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四百九十章、多兵种协同渡水,立冬日浇水结寨

次日早晨,天冷冻手。

马超领兵继续发动第一轮攻势,骑兵如往日一样排成排压到曹操寨墙前。

马超突然发现,曹操军连夜建起的寨墙与以往不同,不是沙土简单堆积,而是沙土掺河水冻结而成,十分坚硬,用工具去砍寨墙只留个浅印,用矛枪去戳寨墙只留下一个浅洞。

而且营寨比之前扩大了五倍!渭南曹营竟然结寨成了!如同一个城池!

曹操军躲在营寨内对外射箭,马超骑兵冲不进营寨,只好立刻撤回大营。

当日,曹操从黄河突然调来更多的战船,约有一百艘,排成二排堵住渭水,持弓射箭,不让联军司隶水军的战船靠近,然后再次搭起浮桥,联军司隶水军毫无办法。

夜晚,浮桥建成,约八万曹操军士兵走浮桥进入渭南曹营。

关西诸将估计渭南曹营前后加起来约有十万人。

韩遂以此推算,左冯翊北曹营、甬道、南曹营至少需要二万兵留守,说明曹操近日从河东又调来援兵不少于二万人。

关西盟军仍按老办法,每日分三批,轮番去渭南曹营外谩骂、挑战,曹操不出战。

一夜筑成冻土城,韩遂猜曹操动用了数万支皮囊盛水,用人传人的方式送到寨墙处,向沙土浇水冻结垒墙。

一夜搭建跨河浮桥,必先备足铁链和粗绳,昔日曹操赤壁之战吃亏于连环船,今日用之建浮桥,韩遂猜曹操已有浮桥营。

看得出曹操军队已进行了细致分工,有水军营、水运营、辎重营、浮桥营、结寨营等等,虽然或是兼职,但平时有过专门的训练,临阵补给、施工、分工协作做的十分出色。韩遂暗中佩服。

相比之下,关西军全靠马匹多,几乎所有补给均用驮运,牛马车用的较少。

曹军渡河处渭水水面约三分之一里(约146米)。

韩遂隐隐意识到联军水军船太少了,临时增加到三十六艘战船,每船五名船夫和二十五名弓箭手。

而曹操的水军营至少有三营,约三千人和一百艘战船,可排满两排,横阻渭水水道;

曹操的水运营至少有二营,二千人和四百艘船,可一次运送四千步兵或二千骑兵渡水,二万人需五趟,八万人需二十趟;

曹操的浮桥营至少一营,约一千人和二百艘船,船并列连环,渭水仅需一百二十艘船左右就可成浮桥。

此外辎重营至少有五营,五千兵、一万五千民夫和一万五千辆辎车。结寨营至少二营,二千人和大量工具。

不算民夫,五个兵种就至少有一万一千人,这些兵还未计入此次出动十万主力军。连同守北曹营和南曹营及甬道的二万人。曹操此次应该出兵十三万一千人左右。民夫不少于此,或加倍。

此役吾军如败,必败始于水军不足。如果联军水军有二百艘战船,就可以完全控制黄河及渭水水面,截断渭水运兵水道和河东粮道,曹军必败也。

曹操摆出的这个阵势,插入潼关的西边,使关西盟军的潼关优势尽失,韩遂、马超等关西诸将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似乎无解。

韩遂写信给留在陈仓的成公英问计,并在信中告知已试过向东突进之策,不可行,曹操有重兵守弘农郡沿黄河的各县县城,直到函谷关。另外,马超提过全军去渭北。

成公英的家丁成公申代笔回信,称病得不轻,发高烧不退,见主公的信十分焦虑,但一时也想不出好的解破之法,只提出五策供主公选择:

第一策是建议立刻迁三辅民和全军退回凉州,据险而守。

韩遂考虑到涉及几十万人的仓促长途大搬家,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加上天已渐冷,沿途不知要死多少人,如同董卓毁洛阳迁百万人口去长安,被世人骂惨,韩遂宁败死也不愿意成第二个董卓。

而且未战先撤,军心必乱,终归一败,不如放手一博,或有生机。韩遂忆起对抗周慎、张温、皇甫嵩等,最终都获胜,故首先否定了此策。

第二策是主公退守陈仓,向凉州徐徐撤退,节节抵抗;马超去渭北袭扰甬道,向安定郡徐徐撤退,节节抵抗;关西八将中三人攻并州上郡,一人护粮道;另四人中三人出武关攻南阳,与刘备夹击襄阳,一人护粮道,在曹操到南阳时,襄阳已破,与刘备一起北伐,并通知孙权北伐。主公再联合马超反攻三辅。

此策对韩遂吸引力很大,十军各自为战,但每个主将要有很高超的作战和判断能力,否则容易被曹操各个击破,而且到明年,三辅的粮食全部落入曹操之手,各军分散,军粮不济。另外去武关外的四将是否愿意?如果改为吾去南阳,四将去守陈仓,能否守得住?

