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四百九十九章、成公英凑拢余部,主力军难复战力

军师成公英在显亲忘己忙公务,渐渐走出妻、女失踪的悲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重整军队的事务中。

渭南战败后,数月以来,散落和躲藏在民间的联军和关西八将的兵,能回来的都已陆续设法返回。死亡将领名单也得到确认。

与上年末计数相比,本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五十五名汉兵和二千七百一十七名羌兵返回,重新加入联军。

对于这四千零七十二人,韩家补发给本年的三千六百六十五斤西域金币的购衣钱和年薪钱,另发十个月的军粮六万一千零八十石粟米。

韩家给士兵的待遇仍超过望族及各势力,故逃散的兵仍有愿意回来的,除非家在三辅。

成公英报主公韩遂批准后,二月里,重新整编全军:

去除已投马超的杨千万部下牙门将杨奎的九百氐骑。

兵力分布为羌兵四万二千七百一十七人、汉兵八千六百二十七人、胡兵二千五百九十七人,氐兵五百五十一人。

总兵力达五万四千四百九十二人,韩遂颇为满意,只可惜汉兵越打越少,又不敢向凉州望族征兵役,以免望族群起攻之,连凉州都待不下去。

汉兵中精选二千人重建铁骑。

韩遂本想恢复四千铁骑,但实在是从近九千人中找不出四千壮汉,只好暂时重建二千铁骑。

联军中的韩家军主力一直以古九剑取名。古九剑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渊、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

最初成军时,韩遂将墨阳改为夏阳,邓师改为韩师。现如今,夏阳军全军覆没,夏阳已失,故,改回古剑名“墨阳”。

第一军,棠溪部:

偏将军麴演,兵力八百汉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韩焓;

校尉麴冰;

中军别部司马麴光;

都尉麴芮;

别部司马麴匡,曲长麴泰、曲长郭佩;

别部司马麴威,曲长王署、曲长姚嵩;

都尉麴灿;

别部司马麴连,曲长吕卢、曲长马志;

别部司马麴麦,曲长方山、曲长吴辟。

第二军,墨阳铁骑部;

中郎将尉迟铁,兵力一千汉铁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张缤;

校尉卫廉;

中军别部司马张都;

都尉沈乔,别部司马郦明、冯浠;

都尉羊兆,别部司马蒋帕、阴溪;

校尉钟觉;

都尉焦盛,别部司马南谱、翟石;

都尉师昙,别部司马祖封、尚成。

阵亡者:校尉滕夏、别部司马范委、别部司马庄熹。将高陵守备校尉二部将领补上。

第三军,合伯部:

偏将军蒋石,兵力八百汉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韩具;

校尉蒋理;

中军别部司马胡富;

都尉蒋贝;

别部司马蒋泉,曲长秦徽、曲长姚映;

别部司马张茧,曲长马亮,曲长应汤;

都尉蒋全;

别部司马萧立,曲长陈番、曲长李始;

别部司马韦慈,曲长曹珀、曲长毛余。

第四军,韩师部:

偏将军阎行,兵力八百汉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韩科;

校尉阎斌;

中军别部司马窦河;

都尉阎渊;

别部司马郭复,曲长钱憧;

别部司马马文;曲长孟贾;

都尉阎安;

别部司马万俊,曲长徐当;

别部司马郭骆,曲长祁全。

第五军,宛冯部;

中郎将韩铜,兵力一千汉铁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韩介;

校尉纪牧;

中军别部司马左炅;

都尉于寒;

别部司马薛河,曲长孙固;

别部司马任飞,曲长凉方;

都尉孙苇;

别部司马赵浃,曲长康惠;

别部司马余巨,曲长程戊。

第六军,虎渊部;

偏将军田乐,兵力八百汉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韩遵

校尉田矛;

中军别部司马马涵;

都尉田贺;

别部司马刘练,曲长李齐、曲长田斌;

别部司马田蜚,曲长窦喜、曲长郭段;

都尉田牟;

别部司马田擎,曲长马奎、曲长赵承;

别部司马田儒,曲长窦定、曲长马辅。

第七军,太阿部:

偏将军阳逵,兵力八百汉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韩壶;

校尉阳盖;

中军别部司马阳丰;

都尉阳东;

别部司马成公飞,曲长李发;

别部司马池合,曲长上官虎;

都尉阳珀;

别部司马阳琮,曲长彭育;

别部司马马彤,曲长辛预。

第八军,莫邪部;

