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十五章、韩家委各路总管,文约排多项贸易

回来的路上,韩遂笑呵呵地对苏谦道:“抱歉让汝久等了。还价不到三八折竟也接受了,估计没人敢买具瑗的房产。

两年内就可收回投入的本钱。

彼可能怕皇上突然改主意不让具家走了,故具家急着甩卖房产,只求速速离开京城返乡。”

苏谦见韩遂没说和具瑗谈了什么,也没多问。不过,总算又帮了韩遂一把,苏谦会心一笑,忽又动一念。

次日,韩遂到具家豪宅,具珪客厅接待。

仔细看了放贷、矿石、各郡门客三份合约,做了一些修订。

韩遂又和具珪就具家各地房产、田产抛售、布帛币运到金城的时间和数量、还贷等做了详细讨论。

双方签字。

晚上,韩遂向父亲禀报铁矿换五十六万石粟米以及具瑗房产收购、贷钱、各郡门客等事。

接着勾画出宏伟前景,韩家将新增四项贸易:酒楼、客栈、铁矿、军需专供。

四项每年约赚九千多万钱,铁矿石如能增量还能赚更多。

另外与西域商队、会稽等在洛阳的玉石山料、毛皮衣物、丝绸等贸易净收入一年也能达一千万钱以上。

韩家几代人靠田产中规中矩地辛辛苦苦才积累起这点财富,从不借也不贷,韩父没想到还可以这样像变戏法一样钱生出数倍的钱。

韩合让家丁把跟来的韩家副总管韩普和韩渠叫进来,把铁矿、五十六万石粟米等事告之。

当场任命韩普兼任右扶风雍县鸿冢山铁矿总管,韩普的两个助手韩汉、韩岳任铁矿副总管。

韩普春节后从洛阳回去的路上不回金城,直接去右扶风郡郡府槐里县城找右扶风铁官李燧接管雍县铁矿,负责雇工、开采和运输。

韩普边记录边开玩笑地对韩遂说:“吾那个助手韩岳与公子汝同年,长的也与汝越来越像。

彼明年十一月要服役,吾打算给彼缴费延后二年。”

众人边笑边点头。

和韩普商量后,韩合补任韩普的助手韩礼为新增的韩家副总管,接手韩普所管的金城事务。

韩合答应回金城后给足费用把十户韩家族人、韩普自己家庭、韩岳和韩汉全家从金城迁到右扶风雍县县城,在当地安家落户。

开采劳工在当地雇佣。

韩合任命韩渠的助手韩范在金城兼任五十六万石粟米采购总管,负责在凉州各郡购粮交付给金城官府。

韩遂负责铁矿石出售贸易和筹集五十六万石粟米采购钱。

得到了父亲的认可和全力支持心里非常高兴,韩遂豪气胆边生,对父亲道:“父亲大人放心,儿不仅完成筹粮,做好铁矿贸易,还要加倍返还韩家之前的所有投入。”

深知父亲除田产已几乎用尽韩家的财力支持自己,韩遂心里充满对父亲的感激。

韩普曾经去雍县铁矿谈过采购矿石的事,虽没谈成,但对该铁矿非常了解。

韩遂和韩普计算,从现有矿开采面推算,按年开采六亿六千万斤铁矿石,劳力一千二百人,监工十人,九万石饷粮,年三百天开采日,每天输出一千零八十八车矿石到码头交货上船做为最大限度。

韩普到矿山先在当地招一百二十人,按年开采六千六百万斤铁矿石起步,月供铁矿石五百五十万斤。

一年需要九千石饷粮养家,一个月需要七百五十石粮,按月从金城调拨到雍县鸿冢山铁矿。

有新订单就按此配额等份增人增产。

雍县渭水支流河码头交货价定为二斤铁矿石五个钱,赚一钱。

韩遂让韩桥春节后速去荥阳铁矿苑谈铁矿石供货。

韩遂和韩渠商定,五十六万石赈灾粮在春节后六十天内按具家到账的布帛币分批购进,春节后第三个月初交付第一笔赈灾粮十万石;

