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六十九章、司徒桥玄归咎已,黄河鲤鱼勾酒瘾

回府后,韩遂给金城韩家冶铁苑副总管殷羽写信,提出一些百炼宝剑改进意见。

另信给夏阳、长安、雍县、狄道、金城,抽调武艺较好的尉迟伯那、滇漂沙、韩珂、韩谟、韩武、韩业、韩丰、韩茂、韩迁、韩干,明年二月一日前赶到洛阳练兵,准备参加袁韩两家大比武。

韩遂还是担心袁府能动员参加比武的过于强大,于是写密信调司隶各郡的引弓门客入京。

满一年离职禁入京期限后,黄衍带妻霍姈、长子黄挺、次子黄敞一家四口、家丁黄棋、黄晔来到洛阳,住进霍府。

韩遂在扬州楼给黄衍一家接风洗尘,张姜子带着长子韩韬、次子韩略一起赴宴。

黄挺比韩韬大五岁;黄敞在韩遂送宝统到狄道后的一年里出生的,二岁了,与韩略同年但稍大些。

韩遂十分高兴在洛阳又多了一个好友。

不久黄衍派黄晔来告诉韩遂已进尚书台任吏。

几天后,吴冯家丁吴迪来韩府豪宅见韩遂,吴冯在豫州汝南郡鲖阳侯国和周边县收养了一千孤儿。

由吴迪带一队家丁乘着三百辆双马车浩浩荡荡运到洛水南岸空地支帐篷住下,而吴冯是不能擅离职守的。

韩遂安派韩桥、田敏给孩子们送补给、开水;

派韩川、韩都跟着吴迪送孤儿到左冯翊夏阳交给夏阳总管韩逢。

经过了数月,想必四百间茅屋已盖好一些了,另还有亲家冯希帮助。

这天豫州梁国睢阳桥玄孙桥蕤(ruí)和族孙桥瑁(mào)来拜访韩遂。

找到原宅府,张雅和韩媗雇的洛阳籍家丁带到韩府豪宅,韩遂迎进客厅。

桥蕤和桥瑁比韩遂大几岁,几年不见,越发老成了。

桥蕤长的孔武有力,显然是长年练武的结果;桥瑁年长桥蕤两岁,威仪有度。

当年韩遂和吴冯去扬州会稽送金币途中经过睢阳曾向桥家购过二十二车丝绸,后来每隔一年韩何都会向桥家购进二十车,共在睢阳购四十车丝绸运到西域贸易。

桥蕤对韩遂道:“这次来京,是吾祖父(桥玄)生病了。

本年三月,祖父从司空位上接替许训为司徒。

祖父平日里与南阳太守陈球有仇怨,但当他任三公时,反而推荐陈球任廷尉。

祖父以国家渐弱,鲜卑无年不寇边,自度力无所用,于是托病上奏,把本年发生的各种灾害归咎在自己身上,于是被朝廷免职。

家父(桥羽)在任城担任任城相回不了洛阳,派吾和族兄来照料。抽空特来拜访。”

桥瑁道:“吾父(桥载)前几年进京跟太傅胡广任太傅掾,吾这次来京也是照顾父亲。”

韩遂带着去杨州楼,选了一个贵宾间,摆上酒菜招待两位。

韩遂问:“桥老爷府中只老爷一人在京?京城总归热闹些,两位要在洛阳长住吧。”

桥蕤笑道:“吾尚有一小叔,小到才一岁多,桥老爷一生病真就无人照料。

这次吾等来京不仅长住,老爷不让吾等在家虚度光阴,给吾等买了羽林郎职,让吾等在羽林中郎将统辖的禁军中历练,也算服役了。”

韩遂拍手称好。

桥瑁道:“在桥府待了几天就难受了,文约在京可否约出几个好友玩?”

韩遂答应道:“洗沐日带两位去袁府找袁术,下个洗沐日去曹府找曹操。这两位小主可会玩咧。”