偏将军尉迟延嘉,兵力八百汉骑,暂驻允吾;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韩玦;

校尉朱旺;

中军别部司马白朝;

都尉彭途;

别部司马赵发,曲长法恺;

别部司马韩汾,曲长耿乐;

都尉蒋雨;

别部司马苏胃,曲长辛柯;

别部司马马垒,曲长乐锐。

阵亡者:校尉韩芦、都尉万烨、都尉文程。

第九军,干将部;

牙门将李方,兵力八百汉骑,驻防陇西郡;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上官俱;

校尉韩宫;

中军别部司马吴贺;

都尉李环;

别部司马李钧,曲长上官猛;

别部司马李萌,曲长藉稼;

都尉韩定;

别部司马李甘,曲长双梧;

别部司马李度,曲长韦壶。

阵亡者:原干将校尉部校尉江茂、都尉韩陟、别部司马辛牟、别部司马李趣、都尉韩麓、别部司马艾岱、别部司马王佺。

第十军,长离川部;

偏将军韩仁,司隶羌骑部并入。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梁缇;

烧当羌兵力七千八百一十六羌骑,司隶羌骑部兵力二千五百羌骑,合计一万零三百一十六骑。

驻防长离川、陇县、汧县的回城、番须口镇和阳城等地。

烧当羌部;

校尉东伏、麻盖、滇匀、那具、来申。

司隶羌骑部:

司隶羌骑一部;

校尉王布,兵力五百羌骑;

中军别部司马,空缺;

都尉梁胡,别部司马且亮;

都尉良考,别部司马梁留。

司隶羌骑二部;

校尉黄发,兵力五百羌骑;

中军别部司马,空缺;

都尉梁万,别部司马且山;

都尉良鲁,别部司马梁西。

司隶羌骑三部;

校尉徐然,兵力五百羌骑;

中军别部司马,空缺;

都尉梁世,别部司马且原;

都尉良飞,别部司马梁卫。

司隶羌骑四部;

校尉李悌,兵力五百骑;

中军别部司马,空缺;

都尉梁布,别部司马且立;

都尉良继,别部司马梁条。

新平羌骑校尉部;

校尉左威,兵力五百羌骑;

中军别部司马,空缺;

校尉芒奢、注柯、东晔。

第十一军,高平部

安定郡高平县和三水县休屠各胡裨将军兼安定属国都尉郝全,一千五百八十四胡骑。

中郎将郝节;

校尉郝真、郝曲。

阵亡者:郝乔、郝尚。

第十二军,冀县东羌校尉部;

校尉东起,兵力一千羌骑;

中军别部司马良珂。

第十三军,安定郡三水县都尉部都尉韩绛,一百二十二汉骑。

第十四军,预备部,驻防凉州汉阳郡显亲县;

牙门将樊霹,兵力一百零五汉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郭并;

校尉阎泊;

都尉齐斌,别部司马黄肃;

都尉祁登,别部司马刘约;

第十五军,钟羌部,驻防钟羌四乡、新地、西镇;

牙门将尉迟银,兵力一千五百羌骑;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良其;

校尉梁嘠;

都尉梁牙,别部司马且皮、良合;

都尉良波,别部司马梁竹、且木;

校尉且伊;

都尉梁温,别部司马且牛、良峦;

都尉良付,别部司马梁备、且司。

第十六军,陇西郡鄣县羌部落中郎将饿何俾,牙门将饿何牙,四千五百八十二羌骑;

第十七军,南安郡豲道县羌部落中郎将烧戈颓,牙门将烧戈千,四千五百九十一羌骑。

第十八军,金城郡金城县羌部落中郎将伐同伏,牙门将伐同须,四千五百四十五羌骑。

第十九军,西平郡临羌县羌部落中郎将蛾遮璠,牙门将蛾遮力,四千七百一十七羌骑。

第二十军,陇西郡首阳县羌部落中郎将迷虎,牙门将迷列,四千五百八十五羌骑。

第二十一军,汉阳郡西县皇家军马苑周边的羌部落中郎将柯沭,牙门将柯柏,四千八百六十五羌骑。

第二十二军,汉阳郡勇士县羌部落,中郎将迷贵已亡,迷虎暂代部落首领,牙门将迷原,五百八十七羌骑;

第二十三军,安定郡都卢城、瓦亭镇羌部落,中郎将迷瑞已亡,迷虎暂代部落首领,牙门将迷封,六百七十九羌骑;

