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议

南国江山 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议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一场细雨渐渐落下,冲洗着地面上尚未干涸的血迹。

树林中的战斗渐渐落下了帷幕,吴军虽然成功伏击了敌军,但他们的兵力毕竟只有两千人,而敌军的兵力却有五千之众,加上丛林之中容易隐蔽,所以最终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敌军突围出去了。

打扫完战场后,李承鼎像往常一样开始在心中反思着这一仗的得与失。

今天的伏击战,从整体上讲还是很成功的,但也有一些失误之处,比如说伏击发动得还是有些早了,敌军尚未彻底进入伏击圈就开始进攻了,这就使得敌军突围时的难度下降了许多,导致许多敌军最后都成功的突围出去。

此外,在开战之后的兵力调度中,李承鼎觉得自己还有许多欠缺。

当然,除了欠缺外,他也发现了不少自己做的不错的地方。这些都将成为他的经验,让他不断成长起来。

收拾完战场之后,通过审问俘虏,李承鼎迅速得知了福州变乱的经过以及那里的现状。

如此重要的消息,他自然是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将消息传到金陵去。

金陵城中。

经过这段时间的各种手段,不管是拉拢还是震慑,杨渥已经成功的让王审知认识到,投降是他最为合适的选择。

同时,杨渥又通过在中极殿正式朝会上,公开向王审知保证他的子孙后人的富贵。

以杨渥如今的身份,他既然在朝会这种正式场合上公开表态了,这就相当于一位天子的保证一般。

天子一言九鼎,杨渥同样如此。

这样一来,王审知心中最后的担忧也没有了,当即向杨渥保证,会立即写信给留守福州的长子王延翰,让他们按照命令向吴军投降。

这天,杨渥正在朝会上议事,而刚刚被正式加封为闽国公的王审知同样参与其中。

突然间,有侍卫急匆匆的拿着一纸文书递给侍立在杨渥身侧的程勋,程勋接过来一看顿时脸色就变了。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新的消息?”杨渥自然也看到了他的动作,当即笑问道。

王审知投降的事情基本上已经敲定,杨渥这段时间的心情自然是不错的。

能够用和平的手段解决福建问题,不仅能节省一大笔军费开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伤亡,更是能为收服其他势力带了个好头。

所以心情不错的杨渥也就忽略了程勋脸色的变化。

程勋小声道:“是信州那边的消息,请大王过目!”

杨渥一听是信州的消息,便知道肯定与福建有关。

他连忙将文书接过来,刚看了前面几句话,顿时就脸色阴沉下来。

这份文书还是早前李承鼎私自出兵时写的,除了向杨渥汇报他出兵的理由外,更是详细的交代了福州那边的情况。

李承鼎私自出兵,这并没有让杨渥感到不满,因为就李承鼎汇报的情况来看,福州出现变故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换言之,李承鼎断然采取措施的理由是充足的。

他的脸色阴晴不定,又有意无意的看了王审知一眼,那阴冷的眼神将王审知看得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大王这是怎么了?难道福建那边出了什么乱子?”众臣一个个都是人精,自然看出了不妥,一个个都向王审知看去,似乎想从他那里看出点什么来。

王审知不由得感到心惊肉跳,他感到自己仿佛大祸临头了一般,偏偏他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要说前些天杨渥对他的态度还是极好的,此时却突然如此冷淡,这中间肯定是刚才那张文书中的内容起的作用。

可惜他却不知道那文书的内容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以他如今的尴尬身份,他连问一问都有些不便。

好在仅仅过了片刻,杨渥突然哈哈一笑道:“刚刚接到一个消息,说是孤的一位妃子身体不适,孤准备去看看她。今日的朝会暂时就到这里吧,没有什么要紧事情的话就留到以后再说吧!”

说完,杨渥在程勋的陪同下起身离去。

朝中大臣见此,一个个都满头雾水,不知道到底是哪位妃子病了,竟然惹得杨渥连朝会都不管了。

只有高勖、严可求等少数人却意识到这里面的蹊跷之处,所以当其他大臣逐渐散去时,这些人却很自觉的留了下来。

果然,没过多久程勋便过来对他们道:“诸位大人,大王有请!”

