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百七十七章、孙权分将治六郡,曹操烧粮胜官渡

十二月,联军探部送来信报:

扬州方面:

刘表从子刘磐,十分骁勇,与中郎将黄忠镇守长沙郡攸县,数次入侵艾县、西安诸县。

孙策曾以代理征虏将军孙贲为豫章太守都亭侯治南昌县,又分豫章郡海昏、建昌、艾县、建城、柴桑、历陵共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兼治海昏,并督诸将共拒刘磐,刘磐自此绝迹不再入侵。

太史慈的弓术精湛,曹操闻其名,寄其书信,内置当归,寓意归降。孙策死后,孙权统事,委以南方诸大事。

又以周泰为宜春县县长,魏朗孙魏滕为历阳县县长。而魏朗之子魏种被曹操重用为河内太守。

分鄱阳、余汗二县,初置葛阳县(上饶市弋阳县),以蒋钦为葛阳县尉。

豫章郡乃大郡,其实被豫章太守孙贲、庐陵太守孙辅、建昌都尉太史慈、周泰、蒋钦等分治,各管数县。

孙权延用孙策在世时任命的其它几郡太守。分别是庐江太守李术、丹阳太守扬武将军吴景、代领吴郡太守朱治。又以吕岱为吴郡郡丞。

孙权自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上虞县县长顾雍为郡丞,代理太守。以贺齐为会稽南部都尉,芮良为会稽东部都尉。以徐州彭城国人严畯为骑都尉。

延用抚军中郎将张昭为将军长史;以中护军周瑜为荆州江夏太守;以征虏中郎将吕范遥领荆州桂阳太守;以荡寇中郎将程普守丹阳郡重地石城县,遥领荆州零陵太守。

孙权姊夫曲阿弘咨引诸葛瑾,周瑜劝回曾欲投奔地方势力郑宝的鲁肃,孙权皆用为宾侍;又以陆康次子陆绩为奏曹掾,以步骘为主记。

诸葛瑾乃前豫章太守诸葛玄从子,诸葛珪之子。

孙策、孙权未设九江太守,曹操设九江太守旗况。

本年十月,孙权的庐江太守李术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郡梅乾、雷绪、陈兰等地方势力各聚众数万在江淮间。

曹操表豫州沛国相县人刘馥为扬州刺史。曹操在扬州独有九江郡,刘馥单枪匹马入九江郡,造一座合肥空城,建立州治,招怀梅乾、雷绪等,这些地方势力皆相继贡献钱粮。

曹操闻孙策死,欲因丧伐之。侍御史张纮谏止。曹操即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恰芮良亡故,曹操以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返吴郡,孙权不以介意。张纮与张昭同心辅佐。

曹操表征华歆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孙权放行。

孙策死后,庐江太守李术不肯听命于孙权,而且收纳其叛者。

孙权写信向曹操告状扬州刺史严象乃李术害之,肆其无道,宜速诛灭,明公勿救。于是,孙权派督军中郎将徐琨、孙河等举兵攻李术于皖城。

李术求救于曹操,曹操果然不救。徐琨、孙河等屠皖城,枭李术首。收其部曲二万余人。

孙权以孙河为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屯皖口。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刘馥派朱光实领庐江太守,进驻皖县县城皖城。

孙权实际放弃了扬州在江北的九江郡和庐江郡大半领地,退守楚江(长江)以南的江东和江西,在江北只沿江占据皖口、牛渚等要地,实控豫章、庐陵、丹阳、吴郡、会稽五郡全部和庐江郡小部分。

刘馥实控九江、庐江二郡大部分。

荆州方面:

张绣向曹操投降,献出南阳郡后。本年秋七月,朝廷立皇子刘冯为南阳王。没过几日,七月十二日(公元200年8月9日),刘冯很诡异地死了。

长沙太守张羡受桓阶鼓动,以长沙郡和邻近三郡(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叛刘表,刘表征讨四郡,打了数年无法攻克。而曹操与袁绍相对持,无暇救援张羡。

张羡病死,长沙郡复立其子张怿继任长沙太守。

本年,刘表攻张怿及零陵、桂阳二郡皆平之。

于是,刘表跨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不再向朝廷尽职贡献钱粮,而自家举办郊祀天地,平日仿帝仪容举止,私下备帝用车马舆驾。

据传,曹操向交州刺史张津答应会以零陵郡和桂阳郡的土地给彼,换取张津跟荆州牧刘表年年交战不断,以拖住刘表无暇与袁绍联合。

豫州方面:

为打袁绍筹备军饷,曹操制定新税科,下到各州郡,急征调绵绢,百姓增支颇为严峻。

又以许县县令满宠为汝南太守。

以名士任各县县长或县令,如沛国酂县县令陈群,汝南郡城父县县令何夔(kuí)等。

豫州汝南郡黄巾余部刘辟等叛曹操应袁绍,袁绍遣刘备带兵将助刘辟,豫州郡县或为抗税,多响应之。

汝南郡乃大郡,郡中淮水和汝水所跨之地与荆州刘表的章陵郡和江夏郡接壤,曹操将其从汝南郡划出,成立阳安郡,以当地豪强李通为阳安都尉。阳安郡辖有阳安县、朗陵县等。

袁绍遣使拜李通为征南将军,刘表亦暗招李通,李通皆拒之,斩袁绍使者,送袁绍所制印绶给曹操。

李通又与朗陵县县长赵俨作书与荀彧,以阳安郡百姓困穷,阻止急敛绵绢,以绵绢还民,于是上下欢喜,郡内遂安。

李通击破地方势力瞿恭、江宫、沈成、张赤等,定淮水和汝水所跨之地。

刘备掠汝南、颍川之间,自许县以南,吏民不安,曹操患之,听从曹仁建议,乃使曹仁将骑击刘备,大破刘备,刘备走之,曹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