第二十四军,陇西郡氐道县麹山翅上和为翅一带的氐部落中郎将杨浮,四百六十一氐骑。

第二十五军,金城郡临羌县西平亭湟中卢水胡中郎将伊介及部落迁往祖厉驻防,六百二十三胡骑;

第二十六军,金城郡临羌县西平亭休屠各胡牙门将金盛及部落迁往祖厉驻防,二百一十胡骑。

第二十七军,汉阳郡略阳县氐部落牙门将蒲方部下别部司马蒲余,九十氐骑;

第二十八军,北地郡卢水胡,暂驻防北地郡泥阳县;

牙门将彭析,兵力一百八十胡骑。

校尉彭冉、彭旁。

第二十九军,水军部,驻防凉州水路各县;

中郎将张海,兵力八百汉步兵,一百六十艘大船;

中军别部司马侯锐;

校尉吴篷、王渔、黄轱、左刚。

牙门将李门;

校尉徐齐、曹冒、侯格、郛礼。

第三十军,金城羌骑校尉部,驻防凉州金城郡允吾县;

校尉江惠,兵力七百五十羌骑;

中军别部司马费准;

都尉梁虎

别部司马梁益,曲长且库;

别部司马良喜,曲长梁安;

都尉良辟;

别部司马且泉,曲长良文;

别部司马梁牛,曲长且午。

第三十一军,弘农部,自经营;

偏将军孙威,自经营兵马二千人,归联军总兵力零人,总计二千人;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辛刚;

校尉韩聿,驻守丰乡城;

别部司马东桂阳,兵力五百;

校尉王间,驻守武关;

别部司马东南阳,兵力二百五十;

别部司马东南郡,兵力二百五十;

别部司马东江夏,兵力二百五十;

别部司马东武陵,兵力二百五十;

都尉孙狼,向弘农郡南部发展;

别部司马东零陵,兵力二百五十;

别部司马东长沙,兵力二百五十。

下落不明者:偏将军杨寺、中军别部司马周魁、校尉屠贯、别部司马阳桂、别部司马江威、校尉古庐、别部司马池瑗。

第三十二军,益州部,自经营;

牙门将韩叶;

洮水南岸白马羌骑都尉部;

都尉辛理,四百羌骑;

第三十三军,侍卫部,自经营;

主公侍卫队;

主公夫人侍卫队;

第三十四军,西域百骑部。

第三十五军,于阗部,自经营;

裨将军韩谦;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赵费;

中郎将韩贲,兵力四百羌骑

校尉韩也。

校尉韩育,兵力二千汉骑;

中军别部司马周锐;

都尉郑秉,

别部司马秦谷,曲长叶乐;

别部司马苏朔,曲长申庆;

都尉冯川;

别部司马许文,曲长桑明;

别部司马叶乐,曲长向迁;

校尉姚石;

中军别部司马冉琮;

都尉姚衡;

别部司马姚列,曲长姚济;

别部司马姚贵,曲长姚复;

都尉姚贺;

别部司马姚越,曲长姚槐;

别部司马姚栎,曲长姚固。

第三十六军,居延部,自经营。

代理张掖居延属国都尉韩史,兵力三千六百五十四汉步骑;

代理张掖居延属国长史韩尤;

张掖居延属国韩家总管韩葛,副总管韩机;

中军别部司马兼军需别部司马韩笛

别部司马李目;曲长杨罗;

别部司马韩茂;曲长韩节,韩远;

别部司马韩雳;曲长韩考、韩奇。

所列出的阵亡的主要将领未超出所有阵亡将领预留的一成抚恤钱,不用另拨付。

韩遂看着成公英整编军队的名单,见其将侍卫队、西域百骑部、居延、于阗也拉进来,硬凑齐三十六个军,觉得很有趣。原本想让张掖居延属国被朝廷视做汉军驻军,现在已没必要,拉进来可行。

将自经营的部队计入共有六万多人,平均一军一千六百多人,还算合理。传出去可起震慑作用。

但主力汉九军只有七千六百人,按一军二千人满编,尚缺一万零四百人。如得不到补充,战力很难恢复如前。

韩遂也想过将长离川骑兵分散补充给汉九军,但之前的经验说明,汉羌混编的战力反而不如分开,故忍住未拆长离川骑兵,而是加强了。

而向凉州、雍州望族征兵役必遭到强烈对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