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四百四十五章、蒲头部收回后套,索头部迁入云中

七月中,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诘汾派拓跋金来长安邀请韩遂。索头部上年之前已分九批移民迁往河套,本次再迁走一万口。

韩遂以为拓跋诘汾要随部落迁走,于是将征西将军府交给军师成公英代管,取了价值二百斤黄金的财宝礼物,领着侍卫队前往索头部大本营所在地武威郡媪围县。

韩遂等在金城郡榆中县渡过黄河,到达媪围县,见到沿途都是索头部的哨骑。

该县属于武威太守张猛的领地,刚和张猛打了几仗,韩遂一路上颇有些为己安全担心。

韩家对鲜卑索头部贸易与事务总管韩蔼先接到邀请,携妻拓跋萱从允吾赶来。韩家对鲜卑贸易与事务总管韩宝也受邀从允吾一同赶到。

征西将军府平准官署吏拓跋银和妻成公岚也接到邀请从榆中县赶到。

拓跋诘汾、子拓跋力微、韩蔼、韩宝等亲自到辕门外十里迎接韩遂。

拓跋力微转眼已三十三岁,一身武将装扮,十分精神,说得一口汉话。

入大帐后,韩遂向拓跋诘汾赠送价值一百斤黄金的财宝礼物,其余礼物分给拓跋诘汾属下和重要家眷。

拓跋诘汾在接风宴上向韩遂介绍部落情况。

第一件事,拓跋诘汾的父亲拓跋邻仍健在,已九十六岁高龄,老的走不动路骑不了马了,而部落迁移,只能骑马,沿途险要处无马车通行之路。

于是,拓跋诘汾改变原定最后一批全部迁走的主意,要留下来照看父亲数年,并留下二千骑兵和一万人口,超过十万的人口是这些年新生人口之数,将在父亲去世后做为第十一批再迁移。决定派次子拓跋力微带领第十批部落人口一万人前去河套。

第二件事,中大将拓跋彪子拓跋狐与妻韩巧,左大将拓跋虔子拓跋保与妻韩逍、右大将拓跋宾子拓跋贺与妻韩遥已在前些年已迁去河套。

拓跋诘汾长子秃发匹孤护着母、妻胡掖氏、长子秃发寿阗、秃发寿阗妻及两子已先行到达河套,掌管那里的部落事务和军务。

拓跋金妻成公裳要随部落迁走,因此哭得最伤心,拓跋银妻成公岚和韩蔼妻拓跋萱一直在安慰之。

第三件事,蒲头趁曹操与高干交战,越过河套的后套平原,带领本部落和先期到达的窦宾和秃发匹孤等,夺得无人占据的河套的前套平原。

前套平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并州五原郡黄河北部(包头市);二是并州云中郡黄河北部(呼和皓特市)。两块平原区域沿黄河北岸连在一起,故称为一个平原。

第四件事,最初,蒲头是将朔方郡黄河北部属后套平原的地区分给索头部落和没鹿回部落,五原郡黄河北部和云中郡黄河北部不属于后套平原,虽然放牧水草也丰盛,但比不上后套平原地区前汉朝留下的纵横交错的沟渠网。

云中郡黄河北部平原由荒干水(大黑河)、武泉水(小黑河)、白渠水(宝贝河)浇灌,土壤肥沃,水草丰盛,宜农又适牧,乃战国李牧驻防之地。而五原郡黄河北部单靠黄河水浇灌。

蒲头最终分给索头部的地盘在并州云中郡黄河北部,分给窦宾的没鹿回部落在并州五原郡黄河北部,而蒲头部落一直居住在朔方郡黄河西部和北部的后套平原。

蒲头部落中王皓等一部分人弃牧从事耕种多年,在抵御住漠北鲜卑的掠扰后,收回荒地耕种,不让放牧,蒲头这才将索头部和没鹿回部落向东迁移。

索头部和没鹿回部落从凉州迁来的过程十分艰苦,就算是对蒲头不满,也无法再迁回凉州了。

第五件事,索头部到达云中郡后,立刻占据了武泉、北舆、咸阳、云中、原阳、定襄、沙陵、萁陵、武进、成乐等县,并把成乐县改名为盛乐县,沙陵县改为金陵县。

拓跋诘汾给长子秃发匹孤分得武泉、北舆、咸阳三县和三万人口,镇守北方。

拓跋诘汾次子拓跋力微分得云中、原阳、定襄三县和三万人口,居荒干水和白渠水之间,以云中县为军需粮草大本营,为防漠北鲜卑的第二道防县。

金陵、箕陵、武进、盛乐四县和五万人口留给拓跋诘汾,以盛乐为主大本营,以金陵为辅大本营,南防并州曹操军。

云中郡仅黄河西岸的沙南县在并州刺史梁习手中。

第六件事,窦宾的没鹿回部落,约五万六千人口,占居五原郡的西安阳、成宜、宜梁、五原、九原、临沃六县以及棝阳城,以九原县为大本营。

五原郡黄河南部的河阴、武都、曼柏三县在并州刺史梁习手中。

第七件事,蒲头部落共有二十一个子部落,共有十二万人口,分别是置鞬部、王皓部、鹿结部、利那部、吐赖部、勃寒部、匹兰部、越质部、豆留䩭部(豆留奇部)、叱豆浑部、大兜国部、悦大坚部、仆浑部、密贵部(蔤䝿部)、裕苟部、提伦部、没奕于部、东胡金氏部落、羌句岂部、输报部、邓若部。

