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一百零六章、巨资扩建西镇城,文约初访白马羌

韩遂决定把西镇建成一个城池,按一个方形城池设计。长宽各十二里半。

西城墙和东城墙与赐支河曲平行,为东北到西南走向;南城墙和北城墙为西北到东南。

西城墙与赐支河曲隔着一道山,南城墙外是山脉。

再拿出一亿钱和九千亩建一个部曲营地。

四千亩地建九座大营,分别为西北、北、东北、西、中、东、西南、南、东南大营,各用木栏围住。各留四门。

每个大营里有一百二十个百人大帐篷,中大营有一百八十个百人大帐篷,共计一千一百四十个,最高可容下十一万四千人。

每个大帐篷按五万钱一个向羌部落购置。

五千亩地建比武或训练的大校场,约可站满二百五十万人,建有观看席、瞭望台、比武器具库等。

又拿出二亿钱和四百亩建一个西镇镇中心,包括一条总管议事街。

街上有一个总府、一个韩家总管府、一个镇长府,三个议事堂、二个餐厅、二个卫士府;一个总管住区街,一百个宅府。

住府不归个人,只分配给在新地需要住较长时间的重要成员。每个宅府按一百万钱建。

由韩桥助手韩泉任镇中心总管。

拿出三千万钱和三百亩地建西镇集市中心,包括一个韩家商业街和一条外来商户商业街,每条商业街两侧各建五十间店铺,店铺后面连着库房和住间。

韩家商业街店铺只租给韩家人或韩家移民户,外来商业街店铺租给各地来往商客。

外来商户商业街还建有二个酒楼、二个客栈,由韩家经营,暂由田敏代管。

统归镇长韩桥管辖,人员从一万移民中出。

拿出五百万钱和五百亩地建一个铁器苑,其中一百亩用于打制铁器,四百亩临时堆放铁坯、半成品、成品。金城老班底的铁器工匠和手中的活全部迁到此地。

拿出五百万钱和五百亩地建一个弓箭苑,其中一百亩用于制箭、弓、弩,车,四百亩临时堆放材料、半成品、成品等。金城老班底的制箭、制弓、制弩、制车工匠和手中的活全部迁到此地。

所有建设由一万移民承担。建成后,西镇的就有中心、商业、居住、制衣、制箭、铁器、营地七个区苑了。

加上城墙和水渠所占用的一千亩,四万亩地已全部用完。如需添设施,就要把农田迁出城。

韩家新地坞堡座落在引水渠和赐支河曲交界处。

新地第一批移民三千五百人分散居住在最初开垦的四万亩田地的每万亩地头村落里。

这四万亩田地就在坞堡和赐支河曲附近,西镇又与这四万亩接壤。

烧当羌借给的四十万亩山草地在新地北边,赐支河曲以南。

与烧当羌主要地盘隔着河,烧当羌不便放牧,故借给韩家。

这块飞地是烧当羌当年与勒姐羌等征战时夺取的。

韩家新地一百一十八万五千亩地东西宽约四十七里,南北长约六十七里。

坞堡离规划中的西镇中心距离为十里。

坞堡在金城西平亭东南方向,两地直线距离约三百四十四里,普通西凉战马单程约需二天半,优品战马二天,大宛马、西极马、或大汉的宝马可一天半到达。

坞堡到金城允吾直线距离六百四十二里,普通西凉战马单程约需四天半,优品战马三天半,宝马可三天到达。

坞堡附近的赐支河曲河边有块河滩伸入河中,韩遂决定投一千万钱在此河滩建码头和水部营寨,供韩家二百艘大船停靠。

运送孤儿的任务就交给水部走水路完成,搬迁杂支预拨一千二百六十六万一千二百八十钱。

四万亩地约为十二里半正方,投四千五百万钱建十二里半长宽的普通城墙,每边两个门。

从西北门出,过小山脉口通道,直达河滩码头和水部营寨。

总支出五亿零九百六十一万一千二百八十钱,扣除后,韩家新地坞堡总金库余西域金币一万三千斤,黄金一万三千零七十二斤,五百万钱。

估计西镇城建设和搬迁需要持续二年才能完工,先建私塾苑,分散在各地的十名韩家坞堡建设工匠全部调回到新地。

韩家对羌贸易总管韩谷来报,烧当羌已按韩家建议与南部的白马羌结盟,白马羌邀请烧当羌王东扈去访,东扈想带韩遂同去。

正巧韩家益州贸易与事务总管韩单,副总管韩嘉刚从益州回来,带来一些蜀锦样品给韩遂看。

韩单拿着一块蜀锦和一块蜀地丝绸样品向韩遂介绍道:“蜀锦产自益州蜀郡成都县,以桑蚕丝、草木染料为主要原料,图案清晰精美,色丰花饱。

大都以多重彩经起花的蜀锦,又称经锦。乃寸锦寸金之精贵。

在成都进货,一匹蜀锦为一等丝绸洛阳进价的三倍,如果在金城出售给西域商队可赚一倍。

此行见到引弓门客东蜀郡和东广汉,给予吾等很多支持。”

韩嘉补充道:“从金城去成都有六条路,第一条路走凉州陇西郡、凉州武都郡、益州汉中郡、益州广汉郡的剑阁、梓潼县、涪县、绵竹到达蜀郡成都,此路最长,要通过剑阁栈道;

