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四百一十九章、武都郡陈福起兵,龙凑城袁谭守财

凉州武都郡人陈福从鄠县前来长安征西将军府求见韩遂,韩遂侍卫收缴其兵器后,带入客厅等待。

韩遂处理完当日公务,出来接见。

陈福道:“吾乃已故武都太守李府君(李琬)的一名家丁侍卫,自幼学武艺,三十个壮汉不得近身。

吾主公出兵汉中战败身亡后,故道氐部落首领杨濮趁机从故道县出兵,夺取了吾家乡武都郡下辨县及县城,进而控制了整个武都郡。

吾在汉中被张鲁俘获,假意投降,在张鲁军中从兵卒混成一名小头目。

前不久,张鲁抽调一百兵由张鲁军司马李休带领到韩大人分给的鄠县的涝水以西的南区驻守。

跟张鲁多年的兵都不愿意来,就抽调吾等曾经的降兵或难民兵前来。于是吾才偷跑到长安来见韩大人。

吾想为旧主复仇,如得韩大人资助,吾想潜回武都郡,召集被杨濮卖给武都其它望族当奴的李家家丁,再鼓动其它望族的家丁出走,组成一军,先夺取下辨县县城,再伺机夺取整个武都郡。”

韩遂大喜,联军怕引起张鲁和刘璋的警觉和敌意,不便出兵攻占武都郡。

而将武都郡完全放手给曹操表任的武都太守故道氐部落首领杨濮,万一杨濮出兵北上,则陇西郡不保。

成宜和马玩只顾来三辅抢良田好宅,在陇西郡南部边境那一带留守兵实在太少。

于是,韩遂令跟班韩佟唤来军师成公英,由军师帮助陈福制订一个策划,例如,如何选集结点,如何将资助的钱秘密运进武都郡,如何买粮,如何夺城,如何获取足够的兵器,如何守城。

因知武都各氐部落兵力雄厚,韩遂担心陈福所聚之众守不住下辨县县城,提议夺取下辨县赤亭镇(陇南市西和县)一带前人留下的一百八十个营垒,或只拿下其中一部分。这些营垒北面靠着陇西郡,可得到陇西郡联军及成宜和马玩二部留守军的支援和补给,至少能站住脚。

成公英也赞同,最后商定由韩家支付启动费二万斤西域金币,支持陈福按三千三百三十三人的编制招募扩军。招募费按每人价值四万钱。多余的钱做修缮营垒、屯田等杂支费。

从雍州订购的装备中优先供给陈福,务求一下子将陈福扶持起来。

下年陈福所部计入韩家支持的一路新军,由韩家拨给钱粮,按同八将的待遇,即每年三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币或等价币和六万石粟米,恰够编制一年所用,额外的收入由陈福军采用屯田或养畜自筹。

数日后,陈福拿到成公英做好的详细策划,秘密潜回武都郡。启动金和兵器等由成公英按计划的时日从陇西郡调兵押送到指定地点,抽调的十名教官也将赶到。

十二月底,联军探部信报继续陆续传来。

本年冬十月,有慧星于东井(双子座)。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南方七宿之首。

从围邺城的偏将军李典、游击将军广昌亭侯乐进分兵出魏郡西进攻打并州刺史高干的壶关。

谁知高干不经打,以并州降,曹操继续以高干为并州刺史。

曹操又调身在并州上党郡的已故蜀郡都尉高靖之子高柔任青州济南国菅县县长。

袁尚攻平原时,曹操派兵围邺解除了袁谭之危。

曹操围邺城时,袁谭复背叛之,掠取甘陵国、安平国、勃海郡、河间国。

待袁尚兵败于邺城下逃到中山国时,袁谭攻袁尚于中山国,袁尚兵败,逃入幽州涿郡故安县,投靠幽州刺史袁熙。

袁谭悉收袁尚之众,搬运所有财宝,还屯青州乐安国龙凑城。乐安国乃古千乘国也。

袁谭任命的乐安太守管统替袁谭镇守龙凑城。龙凑城与蓼城一北一南,隔黄河相望。

乐安国剩下的黄河以北与勃海郡接壤的一小块地盘仍实属袁谭,给袁谭军通往青州北海国、东莱郡等保留了一个陆上通道。乐安国、北海国等青州诸郡国各种势力交错,十分复杂。

曹操修书问袁谭,责以负约,与之绝婚约,归还袁谭之女,备军准备进剿。

侍御史凉茂年初转泰山太守,又转乐浪太守,未到任,被公孙度扣留在辽东,公孙康继位后放行凉茂,凉茂回到邺城,曹操表其任魏郡太守。

董昭转任谏议大夫。加上马超,共有至少二位谏议大夫。

东郡太守伏波将军陈登病亡,年三十九岁。建武将军夏侯惇继任伏波将军,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子王机出任东郡太守。

随军的司马朗出任安平国堂阳县县长。司马朗乃司马防长子,骑都尉司马防一直在家乡河内郡温县养病。

校尉许褚从围邺城力战有功,赐爵关内侯。

曹操辟卢毓为冀州主薄。卢毓乃卢植之子。

有人对曹操曰:“宜复古置九州,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曹操将要从之,荀彧却反对,曹操从之。

荀彧与荀攸分主内外。曹操将自己一女许荀彧长子荀恽为妻。

韩遂有些不明白,袁谭为何退守龙凑城。或许龙凑城靠近大海,城守不住时可乘海船逃走。但如攻方一军乘船偷偷插到海边,袁谭恐插翅难逃也。曹操军一到,袁谭必保不住龙凑城。如逃的不快,还可能被生擒。

袁谭、袁熙、袁尚三亲兄弟不同心,每人有数万兵马又有何用?