王皓部负责耕种。

鹿结部负责抵御漠北鲜卑首领步度根的属下佑仁部落和宇文莫那部落的侵扰,当时十分吃力。蒲头才同意索头部和没鹿回部迁到北部,抵抗步度根。

利那部带领新入盟的密贵部(蔤䝿部)、裕苟部、提伦部、没奕于部、东胡金氏部落、羌句岂部、输报部、邓若部等八部侵入朔方郡后又撤回,结果后套平原的草场不够用了。蒲头打下五原郡和云中郡后,立刻将索头部和没鹿回部迁出后套平原。

第八件事,铁骑校尉一部校尉尉迟铁曾应鲜卑索头部邀请去训练铁骑一个月。拓跋诘汾非常喜欢尉迟铁,于是当时从索头部落豪右家里选出一位美貌女子拓跋娟月要嫁给尉迟铁之子尉迟正。这次尉迟正和妻拓跋娟月也在邀请之列,二人从允吾赶来。

宴席上,拓跋诘汾向韩遂正式提出带尉迟正夫妻二人去河套,以便帮助索头部训练士卒和做索头部与联军的联系人。又允诺分给尉迟正一个子部落,可称之为尉迟部落。

尉迟正尚未在联军中任职,已通晓鲜卑语,做一个子部落的首领的诱惑十分有效,尉迟正表示愿意去河套。

韩遂答应让尉迟正速去祖厉征得父亲尉迟铁和祖父尉迟延嘉的同意,如同意,就先回允吾接上家眷后沿黄河追赶索头部落。

拓跋诘汾答应留左都尉拓跋环殿后。拓跋环乃拓跋萱之父。

尉迟正妻拓跋娟月先返回允吾回家收拾东西,带上子尉迟通、女尉迟芸,做好准备。韩遂写信托尉迟正给尉迟延嘉调五十骑护送。

隔日,索头部落第十批人口拔寨起营,二千多鲜卑骑兵护送八千部落人口和大群牛、羊出发。

索头部首领拓跋诘汾子拓跋力微腰挂宝剑,手提矛枪,向父亲和韩遂等人告别,领着部落沿黄河远去。

看着渐渐远去的索头部背影,韩遂内心如翻江倒海。

索头部当年从漠北南迁到这片前汉朝匈奴曾放牧之地居住,此番又迁回北方。现如今,人口恢复到十一万人。

窦统在世时曾说过,梦到异人在耳边话语凉州有百年刀光之灾,窦统妻雅饴也不看好凉州。

韩遂一直怀疑索头部如此坚定地迁走是事先得到一个异人的秘密信报或托了一个同样的恶梦,或受到某人的恐吓,或该部落一直在受到一个势力的暗中支配。尚书卫觊?

晚上,韩遂在客人大帐中歇息,脑海中把之前酒宴上听闻的所有索头部的故事从头到当下串在一起,试图解开心中疑惑。

前汉朝时代,北匈奴西迁,大泽一带无势力占据,索头部首领拓跋推寅带领部落避开东边的扶余和南边的乌桓,从大鲜卑山西迁至大泽。与留下的匈奴人融合,从渔猎转为游牧。

大泽方圆千余里,土地苍茫辽阔,地势低洼湿润。拓跋推寅计划再次南迁,没有成行便已去世。

后又经六位首领带领部落不断向西或向南迁移。传位至拓跋邻,部落已在凉州武威郡鹯阴县放牧。

大汉允许索头部落进入凉州腹地,或本意乃用索头部落抑制和隔断强大的东羌、西羌。

拓跋邻禅位给拓跋诘汾那年,有一位长的象神仙的老者来见拓跋邻说所居之地荒遐,未足以建城,建议继续向南迁徙部落。

当时,拓跋邻认为自己老了,于是传位儿子拓跋诘汾。

拓跋诘汾带领部落十几万人口和几百万牛羊南迁,沿鹯阴河,历时数年,穿越高岭深谷、九湾八峡。

部众畏难,原本打算中途停下来时,突然出现形似马、声如牛的神兽先行导引,最后跟着神兽走出险地,迁到此地黄河北的武威郡媪围县。

又忆起拓跋诘汾一夜之美妻和子拓跋力微出生的奇事,索头部尚有许多解不开的迷团缠绕在韩遂头上,挥之不去。

韩遂越想越恐惧的是,索头部落似乎从拓跋推寅开始就被一个神势力引导,或迁移,或生子,或避祸。如果真有这个神势力存在,那定然从前汉朝延续至今。

如果安定郡乌氏县张纵、张横家族就是这个神势力,那么张家图谋何?复仇?复国?

索头部与蒲头、窦宾等成邻,日后会如何?

韩遂命鲜卑索头部贸易与事务总管韩蔼继续保持与索头部的贸易或联系,然后返回长安。

索头部落主体分批迁走后,赀胡部落很快就占据了索头部落留下的几大片草地。索头部落只剩下媪围县的草场。

武威太守张猛见索头部势弱了,于是派人通知拓跋诘汾退出媪围县县城,拓跋诘汾只好照办。张猛派人接管了县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