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九十九章、流浪汉解破迷底,一等矿重见天日

到了客栈门口,一个流浪汉听到了尉迟定兴的嘀咕,说了句:“吾知哪有尖,哪有叉,哪有撇!”

韩遂在旁听的真切,上前一把抓住流浪汉,摇晃着问:“快说,快说。”

流浪汉听不懂汉语,尉迟定兴也醒悟过来,忙上前问流浪汉。

流浪汉伸手要钱,尉迟定兴没带钱,韩遂也没带小钱,只好从马背上取出十斤黄金送给流浪汉。

流浪汉接过黄金时激动的说不出话,加上饥饿,都快晕过去了。

两人只好把流浪汉带回客栈餐厅,点了几个菜饭,看着流浪汉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扫而空所有的饭菜。

两人给流浪汉开了一个独立的房间,让店小厮端来水给流浪汉喝,又让店里烧水给流浪汉洗澡,换了一套衣物。

韩遂和尉迟定兴这才看清流浪汉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人,长相不赖。

这才开始询问哪里有尖、叉、撇。

流浪汉道:“吾叫尉迟可贺,渠勒人,因去安息国做生意亏本破产,故流浪街头数月无人收留,靠乞讨活下来的。

今遇二位恩人,终于吃饱肚子,又得赏金,不知如何回报?

尔等所问的尖、叉、撇之地在这个世上可能只有吾知了。

说来话长,吾家传下来这么一个故事。

曾祖父在世时,做过大汉的玉石贸易,但拿不到一手货,只能从于阗、纡弥商人手中买下赌石。”

韩遂打断话问:“何为赌石?”

流浪汉道:“就是不知岩皮里包裹的是否是玉石的山料,买回来破开,如果是玉就发财了,如果是好玉就发大财了,但如果不是玉,就亏死了,所以买这种山料叫赌石。

渠勒玩这种生意的人十有一人能发财,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倾家荡产,但仍有前仆后继者投入身家买下赌石。”

韩遂道:“原来如此。”

流浪汉叹了口气继续道:“吾曾祖父好善乐施,做赌石远近闻名。

有个冬天,有个渠勒采矿工悄悄来找彼,说自已偶然在渠勒西南昆仑山山角下发现一块大山料,连岩皮估计有二千斤重。

凭经验是玉的可能很大,自已搬不动,也不想上缴自已族里,想约曾祖父一起搬回来平分。

曾祖父不知深浅,欣然答应。

曾祖父借了六匹壮马,找木匠打造了一个结实的四木轮马车。准备停当后,两人就出发了。

曾祖父走时和吾祖父只说了是去渠勒西南寻玉石,在白玉河叉以南,尖峰山以北。

所以,吾听到尔等在门口说哪里有尖、叉、撇,吾立马想到吾家这个故事,就脱口说吾知道了。”

尉迟定兴向韩遂对视一笑。

流浪汉有些想哭的样子,忍了又忍把眼泪憋住道:“可是,吾曾祖父再也没回来,吾祖父去那个方向找过两次,没有找到。

那里群山连绵,还有冰川雪崩,地域很大,凭吾祖父一人之力十分危险,只好作罢了。”

安慰流浪汉睡下,尉迟定兴和韩遂回到韩遂的房间。

尉迟定兴道:“渠勒人传说在渠勒南边肯定是错了,这才是百年来未找到玉矿的原因,方向错了。

应该在西南!”

韩遂赞同,细一想,恍然大悟道:“撇撇指的是白玉河分叉前的两条河水,肚脐眼就是在白玉河叉点以下、两个分叉河水,以尖刀峰为边的三角区内的正中。

这个正中点就是玉矿位置!”

两人解破了口决,兴奋无比睡不着觉,让看夜班的店小厮去厨房取来些干果、干肉、于阗酒,就在韩遂的房间里吃喝起来,好不快活。

想想找到这个玉矿就富可敌国了,加上已有的玉矿,尉迟定兴也有两个玉矿了,总价值超过于阗王手中的两个玉矿。

尉迟定兴决心等有钱了去别国收买移民重新恢复纡弥人口,韩遂则梦想超过中原的动不动就一二十万人口的大族的财富。

两人聊到天亮才各回房睡觉。

第二天一觉睡到下午才起来。韩遂安排韩宁开始准备给养。尉迟定兴也让卫队做准备。

二日后,尉迟定兴和韩遂一行出发了,出渠勒城南门,方向西南。

尉迟共古、尉迟可贺、韩宁的二十五人、尉迟定兴的三十人卫队随行。

山路不好走,整整走了三天,到达白玉河分叉点。

从昆仑山流下的两条支河在这里汇聚为白玉河,继续向北再折向流淌。

众人在此安营扎寨,燃起沟火。

卫队里有四五十岁的,也有一二十岁的,不分老幼,一起围着沟火跳起了旋舞。

每人旋小圈,边旋边围着沟火转。

被卫队的热情带动,韩宁也带着大家一起上去学旋舞。

次日,沿着右手支河向西南,一直走到远远向东看到有个最高山峰似尖刀,估计那个就是尖刀峰了。

然后再沿河向后退半程,再向东进发。

韩宁从来路一侧爬上山顶,山角和山腰未发现矿迹。

而望下去山另一侧是悬崖,也不可能有玉矿。

众人只好原路返回白玉河叉口,扎营休息。

次日决定兵分两路,韩宁带十人和卫队十人及尉迟可贺从白玉河叉口直接向正南寻找。

尉迟定兴和韩遂带剩余的人沿左手的支河向东南走,看到西边的尖刀峰后再向回沿河走半程,从这点向西走。

韩遂这一路发现有一上山的小路,马上不去,留下十人扎营看护马匹和给养,其余人上山。

一路带工具清理乱石开道,爬了半天,走在最前面的尉迟共古大喊大叫起来,众人精神大振,一拥而上。

展现在眼前的是半山腰的一平地,一条乱石道通向山洞,到处丢弃的是锈成粉的铁工具、风化的木器、乱石堆等。

进入人工开凿的山洞里,看到拖拉石料的木板等,完全风化了,一碰就碎。

众人欢呼跳跃,终于找到了这个传说中的玉矿!

