而我等要到此时才能彻底确定北方大局,在这长远眼光上,我等都是远远不如啊!”

无形之中,大家对杨渥的敬畏反而更多了,这也是一个意外的影响。

杨渥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心中却是暗自感到好笑:“若不是来自后世,光靠这个时代的眼光,我又怎么可能看得那么远呢?”

对他来说,高邑之战的这个结果同样是非常不错的,历史上的梁军在柏乡损失那么惨重,结果都能支撑十多年,如今损失小得多,说不定将来能支撑更长时间。

“罢了,北方一战对局势的影响诸位想必也清楚,并没有超出我等的预料,所以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吧!”杨渥道。

“大王所言极是!”众臣齐声道。

这时,朱瑾站出来提议道:“大王,高邑一战,梁军败北,晋军定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一定会趁机攻打梁国。”

“在这种情形下,梁军定然自顾不暇。大王不如立即出兵,夺取江陵,也好为将来做准备!”

“现在夺取江陵?时间太早了吧?毕竟现在我军连湖南都没有打下来,而且目前潭州那边战局尚在僵持,随时都可能要从后方派出援兵,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随意再与高季昌开战呢?”李承嗣皱眉反驳道。

湖南那边,朱思勍在成功攻克衡州以后,留下三千禁军守城,自己率领其余军队北上,成功与刘信汇合。

而楚军一方见无机可乘,最终也只好暂时后撤。

同时姚彦章见无法从硚口突破吴军的封锁,最终也选择绕道南下,在湘乡境内与秦彦辉合兵一处,并且在潭州以西二十里处驻营。

而吴军一方则将水师开进湘江之中,用来阻断楚军对潭州的支援。

坚持情形,楚军也感到非常无奈。

曾经楚军也有极为强大的水军,不过两年多以前吴国攻打岳州的那一战里,双方水军就发生了大战,最终吴国取得胜利,焚毁大量楚军战船。

之后楚国的重心转移到西南,那里都是荒山野岭居多,船只很难抵达,只有步军能够通过山路发起进攻,所以楚军没有再费大力气去重建水军。

到了此时就只能眼看着吴军水军封锁湘江而无计可施。

当然,楚军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水军,只不过实力难以与吴军抗衡而已,不然连湘江都渡不过,又怎么支援到潭州城呢?

所以现在潭州的局势就是两军对峙,同时吴军开始为攻打潭州做准备,大量苏州炮被运送到潭州城下,准备组装起来进行攻城。

显然对于攻打潭州,吴军做的准备还是很多的,而且其重视程度也比之前攻打衡州要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