“程议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不是与福建有关?”周隐第一个开口问道,其他人同样向程勋看去,显然都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程勋如今的官职乃是黄门议郎,专门负责传给杨渥的令旨,他听了周隐的问题后,连忙答道:“周阁老,还有各位大人,此事的确与福建有关,不过具体情况,还是到了华盖殿见了大王之后再说吧!”

华盖殿乃是专门给内阁来开会议事的,众人进了殿中后,只见杨渥已经在最里面中央的位置上坐下了,连忙上前行礼道:“臣等见过大王!”

杨渥摆摆手道:“免礼!诸位都坐下吧!程勋,给诸位大人奉茶!”

“谢大王!”

这个时代的臣子在与君主议事时,都是有自己的座位的,不像后世,只有在得到君王的赐坐后才能坐下。

一群内阁成员按照秩序坐下后,立即向杨渥询问道:“之前臣等见大王接到一份文书之后,当即变了脸色,又见大王看向闽国公,不知是不是福建那边发生了变故?”

杨渥点点头道:“是啊,福建可能出现大乱了,这是李承鼎发来的文书,你们都看看吧!”

他让侍卫将文书转给众臣看,口中又说道:“看来孤还是低估了要以兵不血刃的手段就降服一个势力的难度啊!”

众臣顾不上回答杨渥的问话,一个接一个的拿起文书迅速阅读。

“大王,虽说安西将军这份文书中提到的理由比较充足,但毕竟只是猜测而已。福州的情况未必就有上面说的那么危急吧!魏国公此举是不是有些欠妥当?”高勖看了之后不由得皱眉道。

他倒不是反感李承鼎私自出兵的举动,毕竟在杨行密时代,这种私自出兵的行动根本就不算个事。

高勖自然也明白只要有足够的理由,临机做出决断是十分有必要的。

不过他还是觉得李承鼎作出决定的理由有些不足,至少福州那边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传来。

“其他几位怎么看呢?”杨渥不置可否,转向其他大臣。

“臣以为,高阁老言之有理,目前福州虽然有较大可能发生了变乱,不过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就动手,只怕于理不合!若是传扬出去,怕是会引起非议。而且等待有确切消息之后再动手的话,不仅更加稳妥,而且不会引来非议。”周隐同样赞同高勗的看法。

“臣附议!”礼部尚书殷文圭和刑部尚书卢枢一同答道。

杨渥皱了皱眉,又看向其他尚未开口的大臣。

“大王,臣以为,安西将军此举果断而有魄力,乃是当时最好的应变之法。大王不仅不应怪罪安西将军,反而应该予以嘉奖才是!”李承嗣在一旁道。

“哦,高阁老说李承鼎此举欠妥当,李枢密却说他此举乃是最好的应变之法,你不妨说说,到底好在哪里?”杨渥顿时来了兴趣,笑着问道。

福建的变故虽然让杨渥感到恼怒,不过在此之前他就下定过用无力征服福建的决心,如今不过是事情回到原路上去,他倒也不感到有多焦急。

“以臣之见,安西将军此举能够掌握主动权。若是最后证明福州之变的猜测有误,那么我军夺取了建州之后,在我军的大军压迫之下,福建投降的事情就更加不会出现乱子;而若是他的猜测是对的,那么趁着建州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提前将建州夺取过来,这同样是一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所以臣说安西将军的做法乃是最好的应对之法。”

“不错,李枢密言之有理,臣也赞同安西将军的做法!”刘威和陶雅这两人在此时也出言支持起李承鼎来。

“好了,关于李承鼎的做法是不是合适,还是等到以后再说吧。咱们还是议一议如果猜测为真,我等该如何应对吧!”杨渥制止了众臣的争论,转而问起了应对之法。

如果福州真的有变乱,使得之前定下的和平收服福建的计划泡汤了,那么接下来就只有按照当初的计划开打,这一点自然是不需要议论的。

真正要讨论的,还是该如何对待王审知的问题。

从之前的情况来看,王审知投降的诚意还是很足的,而且他还亲自到了金陵,并且受到杨渥的热情接待。

如今杨渥已经公开加封他为闽国公,又保证过他的子孙后代的富贵;虽说福州可能爆发的变乱会破坏这一切的前提,但杨渥已经答应的事情还要不要遵守,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对王审知,到底是杀,是贬,还是优待依旧,这才是他们现在言讨论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