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战

南国江山 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战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斩杀了李克宁和李存灏二人,这只是夺取河东大权的第一步,接下来李存勖还要面对更多重要的挑战,才能真正成为河东说一不二的掌控者。

而最重要的一个挑战,则是如何打消诸将对他年轻识浅,威望不足的疑虑。

如今的河东可不是太平盛世,朱温的数万梁军如今还将潞州团团围困着,随时都有破城的可能。

潞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对于河东来说就是一个门户。

在此前的几年中,这扇大门是由梁军掌控的,所以梁军才能接连包围晋阳,就仿佛随时到你家中来抢劫一般;而如今,潞州这扇大门虽然暂时被河东收复了,但梁军的围攻却没有解除。

对李存勖来说,若是他能够解除梁军对潞州的包围,那他的威望必然大增,对河东的掌控同样会达到一个完全不同的高度:连他的父亲都不能做到的事情他却做到了,试问还有谁敢于继续挑战他的权威?

当然,要解除梁军的包围,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在此之前,晋军名将周德威统领两万精兵前去解围,虽然多番力战,但始终未能成功。

目前围攻潞州的梁军乃是由大将李思安率领,他在潞州城外修筑二重城垣,将潞州彻底包围起来,对内可以防止城中守军突袭,对外可以用来抗拒敌军援兵,李思安将这道营寨称为“夹寨”。

接着,为了更方便调发山东百姓输送军粮,防止敌军派出轻骑兵抄劫粮道,李思安又在东南山口修筑甬道,与夹寨连接。

如此一来,潞州城可以说是被团团围困,晋军想要解围,就必须先攻破夹寨,但是夹寨中却有梁军重兵防守,想要突破何等艰难?

不仅如此,晋军更是因为李克用的病逝而士气低落,这样一来,想要解潞州之围似乎就更加困难了。

好在,朱温听说李克用死去的消息后,还以为李克用乃是诈死,暗中有别的图谋,再加上梁军长期围攻潞州,损失同样十分惨重,伤亡士卒万余人,却是一点进展都没有,所以朱温没有趁机对晋军发起进攻,反而打算暂时退兵。

等到朱温搞清楚李克用乃是真的病亡了之后,却已经错失良机。

当然,潞州撤兵之事自然是作罢,不过对于作战失利的李思安,朱温却是彻底失去了信任,将他撤职夺爵,改命刘知俊为新的潞州行营招讨使。

刘知俊到任后,果然不负众望,与晋军交战大获全胜,斩获非常丰厚,这使得潞州的局势对晋军来说变得更加严峻起来。

好在,凡事有坏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

李克用的病逝,固然使得晋军的士气大减,但同时也使得朱温以为晋军的援兵不会再来了,从而放松警惕之心。

“潞州乃是河东的屏障;没有潞州,就没有河东!况且朱温所忌惮的,仅仅是先王罢了!如今听说孤刚刚继承晋王之位,他肯定会以为孤年轻不懂得军务,这样一来,梁军一定会有骄傲懈怠的心理。”

“如果孤在这个时候选派精锐部队,日夜兼程急速前去,出其不意发起突袭,就一定能打败梁兵。提振我晋军的威势,确定天下霸业,成败在此一举,切不可失掉机会!”晋王府中,李存勖对着河东众将,尤其是刚刚从前线返回的大将周德威大声说着。

当其他人只看到李克用的死给晋国带来的打击时,李存勖却能看到为潞州解围的机会,这就是李存勖的杰出之处。

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使得周德威等大将不由对他刮目相看,觉得或许晋国在李存勖这位年轻人的统领下,或许能够取得比李克用更大的成就?

当然,李存勖虽然说得慷慨激昂,但他自己的心中也没有充足的底气,所以在给众将打气之后,李存勖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寻求盟友的援助。

若说如今天下间哪个势力的实力最强,那么肯定是朱温最强;不过在朱温之下,吴王杨渥的实力同样极为强大,甚至其声势还在如今的晋国之上。

所以李存勖想到的盟友,首先一家自然便是吴王杨渥。

恰好在这个时候,杨渥当初派出的向各家势力通报吴国建立的使者到了晋阳,李存勖当即将其招进来询问。

“什么?吴王杨渥在金陵正式即吴国王位,建立吴国?”