第四、五、六、七个月同第三个月,到第八个月底,五十六万石交付完成。

韩遂和父亲商定,从韩家各苑抽调三百妇人,承担起金城一万八千驻军军需衣物织造。

每年供三万六千个套装衣物,平均每天一百二十套。

抽调新来的一百个羌俘奴和原有的五十名庄苑弓箭匠、冶铁匠、铁器匠制做金城驻军每年需要的弓箭三百六十万枝,平均每天制作一万二千枝。

按月和金城官府结账,及时回笼钱和购进材料,滚动周转钱由韩家支付。

每年所赚四千五百万钱,留在金城使用。

由韩遂在洛阳另筹钱三千万还贷钱交付具家,并从洛阳向金城回运布帛币或钱币中扣除。

筹备扩大冶铁苑,按一百万钱一座新建五座新式冶铁炉。

增加新铁器品,特别是铁剪刀的产销量,起步仍按三千把,后续视情况增加。

韩遂和父亲韩合商定,下年春节前三天洛阳聚会时,需带来四百五十辆双马辎、五百匹马、三千把铁剪刀,以交付孔伷、韩卓、陈温三家各一百五十辆双马辎车,和窦统五百匹马。

韩合觉得一千四百匹马的筹备问题不大,可以从羌或鲜卑部落换得马匹,车自制。

韩遂和父亲韩合议定,韩何每隔一年去西域贸易的丝绸采购增加桥家的二十车进货,使西域贸易达四十车丝绸。赢利用于金城周转。

年底,西域商人会陆续来金城找韩遂谈毛皮贸易,按制一件毛皮衣的高级毛皮料一千钱收购,购一万套。

韩遂请父亲物色制作贵族男、女式毛皮衣的工匠,准备购进西域毛皮,在金城制成毛皮衣到洛阳拟六千钱出售出售。

韩遂和父亲韩合、铁矿总管韩普达成共识,趁这次司隶饥荒,由韩普在右扶风郡及周边左冯翊郡及京兆尹(郡)动员三辅的贫寒散户灾民举家迁去金城韩家定居。

不论男女老幼,只要一家中有两个劳力,一律每人一万钱迁移和安家费,一家四口可得四万钱,给足口粮。

使金城韩家总人口再扩充三千五百人达到五千一百多人,迁移和安家费约三千五百万钱。

官府卖出的湟中南部二百万亩土地从一千钱已降到五百钱一亩,购进四万亩,需要二千万钱。

多出的人口口粮购置年费接近二千八百万钱。耕牛购置钱一千二百万。其它支出费用暂定七百万钱。

加毛皮料购置一千万钱,春节前共计需要一亿钱,均由韩遂从洛阳和雍县每月将扬州楼、扬州客栈、铁矿赢利向金城调拨一次。

朝廷对边州居民有严格的律法,只能移民到边州,边州居民未经朝廷批准不得移出。

边州战事多,庶民一般不愿意向边境州郡移民,如不趁此灾年移民,平日里很难说动。

最后,韩遂又请父亲回金城后与将上任的金城太守苏谦联系派十名金城工匠去扶风平陵按金城韩家坞堡样式修建苏家坞堡。

苏家出雇工费,韩家不收额外费用。

谈完回房后,韩遂倍感压力如山大,每项贸易都极具挑战,稍有不慎手中的钱就会周转不开。

韩遂睡不着觉,跑去张济临时短租宅府找张济聊天,张姜子听见韩遂来了,把张济未婚妻王瑂也叫来,一起来兄长房间聊天。

四个火热青春的将要成婚的年轻人聊到很晚才各回自己房入睡。

第二天中午,按约定,会稽太守唐凤的管家唐肥押运的二十车瓷器、十车铁剪刀、六千九百八十二匹会稽一等丝绸,共计一百三十多辆双马辎车按时赶到。

幸好太学没开学,韩遂宅府街上原本空荡荡的一下子热闹起来,韩家和唐家等的辆车挤满街道。

韩遂手摸丝绸验货,感觉与朱儁母亲的丝绸同等品,为上等上品,即一等丝绸。

于是把二百四十斤玉石山料交给唐肥,唐肥验货后把二十车瓷器、十车铁剪刀、六千九百八十二匹会稽一等丝绸交给韩遂,双方成交。

唐肥半开玩笑地抱怨交货期急,把会稽市面的一等丝绸买空了,很多还是赊账拿货。

所以要把玉石山料马上运去出手,换成布帛币运回会稽去还赊账的钱,春节只能在家乡待几天。

韩遂估计唐肥一个来回,加上备货,估计需要数月。

双方续了二个合约。一个合约是韩遂用四百六十五斤同等于阗玉石山料兑换唐肥的会稽一等丝绸一万九千五百三十匹,下年九月初洛阳交货。

一个合约是韩遂用二千零五十八斤西域金币或等价布帛币兑换唐肥一百八十车瓷器、十车铁剪刀,下年九月初洛阳交货。交易等待期十日。

韩遂让管家韩桥把六千九百八十二匹会稽一等丝绸拿出四千零四十八匹,按三百六十八匹一份分为十一份送到短租的十一个宅院。

韩遂额外给吴冯送去做为约定的瓷器和剪刀贸易的一成一百四十二匹会稽一等丝绸,以及玉石山料预定五成收益的额外收益三千九百八十七匹会稽一等丝绸的一成三百九十九匹。

吴冯的总收益为九百零九十匹会稽一等丝绸。

韩遂又派韩茂、韩迁、韩干、韩尚、韩光、韩由、韩璜七人分别住进七个还未来人的宅府去护宅。

自留的二千三百九十三匹会稽一等丝绸,和二十车瓷器九千件、十车铁剪刀一万八千件一起入大库房。

交易完,韩遂带唐肥,喊上韩父、张济、段煨、胡轸、贾彩、黄衍去扬州楼小宴一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