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十二章、苏谦争金城太守,盖彪愁二州赈灾

第四天,韩遂收到盖彪的来信让近日去盖府见面,但因有约,韩遂按约先去苏府拜访苏谦。

苏谦向韩遂详细询问了韩家在金城的庄苑,韩遂一一做了介绍。

当韩遂提到韩家庄苑有坞堡时,苏谦提出苏家在扶风平陵也要修建一个坞堡,以防鲜卑等的入侵。

韩遂答应派十名金城坞堡工匠雇工去扶风平陵按金城韩家坞堡样式修建苏家坞堡。

苏谦答应帮助搞到右扶风的铁矿石,之前都是宦官的亲戚霸占右扶风三个县的铁矿经营权。

右扶风铁矿石杂质少,比北地郡的铁矿石好很多,属紧俏矿石。

宴上,苏谦把儿子苏不韦和弟弟的儿子苏邈叫来坐陪,苏不韦比韩遂小两岁,苏邈比苏不韦小两岁。

几人聊了些金城武艺和扶风武艺的异同。

苏谦道:“提到美阳县,吾想起前年吾为右扶风郡督邮时,护羌校尉段颎推荐的参军魏郡李皓为美阳令。

李皓与宦官中常侍具瑗勾结,贪暴欺压民,无监司敢管,吾立案得其贪臧证据,免职押送左校劳改了,咳,也得罪了段将军。”

韩遂道:“在金城迎接段将军得胜归来时见过这个段将军的参军李皓。没想到很快就转县令了。”

苏谦又道:“吾前年卸任右扶风郡督邮,由右扶风平陵县举孝廉入京为郎官,又外放任县令二年,考核优等。本年任期满回京继续任郎官。

金城太守杨淮任期本年到了,金城太守这个职位已有几十人在争抢,有一多半是宦官的子弟,吾也列入候选。

汝是金城人,有何见教?”

韩遂忙回道:“不敢,只能提些参议。苏大人可以找张奂推荐。

大司农盖彪老爷生病准备离职回乡,彼派小厮送信来让吾去见彼。

又风传朝廷已调张奂大人从度辽将军回京接替大司农一职。

吾和盖老爷熟,吾带汝去见盖老爷,让彼推荐汝给张奂大人,再让张奂大人向朝廷推荐汝。”

苏谦道:“太好了,有张奂大人推荐必成。”

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包括县举孝廉、郡举方正、州举茂才等。

孝廉是孝敬父母、清廉勤政。举孝廉者大都是通儒学的官员及富家子弟。

举孝廉之后,前途佳、升迁快,被认为是正途清流而受重视。

郡国人口不满十万三年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二年举一人;

满二十万一年举一人;四十万一年举二人;

六十万举三人;八十万举四人;

百万举五人;一百二十万一年举六人。

曾限年龄四十岁以上才得举,对儒生出身的孝廉,要考试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但很快就废除了。

孝廉举至朝廷后,不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观之能力和熟悉朝廷事务。

有空缺时根据品第被任命为地方长官或朝廷官职。

茂才即秀才,为避本朝开国皇帝刘秀讳而改称茂才(茂材)。

一般为在职官吏,州推举的茂才到三公府考举奏,通过考试选出优等生,报皇帝录用。

方正乃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由郡守及以上官员举荐,由皇帝亲自主持对策,按等第授官。

此外尚有有道、公车特相征召。

次日上午,韩遂带苏谦和苏不韦来盖府拜见盖彪。

见盖府已在打点行装,韩遂忙问盖彪怎么回事。

盖彪苦愁地道:“司隶和豫州两地春夏无雨,秋天粮食歉收严重,要熬到下次秋收。

两州的粮价已增五成。吾从各州紧急调粮,太仓粮食已调拨出去一大半,仍远不足以应付两个人口大州总人口近一千万。

再加上流动人口至少三百万,按每月每人最低一石口粮,到秋收缺粮至少一亿石!

连年与羌人和鲜卑人征战,加上皇上嫔妃五千,又建皇陵等等,国库早已空了。

周边各州的大族见朝廷赊账就更不肯卖粮,庶民买了几次高价粮就耗尽家产无力再买了,已有贫穷农户开始吃种子了。

从各渠道筹来的粮最多撑到春节后两个月,之后到秋收至少严重缺粮六个月。

皇上着急,又见吾本来就年老多病,这一忙病加重了,就紧急调张奂将军回朝接替吾大司农一职。

张奂一到吾就交接,行囊已备,打道回家乡喽。

朝廷希望以张将军的威望说服周围大族们平价卖粮或赊账赈灾,可是谈何容易啊!”

