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会

南国江山 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会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在前面的问题讨论完后,杨渥看向负责记录的皮光业道:“刚才讨论的这些都记下来了吧?回头记得给我一份报告。”

“是,属下记下了。”皮光业躬身答道,他目前的职务相当于杨渥的秘书,专门负责这些事情。

杨渥点点头,本来他还打算再说说军衔制和建立军校的问题,不过这时候何依依进来给众人上茶,又送上一些点心,众人纷纷起身说着“多谢夫人”的话,把何依依羞得脸色通红,倒完茶水后匆匆逃了出去,临走前还狠狠瞪了杨渥一眼。

她和杨渥的关系在场之人基本都听过了,即便是骆知祥等新投效的人从朱思勍等人的话中也听明白了。不过她的身份地位太低,即便杨渥很喜欢她,但也没有成为正室夫人的可能。

因为何依依的打断,杨渥这才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他们这一番讨论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很久,距离和周邺、李承鼎约定的晚上聚会的时间也没多久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咱们所讨论的事情大家记得要保密,万万不能泄露出去!”杨渥严肃的看了看在场几人,沉声叮嘱道。

军队整编的事情何等重大,若是被泄露出去,杨渥想象不到后面会出现什么麻烦,在场几人也明白保密的重要性,连连点头表示明白。“骆先生,沈先生还有杨先生,你们几人既然被封官了,那就尽快去报到,把该担负的职务给担负起来。朱将军,这一次去李将军军前效力,你要尽量建立功勋,回头我也好为你升迁。”杨渥直言道。

“是,属下明白。”

“多的就不说了,今晚我还有一个宴会,就先告辞了。你们再讨论一下,回头也好好想想,看还有没有别的问题,下次讨论的时候再提出来。”

杨渥起身离开,先去他母亲史氏那里问好,当初朱延寿被杀后,朱夫人自然被杨行密给休掉了,如今史氏母以子贵,成了后宅的主人。

一番问好后,杨渥换了一身衣服,这才在程勋等侍卫的护佑下动身赶往周家。

实际上,这个时候距离宴会开始还有段时间,杨渥之所以这么早过来自然是为了见见意中人。

这段时间他因为战事或者公务,一直都忙得不可开交,回到广陵后虽然和周梦洁也见过两次面,但每次都只是匆匆聊了几句便离开了。今天趁着来周府的机会杨渥自然要好好见见她,与她聊一聊。

刚到周府,便见到周邺和李承鼎二人匆匆来到府门前迎接。

“世子怎么这么早就到了?如今距离聚会的时间不是还有半个时辰吗?”周邺有些奇怪。

杨渥有些尴尬,心中想着周瑜的后人怎么会出这么个憨厚的人,难道他就真不知道自己这么早来的目的吗?

一旁,李承鼎打趣道:“世子这么早过来自然是去见令妹的,好不容易来你家一次,咱们还是不要耽搁世子的时间了。”

李承鼎是杨渥的亲姐夫,关系自然亲密,说起话来也非常随意。见他还要取笑,杨渥赶紧将话题扯到他那位很久没见的二姐身上去。

聊了几句后,杨渥向二人告罪,在周家下人的带领下去见周梦洁。

与此同时,淮南各个功勋家的公子,只要是现在在广陵的,都纷纷赶往周家,参加宴席。

这一次宴席说是庆贺杨渥成功平叛归来和加封节度留后,但内里的意思无非就是想知道杨渥对他们这些勋旧的态度如何。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杨渥被加封为节度留后,将来他肯定会培养自己的亲信,这一点大家心中都有素,也能够理解。

不过勋旧们担心的是,杨渥会不会只顾着培养自己的亲信,对他们这些追随杨行密创业的老臣弃而不用,甚至大肆打压。

杨渥记得,历史上的那个他似乎在即位后就有打压勋贵,大肆任用亲信的行为,其结果就是徐温、张灏二人造反后,各路大将们虽然心中不满,但当他们发现徐温二人并没有废除杨氏自立为王,而是立了杨渥的二弟杨隆演为新的吴王后,便接受了这个事实。

好在这一世的杨渥通过这一年的征战,不仅成功的在军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信,同时也与一批将领建立了牢固的关系。比如一同共事过的李神福、周本、台濛、王茂章等,这些都是军中威望深厚、功勋卓著的一批将领,他们对杨渥的性格较为了解,知道他虽然竭力培养亲信,但对淮南的老将也非常礼遇。

所以这些将领也是最支持杨渥的勋旧,与杨渥的关系较为亲密,并不担心将来杨渥上台后会打压他们。

除了这些打过交道走得近的将领外,还有一批资历老、威望深的将领与杨渥却没有打过交道,比如远在海州的大将张训,歙州刺史陶雅,庐州刺史刘威等,相对来说与杨渥就要走得远些,对他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对今晚的聚会也更加重视。

除了这两种将领外,还有第三种将领,可以算是中立派系。这类将领以李承嗣为代表,主要包括朱瑾、史俨等外来将领,以及功劳不多,但资历较老的将领。这些将领或者是在淮南没有什么根基,或者是能力比较平庸,所以一般都比较低调。

当然,不管是哪一类将领,到了如今都已明白,杨渥在将来继位已经成为定局,他们这些勋旧即便心中不满也没办法反对。

说到底,如今的淮南地盘还不算大,所以吴王府对地方的掌控力度还比较强,加上有田覠叛乱在三个月内就被完全镇.压下去的事实震慑着,这些将领们都没有造反的胆量。

更何况,杨行密对这些有功之臣极为宽厚,凭借他的威望和恩义,只要杨渥自己不逼迫太过,这些勋旧们主动造反的可能性都不大。

有了这个判断,杨渥的底气也更加充足,所以他对那些勋旧们的态度就是:对那些愿意向他靠拢的加以拉拢;对那些态度比较中立的则选其中有能力的加以重用;至于剩下的人自然就是加以打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