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五十一章、刘宏登基改年号,笄头山脚得奇书

皇后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刘宏继承大统(汉灵帝)。

窦皇后派侍御史刘儵守光禄大夫、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解渎亭侯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河北深州),乃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

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农历正月,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洛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尊窦皇后为皇太后,追尊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

窦武因皇太后父亲的身份而被任命为大将军,陈蕃再度被任命为太尉,两人与司徒胡广一起同录尚书事,掌握朝政。

名士得以重新被起用。李膺任长乐少府、杜密任太仆、尹勋任尚书令、刘瑜任侍中。

庶民大多认为,贤人当朝,太平盛世可期待了。

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族人加官进爵,窦氏外戚权倾朝野。

建宁元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公元168年3月9日),帝刘志葬于宣陵,上谥曰孝桓皇帝,庙号威宗,史称汉桓(huán)帝。

“桓”本意“华表”,有人以此为姓。

正月初,韩府豪宅仍沉浸在春节气氛中,守门家丁入堂来报,外面来了两鲜卑女子、四个男子、一男孩,要见韩遂。

韩遂和张姜子对视一下,心里大概猜到三分,喊来韩宛、尉迟延嘉等一班练武家丁持剑分列两侧,去请来客进来。

张姜子见是女子来访也要求参加接待。

年长些的鲜卑女子看上去也就十六岁,两女子长相都带有鲜卑女子特有的野性美。

男随从会说汉语做译者。

鲜卑女子道:“吾乃鲜卑西部五大人之一的日律的长女素丽,那位是吾妹妹雅饴(yí),译者是吾部落贸易官落奴,另一位是吾部落左大将百木,男娃是吾弟蒲泽,还有左大将属下的两个都尉泊加、忽迈。

吾父数年前在西域龟兹之战中被汝俘虏,被大汉朝廷关押了数年。

吾父忠心的属下落奴多方打听才得知韩公子大名和地址。

听说新皇帝登基,特来拜访,并无歹意,只为赎父回部落。”

韩遂对译者落奴道:“汝认识安息国商队首领安缇吧。

安缇已招供,当年龟兹惹战事是汝谋划的,那仗如吾方败,恐怕人财都不保了,汝还敢来见吾?”

落奴忙回道:“向韩公子道歉,彼时部落缺粮,不得已而为之。

龟兹之战吾部落抢粮甚少,后来饿死许多人,多亏临近的鲜卑部落宴荔游大人接济才度过。

吾乃鲜卑西部大人落罗的族人,自小随嫁给日律大人的落罗家公主到日律部落。

落罗家公主虽已过世,日律大人待吾恩重如山,为救恩主,挺身涉险,在所不辞。”

左大将百木道:“那年兵败后,吾部落无首领,右大将游伏发动兵变夺取吾的兵权控制全部落,又杀吾家人。

吾等保护素丽公主和公子蒲泽向东逃到西部大人宴荔游的部落,得到宴荔游大人的庇护才活下来。

等鲜卑与大汉战事平息了,宴荔游大人帮助取得通关符,吾等才得以进入大汉。”

韩遂问道:“关押汝父是大汉朝廷的事,为何来找吾?”

素丽道:“吾等来洛阳多日,到处碰壁,近不得官府的大门,更别说赎父了。昨在南市遇鲜卑商人荐找韩公子试试。”

韩遂问道:“汝等被赶出部落,身无分文,打算如何赎父?”

落奴道:“可以做一笔大交易。大汉缺马,韩公子若助吾等夺回部落大权,吾部落送三万匹军马给韩公子。

其中一万匹马由韩公子变卖做为日律大人的赎金送给大汉朝廷,一万匹马赎回日律大人的宝刀宝枪宝马,一万匹马做为韩公子出力的回报。”

素丽道:“这几年为救父,吾未嫁人,愿和妹妹雅饴做人质留在韩府终身为奴。”

左大将百木道:“送出三万匹军马后,吾部落实力会大减,十年内无力出动更多的骑兵,吾等保证不侵扰大汉和大汉的藩国龟兹。”

蒲泽也道:“其实吾部落传言远祖中有许多是秦始皇修遮虏障(长城)时逃入北方的民夫。如有一日吾继位,将不与大汉为敌。”

三万军马可不是小数目,韩遂和张姜子商量了一下,收取军马可削弱鲜卑军,正好买几十万亩草地可以放养、繁殖马匹,就同意了。

张姜子发现韩宛眼睛滴溜溜地盯着素丽看,张姜子心里暗笑,突生一计。

张姜子问素丽道:“站立左旁第一的叫韩宛,自幼成孤儿跟随吾夫君,武艺高强,尚未婚配,素丽公主可否与之结为连理,三日后就办婚宴?”

