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二百六十四章、孙坚攻占洛阳城,袁术骗得幽州骑

五月,联军探部传来信报:

春,正月六日(公元191年2月17日),朝廷大赦天下。

关东盟军诸将议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反对。

韩馥、袁绍联名以书与袁术,袁绍又单书袁术,袁术均拒绝立刘虞为帝。

韩馥、袁绍竟遣前任乐浪太守张岐等送议书上刘虞尊号。刘虞面见张岐等,厉色叱之。

韩馥等又请刘虞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刘虞不听,欲投奔并州南匈奴以绝了这些人拥立为帝的念头,袁绍等这才住手。

二月十二日(公元191年3月25日),董卓暗示朝廷,帝乃使光禄勋宣璠持节拜董卓为太师,位在诸侯王上。

孙坚收复被董卓军蹂躏过的豫州颍川郡阳城县,设为自己的豫州刺史部治所,留下妻弟骑都尉吴景镇守阳城,又派一部挡住轘辕关的董卓军。

自领荆州、豫州军沿颍水孤军西进,欲通过司隶河南尹梁县,转而北上进攻洛阳。

早在孙坚进军接管豫州时,董卓事先从东部战线抽调驻扎在司隶河南尹荥阳县的中郎将徐荣所部和驻扎在司隶河南尹成皋县的校尉李蒙所部到洛阳南部,二人四出虏掠。

董卓的洛阳东部战线只留下河南尹朱儁、洛阳令诸于等部。

孙坚军辎重船在颍水上游卸下粮物扎营时,遭遇从颍水北岸奔袭而来的徐荣军和李蒙军,孙坚军全军溃败。

徐荣生擒颍川太守凉州武都郡下辨县人李旻和李旻好友张安,解押到洛阳。

董卓恨李旻和张安同为凉州人竟然参加盟军,下令烹杀二人,二人临入鼎,相谓曰:“不同曰生,乃同曰烹。”非常凄惨。

同时,董卓下令诛杀俘获的孙坚和李旻军俘虏,以布缠裹,倒立于地,再以热膏灌杀之,场面极其残忍。

又擒获袁绍任命的豫州从事李延,煮杀之。

前任豫州刺史孔伷起兵反董卓时,颍川太守李旻追随孔伷。孔伷死后,孙坚接管豫州,李旻率颍川郡归顺孙坚,带颍川军随孙坚军西进被徐荣擒获。

孙坚常头戴包裹鬓发的赤罽巾帻,逃跑时脱帻令亲近将祖茂戴之。董卓骑兵争逐祖茂,故孙坚从小道得以逃脱。

祖茂以帻挂坟间烧柱,伏草中,躲过追兵。

孙坚收拢散兵,进占阳人聚,董卓派驻扎在司隶河南尹新城县的东郡太守胡轸督五千人马,率骑督吕布等将领,从新城县县城出发,前往迎击。

胡轸性急,出兵时扬言:“这次去,要当斩一青绶,部队才会整齐军纪。”诸将颇为不快。

青绶乃挂在银印上的青色的绶带,校尉及以上官吏标配。斩一青绶,就是要斩一校尉及以上官吏。

胡轸军行至阳人聚西南的广成聚(广成关,广城苑),离阳人聚尚有数十里。天色已晚,士马疲极,本应休息。

按董卓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也要求在广成聚住宿,秣马厉兵,养精蓄锐,然后再乘夜进兵,天明时分攻城。

但诸将恶惮胡轸,想败坏彼之功。于是,吕布等人便说:“阳人聚城中敌兵已经逃跑,应该快点去追赶,寻求战机。否则,就没有机会了。”

胡轸便率军连夜进发。到阳人城下,城中守备十分严密,偷袭不可能成功。

这时,军队饥渴困顿,士气低落。加上是在夜间,没有堑壕工事防御。

将士们刚刚解甲休息,吕布又令人传布谣言,说孙坚率城中将士乘夜来袭。

军众黑夜中,不明真假,扰乱奔逃,弃盔甲,失鞍马,十分狼狈。

孙坚乘势出城追击,胡轸全军溃败,都督华雄也被斩杀。

孙坚阳人聚一役获胜,名声大起,威望更著。

袁术受人挑拨疑心孙坚,中断向孙坚军中运输军粮。孙坚连夜乘马百里,直奔鲁阳,拜见袁术。

孙坚以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将军报家门私仇,说动袁术。袁术恢复调拨军粮,孙坚立即回营。