尉迟共古带工具进洞一阵挖掘。

半个时辰出来,展示给众人一个小石头。放在硬岩上敲开岩皮,里面露出青色山料。

蘸水后风干,有油润感,基本肯定是青玉山料石了。

尉迟定兴任命尉迟共古为总管,卫队全交给其管辖。

卫队十人学会采矿,十人运送给养和玉石山料,十人在山角下扎营看守上山小道和马匹,并和山上人换班采矿。

尉迟定兴和韩遂两人返回白玉河叉口,未见到韩宁等返回。

整整等了二天,韩宁等才回来。

原来,韩宁这一队在山凹里发现了两具白骨,很远处还有马骨、风化的车迹、一个巨石等。

尉迟可贺认定就是自已的曾祖父和那个渠勒采矿工,而那个巨石就是那个玉石。

从骨的位置判断是两人发生争斗,其中一人杀了另一人,而马车向前走了很远。杀人者腿受重伤未能爬到马车旁流血过多而死去。

众人掩埋了两具尸骨。劝尉迟可贺别哭了,毕竟那是百年前的事了。

巨石太重,韩宁等未运回,把巨石移到一个处隐蔽的地方,做了标记,然后又在周围转了两天,未发现什么,就回来了。

韩遂派韩宁带两人去矿上请来尉迟共古,众人重返那个巨石处。

尉迟共古用干柴点火烧巨石,再向石上泼水,巨石裂开。

从中取出一块约三十斤重的大概为不规则长形的三等羊脂白玉山料、一块约十斤重的长方形三等羊脂白玉山料、以及一堆散玉山料。

如此大的珍贵羊脂白玉,等级又这么高,实属罕见!

韩遂当场达成用二千五百五十八斤西域金币买下这两块合计四十斤的三等羊脂白玉玉石山料。

如发现更高等级的,收购价格直接翻倍。

对于以往交易的三等青玉玉石山料,如有更高等级的,韩遂承诺收购价格也直接翻倍。

高等级的玉石山料洛阳韩家支付不起,需要纡弥商队去洛阳时顺路到金城交货。

返回纡弥城后,纡弥王尉迟定兴任命尉迟可贺为疏勒以西的西域诸国贸易总管,负责把从洛阳贸易运回的丝绸等货物运到安息国等国出售掉换回西域金币。

留家的商队被于阗军全部屠杀了,尉迟定兴重建一支商队,由亲族中选出的尉迟土树率领,和今年已去洛阳交易的亲族尉迟克奇商队交替去洛阳。

韩遂从剩下的五百斤西域金币中提取一百四十斤,连同支付雇佣军的五百斤西域金币,提前买下那块十斤重的三等白玉带回去给找买家。

尉迟定兴从中取出九十斤奖给尉迟可贺,做为其家族发现这个巨石的奖励。

对于三十斤重的这块三等羊脂白玉山料和一堆约十斤重的散玉山料,韩遂手中无钱支付,尉迟定兴决定由韩遂带回金城,等明年商队到金城后再给黄金。

韩遂感谢尉迟定兴的信任,还是给留下一封欠款字据和金城地址名刺,由纡弥商队尉迟土树持有,直接到金城允吾找韩理取黄金。

告别尉迟定兴,韩遂率韩贲、东余、东起、韩焰和韩宁两支部曲,补足给养,带上一千匹布帛币、三百六十斤西域金币、玉石山料以及一路住宿、购物、赠送用掉后剩余的四斤黄金,踏上返程之路。

路过戎卢城,带上尉迟伯那、尉迟曲田一家三口。

路上韩宁悄悄地和韩遂说:“可曾想过这等怪事,玉矿在山东侧,巨石玉料却在山西侧的山角。”

韩遂猛然醒悟:“巨石定是从山上滚下的,山西侧山坡上也有一等玉矿!”

韩宁连连点头。

韩遂道:“暂不提此事。”

经鄯善国小宛城、且末城,到达鄯善藩国都城扜泥城,入住扜泥客栈。

遇到在此已等候多日的婼羌左都尉允葛。

允葛收集来了一大堆历年部落捡到的石头,足足有三千斤。

但其中为玉石籽料等的却很少,品质一般,最多参照四等西夜子合玉出价收购。

选出五百二十斤玉石籽料,韩遂统一按一万钱一斤全收,支付三百斤西域金币和一千匹布帛币,布帛币在鄯善国可用,如楼兰城。

闲着没事,韩遂教允葛如何初步识别玉石,以免耗费大气力收集来一大堆石头。

允葛带路,众人向东偏南,穿过婼羌地界,进入柴达木盆地。

在婼羌边境与允葛告别,允葛答应等收集到更多的好玉石再去金城交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