袁绍的女婿高干宁愿举并州降曹操,也不恳收容袁尚,袁绍的基业安能守住?

十二月接近年底,联军各郡县有关官吏汇集到长安城征西将军府做本年底的对账:

收入:

上年底,联军钱库和粮库平账,钱库为零,粮库余粮为零。

征调仍按征粮不征钱。每基数五万石粟米。本年凉州和三辅粮食正常收成。

金城郡十县剩下的十五家望族,除韩家外,几乎全部移民去了三辅,各县剩下少许人口,故,联军对韩家以外的各县望族全部免除征调。

人口几乎全是新移民的县有:韩家、成公家、郭家在京兆尹长安县;韩家、麴家、阎家在左内史郡高陵县;田家在京兆尹阳陵县;阳家在京兆尹长陵县;蒋家在右扶风郡安陵县;赵家在右扶风郡茂陵县;江家在右扶风郡美阳县;毛家在新平郡漆县;池家在左冯翊郡粟邑县;淳于家在京兆尹蓝田县;窦家在京兆尹上雒县(上洛县);马家在京兆尹商县。金城原十四家的基数改到这些三辅的县征调,故基数未减少。

杜阳县划给了卢水胡彭格,无收获。

再从当地人口较多的老地盘汉安郡陈仓县,左冯翊夏阳县,金城郡允吾县韩家,金城郡榆中县韩家,金城郡浩亹县韩家,金城郡金城县韩家,金城郡临羌县韩家,汉阳郡渭水北部七县,陇西郡中部五县,安定郡高平县、三水县,武威郡祖厉县的望族征调。

各县征调一个基数,允吾县、高陵县、狄道县比其它县多贡献一倍。

共计三十七个基数,征调一百八十五万石粟米。

上邽县划给盖顺做永阳郡,獂道县划给王列做南安郡,冀县仍归梁兴,但冀城划给韦端做凉州牧府治所。

不种粟米的望族需到市场去买粟米缴征调费。

各县韩家共需支付六十万石粟米,免征,抵消部分韩家给联军的垫付。分别是临羌县韩家代陇西北四县缴四个基数、浩亹县韩家缴一个基数、榆中县韩家缴一个基数、允吾县韩家缴二个基数、金城县韩家缴一个基数、祖厉县缴一个基数、夏阳县缴半个基数、长安县缴半个基数、高陵县缴一个基数。

自从夏阳望族被高燕掠走,夏阳韩家从此代夏阳望族支付联军征调的一半基数,即二万五千石粟米。

宋建河首平汉王国拥有四县和狄道县北部。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张掖居延属国、张掖属国、敦煌郡属雍州,西域自治,联军不征调。

支出:

一斤金可兑五十石粟米,麦、豆价约为粟米价的四成。

粮食储运费预留二千四百斤西域金币。

本年无战事无伤兵。

另拨五千四百石粟米和五百斤西域金币给疗部总管樊甘做三百男女医护口粮、工钱,及维持疗部费。

上年底拨钱定制的军衣物七万九千六百七十六套已发放,不包括自治的联军兵卒。

联军支付直辖三十三县县府杂支费共计一万一千斤西域金币,其余不直属联军的各县财政自筹。

支付金城太守府、汉阳太守府、陇西太守府、汉安太守府和右扶风太守府、征西将军府和联军探部及监部杂支费合计二千八百斤西域金币。汉安太守府与右扶风太守府官吏少,二府合支一份。军师府隶属征西将军府。征西将军府和联军探部、联军监部合用三份。

给新成立的西平郡和实际代管人西平郡功曹郭宪五百斤西域金币。将临羌县、安夷县、破羌县三县从金城郡中划出来,归郭宪管辖。

支付太守韩理、李参、尹嘉、武悌、昔坑五人年薪共计支付四千斤西域金币。左冯翊太守韩斌经历特别,年薪从韩家支取。

左内史严翰林已叛投马超,无份额。新成立的安东郡的安东太守胡恺及太守府暂由朝廷供给。

安定太守府和安定太守张纵未得到联军各路首领的认可。

所有非首领级的百人长、屯将、军候、曲长、别部司马、都尉、校尉、牙门将、中郎将、裨将军、部落大将级约八百人,共计支出五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币。

对于一百五十四名文才,虽然已分配,但年薪四百一十一斤西域金币仍单列。

拨给九名偏将军官署费用四千五百斤西域金币。

联军不支付雍州四郡二属国以及西域的钱粮,由韩家支付。

含韩遂,联军共计十七位联军首领,共支出年薪一万三千六百斤西域金币。阿阳兴国氐、略阳清水氐、略阳氐未完全退出联军,保留吕发、杨腾、蒲渊的席位和年薪。

划归大桑田圈的二千骑兵和圈兵不计入联军。

联军合计兵力为七万九千六百七十六人。韩叶、韩支二部不算联军的兵力。

支付兵卒养家费五万三千一百一十八斤西域金币,和一百四十三万四千一百六十八石粟米。

购下年用的军衣物七万九千六百七十六套。共计支付一万八千五百九十一斤西域金币,委托枹罕宋家制衣或外购。

除衣物外,所有支出账目都是年底支付本年的钱,和本年支出的粮食。

最终账目,钱库空亏十一万四千三百五十四斤西域金币,粮库空亏十八万四千一百六十八石粟米。

仍由韩家补上钱库和粮库空亏。

联军钱库和粮库平账了,钱库为零,粮库余粮为零。

钱库、粮库空亏与上年基本持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