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三十一章骑兵与北方局势

南国江山 第四百三十一章骑兵与北方局势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柴克宏,这几年你一直留在耽罗岛上为我国的马场建立和骑兵培养而尽心尽力,这份功劳孤是不会忘记的。说吧,你想要得到何种奖励?只要孤能做到,定当满足你!”

武英殿中,杨渥带着满脸的喜色向眼前身穿明光铠的年轻将领问道。

当初杨渥派遣李承鼎领兵去攻占耽罗岛,最后却是因为种种意外,这个任务被柴克宏给完成了。

之后,杨渥干脆就命柴克宏留在岛上,一面负责修筑城寨,加强岛上的防御;一面负责马场的经营,为吴军骑兵蓄养马匹。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柴克宏成功的在岛上开辟了一处面积极为广大的马场,就其条件来看,足以蓄养上万匹马。

可惜的是,除了马场草地的限制外,作为配种马匹的来源同样是一个制约。

在缺乏配种马匹的情况下,即便再怎么努力,马场也不可能迅速培养出足够的马匹。

所以这几年虽然不断的用船只运送没有经过阉割的成年马前去耽罗岛,但一直到如今,岛上的马场才有了一定的规模,可以向军队输送马匹了。

今年乃是向军队输送的第一批马,数目还比较少,只有两百匹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这个马场能够输送的马匹将会越来越多。

按照柴克宏的估计,到五年之后,耽罗岛的马场每年大概能够向军队输送八百到一千匹马。

这个数目依旧不算多,但考虑到马的寿命通常有二三十年,其中适合作为军马的时间同样有十多年,若是每年能够获得一千匹马,那么只要十年时间,吴国就能组建一支近万人的骑兵。

若是真能有近万骑兵,再加上吴国强大的步兵,将来北伐之战就不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所以杨渥才会对柴克宏这几年来做的事情高度赞赏。

不过对柴克宏来说,这几年的经历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他当初率领八百名士兵轻易占领耽罗岛的时候,可没想到自己接下来的几年就会在这个岛上度过。

不仅如此,他还被杨渥任命为马场的负责人,从而不得不在接下来几年内与马打交道。

好在他也知道马场对于吴国的重要性,只要他做好了杨渥交给他的这个重要任务,今后肯定少不了他的好处。

而如今看来,他的想法显然是对的,他的努力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启禀大王,臣别无请求,只希望将来能够统领骑兵作战!”柴克宏忍住心中的激动,躬身向杨渥请求道。

这几年下来,他对马也有了足够的了解,更加明白骑兵的重要性。

如果他能够成为骑兵将领,将来肯定前途远大。

如今吴国的两个主要骑兵将领,史俨和侯瓒两人,如今同样上了年纪,只怕要不了几年时间,他们就没法再驰骋沙场了。

所以现在开始就必须培养新的骑兵将领了。

对于柴克宏主动提出来要去当骑兵将领,杨渥自然是求之不得。

“你的请求,孤答应了。你这些年一直和马打交道,想必对骑兵应该有不少了解。不过你想要成为骑兵将领还有不少东西需要学习。这样吧,孤任命你为骁骑军指挥使,你先去城外骑兵驻地向侯瓒将军学习吧!”

如今的骁骑军,因为南方战事很少用得上的缘故,大多数时间都驻守在金陵城外。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是侯瓒与史俨等骑兵将领的年纪大了,那些当年随着李承嗣、朱瑾一同南下的骑兵将士们,现在也有很多的年纪已经不适合继续征战了。

所以这两年杨渥在金陵城外又设立了一个骑兵学校,专门培养骑兵的。

当然这么培养骑兵的代价也大得惊人,毕竟南方人绝大多数都是不会骑马的,要将这些不会骑马的普通士兵训练成合格的骑兵将士,所需要付出的自然比训练那些本来就有一定基础的北方边疆地区百姓要困难。

至于与那些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相比那就更加困难了。

好在,以吴国如今的国力要支撑起一支合格的骑兵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臣多谢大王!”柴克宏得到了杨渥的许可之后,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向杨渥道谢。

“你先别高兴得太早了,之前马场那边都是由你负责,但你若是离开了之后,马场又该由谁来负责?若是你不能找出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替你,只怕你的请求就只能推迟了!”正当柴克宏满脸兴奋的向杨渥道谢时,杨渥却突然说道。

柴克宏听了不由得脸色一滞,随即又苦着脸道:“大王,这不是在为难臣吗?臣这几年一直待在耽罗岛上,对外界的了解并不多,上哪里去找一个适合的人?”

