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二百三十章 应对(再续)

南国江山 第二百三十章 应对(再续)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大王,这次风波虽然是因为有人在暗中传播谣言引起的,但广陵粮仓空虚才是这次风波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若是以后一直保持足够的粮食储备,即便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咱们也不至于这么被动了。”骆知祥道。

杨行密点点头,广陵缺粮的确是个重要因素,而造成缺粮的主要原因还是战事太多所致。

“至于说广陵百姓,这一次肯定会有些损失,不过广陵作为我淮南的中心,又经过了这十年的休养生息,城中百姓相对富足,他们对损失的承受能力比普通农户要大些。另外,这次风波据属下估计,前后应该不会超过一个月,即便对城中民户有些影响,但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的。”骆知祥说着自己的判断,众人听了脸色这才好些。

殷文圭怒声道:“那么那些粮商呢?他们什么都没做,就靠着囤积居奇就能大赚一笔,而且法不责众,要惩罚他们只怕也难。对这些人又该如何?”

骆知祥苦笑道:“大王,世子殿下,诸位大人,说到那些粮商,其实他们操作粮价以谋取利益的事情,又哪里是这一次的事?这些年他们几乎每年都在做啊。”

“大王,咱们的两税法如今都是征收现钱,不过普通农户手里哪有那么多现钱?所以每到缴税之时,他们就不得不卖掉手中粮食以换取现钱来缴纳税款;而那些粮食每当这个时候便会趁机压低粮价,以此谋利。”骆知祥躬身道。

“在征收现钱时,不是也考虑了农户手中现钱不足,所以允许他们以实物按照市价进行折抵吗?为何这些农户还要去受那些无良奸商的盘剥?”殷文圭有些疑惑。

“任何政策都需要人去实行啊,那些下面的官吏,盘剥起百姓来比商人更甚,所以百姓一般宁愿受商人盘剥,也不愿直接用粮食折抵。”骆知祥苦笑道。

众人听了不由默然,骆知祥趁机提议道:“所以属下觉得,在加强监管,防止下面的官吏任意改动实物折抵价格的同时,还应该直接废除征收税钱,改为征收实物,以减轻农户负担!”

对于骆知祥的提议,众人都觉得有些道理。即便是杨渥,他虽然知道征收税钱不仅十分方便,利于结算,而且也利于运输,可以降低征收的粮食等在运输过程中的消耗,是税制发展的必然方向。

但同时他也知道,在这个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给民户反而会造成巨大损害,尤其是这个战乱年代,更是如此。

所以他也没有反对骆知祥的提议。而杨行密更是直接点头道:“不错,你说得有道理,不过今年已经到这个时候了,再贸然改为征收实物未免不妥,还是明年夏税时再改吧。”

听到自己的建议得到杨行密的认可,骆知祥不由欣喜,又躬身说道:“大王,除了加强监管和改征实物外,臣还请求大王,在折价之时,应该虚抬时价,如今的市价,每匹绢为五百文、绸六百文、绵每两十五文。属下建议把每匹绢抬为一贯七百文、绸为二贯四百文、绵每两四十文,总之,在收租税时,应该用高于市价三四倍的虚价来折合实物。另外,丁口税有害无益,应当予以废除!”

似乎是担心自己的提议会遭到反对一般,骆知祥一口气便将自己的话都说完了,然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杨行密,希望得到他的认同。

如果说之前改为征收实物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那么这虚抬市价的法子就遭到了众人的一致反对。

杨行密当即便摇头道:“虚抬市价,固然有利于百姓,但对节度使府的税收影响太大,所以此法不可行!”

见自己的意见被否决,骆知祥不由有些急了,他上前一步大声道:“大王,岂有民穷而国家富有的道理!虚抬市价,让百姓获利,不仅可以养民,而且可以鼓励百姓多事生产。大王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淮南如今依旧有大量的田地荒芜,若是大王实行属下之策,只需十年时间,定能让百姓富足,府库充盈!”

杨行密等人这才细细思考起来,在场之人除了范遇外,对于民政都有一些了解,自然知道骆知祥的办法乃是真正的休养生息之策,对于恢复被战乱严重破坏的经济的确大有好处。若是认真实行,十年以后或许真能出现他说的那种情况。

见众人有些意动,杨渥却赶紧出来劝阻道:“父亲,此策虽然有道理,不过在这个时候实行却是不妥。如今天下大乱,正是大争之世。各藩镇无不竭尽全力增加赋税,我淮南即便不加税,但大幅度减税却是不可,还是等以后天下安定了再说吧!”

其实杨渥之所以劝阻,除了刚才说的理由外,还有便是他根本不看好这一政策。

在杨渥看来,淮南的正税其实并不高,或者说大部分朝代的正税都不高,真正给百姓造成巨大负担的,其实是下面官吏的乱收税,地主过高的地租,以及征收对象的极大不公。

那些不合理的地方不去改正,却要降低本来就并不高的正税,这在杨渥看来才是不可取的。

不过如今显然不是争论税法的好时机,所以他连忙把话题岔开道:“那些在暗中传播谣言的究竟是些什么人,范遇,你可查清楚了?”

“根据属下的初步调查,这次事件的主谋应该是以预想和贾令威二人为首,下面还有其他几个指挥使,不过不是主谋。”

贾令威,以前乃是都指挥使,能力一般,不过在淮南资历较为深厚,当年与如今的濠州刺史刘金一同投靠杨行密。

至于瞿章,追随杨行密的时间比贾令威更久,以前担任过黄州刺史,后来因为战败丢了黄州而被免职,最近几年又被任命为蕲州刺史。

这一次军政分离时,这两人都因为能力一般所以被免去了原本的职务,如今在统兵司担任职务。

听了这个结果,众人都有些默然。尤其是杨行密,这两人都是很早前就追随他的人,不想如今却到了这种地步,虽然是因为杨渥把他们调离了原来职务在先,但他还是感到非常恼怒。

不过,怒火归怒火,这两人在淮南资历深厚,在没有切实证据的情况下还真不能随意动他们,不然很容易造成上下离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