第二条路走陇西、武都、广汉白水关、剑阁、梓潼县、涪县、绵竹到成都,比上条路近,但仍要通过剑阁栈道;

第三条路走陇西、武都、广汉属国阴平道、广汉属国刚氐道、广汉郡涪县江油城、绵竹,到成都,此路较近,但要通过阴平小路,翻山越岭,马队无法通过,货物需要人背;

第四条路走陇西郡、白马羌地盘、广汉属国刚氐道、广汉郡涪县江油城、绵竹,到成都。此路乘船到江油下船要转骑马;

第五条路走陇西郡、白马羌地盘、蜀郡湔氐道、蚕陵县、汶江道、绵虒道、郫县,到成都,此路最近,在陇西郡向西穿过巩唐羌和参狼羌的交界处或从参狼羌地盘穿过,进入白马羌领地,在白马羌地盘登船,沿汶水(岷江)顺水直达成都。

蚕陵县有蚕陵羌,汶江道是黑虎羌的地盘。

第六条路穿越烧当羌、钟羌、白马羌地盘、蜀郡湔氐道、蚕陵县、汶江道、绵虒道、郫县,到成都。”

韩遂正在寻找兑换西域货物的贵重物品,减少黄金的支出,蜀锦恰是替代黄金的好货,蜀地丝绸品质也好,于是决定去趟成都,购买蜀锦,考察丝绸,教会韩单和韩嘉如何做大宗贸易,顺路随烧当羌王去拜访白马羌。

于是,派东起去通知烧当羌王来新地汇合。

本来,可从烧当羌地界向南穿过钟羌地盘直达白马羌,烧当羌与钟羌处于敌对状态,只能走第五条路。

四日后,已是四月底,烧当羌王东扈交子东乾镇守,自带着总管家迷瑞、贸易管家来丛、来丛子来瑁、中都尉东庆、十名中军卫士、一百匹马、补给。

韩遂带着韩单、韩嘉、东起、张海、每船五名部曲船夫、十名韩家部曲、西域金币一万三千斤、黄金二千六百三十二斤、五百万钱、各种玉石山料样品、补给、驮钱币马三百匹,备用马五十匹,驮补给马和所骑马一百匹。

众人在新地上船。韩家大船由张海指挥,十船马匹、物品,二船人,共十二艘,六十名船夫。

韩遂和东扈等同在一船,沿赐支河曲向东北,折向东,过河关县,再向东北,进入黄河支流洮水向东南,折南向,经洮阳城、索西城,龙桑城,十三日抵达陇西郡临洮县县城。

索西城乃当年伏波将军马援次子车骑将军马防讨伐叛乱的羌人所筑。

一路两岸风光秀丽,在船上摆上酒,边喝美酒边谈论天下事,好不快活。

众人在临洮县县城下船登岸。临洮县县城在洮水南,这一带据说是秦遮虏障(秦长城)的起点。

向南行进,船夫留守大船。到达凉州武都郡羌道(县),折向西,穿过参狼羌地盘,渡过白水,进入白马羌地界。

参狼羌和白马羌几十年前叛乱,被大汉镇压后与大汉朝廷的关系尚好,受大汉拜封,年年进贡和服从征调。

众人到达白马羌大本营,来丛前去通报。一会功夫,王子杨威到营门口迎接入大木屋厅堂。

入座后,白马羌王杨兴一一介绍部属:中大将王子杨威、左大将杨益、右大将杨勒、中都尉杨普、左都尉杨莫、右都尉杨施、总管家杨吉、贸易管家杨和。

烧当羌王东扈向白马羌众人介绍了已方来访人员,见有汉人豪族公子,又是太学毕业,白马羌王微微起身示好,请众人入住。

一路舟马劳顿,先摆上酒席给众人洗尘。相互敬酒,喝的痛快,话匣子打开了。

韩遂问:“来到大王领地发现与其它羌部落有很大不同,一是诸位懂汉语;二是帐篷少,大都住木屋;三是大多数人的服饰与其它羌部落不同。”

知道韩遂是第一次来,白马羌王杨兴笑道:“说来话长了,本王自幼拜汉人为师,故略知一、二,让吾慢慢道来。

古时,中原周朝称华夏,周朝人称四周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其实五家同源,都是周朝之前的王朝分封的。而周朝春秋中叶始有狄之称呼,之前戎狄也不分。

西戎不仅在西部,春秋时的晋国,也就是现在的并州和司隶河东郡,戎部落杂处晋国其间。晋文公姬重耳之母乃大戎狐姬。

《周礼》将酒分为五齐三酒。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事酒、昔酒、清酒。

泛齐为酒糟浮在酒中,醴齐是滓、液混合酒,盎齐是白色酒,缇(tí)齐是丹黄色酒,沉齐是酒糟渣沉。

事酒为短酿;昔酒是短储酒,稍醇;清酒则冬酿夏熟,为酒之冠也。”

烧当羌王东扈插话提醒道:“王,跑题了吧。”

白马羌王杨兴哈哈大笑道:“本王没喝多,只是捎带展示一下本王的酒的学问,以免在韩公子面前失分。

吾如果说缇齐酒就是重耳母大戎狐姬发明的,尔等就不会说本王跑题了。

狐姬酿制了最早的葡萄酒缇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