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大周文武官 > 第十九章 边关告急

大周文武官 第十九章 边关告急

作者:春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9:01:53 来源:笔趣阁

这般练剑,在初七这日,瀑布后山的李文赋还是饱受折磨之际,在剑坪处练剑的霍思玉可御九剑,有了八品剑修的名号。

这也是江南剑池近几年来,最为年轻的八品剑修。

霍思玉兴奋不已。

这比她预计的时间足足提前了一月,玉檀知晓这消息后,自然也是高兴。

霍思玉怎么说也算她的得意门生,就差没拜师了。这一日,罕见的没有再去后山瀑布折磨李文赋。

山筠见此,亦是让虞瑾也休息一天。

此举并非是为了庆祝霍思玉成为八品剑修,而是要为这位弟子制定好未来修行的道路。

六月代替江南剑池去武举的,也就只有虞瑾和霍思玉。不能让外人嚼了舌根,说江南剑池全靠一位外乡女子。

宗主颜仪不免也是参与这场探讨。

江南剑池不曾想有朝一日,三位剑池扛鼎之人,会为了一位八品剑修如此慎重。

其他霍思玉这番入剑修八品,也有李文赋和虞瑾的原因在内,算是激励了一番。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她霍思玉的剑法,并不出奇,仍需砥砺练剑。

瀑布后山。

李文赋难得清闲一阵,有一只草原猛禽海东青缓缓飞来此地,这些日子与外界的交楼,全靠这飞禽了。

李文赋取下密信,不由摸了摸海东青的羽毛,这猛禽瞬间展臂开来,足有两人之宽。

这羽毛相较在西京时,有些稀疏了,看来还是不太适合这江南水乡地界。

唯有大漠草原才是栖身之地。

虞瑾以心御剑,已经是能御剑二十二了,全身气数用尽,亦是同李文赋靠在了树边,问道:“何人来信?”

李文赋正要念叨时,小姜子忽然间从瀑布后跑来,“我也要听,外面又发生什么稀罕事了,整日在瀑布后,闷死我了。”

李文赋简单的瞧了一眼,笑道:“没什么大事,就是安都传来一些关于江南的趣事。那位唐兴修唐公子举办了一个诗会,他自己得了第一,兴许有抬举的缘故。但是那位姓陈的年轻人,却是得了第二,倒是很令人意外。”

虞瑾想了想,说道:“有些印象,不过看样子倒是有些穷酸,听说要娶他心仪之人,要花一万两银子呢,不过考个状元也行。”

李文赋感慨道:“我倒是很看好他。”

“为什么?”虞瑾反问道。

她知晓李文赋也要参加科举,还有城内那位唱戏之人,探花的位置已经坐稳。

还有唐兴修等江南才子,辽东那边也有书香门第。

休说要考上状元郎,即便想进个前五,怕是都是一件难事。

李文赋感慨了一声,“那位成就八万本命字的儒家圣人,也姓陈啊。”

虞瑾错愕不已,不知李文赋再说些什么。

那位穷酸书生若是能和儒家圣人陈氏一族扯上些许的关系,她吞剑!

......

西京城。

大周京城并未有江南地界的年味十足,虽说大周天子改了国号,愿这年呈祥。

但是在边境外,即便是年关,那群蛮夷依旧是不得消停,不断派着骑兵打一阵就好。

虽未造成大周士卒的伤亡,但却令人烦闷不已,新年就不让人好过。

为此,边陲将领不得不身先士卒,自个当了斥候,让军中士卒过的安稳,暗骂几句不曾开了教化的蛮子,连年关是何都不知晓。

双方都心知肚明,若真要到大战时刻,也不是现在,多是夏秋之际才会两军主力交阵。

养精蓄锐一说。

李月衫宣威将军回西京之后,接替她的位置乃是一位年轻将领,名为后青,算是李家亲信。

今日由他在外巡逻。

塞北天气严寒,但他不曾有一丝的松懈,在城门外约三里地的地界看守着。

忽然之间,一阵地动山摇。

他猛然看向前方,有一条黑线好似从天边蔓延过来一般,铁骑声阵阵。

他暗叫一声不好,上马奔回城池而去,不忘点燃烽火。

敌袭!