韩遂也有些惊讶,但一转念觉得果然是多重好计,不得不佩服姜子。

蒲泽、百木、落奴、泊加、忽迈、雅饴都看着素丽。

素丽见众人都看着自已,知道众人都赞同,又见韩宛白白净净的一表人才,满脸通红地持剑站立一旁,就咬咬牙点头同意了。

三日后,韩宛与素丽在扬州楼举办婚宴。素丽也会些武艺,骑术精湛,两口子过得还挺恩爱。

数日后,韩遂和张姜子商量后决定亲自去大漠,点将尉迟伯那、滇漂沙、韩宛、尉迟延嘉、韩丰、韩茂、韩迁、韩干八人随同蒲泽、百木、落奴、泊加、忽迈去大漠帮蒲泽公子夺回西部大人权。

韩遂道:“任命百木、尉迟伯那、滇漂沙为副首领,落奴为军师,韩宛做管家。

从库里拨出四百万钱资助一路行程。

线路走北地郡、张掖居延属国,进入漠北鲜卑西部五大人之一的落罗部落、向西到达鲜卑西部五大人之一宴荔游的部落。

吾计划把一百万钱全送给宴荔游,由宴荔游出面宴请右大将游伏,把游伏诱到宴荔游部落后由尔等伏兵擒获和控制侍卫。

再向宴荔游借精骑三千夜袭日律部落夺回西部大人权。

得手后,蒲泽接管部落,百木、泊加、忽迈辅佐。

落奴、尉迟伯那等随吾押运三万匹马回金城。

再将其中的一万匹马押送到洛阳或在金城出售,筹日律的赎金。由吾出面找朝廷赎出日律。

算上中间停留时间,估计来回要六个月。如果顺利,八月可赎出日律。”

众人遵命,去备足补给、兵器、马匹等准备出发。素丽和雅饴留在韩府。

韩遂当晚去窦府面见大将军窦武说明此事,窦武赞同。

第二天,韩遂去洛阳官府要了十四个通关符,把洛阳贸易全权委托韩桥。

张姜子等家眷、丫环、家丁一起到门口送别。

一百三十四匹马驮钱币,十四人二十八匹战马,四十二匹驮给养和装备。合计二百零四匹马。

除战马外,驮马都是向洛阳租车行孔福租用的马匹。

韩遂决定走李傕曾经说过的那条最近的路线。

众人经函谷关、弘农郡、京兆尹、长安、右扶风,到达安定郡笄头山脚下的乌氏县,住进张记客栈,客栈大厅供奉着先祖前汉朝常山景王张耳。

秦末汉初张耳重建赵国,反抗暴秦,乃西汉开国功臣。张耳的曾祖乃秦国丞相纵横家张仪。

众人在餐厅用完餐回房。韩遂独自到客栈外的街上散步。

突然感觉有人在身后跟着,猛一回头,见一年轻方士跟在后面。

方士见韩遂发现自己,就走上前问道:“公子可是金城韩公子?可曾记得黄绢布?”

韩遂道:“本人正是。记得一方士在弘农陕县扬州客栈留下了一块黄绢布,上绘有笄头山地图。吾尚未想好是否去笄头山找彼。

彼是汝何人?汝怎知吾路过此地?”

年轻方士道:“方士自有方士的道。在下乌氏县人张纵。

家父行天下只为寻找有缘人传其真学。

家父在笄头山修行,吾奉家父之命传这本书给公子,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说完,递上书,转身轻飘飘离去,显然是练家子。

突起一团黑烟雾,烟散人不见了,不知去了东巷还是西巷。

韩遂想想还是不对劲,当年方士留下黄绢布就走了,并不知客栈聚餐的韩遂、贾诩、袁术、杨奉、韩暹(xiān)、胡才、李乐七人中谁会去拿此布。

之后,只给贾诩看过黄绢布,在家只家眷和身边小厮、丫环知道有此布,难道吾一出洛阳方士就知道了?百思不得其解。

见书名为《折竹》,著者翻开书前中后各几页,开篇讲的是战国纵横家张仪年轻时替人家抄书,遇到好句子就写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册子。

但一看书内容确肯定不是张仪抄的什么句子,而是讲战国中一个小国如何超过所有大国而生存的最长久。

奇葩的书全文竟没有兵法、没有明显的纵横说,都是些看似浅见的道理,但又相互环连衍生出新的道理。

韩遂觉得挺有趣,决定带回客栈,日后细读。

回到客栈问店主,店主张卯笑道:“公子日后自会晓得。”

韩遂无奈,只好回房休息。

次日,出乌氏县、到达安定郡朝那县,拜访杨定。

家丁杨可引韩遂等进府,杨定和妻魏桀妹妹魏春抱子杨音出内堂来客厅见韩遂。

午宴后,杨定和家丁杨可、杨金带韩遂参观杨家庄苑。

杨家在朝那县望族中排第二,仅次于皇甫家族,两家庄苑田地占了朝那县的七成。

杨定写了封书信,把分管杨家安定郡郡府临泾县和汉阳郡郡府冀县的两处庄苑的兄杨曾介绍给韩遂。

杨曾去服兵役,下年底回临泾或冀县,请韩遂得空顺路时去拜访。韩遂接过书信珍藏起来。

下午,韩遂带杨定去皇甫府拜访去年底和韩遂一同毕业回乡的太学同窗皇甫郦,皇甫郦摆宴招待,聊起太学和西域往事。

皇甫郦喊出四岁的儿子皇甫俊与客人见个面。

皇甫郦和杨定同年,明年到服役年龄,皇甫郦想去北地郡从军,皇甫郦伯父皇甫嵩现任北地太守。

杨定也想跟着一起去北地郡从军。皇甫嵩乃皇甫规兄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