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

南国江山 第二百九十一章 渡河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淮河横亘于寿州之北,乃是中原和南方的交界之处,就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着江淮之地。

正所谓“守江必守淮”,江淮乃是一体,有了淮河防线,割据南方的政权才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反之,如果来自中原的军队在江北站稳脚跟,与江南政权隔江对峙的话,那么千里江防,处处都可能成为对方的突破口。

所以十多年前杨行密彻底击败孙儒,重新占据了广陵后,没过多久便大举出兵北上,连续夺取了淮河南岸的寿州,泗州,楚州,濠州以及光州,然后依托这里的有利条件建立了一条坚固的防线,作为对抗朱全忠的最前沿。

有了这条防线,淮南的战略安全才得到了初步的保障,并且在八年前的清口之战,一举挫败了朱全忠的南下计划。

一般来说,从中原出兵征伐江淮的话,有东西两条路线,其中走东线就是从楚州渡河,沿着大运河直扑广陵。当年清口之战时朱全忠便是选择的这条路线,结果却遭到了惨败。

而这一次,朱全忠选择了西面的路线,事实上这也是历史上大多数中原征伐江淮时所选择的路线,前秦苻坚和后来的周世宗柴荣都选择了这条路线。

这是因为走西线的话,只要攻下寿州后,前方面临的就是淮南平原,地势平坦,就是有几条大江大河也是水势平缓,利于进军;而即便战事不利也可以沿原路退回便是,只要殿后的人不要过于无能,断不致全军覆没。

但这条路的最大问题就是寿州这座坚固的城池。如果寿州城里的敌人有足够强的战力,即使选择绕开寿州而行,其后路和侧翼也会受到极大的威胁。

所以要走西面路线的话,就不得不先行攻下寿州,至少也要先将寿州团团包围起来。

九月中旬,梁军集合完毕,开始渡河南下。

兵马过万便是无边无际,更何况如今梁军有二十万大军,若是全部放在一起的话,没有哪一处战场能够同时容纳这么多的士兵,同时后勤保障也难以维持,所以分兵就成了必然选择。

这一次朱全忠选择分兵三路,其中西路由杨师厚率领,共三万人,攻光州;东路由康怀贞统领,共五万人,攻濠州;剩下一路十二万大军则由朱全忠亲自率领,从颍州渡过淮河直扑寿州。

淮河南岸,望着正源源不断渡河南下的大军,朱全忠一时豪气勃发,心中充满了必胜的希望。

三天前,梁军抵达淮河边上时,一万五千淮南军已经在李承嗣的率领下在淮河南岸严阵以待了。

对于淮南军提前做好准备,朱全忠一点都不感到惊讶,毕竟二十万大军的出征声势是何等的浩大,根本不可能瞒过淮南军的细作。

不过今年淮河的水位比较浅,加上这一次南下他又刚好赶在了淮河的枯水期,如今淮河水流平缓,而且河水不深,不利于淮南水军的发挥。

所以在梁军从多个地方同时强行渡河,并且已经占领了几处坚固的阵地后,李承嗣见无法阻止梁军渡河,便率军撤回了寿州,准备坚守待援。

这样一来,梁军便以极为微小的代价的渡过了淮河。

初战的顺利让朱全忠感到非常高兴,更让他高兴的是,在投靠他的几个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他们还成功的找到了几处河水较浅,步兵能直接涉水过河的地方,这就大大加快了梁军的渡河速度,同样也减轻了对船只的需求。

“大王,咱们北方向来缺少战船,每次渡河南下都会受到淮南水军的威胁,但这一次有这几处水浅的地方,咱们不管是渡河南下还是将来渡河北返都容易了许多。”身旁,跟随大军一同出征的李振显得有些兴奋。

他建言道:“大王,属下觉得,正所谓未虑胜先虑败,这一次南下若是不能取胜,那就要先考虑好退路;若是等到作战不利的时候再仓促撤退,就可能被敌军所趁。所以属下有个建议,我军可以在这几处水浅的地方做好标记,等到将来万一战事不利需要撤退的时候,就可以沿着这几处水浅的地方直接涉水渡河,而不必等待船只的运输了。”

朱全忠面露喜色,连连点头道:“此法甚好,可以一试。”

虽然心中有取胜的信心,但朱全忠也是打老了仗的人,自然知道战场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而且寿州城池坚固,这一次南下能不能攻下来也是个问题,他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

所以听了李振的建议后,朱全忠没有多想就答应了,命人雕刻一块与常人差不多高的石像,然后投入水中较浅的地方,水面刚好漫过石像的腰间,以此作为标记。

做完这些后,朱全忠开始布置进一步的进军计划。

他们目前渡河的地方位于寿州城的西面,距离寿州有七十里的路程;而南面不远则是霍邱县,那里守军不多,只有一个名叫朱景的当地土豪,率领一千多部曲驻守当地。

所以朱全忠当即决定先行拿下那里,以作为大军的驻屯之地,同时也可以在这里囤积后勤辎重,为之后的围攻寿州做准备。

当晚,梁军先锋部队赶到霍邱,然而迎接他们的已经是一座空城,城中不管是守军还是百姓都已经撤走了,粮食辎重等可能被梁军利用的东西,也或者一并运走,或者干脆就地焚烧掉了。至于城外,如今已经是九月底,秋收基本也结束了,地里的粮食也早就收割完毕。

结果梁军在一顿搜刮之后只找到了几百斤被百姓私下隐藏起来的粮食,要供应大军显然远远不够。

“大王,看来敌军是打算以坚壁清野的办法来对付我军啊。”看到这个结果,李振捻了捻胡须道。

朱全忠皱了皱眉,敌军会进行坚壁清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一次敌军竟然做的这么彻底,将百姓和粮草辎重都撤走了,这样一来他的后勤辎重就需要完全依靠后方的运输了。

好在,经过多年的经营后,如今的中原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粮草的储备也比较充足。

要说梁军和晋军的交战中为何梁军能逐渐取得上风,后勤辎重上的充足保障应该算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李克用作为沙陀蛮子,不知生产,只知道抢掠;而且他不仅在其他藩镇的地盘上大肆抢掠,在他自己的地盘上也同样大肆抢掠。

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北方许多地方已经资源匮乏,根本无处可抢了,所以在与梁军交战时,他的大军在后勤上往往得不到保证。

而朱全忠的军队虽然也喜欢抢掠,不过他一般只在敌军的地盘上抢,在他自己的地盘上军纪还是比较严明的,所以这二十年时间过去,他已经有了一个较为稳固的后方,能够保证他的大军得到充足的粮草辎重。

比如这一次,淮南虽然以坚壁清野之法来对付他们,但因为他有一个坚固的后方,所以辎重粮草在短期内是不需要担心的。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如今后勤全部依靠后方运输,一旦补给线被敌军偷袭,后勤跟不上的话,大军就可能出现粮草不继的情况。

“命颍州团练使高季昌为转运使,负责粮草辎重的补给!让他小心防备,不可给敌军可趁之机!”朱全忠当即下令,接着又令寇彦卿率军南下,准备四处抢掠,以打击淮南的经济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