不下于五千人马。

他没有想到,漠北蛮夷居然会趁着这个时候大举进犯。李将军回京久矣,就连宣威将军和诸多将军亦是回了西京,压根就不在边陲。

整个大周都以为漠北不会轻易来犯,毕竟前几月,大将军领军,可是打了一场胜仗。

在今日,他后青,俨然成为了这地方的最高将领,由他指挥。

漠北进犯消息直至新年十五,才堪堪送到京城。

这日有两件大事发生。

景家景迁赶在年关最后一刻成为了七品剑修,其实在大年初一即可,但这位景小将军一直在有意的压制,为了让全身的气数变得更加浓郁。

震惊了朝野,更是震惊了江湖。

从边陲的密信送往西京,言边陲最外围的一座城池沦落漠北之手,我军近乎全军战死,仅剩几位逃出来的将领退居了同嘉城。

密信中言,漠北来犯出动了三波骑兵,更有铁甲重骑,仿佛是看准了边陲之地少人把守,这才有如此疯狂行径。

怕是军中出了奸细。

这事一出,朝会接连开了三日,商议对策。上疏最为勤便的莫过于景家,大周状武将军成为七品剑修,当去边关领军退敌。

为之,武官们自然纷纷附议。

在朝堂上疏之余不免轻视了文官几分,这种时刻,文官一列可是冷清的厉害,说不上话。

也难怪,嘴皮子功夫利索,万没有剑快。

那李家公子去了江南剑池没一点消息,怕不是遭了剑池唾弃,没点颜面露面。

大周天子坐在龙椅上细细沉思,听着朝堂上武官争论,烦闷不已。

漠北蛮夷给了大周当头一棒,呈祥呈祥,就是这般呈祥的?若不尽快还击,会教大周附属国度如何轻视。

他本意是想在武举之后,再让景家慢慢掌管边陲要事,大周不能同时有两个李绍远。

景侯,只能是骠骑大将军,不能超一品。

漠北蛮夷年关时进犯,军中定然有奸细暴露了行踪,这是要查明的。

还有太子楚恒。

自从太子府内门客走光之后,二皇子楚奉蠢蠢欲动,在朝中拉帮结派,俨然有一边倒的局势,这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怕是再过些日子,都要逼迫他废太子了。

他知晓自己正值壮年,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对他的皇位产生一丝一毫的威胁,即便是他的儿子也不行。

他不给,便不能抢。

还有最近江湖上又有两位三教中人超凡入圣,又是不弱于一品剑修的实力,得去派人问明情况,让他们不要多生祸端才是。

最后再是江南剑池,这些日子没有一点消息,剑池不足为惧,关键的是李文赋。

手握先祖佩剑,还不知晓实力如何了。还有那位虞姓女子,名为虞瑾,八品剑修,很难不将那位虞弦青衣女子剑仙联系起来。

事情颇多。

大周天子叹息了一声,这还是他第一次觉得有这么多事务处理不过来,觉得劳心。

朝堂上,百官听闻,自然也不敢再争辩,担心惹恼了这一位。

不太好。

大周天子缓缓起身,不发一言,离朝而去。

内侍官只得喊出一声退朝!

百官离去。

李绍远在武官一列最前,眉头紧锁,领着自家闺女回府而去,在他看来,怕是有大事要发生。

朝堂上没争辩出一个结果,陛下是要自己颁布旨意了,不想与任何人商讨。

在众多武官看来,呈祥一年,乃是景家崛起李家衰败之年份,故退朝之后一直围绕着景家父子打转,说些客套话。

以文官为首的张太常等人速速离去,大周又将起战事,那他们要做的,便是安抚民心。

不可让国内生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