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一章 节度使府人家

南国江山 第一章 节度使府人家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节度使纷纷据地自立,又有地方豪杰群雄并起,割据一方,朝廷无力讨伐,只好坐视各方势力相互征战。

江淮之地,扬州这座千年古城始建于春秋末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扬州为广陵郡。盛唐时期,扬州极度繁华,白居易、杜牧等都在这里居住过。在最繁盛的时期,扬州有居民四十七万余人,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州。

然而十多年前,军阀孙儒盘踞于此,他为人残暴,麾下军队所过之处往往十室九空。那时候扬州城内遍地是尸骸,一片地狱景象。

后来杨行密率军打败了孙儒,入主扬州,成为新一任淮南节度使。

他为人宽厚,广纳贤才,又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赈济灾民,招抚流亡,恢复生产,迅速获得了百姓的拥戴。

之后,他又以扬州为根基,不断对外扩张,占领了周围十几个州的地盘,成为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

天复二年,公元902年春三月,朝廷任命左金吾将军李俨为江淮宣谕使,写御札赐给杨行密,授予他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的职务,并加封他为吴王。

******

如今已经是三月底了,自从十年前杨行密打败了孙儒占据扬州后,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扬州已经恢复了一些昔日的繁华景象。

扬州分为外城和中央的牙城,其中外城是普通居民居住的地方,而牙城则相当于内城,只有那些达官贵人们才能居住在这里。

吴王杨行密的府宅就坐落于牙城内。

这座府宅是当初淮南节度使高骈所修建的,占地极广,其内房屋众多,错落有致。

整个节度使府被分为前厅和后院。其中前厅被用作书房和会客之所,整个淮南的军国大事都是在那里共议。

至于后宅则是杨行密的家眷的住所。他生性节俭,虽然贵为吴王,但后宅妻妾并不多,加上节度使府房屋众多,因而每个稍有身份地位的人都能分到一间单独的院子。

除了前厅和后宅外,节度使府的东面还连接着一大片空地,那里就是杨行密最信任的亲军的驻地,三千名最精锐的士兵牢牢的守护着这座府宅。

如果说淮南是一个完整的王国的话,那么这座节度使府就是整个王国的王宫,所有的军政事物都被集中到这里来商议处理。

后宅深处,有一处精致的小院子。院子里只有一间典雅的小屋。屋外种着各种花草,春风一吹,各种奇花异草纷纷努力向上生长着,呈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处院子乃是一间书房,平日里府中的长公子会在这里用心读书。

院子中间有一个石亭,里面摆着一张石桌。

石桌前,此刻里面正端坐着一个锦袍公子。这公子年岁并不大,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却是生的面如傅粉,相貌堂堂。他皮肤白皙,身着锦袍,头戴玉冠,显然是从小锦衣玉食的富贵子弟。

旁边俏生生的侍立着两个婢女,皆身穿绿色罗裙。虽算不上国色,却也算面目清秀,俏丽可人。

此刻,这锦袍公子却是面上充满诧异,一双黑亮的眼珠四处转动,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口中正小声的嘀咕着什么。

“没想到‘穿越’这种不靠谱的事情真的发生在我的身上了,不仅如此,似乎还得到这个同样名叫‘杨渥’的人留下的记忆。”

“吴王杨行密的长子吗?似乎是五代十国时期。”

他记得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之一。前后不过是五十三年时间,居然就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朝代,平均每个朝代寿命还不到十一年。

在此期间,还有其他的一些地方势力割据一方,建国称尊,被统称为“十国”。

整个中国彻底陷入分裂状态,一直到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位自立,建立宋朝,这才开始统一天下结束乱世。

“记得历史书上记载,杨渥后来继承了他父亲杨行密的基业,但他为人骄奢淫逸,又猜忌功臣。结果没过几年,部将徐温、张灏就发动兵谏,篡夺大权,最后更是杀死了杨渥。”