盖彪见苏谦乃名将之后,听了苏谦勇斗李皓与宦官中常侍具瑗的事迹,又有韩遂举荐,就一口答应了帮助向张奂推荐。

可见盖老爷是十分喜欢和信任韩遂这个少年的。

过了几日,盖老爷安排妥后派小厮送来张奂的张府地址名刺,韩遂带苏谦和苏不韦来张府拜见张奂。

张奂戎马半生,张府进廊两侧插满各种兵器,男家丁清一色士卒打扮。

张奂与段颎同为凉州三明之一,但在与羌作战方面相互不服对方,所以张奂从盖彪那听过韩遂西域的故事和苏谦的故事后对两人甚为好感,和苏谦详细聊了金城太守一职竞争的情况。

张奂问苏谦:“如汝任金城太守,可有良策筹粮就近赈灾司隶三辅?”

苏谦答道:“在下有一策,请大人容吾些许日子再细构思一下。”

张奂让苏谦、韩遂回府等消息,又送了三人每人一把缴获的佩剑。

苏谦、韩遂留下地址名刺后和苏不韦一起告退。

几日后,盖彪老爷交接职后离开京城回乡,韩遂、苏谦等许多熟人去送行。

盖彪老爷抱着韩遂头流着泪道:“吾老了,不知还能不能再见面了,有空去敦煌看吾。”

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京城,韩遂和苏谦一直送到函谷关口。

春节的前二十天,黄衍和妻霍姈和儿黄挺先赶到洛阳,住进韩遂准备的宅房。

这一日,苏谦来访。

苏谦道:“张奂大人的推荐起了作用,本人的排名从末位几乎不可能一下子提升到前六名。

但前六名除吾以外都是宦官推荐的人,竞争已白刃化,各家都在使力,大尚书仲定十分头痛。

大尚书为尚书台六部尚书之首,也就是选部尚书,又称吏部尚书。

虽然大尚书只管四品已下的官员任免,而郡守、县令(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但仍要通过吏部尚书将人选名单和每个人的背景提交圣上。”

韩遂让小厮喊来黄衍。

韩遂把情况和黄衍说了一遍,黄衍明白韩遂的意思是想通过妻子霍姈的祖父霍谞,魏郡邺城人,当朝的尚书仆射,尚书台的副官长,向下属仲定做做工作。黄衍答应试试。

当晚黄衍带妻子霍姈去霍府拜见岳父霍俊。不巧祖父霍谞不在府上,去拜访其上司尚书令刘宽了。

黄衍把苏谦的事和岳父说了,霍俊也恨宦官,答应等父亲霍谞回来转告。

韩遂当晚又去窦府拜见窦统和窦武,窦武也答应帮助苏谦。

窦武顺带提到缺粮已在洛阳蔓延开,想做些事帮助贫户,韩遂答应支持,下次再来详谈。

几天下来,苏谦再次来访,告诉韩遂,宦官还是不退让,但人选收缩已只在苏谦和宦官赵忠推荐的从弟(堂弟)赵苞两人中选一。

赵忠以参与诛杀大将军梁冀功封都乡侯,势力非同小可。

韩遂带苏谦去拜访韩馥,韩馥也只比韩遂大一岁,对这个同姓甚有好感,就让苏谦回府拉来两车厚礼,带着两人携礼物去见与赵忠关系好的韩氏族人宦官小黄门韩悝。

韩悝也听说了韩遂西域的故事又见苏谦的重礼就满口答应了。

韩悝去找小黄门都乡侯赵忠商量,最后皇帝考虑到张奂的推荐和三辅赈灾粮,把赵苞安排到比金城郡一郡都富饶多的徐州广陵郡郡府广陵县(扬州市)任广陵令,金城太守一职终于给了苏谦,赵忠也满意。

苏谦拿到吏部任命书后回访答谢韩遂等,准备春节后去金城接替杨淮,走马上任金城太守一职。

在韩宅小宴时,苏谦向韩遂透露:“近几年在朝野内外的压力下,皇帝逐步清洗了厕所六盟的五位宦官中常侍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只放了具瑗一条生路回乡养老。

而又陆续提拔了侯览、苏康、管霸、程璜、淳于登、封易、张奉、曹节等宦官为新的中常侍。程璜就是新秀之一。

那个中常侍东武阳侯具瑗骄横贪暴,食邑高达一万五千户!其亲属都为州郡刺史、太守,到处侵夺庶民。

司隶校尉韩演去年禀奏具瑗兄长沛相具恭的罪恶,具瑗谢罪下狱,后来上还东武侯印绶,贬为都乡侯。

皇帝恩准归乡养老,具瑗正在找买家,变卖洛阳的财产准备春节后回乡。

听说此人拥有京城著名的酒楼“扬州楼”、“扬州客栈”和一座豪宅,等有空闲,吾带汝去看看,以汝韩家的财力可以考虑买下。”

韩遂正愁春节前会屯积过多的布帛币如何用掉和保值,立刻答应下来。

两人又详细商议筹集三辅赈灾粮的事,韩遂提出一套计划,苏谦觉得可一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