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 第四十九章 齐技击之兵(求推荐票)

之所以舍弃原来齐**队的编制,是因为原来的军队,升级体系太渺茫,立功升官机会太少,积极性不高。

大齐远征军第一师可谓是全副武装,拥有周子浩在武器上面的所有结晶,虽然才训练七天时间。

但是经过孙膑和庞涓的齐心协力,也算是勉强合格,就算没有达到心中理想,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已经很先进。

铁质铠甲,改装过的防护帽,全身像是现代穿了防弹衣一样,除非累死,否则很少被砍死。

在训练期间,孙膑主要是练习简单的排兵列阵,做到令行禁止。

由于时间太短,也没有教什么,不过战国本来就是全民皆兵,对打仗的事再熟悉不过,而且这些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

出去支援匡章大将军的五都之兵,可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

同时在齐国也留下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守卫,在选军的时候,居然招到田单。

田单可是在齐国即将被燕国灭时的大将,在危难之际镇守即墨,奋勇杀敌,并且很有头脑。他用了一个火牛阵将燕军打败,收复失地,帮助齐国复国。

齐军之所以那么快建立起来,是因为齐国有齐之技击。

齐之技击兵可是和魏国武卒,秦国精锐,赵国重骑兵齐名的军队。

技击的起源:春秋时,齐庄公有一次外出打猎,途中见一到一只螳螂不知死活在路上,好象要和庄公的车轮比比谁的更硬。

庄公的车夫说:“此是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

庄公说:“此为人,必为天下勇士矣。”

于是倒车避开螳螂,天下的勇士听说都归附了他。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齐庄公为勇爵”于是庄公设置勇士爵位,这就是齐之技击的由来。

即在战场上表现勇敢者就可得到爵位。这就是齐“持戟之士”,也称为技击士的来源,齐国的技击之士是战国时代一个非常著名的兵种。

齐之技击兵源:从士兵(主要是自由民)中选拔勇猛作战者。并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使之具有超过过去征发兵的优秀战技素养。

强调技击本领,所谓“技击术,系专事修炼实战搏杀杀敌之手法、腿法、步法、身法、功法、心法等技艺及其综合运用之技击武术。

训练提升士兵的作战能力,山东是武术之乡,齐国士兵作战能力个个均很强,可谓之:技击军是众多武术高手组合而成。

周子浩得到这个勇武之军后,有如神助,立马从中选拔,然后打乱到其他军队中担任相应军衔。

这些勇武之人担任团长,连长,排长等,没有一个是不服的,同时给他们配备相应的指导员,让他们加强学习兵法,和作战思想。

而不是单单只会技艺,不懂变通的勇夫。

周子浩也舍弃了许多贵族将领,因为他们太过高傲,不适合带领勇武之师。

通过孙膑和庞涓的布阵,这支军队立马跃升为战国第一神军,就算没有周子浩日后的火药,也能一统中原。

周子浩研究了一下齐国后期为什么会传出“田单以后再无能将”的悲凉,就是因为后面带领打仗的将领大多为骄傲的贵族。

战国最强兵种应该是齐国齐技击,齐国经常打败仗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主将轻敌骄傲导致了齐国打败仗。

有人说齐挤击遇到大型战役就会一盘散沙,狗屁不通,主将领导不力骄傲轻敌,所导致齐挤击分则力敌。

这意思是说分散开也可以对抗敌人,说明了单兵作战和小兵团作战的能力。合则布阵这就说明了大军团作战的能力,如果遇到一个好的将领齐挤击绝对是天下无敌。

这也正是原来历史中,孙膑凭借着超高领导才能吊打庞涓的魏武卒的原因。

不过这个时代没有马陵之战,魏国的武卒依然强大,日后也是一个劲敌。

秦国最怕的是战神白起,如今虽然白起还没有展现出原有的实力,但是只要让他上战场锻炼,到时一定是个最难应付的猛将。

不过,有了远征军,而且我也不再是历史上那个昏庸的齐闵王,选取贤才的能力远远比他强,而且齐国先天优势,何以不成事。

“哈哈~真是有如神助,有了这支绝对实力的军队当后援,我周子浩在齐国就能一手独裁天下,齐国的改革都可以由上至下发布法令下去。”

周子浩越想越舒心,原本以为当齐王会引来一段腥风血雨的夺权运动,没想到这么轻而易举的取得安定。

不过,其他各国让他头疼的事还是有许多的。燕国已经通知各国,齐国占领的事应该已经引起他们的仇恨,只是现在谁都不敢独自前来向齐国挑战。

就算来了,周子浩也不怕。秦军西面,而且正在与韩国打仗,虽然有魏国帮忙,但是楚国和赵国牵制。

在得到燕国消息之后,秦国第一个跳脚,首先要求停止战争,停下来与各国商谈对付齐国的政策,但是韩国却是是万万不会和秦国一起的,因为刚被秦国打了一个多月,仅仅是因为公孙衍逃到韩国,你就妄图起兵打我。

现在又想拉我做盟友,还能再无耻点吗?

让各国猜忌不断的正是张仪,早在半月之前张仪就被派出去,到各国打探敌情,顺便宣传齐国的开明与强大。

同时拿出好东西,赠送给各国重要的人物,在民间制造舆论,使之向往齐国,认为齐国是天堂,有无穷无尽的商品。

张仪通过他的口才以及很好的判断力,成功说服韩国、楚国、赵国三国在燕齐之战中保持中立。

而说出来的理由正是周子浩给他的六国论,完美分析秦国的狼子野心,并抓住这次秦国的侵略做出发点,让韩国更加坚定秦国的可怕。

同时,张仪还给三国许诺好处,等齐国事成之后兑现,而条件是保持中立就行。

齐楚本来就是盟友自然没有反对,只是对这次齐国得到这么大的好处,肯定是要分一杯羹的。

只是燕国离楚国太远无法得到土地,只能求齐国给他割地,而张仪则是采取拖延的办法稳住他。

赵国这些年受到秦国和魏国的打击也不少,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自然无法忍受被人压迫的感觉。

这样搞定三国之之后,张仪则向他们推销农业工具和新式铁器,这些好用的东西,张仪只搬了齐国一小部分出来,就把他们的眼球吸引住了。

纷纷要求炼铁技术,工具发明的样本。张仪拿来的东西,让他们以为是鲁班在世,种种神迹让他们叹服。

都想去齐国,先打探一番,顺便偷点技术,当然最多的是觊觎传说中的鲁班笔记。

张仪看到他们的反应,顿时对周子浩充满佩服,只是捏造一个传说,就让各种各样的人去齐国体验。

而周子浩最想吸引的人是从事冶金以及铸造行业的工匠,这些人只要来齐国,就一定要想办法留住。

齐国的工业发展需要更多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