是的,石亭中的这个锦袍公子,就是吴王杨行密的长子杨渥。然而现在的杨渥已经不是从前的杨渥了。

之前不久,原本的杨渥正在石亭里看书,突然晴空万里的天空响起一声惊雷,一道闪电击中了石亭外面一颗杨柳树。

所幸的是,那惊雷来得快也去得快,石亭内的三人都没有受伤,甚至连守在院子外面的侍卫都没有被惊动。

然而两个婢女不知道的是,此刻坐在他们眼前的杨渥已经被一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取而代之了。

这个来自后世的灵魂原本的名字也叫杨渥,乃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他平日里的爱好就是看看历史军事之内的书籍,闲着无事时也会看看网络小说。

不久前,刚刚找到一份工作的他却是倒霉悲催的在第一天去上班的路上就出了车祸挂掉了。没想到他的灵魂却穿越到了这个与他同名同姓之人的身上。

“唉,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前世的父母亲友,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他回忆着记忆中的一个个亲人朋友,心中满是苦涩。许久之后,他才叹息道,“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我还是想想在这个世界怎么生存下去吧。”

他知道,虽说他有着来自后世的各种见识阅历,现在又提前知道了徐温、张灏等人将会谋反,可以有针对性的作出预防;然而,现在毕竟是唐末乱世,那些忠诚信义等为人臣的美德早已丧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权利名位的渴望。

为了权位,部将造反杀死主君的,兄弟反目有如仇寇的,甚至儿子谋逆杀死父亲的,在这段时期都是屡见不鲜。

“所以说,未来的日子不好过啊!”杨渥叹息道。

如今已经是公元902年,他记得杨行密在公元905年11月就会病逝,临死前他将节度使的位置传给了杨渥。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多,张灏和徐温就发动兵变,将他架空了,之后不久更是将他杀死,改为立他的弟弟为新的节度使。

“徐温,还有张灏!”他口中喃喃道。

可惜自己现在虽然知道两人将来会造反,但现在也拿这两人没什么办法。他那位父亲为人宽厚,自己若是对他说两人会造反,却拿不出什么证据,杨行密肯定不会理会他,反而会觉得他无理取闹。

“不过,虽然说历史书上记载的杨渥是一个骄横奢侈、无恶不作的人,但从记忆里面看,似乎现在的杨渥,还只是一个有点顽皮、不爱读书的平常少年而已。”杨渥心中非常诧异。

他得到的记忆中的杨渥,虽然有些争强好胜,但他平时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妹妹们友善,对身边下人宽厚,也没多少坏毛病,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贵族公子,怎么历史上的记载却那么不堪呢?

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一件好事。至少现在的杨渥在众人心中的印象还不坏,只要我好好努力,以后一定能改变自己的结局。”

过了许久后,杨渥才完全融合了记忆。

在记忆里面,父亲杨行密对他非常看重,虽然政务繁忙,但也经常过问他的情况;他的生母姓史,是杨行密的侍妾,平日里谨言慎行,对杨行密的正室朱夫人向来都恭恭敬敬的。

杨渥的上面还有三个姐姐,其中两个都已经出嫁了,剩下一个姐姐只比他大两个月,如今待字闺中,平日里和他关系最是亲密;除了几位姐姐外,他还有一个二弟名叫杨渭,与杨渥一样,也是史氏生的,平日里最是喜欢缠着他,要他讲故事听;此外,杨渥还有一个十四岁的妹妹,以及三岁的三弟杨濛,两岁多的四弟杨溥等。

总的来说,杨家人口不多,但相处还算融洽;杨渥与自己的亲人们感情也非常亲密,并没有多少勾心斗角的事情。这让来自后世,习惯了简单家庭环境的他也稍微松了一口气。

ps:本书属于慢热型,主角作为一个十六岁少年一开始不可能受到重视,后面才会逐渐掌握大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