董卓惧怕孙坚,派与孙坚随张温周慎西征时曾有一面之交的部将李傕为说客从司隶河东郡安邑县赶往孙坚大营。

传达董卓愿与孙坚联姻,以董卓未满十五岁孙女董白配孙坚十六岁长子孙策,并让孙坚开列孙家子弟中能任刺史、郡守的名单,答应保举重用。

孙坚义正辞严地拒绝,当即下令向离洛阳城南九十里的太谷关(大谷关)进军。

董卓自出与孙坚战于诸陵墓区,董卓兵败,留下吕布部、河南尹朱儁部、洛阳令诸于部留守洛阳,率主力经洛阳,过函谷关,撤往弘农郡。

董卓自屯司隶弘农郡黾池县,又抽调驻司隶河东郡安邑县牛辅的数部兵马聚于司隶弘农郡陕县。

孙坚从宣阳门进入洛阳,在洛阳城中与留守的吕布军交战,吕布败走,朱儁与孙坚合。

孙坚占领洛阳西的谷城、函谷关。洛阳令诸于退往函谷关关内。

洛阳一片残破瓦砾,百里无人烟。孙坚派兵清扫汉室宗庙,用太牢之礼祭祀。

又平塞被盗之诸陵,于城南甄官井下获得传国玉玺。

中平六年,何进被宦官所杀,京师大乱,玉玺丢失。

孙坚分兵出函谷关,过弘农郡新安县,抵近黾池县。

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诸将屡败矣,奈何不了吾也。征凉州联军时,唯孙坚能与吾同略,诸将军宜慎之。

董卓使东中郎将董越屯弘农郡黾池县,中郎将段煨屯弘农郡华阴县,中郎将牛辅屯河东郡安邑县,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盟军。董卓车驾入长安。

周昂、周喁二人之兄周昕上年在任丹阳太守,曾和驻守扬州九江郡寿春县的扬州刺史陈温一同补给曹操派到扬州募兵的夏侯惇四千丹阳兵。

陈温向曹操补兵后守城兵力不足,被袁绍任命的扬州刺史袁遗带豫州汝南汝阳袁家部曲袭占寿春,九江太守边让弃官回家陈留。

陈温跑到九江郡合肥县继续在任扬州刺史。

袁术表徐州下邳国名人陈球长子陈瑀为扬州刺史。

丹阳太守周昕与袁术相恶,袁术上表孙坚妻弟骑都尉吴景领丹阳太守,率孙坚大部分留守阳城的兵马,穿越豫州的颍川郡、汝南郡,扬州的庐江郡,攻丹阳的周昕。

袁术不同意袁绍拥立刘虞为帝,与袁绍交恶。

袁绍私任命扬州会稽郡人周喁(日 禺,禺)为豫州刺史,抢夺袁术任命的豫州刺史孙坚的地盘。

又命周喁兄周昂从丹阳郡郡府宛陵县县城抽兵向西北急进,率兵袭击孙坚的治所阳城。

孙坚阳城守军被吴景带走大部分,周昂攻占了阳城。

周昕向曹操补兵和周昂带走一半兵力后,守备丹阳郡郡府宛陵县县城的兵力不足,被吴景夺取了丹阳郡。周昕弃城回家乡会稽郡。

袁术、孙坚丢掉阳城,得到丹阳郡,袁绍得到扬州九江郡寿春县和豫州颍川郡阳城县。

孙坚留下朱儁镇守洛阳,率全军回师鲁阳。

又报,年初,幽州牧刘虞久无朝廷音信,派幽州右北平郡无终县庶民田畴出使长安。

田畴自选家客二十骑,过居庸关,出边塞,顺着阴山南,直奔并州朔方郡,走小道,竟到了长安,完成了使命。

朝廷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不受。

帝欲东归洛阳,偷偷派刘虞子侍中刘和潜出武关,去幽州找父刘虞来救帝。刘和出武关抵达南阳郡宛城,被袁术扣留。

袁术另派亲信使者去见刘虞,说要一起派兵西进去接帝东归。

刘虞于是派遣数千骑兵到达南阳,而袁术竟留下自用,不予派遣。

之前,刘虞部将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看出袁术耍诈,阻止之,但刘虞不听,公孙瓒就偷偷派人劝袁术扣留刘和,并吞并刘虞派去的部队。

刘虞知后与公孙瓒的怨恨加深了。如此一来,刘虞所部精锐骑兵减少了。

公孙瓒派从弟公孙越,率领一千骑兵去南阳与袁术联盟。

韩遂看到信报上会稽郡人周昂的名字,想起周昂是当年在太学读书时《毛诗》班的同窗。

袁术得数千幽州精骑又得公孙越千骑,战力定会猛增。

韩遂纳闷,数千幽州骑兵走何道路到达南阳?如穿越韩馥的冀州,必被袁绍和韩馥扣留。

还有一可能,从幽州走海路,到达刘虞家乡徐州东海郡国,再从东海郡国,穿过豫州沛国、豫州汝南郡,到达南阳郡。

为了证实这一猜想,韩遂查有关徐州的信报和羊皮地图。

在任东海王是汉室宗亲刘祗。而刘虞的先祖,恰是曾为本朝开国光武帝长子废太子的东海恭王刘强(刘彊)。东海王王位经刘政、刘肃、刘臻等,传到刘祗。

故刘虞的骑兵受刘祗关照可通过东海郡国,避开徐州刺史陶谦的治所下邳国,从东海郡国最西端的戚县直接进入豫州沛国。

韩遂再查,现任沛相正是豫州汝南郡汝阳县袁术家族之人袁忠,可为袁术接应幽州骑兵通过沛国。

由此,韩遂更加确信,刘虞运兵路线是走海道。所需的数百艘大船或得到沿海汉室宗亲的私家船队的支持。

韩遂叹乎,刘虞乃光武帝长子一脉,德望和军力乃汉室宗亲之首,刘虞如称帝,袁术或也另立一帝,三帝并立,天下更乱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