刘备逃还至袁绍军中,袁再绍遣刘备将本部兵复至汝南,与黄巾余部龚都等合,众达数千人。曹操遣将蔡杨(蔡阳)击之,为刘备所杀。

冀州和兖州方面:

袁绍军屯于古阳武,沮授以曹操粮少说袁绍宜缓战持久,袁绍不从。

八月,袁绍向前移营,依沙塠为屯,东西三十余里。曹操亦分营与之相当。

双方起土山相对。袁绍射营中,曹操士卒多死伤,军中惧。曹操将领于禁督守土山,力战之,气复奋。

曹操使任峻典军器粮运。袁绍招募和派出的游击部数次抄绝曹操军粮道,任峻乃使千乘车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游击部不敢近前。

兖州山阳郡巨野县人李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给曹操军。

九月一日,日食。

曹操出兵与袁绍战,不胜,复还,坚壁。

袁绍或得公孙瓒工匠,学着仿制高橹楼,堆土山,居高临下,射箭入曹操营中,营中皆顶着盾而行。

曹操制霹雳车,发石以击袁绍楼橹,楼橹皆破。

袁绍军挖地道攻曹操,曹操营内挖长堑以拒之。

曹操众少粮尽,士卒疲乏,百姓困于征赋,叛归袁绍者众,曹操忧虑,与荀彧书,意退还许县。荀彧鼓励坚持,曹操从之,乃坚壁持之。

袁绍遣将领韩猛抄断官渡西道,曹操的督军曹仁击韩猛於鸡洛山,大破之。袁绍不敢再分兵外出。

袁绍又遣韩猛运谷车数千乘至故市。曹操依荀攸计,遣偏将军徐晃与中军校尉史涣邀击韩猛,督军曹仁夹击,破走之,烧其辎重、粮谷。

冬,十月,袁绍再次遣车运谷,使其将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押送,宿袁绍营北四十里的乌巢。

沮授建议袁绍遣将军蒋奇巡游,掩护淳于琼,袁绍不从。

许攸建议袭许县,抄曹操后路,袁绍不从。

许攸家人犯法,审配收许攸妻、子入狱中,许攸大怒,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袭袁绍在乌巢的辎重万余乘。

曹操大喜,乃留曹洪、荀攸、于禁等守营,自领督军校尉夏侯渊、讨寇校尉乐进、校尉许褚等将领及步骑五千人,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至乌巢,围屯,大放火,淳于琼营中惊乱。

到天刚亮,淳于琼等望见曹操兵少,于是领兵出阵门外,曹操急击之,淳于琼退保屯营,曹操不停地攻之。

袁绍闻曹操袭击淳于琼,听从郭图之计,只遣轻骑救淳于琼,而使其将高览、张郃等带主力攻曹操大营,久攻不下。

袁绍轻骑援兵已近至乌巢,曹操左右请分兵拒之。曹操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攻入屯中,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淳于琼、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杀士卒千余人,皆割下鼻子,缴获的牛马也被割下唇、舌,全送到袁绍援军面前。袁绍援军将士皆恐惧,溃逃。

郭图惭愧其计之失,复谮张郃于绍曰:“郃快军败。“

张郃忿惧,遂与高览焚攻营器具,前往曹操大营投降。曹洪疑,不敢受,荀攸解疑,曹洪乃受之。

于是袁绍军惊扰,大溃,袁绍及袁谭等仅与八百骑渡河。

曹操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获辎重财物巨亿。

余众七、八万人或伪降,尽坑杀之。

冀州诸郡多有举城邑降曹操者。

沮授来不及渡水,为曹操军所擒,不降,曹操劝无果,又谋逃走,乃杀之。

袁绍走至黎阳北岸,入其将军蒋义渠营。众将闻袁绍在,陆续聚拢来。

袁绍出兵前,田丰谏止,袁绍怒关押入狱。待兵败,怕田丰见笑,加上逄纪落井下石,于是杀田丰。

审配二子为曹操所擒,孟岱、郭图、辛评暗示袁绍审配或怀二心。袁绍改以孟岱为监军,代审配守邺城。

袁绍本想彻底废掉审配,咨询与审配不和的护军逄纪,没想到逄纪为审配说话,袁绍乃不废审配。审配由是更与逄纪亲近。

袁绍收散卒,攻定诸叛郡县。

士人传言,袁绍为人宽雅,但性矜愎自高,不能从善如流,故至于此大败。

冬,十月十二日(公元200年11月6日),有彗星出现于十二星次第五的大梁方位。

官渡之役,扬武将军张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

韩遂看完信报吃惊不小,一是袁绍败的如此惨重;二是见到从弟韩猛出战败走,生死未知。韩遂命探部加快联络韩猛,劝早返回凉州。

对于曹操坑杀袁军数万降俘,韩遂十分反感,这是曹操继徐州大屠杀后又一次杀戮,韩遂开始有些后悔把长子韩韬送往许县为人质。

又写信给妹夫武威太守张雅,请其写信交探部送给江东的严畯,以探扬州的内情。严畯是张雅读太学时的同窗好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