两桥公子满怀期待回桥府。

韩遂分别派家丁去袁府和曹府通知袁术和曹操,两人一听是桥家的,满口答应,而且会多带几人。

曹操更来劲,要求所有人装扮成侠客,还开了一个清单让韩遂去准备。

韩遂又派家丁通知两桥公子和在京的黄衍,各自准备装束。

第一个洗沐日,桥蕤和桥瑁各带家丁骑马早早来到韩府豪宅与韩遂汇合,韩遂迎进韩府客厅,上些点心、水果招待二桥,等待袁术。

不一会,袁术赶到韩府门口,纪灵跳下马牵住主人的马。韩宛迎进门。

同来的还有袁府四位公子:大鸿胪叔伯(袁隗)子袁懿达、袁仲达;族人袁嗣、袁胤。

韩遂带上在袁府私塾读书昨晚回府的从弟韩胤、韩猛。

见袁术带纪灵来了,韩遂就没带尉迟延嘉,只带韩宛。

韩胤的小厮韩会和韩猛的小厮韩义跟着。

在韩府聚齐,带足酒、食、水,众人骑马向邙山进发。

这次不是去邙山袁家小庄苑,而是去黄河边。

众人沿洛阳城西到城北的夏门南大街,过瀍水桥上夏门北大街,穿过邙山,一路直达黄河岸边。

岸边有许多渔户做河滩支篷或渔船野炊生意。

众人选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大渔船登船,甲板上拼出一个大长桌几。

家丁们在岸边摆一桌,便于看护马匹。

众人一一入座,点了一堆菜。

一会功夫,渔户夫妇把菜陆续端上,酒盅摆上。

各家带来的陶坛酒都打开,有汝南汝阳杜康、金城韩家葡萄酒、三辅秦酒等。

众人撸起袖子开喝。

渔户夫妇端上拿手名菜黄河大鲤鱼,十条大鱼分十个大陶盘放在中间,众人边吃边叫好吃。

菜全上齐,韩遂让渔户夫妇划船到黄河中线,边航行边饮酒。

望眼看去,黄河两岸的大好河山,心情十分舒畅。

桥蕤揄扬自家丝绸甲天下,众人也无可辩驳。

桥瑁喝多了问袁懿达、袁仲达兄弟俩:“二位贤兄的字很有喻义吧?吾总这样感觉。”

袁懿达道:“《尔雅》云,懿,美也。《诗·大雅·庶民》曰,好是懿德。乃吾母父起。”

袁仲达道:“说起仲字,要从中国三皇五帝说起。

五帝之第三位帝王高辛氏出生于汝桥家所在地豫州梁国睢阳县高辛这个地方,创立二十四节气。

高辛氏属下有八个具有才德之臣,伯奋、伯虎、仲堪、仲熊、叔献、叔豹、季仲、季狸,号称“八元”。

在“八元”之中有仲堪、仲熊两兄弟,乃仲姓始祖源之一。

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十哲仲由,字子路,世称先贤。

吾和公路的字和孔子的这位子路弟子的姓和名有关,乃家父从吾外祖父(马融)所推荐的字中选中的。”

桥瑁道:“原来吾家乡是远古帝乡。”

袁术未插话,在一旁很认真的听着。

韩遂问:“吾韩氏来源众人皆知来源于春秋战国的韩国。吾想问高氏是否起源于高辛氏?”

袁仲达道:“非也。高氏乃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

桥蕤道:“听祖辈说相传轩辕黄帝逝后葬于桥山,黄帝子孙中留在桥山为黄帝守陵的指山为姓桥氏,此乃桥姓来源。

古黄帝部落就是起源于桥山(子午岭)一带,后渐强盛,进而占据关中和中原。”

众人道:“原来如此。”

一看都在介绍自已姓氏来源,袁术也不甘落后道:“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源自妫姓,乃舜帝后裔。

舜帝因生在姚墟(山东菏泽)而得姚姓。

彼又曾住在妫汭河(山东永济),所以后代又有妫姓,后代又出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后代中有爰姓,而爰、袁、辕、榬、溒、援六字同音,后代中有了袁姓。

故姚、妫、陈、胡、满、袁、爰姓氏同源。”

坐袁术两侧的桥蕤和韩胤一旁附和道:“原来袁氏乃舜帝后裔。”

韩遂问:“黄河两岸谁家的船运业最强。”

袁胤回道:“皇室宗亲。济北王刘鸾船运第一,平原王刘硕第二、济南王刘康第三。

兖州济北国地处黄河中原段的中游,封土主要在黄河南岸,但北岸有一块很大的飞地,屯放大量的幽、冀两州的货物,是黄河中游的南北贸易通道。

青州平原国横跨黄河两岸,是黄河下游南北贸易的通道。

青州济南国也主要在黄河南岸,北岸没有飞地,但南岸有大型码头,济南王刘家的船都在此码头。”

袁嗣补充道:“另外横跨黄河源头两岸的乐安国也不可小视,不过其主要船运业为海运,但海运仅排第二。北海国海运排第三。

和乐安国有一拼的是青州半岛的东莱郡牟平的前汉高祖刘邦庶长子刘肥的支脉刘宠、刘舆、刘韪三兄弟,当属海运船最多的家族。

琅邪王刘据和东海王刘祗排第四、第五。”

桥蕤叹道:“原来黄河及沿海遍布王室。”

袁术点点头。

众人喝的晕晕乎乎,渔夫把船划到岸边。

家丁们一直没敢多喝,扶着主人们上马,一路摇摇晃晃回各自府第歇息。

这天下午,京官都下班回家的时辰,门口家丁跑进书房禀报韩遂,扬州楼家丁带来一位叫司马防,字建公的公子来访,韩遂一听连忙跑出书房到大门口迎接。

两个太学《毛诗》班同窗又见面了。

司马防不是韩遂在太学的好友,所以韩遂又意外又高兴。

司马防道:“太学毕业后,吾在家乡温县所在的河内郡当了两年郡吏,前几天刚调到司隶校尉部任部吏。

吾在洛阳买了一个宅府,准备把家眷带来安家,孩子就快出生了。

刚刚安顿下来,想找找太学的同窗,第一个想到汝,谁让吾等是被同一个火球穿身的。

太学时未来过汝宅府,只《毛诗》班全体同窗在汝的扬州楼聚会过,故找到扬州楼的人带来找到汝府上。”

韩遂带司马防在韩府豪宅里转了一圈参观,司马防惊叹道:“没想到韩公子的库房这么大。”

韩遂拉着司马防去扬州楼夜宴,并约好洗沐日带司马防一起出去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