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五十八章风暴

南国江山 第三百五十八章风暴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当淮南军轻易击败刘楚,夺取洪州之时,身处大海上的李承鼎却是深陷苦恼之中。

大海实在是太大了,以前的李承鼎虽然听人说起过海洋的宽广,不过他毕竟没有亲眼见识过。

等到这一次率领水军出征耽罗岛时,一开始他还显得非常兴奋,毕竟这不仅是他第一次见到海洋,更是他第一次独.立领兵远征异国。

这种兴奋,一直延续了好几天时间,直到船队在大海深处遇到了暴风雨。

海上狂烈的暴风可不是陆地上的风能够相比的,而且暴风一般也会伴随着惊涛骇浪。

这个时代的船只建造技术还不发达,在大海之上航行可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

历史上,因为通往中原的道路被敌对势力截断的缘故,闽王王审知只能派遣使者走海路去往中原向后梁朝贡。

而这一路上,来去经常会遭遇狂风波涛的灾祸,被卷翻淹没的船只竟然高达十分之四五。

而对淮南来说,如果不是淮南军急需一个适合养马之地来解决骑兵问题,只怕跨海远征的计划同样会在淮南受到不小的阻力。

毕竟那么高的风险,如果不是有足够的利益,谁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险。

好在这次淮南军出征耽罗岛需要航行的距离比王审知的使者航行的距离要短得多,所以遇到风暴的可能应该也会小一些才是。

然而李承鼎没想到的是,他们还是非常倒霉的遇到了风暴。

这一次淮南军出征共派了五千人,一百多艘船,都是适合在大海中航行的大船。

不过在面对大自然的伟力时,这些看上去坚固无比的船只却是显得那么的脆弱,许多船只在风暴中直接沉没了,还有更多的却是被风暴吹散了。

而李承鼎的运气极好,他的座船在风浪中只是受了一点小小损伤,稍微修补下就完全没事了。

不过等到暴风雨停息下来时,李承鼎却是满脸的忧愁:当初出征时的一百多艘船,如今还和李承鼎在一起的却是只有六十多艘了,这一下子他便损失了近四成的船只!

更让李承鼎感到心痛的是,他的好友,一同从新军中毕业的柴克宏,在风暴中同样不见了踪影。

为了降低风险,在出征时杨渥便下令李承鼎、柴克宏等将领必须乘坐不同的船只,以免一艘船只失事就造成整个远征军队失去指挥。

当然,李承鼎也知道,那些不见了的船只也未必就是在风暴中沉没了,其中大部分应该是失散了,或许将来还能与他们汇合。

此时,再一次清点了船只数量,检查了各船目前的状态后,李承鼎下令立即寻找一处避风之地,以方便修理那些在风暴中受损的船只。

并不是所有的船只都像李承鼎的座船一般只是受了轻微损伤,更多的船只却是受损较为严重,能够挺过暴风雨而没有当场沉默就是一个奇迹了。

说起来,这还得得益于中国造船的独特技术——水密隔舱。

水密隔舱技术乃是中国所发明的,在大唐天宝年间就有一定的应用,到了这个时代更是在海船上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

有了这种独特的技术,所以船只才能有较强的抗沉性;而后世西方人应用这项技术却是直到十八世纪末期才开始。

不过,许多船只虽然幸存了下来,但它们的状态却极差,急需得到一处平静的浅水区来修理。

然而,当李承鼎下令寻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来修理船只时,却有人来告诉他:他们已经迷失了方向!

大海之中没有什么参照物,要辨别方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已经少量应用的指南针能够给水手们指示一定的方位,不过在大海之中要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却是一个更加艰难的问题。

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光知道东南西北这些大致的方向是没有多大的用处的。

“这该死的风暴!这该死的大海,我发誓,以后即便是大王亲自下令,我也绝不再到海上来!”

