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九十八章议和

南国江山 第三百九十八章议和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从道理上讲,不论是吴还是晋都是朱温的大敌,这两方不仅有着强大的实力,而且还有着各自的优势。

不过就目前来看,相比于已经成了气候的吴国,刚刚复兴起来的晋国似乎更容易打压一些。

所以不少人主张不但不应该救楚,反而应该尽量与吴国达成真正的和解,以避免两线作战,先集中兵力对付晋国。

然而,这种观点虽然赞同的人有不少,不过在根本上就有些难以实现:杨渥始终打着讨伐朱温,复兴大唐的旗号,他会答应与梁议和吗?

不仅如此,上次杨渥与朱温和解,朱温答应了杨渥不少条件,但后来却在听说杨行密病逝后立即就毁约了。

有了上次的教训,要和杨渥和解就更加没有希望了。

商议来商议去,众人终于还是达成了共识:既然议和难以实现,双方还是要继续为敌,那么就只能救援楚了。

“传令给杨师厚,命他领兵五万,会同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出兵救援楚王马殷!”朱温最终下令道。

下朝之后,众臣已经先后离去,只有敬翔却是留了下来。

“敬先生有什么要对朕说的吗?”朱温虽然已经当上了皇帝,不过对于敬翔这个老臣还是依旧很客气。

“陛下,之前众臣提到与杨渥议和之时,臣仔细想过,似乎与杨渥议和也并非没有机会!陛下不妨派人去尝试一二,或许还真能达成一个和约!”

“什么?你是说杨渥还愿意与朕议和?你可是想到了什么?”朱温顿时愣住了,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陛下,以臣之见,或许要与杨渥达成真正的和议有难度,不过若是只与杨渥达成一定的默契,这应该能办到!”

“达成一定的默契?你是说,朕与杨渥,虽然表面上不议和,但实际上却双方罢兵?”朱温皱眉问道:“这自然也是一种办法,不过你为什么会有这种判断呢?”

“臣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臣觉得如今杨渥的首要目标乃是统一南方;在南方一统之前,杨渥并不打算与我国展开生死大战,这从他前段时间只派李承嗣率领少量兵力偷袭颍州,却没有进一步趁火打劫的举动可以看出一二。”

“他现在一心想着统一南方,而对于北方,他的目标应该是维持如今的局势,避免人任何一方太过强大。如今我国声势大不如前,又遇到李存勖、李茂贞等各路敌人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陛下派人去和杨渥达成默契,双方互不干涉,想必他会同意的。”敬翔分析道。

朱温不由得皱起了眉,敬翔所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如今杨渥想要统一南方,而朱温想要先摆平北方的挑战,避免两线作战;若是双方能够达成默契,互不干扰,这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尤其是对朱温来说,应对李存勖的挑战就有些让他头痛了,若是杨渥还时不时的起兵北伐,那到时候朱温就算有三头六臂,只怕也难以挡住各路围攻的敌军。

“你说的有些道理,只是这样一来,朕岂不是要放弃楚王马殷了?而且等到杨渥真的统一南方了,到时候他的实力肯定会进一步提升,那时候他再北伐,朕就更加难以抵挡了!”

敬翔苦笑道:“即便大王想要拖延那杨渥统一南方的步伐,又能拖延多久呢?这一次杨渥还只是起兵八万讨伐楚王,听说他建立吴国之后,兵力又进一步增加,只怕下一次他再讨伐马殷,出动的兵力就不只是八万人了,再加上他还能联络李存勖出兵牵制我军,到时候陛下还能阻止他消灭马殷吗?”

朱温听了不由得一阵沉默,李存勖的力量在逐渐恢复,说是不加以打压,只怕要不了多久他就能不断出兵挑战梁军了。

而杨渥甚至不需要故意去联络李存勖,只要等李存勖大举进攻梁国时,他就能放心下来出兵攻楚了。

所以救援马殷也不是长久之计,还不如与杨渥达成和解,先集中兵力应对李存勖的挑战;若是能在杨渥统一南方之前,将李存勖再次压制下去,那么梁国还有与各方势力周旋的实力。

想到这,朱温不由有些动心起来。

“敬先生,既然你觉得有可能与杨渥达成和解,那么之前在朝议上没有提出来呢?”