第三策是一半主力从夏阳渡黄河杀入河东,切断曹操的粮源,一半主力在三辅各城节节抵抗,拖住曹操的主力十日,其必断粮。

夏阳县的船只有限,一次渡河的部队人数不足,又无水军,曹操战船截断黄河水道,去河东的部队就断粮了。此策最不可取、最冒险。

军师仍把此策写入或许是因为曹操和吾方都不会这样做,一旦真敢冒险,或许会出其致胜。但派谁过河?除非关西十将人人都陷入绝境,否则只要有一成把握直接决战可胜,都不会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险过河去河东郡,虽然那里必然空虚,一旦进入,或许如入无人之境,粮食也能抢到。

第四策是一半主力从杀入并州上郡,直奔冀州;另一半主力在三辅、凉州层层抵抗和拖住曹操主力,并负责护卫入并州之军的粮道,如三辅、凉州的粮食不济,必要时夺取雍州武威郡获取军粮。

此策也不失为良策,韩遂认为去并州只有派马超为帅,但马超人少只有让马超领关西八将前去并州,问题是关西八将在三辅已舒服多年,岂肯听命马超去并州?

第五策是全军退到陈仓一带坚守,邀张鲁加盟出汉中,在陈仓附近决战,加上张鲁的数万兵力和吾联军后方所有兵力,吾军总数超过曹操一倍。而现如今,曹操军已到潼关西边,吾军已失去潼关支撑点,在潼关决战已无意义。

韩遂认为此策可选,但关键是张鲁愿不愿前来?

这五策,加上已试过的攻弘农之策、马超移师渭北之策,以及潼关决战之策,共计八策,韩遂综合判定,以关西十将及各军的能力,只有继续采用潼关决战之策,一旦分兵或大迁移,军心必乱,无策可成事。

韩遂怕一旦战败失去陈仓城和成公英,派人去护送成公英撤往显亲县。

韩遂命关西诸将继续从各县将留守的兵的一半调到西南大营,准备决战。每支前来增援的军队都在渭南曹营能看见的距离内通过,以向曹操炫耀援兵源源不断。

韩遂也将驻守长安的迷瑞和四千羌骑、驻守长陵的迷贵和四千羌骑也调来。但似乎无效,曹操军无反应。

马超等将再次到渭南曹营前挑战,曹操仍拒出战。

韩遂召开联军在场曲长及以上级别将领会议,众将商议半天也拿不出办法。

麴演、田乐、蒋石、阳逵四人提出以防万一,立刻通知本家族在三辅的人口回迁回金城郡老家西平郡。

韩遂认为不迁为妥,理由是,如胜,迁走还要迁回来,折腾人;如败,已成曹操之敌,就算退守凉州也迟早守不住,那时反而会被曹操屠城杀光。

假如将家族人口留在三辅,败了,曹操很可能不会屠城,这些人口就变成大汉子民在三辅的人口,或被曹操迁往其它地方,至少可存活下去;胜了,仍是三辅人。

因此鼓励众将要有必胜信念打好此役。

麴演、田乐、蒋石、阳逵四人不从,韩遂也不便阻挡之,只能听之任之。

韩遂干脆通知下去,任各家自定去留,以免自己日后招怨恨。

最后,麴家、田家、蒋家、阳家、阎家、郭家等有庄苑在西平郡的家族赞同回迁,其它金城郡和西平郡原籍的家族都觉得关西盟军会获胜而不迁。

商县县长程希从京兆传来消息,蓝田到商县一带的南山里有刘雄鸣的余部,前不久,马超将刘雄鸣赶跑,刘雄鸣去投靠曹操,被封为偏将军,派回南山收拢旧部,准备袭扰关西盟军,结果刘雄鸣部将郭宾等不愿意降曹操,挟持刘雄鸣,截留逃往汉中的流民,重新聚众五千兵,并派人到商县来表明诚意,愿意出兵把守武关道口,不让曹操的军队从南阳犯三辅。

守城兵所留很少,联军偏将军孙威守武关的兵也不多,程希正担心孙威守不住武关,曹操军一旦进入武关,商县县城是第一个攻打的县城,故程希已允许郭宾带兵到武关道口附近的村落驻扎。

马超、韩遂等欣喜,没想到这郭汜的部将郭宾关键时候起到作用,相当关西盟军多了五千人马。

韩遂猜测或许郭宾明白关西盟军中有不少郭汜的旧部,从某种程度讲,心更向着这边。

韩遂派参军韩继去拜见刘雄鸣、郭宾,允诺击败曹操后赠送五千斤西域金币做为助力把守武关的回报。

又命孙威将武关的兵力抽出来,深入南阳郡,袭扰曹操军据守的襄阳的后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