得知消息后,李存勖的第一反应便是有些错愕,不过随之他又反应过来,如今天下纷乱,各地有实力的藩镇都已经建国,王建在蜀中称帝,李茂贞和刘仁恭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建立岐国和燕国。

如此看来,杨渥在东南仅仅以吴王的身份建立吴国,而没有直接称帝,这反而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

要说杨渥建立吴国和李茂贞、刘仁恭、王建等人建国对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李存勖在这里面感觉到了浓厚的忌惮之意。

像王建的实力虽然不错,但此人割据蜀中后便迫不及待的称帝,这反而让李存勖觉得此人不过如此,眼界仅仅盯着一个蜀中,将来的成就肯定有限。

至于李茂贞和刘仁恭二人,更是实力弱小,难成大器。

唯独杨渥,既有天下称雄的实力,同时还知道藏拙,不急于称帝出头,而是先称王建国,这才是让李存勖感到忌惮的地方。

当然,不管怎么忌惮,那都是将来的事情,如今李存勖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如何解除潞州之围,树立自己的威严,彻底执掌晋国大权。

“贵使远道而来,孤原本应该好生招待一二,奈何先王去世不久,多有不便,还请贵使多多包涵!”李存勖以较为热情的态度接见了吴国派来的使者。

吴国的使者便是杨渥当年的书记官皮光业,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年多的县令后,便升迁为刺史职务,如今吴国立国,他更是进一步提拔,如今是礼部侍郎,专职负责外交的。

晋国虽说在与朱温的多年争霸之中落於下风,声威大不如从前,不过依旧是天下最为强大的势力之一。

尤其是杨渥,作为后世来人,他自然知道如今的晋国虽然声威不如从前,但将来灭亡后梁的,正是这个晋王。

所以这次出使各地的使节中,其他各地的使者都是由礼部尚书殷文圭负责选人,唯独出使河东的使者乃是杨渥亲自选拔任命的,免得再出现类似张知远的事情出来。

此时听说李克用已进病逝,皮光业当即代表杨渥,对李存勖表示深切的致哀,并对李存勖的即位表示祝贺。

不管怎么说,吴国与晋国如今还是盟友关系,而且在对抗朱温上,双方是有着共同的敌人的,至少在击败朱温之前,双方都不会翻脸,反而会有不少合作的机会。

所以李存勖随即就向皮光业提出了请求吴国派兵攻打梁国后方,以牵制梁军,为潞州解围创造条件。

“还请贵使回去之后禀报吴王,若是吴军能够出兵攻打徐州,孤将感激不尽!日后定当有所回报!”李存勖极为诚恳的说道。

是不是出兵相助,皮光业自然不能做决定,他这次来的目的仅仅是向河东通报吴国建国的消息而已,至于其他的,却是他无法做主的。

打发了皮光业之后,李存勖依旧感到不满意,要击败梁军,解开潞州之围,若是光靠晋军的努力只怕还不能够有必胜的把握,所以还需要寻求更多的盟友。

吴国虽然实力强大,是能够在正面上与梁军交战的大国,不过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吴国实在是太远了。

所以不久之后,

李存勖再次下令,以监军张承业和张承业及判官王缄到凤翔请求李茂贞发兵援助。

可惜的是,岐王李茂贞逼近年老体衰,更是因为多年战乱,如今早就是兵弱财尽,最终没有答应出兵之事。

倒是吴王杨渥那边,在得知消息后不久,便下令驻守寿州的李承嗣率领左腾骧军一万人出兵颍州,并且一举袭破颍州外城。

可惜的是,颍州刺史张实据颍州内城坚持抵抗,加上梁军援兵已经抵达,而吴军却没有后续援兵,最终只能撤兵。

至此,寄希望于外援的计划已经失败,要解围潞州,最终还是只能依靠晋军自己。

四月二十四日,晋王李存勖率领周德威等由晋阳出发,二十九日大军秘密前行,驻扎在黄碾,距离潞州四十五里处。

五月初一,李存勖埋伏军队在三垂冈下。

凌晨大雾,三十步外难以看清,晋军趁机出兵直达夹寨之外。

此时梁军未料到晋军突然感到,根本未设岗哨,将士还未起床,在遭到突袭之后,顿时惊慌纷扰起来。

李存勖当即命周德威、李嗣源分兵两路,周德威攻西北角,李嗣源攻东北角,填沟烧寨,擂鼓呐喊而入。

梁军大败,向南逃跑,招讨使符道昭的坐马栽倒,被晋军杀死;损失将士数以万计,丢弃的物资、粮草、器械更是堆积如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