听到这个坏消息后,李承鼎恶狠狠的大声咒骂道。

咒骂完了之后,李承鼎却不得不冷静下来寻找对策。

如今风暴虽然已经平息,但海面上依旧不平静,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遭遇一场风暴,以船队目前的状态,那将会是灾难性的,最终只怕连一艘船都无法幸存下来。

李承鼎一边下令将那些受损严重,难以以较快速度航行的船只上的士兵接应到那些好船上去,然后放弃那些船只,以方便迅速离开此地;另一边,他又下令让几个主要将领都到他的坐船上来商议接下来的打算。

他们如今虽然是迅速离开此地,不过方向却是选择了朝东北方向航行,在没有决定接下来的行止之前,就只能按照向原来的方向航行,毕竟他们原定的目的地耽罗岛就是在那个方向。

“小李将军,以老夫之见,船队目前的状态根本不足以继续完成任务,我们已经损失了四十七艘船(包括被主动放弃的船只在内),士兵的损失同样达到了三成多,而且他们现在心中充满惶恐不安,若是让他们继续北上,即便到了耽罗岛,只怕也没有多少士气去打仗了。所以老夫认为我军现在应该立即返航。”

“此外,我们已经迷失了方向,而按照目前的航向继续向东北航行的话,最终会到哪里去很难说清楚;不过若是我们返航的话,目前南方都是我淮南的领地,只要按照相反的方向航行,即便最终方向有所偏差,但我们也能回到淮南的领地去!”

会议一开始,老将成及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一次跨海远征,杨渥让他来担任李承鼎的副将,他心中是满不情愿的,要不是杨渥亲自出马相劝,他肯定不会接受这个任务。

不过任务虽然接受了,但成及的心中还是有些不情愿。

如今船队遇到风暴损失惨重,成及便站出来想要尽快结束这次远征。

“末将附议,这次远征我军的行动已经失败了,目前还是先回去把船只修理好,将士兵们安抚好再说吧!”成及的意见一出来,立即就有人支持他,而这个支持他的人正是在濠州之战中立下功劳的水军将领司马福。

司马福如今的年纪也不大,加上他的水上功夫了得,所以受命参加这次远征。

他本来就与成及一样是钱镠旧将,而当初成及被淮南军俘虏之前,他还只是钱镠军中的一个小将,比起成及这个老资格可是差得远了。

此时成及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自然要站出来支持一下。

当然,他也不敢明目相当的帮成及说话,只敢在这种时候敲敲边鼓,以免被人认为是拉帮结派。

除了成及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将领,包括许多原本的淮南将领也赞同成及的意见,毕竟船队目前的情况的确不容乐观,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先返航的好。

“何将军,你怎么看呢?”

虽然还很年轻,但李承鼎做了主将之后却是很有些威严,此时他听了众人的意见却是不露声色,转而问起了何敬洙来。

这一次跨海远征,在李承鼎同一批从新军毕业的将领除了柴克宏外,何敬洙也参加了这次远征。

何敬洙本来只是天武军都督李简的养子,而李简这人性情残暴好杀,对何敬洙这个养子也不怎么在意,给他的待遇此时李家的家奴也好不了多少。

后来还是何敬洙长大后逐渐显露了与众不同的才能,李简这才对他态度好了很多。

不过从小的艰苦生活却是给何敬洙带来了与其他人不同的影响,所以李承鼎这些真正出身富贵的将二代们性格都很开朗,但何敬洙的性格却是极为内敛,一般很少主动与其他人交流。

此时,听到李承鼎询问后,何敬洙才慢悠悠的说道:“以末将的意见,我等不应该返航,毕竟大王交代的军令如今还没有完成,若是就此回去,如何向大王交代?”

李承鼎脸上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又隐去。

他的想法其实和何敬洙的差不多,如今船队虽然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但毕竟还有足够的实力。

这毕竟是他第一次独.立率领军队出征,若是就这么回去的话,虽然有遇到风暴作为借口,杨渥想必不会把他怎么样,但他自己又怎能这样灰溜溜的回去呢?

此外,杨渥这一次特意让他作为主将出征,在他的部下中更是没有安排什么威望高的将领,主要都是一些年轻人,即便是成及这个唯一的老将,还是一个降将,根本不能对李承鼎掣肘。

这样一来,李承鼎可以说就是这支军队里面的绝对首领,能够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的机会,他若是错过了,将来只怕也不会再有了。

“本将的意思与何将军一样,若是不完成大王交代的任务,我等就如此回去的话,难以向大王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