“陛下,这一次让杨师厚去救马殷,不仅有必要,而且还要做好,要让杨渥明白,若是陛下一心要保住马殷的话,他要统一南方就会遇到麻烦,只有如此他才愿意与陛下达成和解!”敬翔解释道。

朱温点点头,心中顿时有了考量。

不久,朱温下令,给杨师厚调拨的兵力,由五万人增加到八万人,再加上高季昌的军队,总兵力将达到十万以上,想来要为马殷解围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

湖南这边,许德勋和秦彦辉二人虽然成功将军队从岳州带回了潭州,不过一路上连遭打击,损失极大。

到了潭州以后,士兵们不仅极为疲惫,同时士气极为低落。

而吴军一方,王茂章在成功击败杨定真留下来断后的一万军队后,他估计想要再追上楚军已经很难,接下来他要面临的就是应该去与李承嗣汇合一同进攻潭州,还是回去攻破岳州的选择了。

“大都督,虽说如今李大都督与您的爵位、官职都是一个层级的,不过若提到威望,只怕您还是比不上李大都督!”

“若是您选择去潭州的话,到时候只怕您还得听从李大都督的指挥。即便是攻破了潭州,那首功也是李大都督的;而您若是率领大军独自攻破岳州,这首功还不就是您一个人的?”面对王茂章的询问,朱虔佑小声的劝道。

军中自然存在派系,朱虔佑作为王茂章的心腹将领,自然是要为他作考虑。

如今的形势,岳州那边敌军留守的兵力已经不多,以王茂章手中的兵力,不需要李承嗣帮忙就可以攻破岳州,获取首功。

王茂章听了连连点头,他所担心的同样是这一点。

另外,杨渥在战前给他们分配的任务就是让他攻打岳州,让李承嗣攻打潭州,如今他不过是按照杨渥的吩咐来,谁也没法说他是争夺功劳,不顾大局。

当即,王茂章顾不得等候潭州那边的消息,率领大军返回岳州。

而潭州这边,得知王茂章没有来与他汇合,而是独自回去攻打岳州后,李承嗣仅仅是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就继续部署军务去了。

与更加心急于获取功劳的王茂章不同,李承嗣虽说平时在吴军之中非常低调,不过这不代表他就是一个不知道抢功劳笨人。

在他看来,以杨渥的英明和对军事的了解,自然会知道这场战争中每个人的表现。

王茂章心急着去攻破岳州,这本身并没有错,在潭州不知道能否攻破的情况下,先攻占岳州,保证整个战局的优势,这是一种稳妥的选择。

不过王茂章做出这一决定中所夹带的私心,只怕也难以逃出杨渥的眼光。

所以王茂章即便获得了首功,但在杨渥的心中只怕也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而李承嗣即便没有独自攻取一州的功劳,不过他牵制了大量的楚军,为王茂章攻占岳州做出的重要贡献,杨渥肯定也不会忘记。

所以李承嗣没必要为王茂章的做法感到担心。

当然,虽说没有了王茂章的帮助,但李承嗣还是想尝试一下攻城,至少也要做一番试探才行。

十二月十二日,王茂章一举攻破岳州,俘虏敌军六千余,抓获楚军岳州守将苑玫。

十三日,梁军大将杨师厚率领八万大军抵达江陵,并与荆南节度使高季昌的两万大军汇合,从江陵东进,目标直指鄂州。

鄂州虽然有两万余厢军防守,不过这些厢军来自于不同的州县,难以统一指挥,又缺乏训练,若是用来抵挡少量梁军的进攻还没有问题,但对付由名将杨师厚统领的十万梁军,这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在得知消息之后,王茂章不敢怠慢,当即留下部分兵力守岳州,匆匆从岳州出发回救鄂州。

然而这一次王茂章的行动完全被杨师厚所预料到,他提前设下伏兵,在蒲圻大败吴军。

关键时候,朱思勍领兵奋战,终于击退敌军的进攻。

经过这次败仗之后,吴军士气低迷,再加上征战已久,士兵们都有厌战之心,所以王茂章驻守在蒲圻城中,牵制梁军的行动,却不再与梁军交战。

而获得胜利的杨师厚虽说兵力众多,但面对吴军的坚守,想要攻破城池却也困难。

所以杨师厚当即留下高季昌领兵五万与王茂章对峙,他亲自南下包围岳州,以救援马殷。

潭州方面,李承嗣得知王茂章兵败,而杨师厚即将赶到的消息后,当即明白自己想要独自拿下潭州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十二月下旬,李承嗣在大肆抢掠一番后,从潭州撤兵,命刘信退守江西,他自己则北上救援岳州。

至此,这场对楚王马殷的讨伐战随着吴军的撤退而暂时告一段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