“那可不是孤的事情,而是你的事情了!”杨渥摆摆手,制止了他。

柴克宏有些无奈的向周围望去,却见他的父亲,同样在场的柴再用非常隐秘的向他眨了眨眼睛,顿时放心下来。

“是,臣遵旨!”他连忙答道。

杨渥当然不是故意要为难他,事实上杨渥让他来寻找一个接替之人,这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在重用他。

马场对于吴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杨渥却将其接替人都让他来推荐,这自然是对他的看重。

刚刚升任为都督的柴再用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非常高兴得让他答应下来。

至于说人选问题,或许柴克宏不知道从哪里选择,但这对他的父亲柴再用却不是什么难事。

“若不是大王当初有远见,迅速派人占领了耽罗岛,将来我军的骑兵定然会成为我军的短处。如今有了这个马场,我军的骑兵再也不用受制于人了!”

等到柴克宏满脸喜色的告辞出去后,其他留下来的将军们自然是连连向杨渥道喜。

“别高兴得太早了,光有马还算不上骑兵,那些骑兵将士们若是不好好训练,那就最多只能算骑马步兵,而不是骑兵!”杨渥虽然脸上同样很高兴,但还是谨慎的说道。

“大王说得对啊,即便有了马匹,也还算不上骑兵,必须好好训练才行啊!说起来,如今蜀王王建手中都有八千骑兵,但真正堪用的又有多少呢?”李承嗣听了之后同样感慨道。

几年前,王建在星宿山大阅诸军时,就展现过他麾下的强大骑兵,这些都是在过去十多年里王建通过各种途径收集马匹组建起来的。

蜀中虽然地势多山,但附近还是有许多途径可以购买到马匹,尤其是一些蛮夷部落,更是有养马的习惯。

不过王建的骑兵虽多,但战力却只是一般,再加上从西南蛮夷处获得的马匹多数不适合当战马,只能用来运输后勤。

而吴国如今通过耽罗岛培养的马匹,都是体型相对高大的草原马,用来作为骑兵战马冲锋陷阵是最适合不过的。

“侯将军,骑兵的训练,孤就交给你和史俨二人了,孤只希望,等到将来我军北伐中原之时,有一支强大的骑兵能够成为摧营拔寨的利器!”杨渥对侯瓒严肃的说道。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训练骑兵,不敢有丝毫松懈!”侯瓒连忙保证道。

杨渥满意的点点头,侯瓒办事,他还是很放心的。

“刚刚得到消息,晋王李存勖再次派遣使者前来,希望孤能出兵北伐,与他一起消灭朱温。如今他的使者还没抵达金陵,不过孤已经拒绝了他的建议!”说完了骑兵的事情后,杨渥却是向众将提到。

如今北方的局势,大致上还是沿着原本历史在发展,虽然在细节上有一些变动,但总体上却是没有变化的。

现在已经是武义三年,在去年当杨渥忙着收服福建时,朱温同样没有忘记打压北方的其他势力。

可惜的是,朱温对晋王李存勖的战事进行得并不顺利,倒是在关中,梁军接连击败岐王李茂贞,夺取了关中的不少领地。

去年九月,晋军在周德威统领下大举进攻梁国的晋州,五万大军将晋州城团团围困,又以近百架当初从吴国获得的苏州炮日夜不停的轰击晋州城墙。

晋州刺史边继威率领守军与梁军展开血战,牢牢的将晋军阻挡在城池外面。

后来晋军又准备挖掘地道攻城,将城墙挖出一个二十多步宽的缺口来。

晋军沿着缺口蜂拥而入,局势一度非常危急。

但守军并没有被晋军的强大攻势所吓倒,他们奋起抵抗,死死的阻挡敌军进攻,又趁着晋军稍微撤下去休整的间隙,很快就将缺口堵住了。

伤亡惨重的晋军只好一面暂时停止攻城,让将士们得到休整,一面又在蒙阬地区依托山川之险阻击梁军的援兵。

梁军援兵在杨师厚的统领下,对晋军发起猛攻,最终突破了晋军的防线,直抵晋州城下,为晋州解除了包围。

这次大战乃是潞州之战后晋梁双方的又一次大战,最终却以晋军的失败告终。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晋军虽然正在逐步崛起,而梁军正在逐步衰落,但就目前来看,梁军的战力还是非常惊人的,他们的军队素质同样非常优秀,短时间内晋军想要占据上风还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李存勖才会想到与杨渥联合来进攻朱温。

(请大家支持正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