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百一十三章、幽州存八股势力,朝廷图四方牵制

二月底,韩遂先去金城太守府喊上太守韩理、金城郡郡丞韩列等一同去拜访军师府。与军师成公英和军师府属吏参军等一同剖析朝廷近年来授官的意图。

朝廷将前、后、左、右四个将军印绶分别授予左将军袁术、右将军樊稠、前将军公孙瓒、后将军郭汜。

征东、西、南、北印全无授出。

镇东、西、南、北印只镇东将军印授给张济。

安东、西、南、北印有安东将军陶谦、安西将军杨定。

加上雍州,天下十四州:司隶、雍州、凉州、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益州、交州。

车骑将军开府如同三公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李傕、后将军美阳侯开府如同三公郭汜等,据司隶。

雍州刺史邯郸商,据雍州。

凉州牧韦端、安羌将军主公(韩遂),据凉州金城郡、陇西郡大部、汉阳郡大部、安定郡大部、武威郡一县。

东羌、西羌在凉州,朝廷授以“安羌将军印”之意乃由主公安抚西羌,牵制东羌。

安狄将军马腾据三辅二县、凉州北地郡中部和黄河东岸的郡北部、安定郡一县。朝廷授马腾以“安狄将军印”绝非随意。北狄乃并州、幽州胡人,朝廷意在引马腾向北镇抚胡人。

邟乡侯袁绍,占据冀州,自领冀州牧,自号车骑将军,坐拥冀州,染指青州、幽州、并州。

袁绍任命的并州刺史高干,据并州。

青州有公孙瓒任命的青州牧田楷和袁绍长子青州都督袁谭争青州。

曹操自领兖州牧,与陈宫等推举的兖州牧吕布争兖州。

刘备领徐州牧,据徐州。

豫州有袁术任命的豫州刺史庞使君。朝廷任命的豫州刺史郭贡已离开豫州去并州,并入高干军。

荆州牧仪同三公成武侯镇南将军刘表,据荆州,假节督交、扬、益三州军事。

左将军假节阳翟侯袁术,据扬州九江郡等地,自封扬州牧和徐州伯,与扬州刺史刘繇争扬州。

益州牧监军使者阳城侯刘焉去世,刘璋领益州。

交州刺史朱符,据交州。

前将军易侯公孙瓒,据幽州,染指青州,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

公孙瓒杀死刘虞后,立段训为幽州刺史。占据幽州代郡、上谷郡、涿郡大部、广阳郡大部、渔阳郡中部的潞县、右北平郡等地。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公孙瓒杀害刘虞,几乎尽得幽州,于是志气益盛,恃其才力,不体恤百姓。又有记过忘善、睚眦必报的毛病。

刘虞在世时,众多中土士人来投靠。到了公孙瓒掌控幽州,士人受到排挤,于是把公孙瓒的做为编成段子在民间流传: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

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与为兄弟,或结婚姻;所在侵暴,百姓怨之。

幽州除第一股公孙瓒势力外,幽州及周边尚有几股势力:

第二股,袁绍势力:袁绍任命桓帝时任过一届并州刺史的赵融出任幽州刺史,属虚领幽州。此赵融推测年近七十岁,与西园助军左校尉赵融非同一人。

袁绍将领金城郡人麴义与刘虞子刘和率五万步骑在易水南岸冀州境内与幽州公孙瓒隔易水对垒。

第三股,公孙度势力:幽州东部的辽东太守公孙度自封平州牧、辽东侯,将所占区域分为平州和营州二州,以示与公孙瓒的幽州分离开。

平州含辽东郡、辽西郡、辽中郡;辽西郡、辽中郡均为从原辽东郡分离而置。

此辽西郡非幽州原有的辽西郡。

公孙度有支颇为强大的海上水部军,运兵从辽东郡跨海,在青州东莱郡海岸登陆,占领黄县、㡉国(惤国、㡉县、惤县)、牟平县、曲成县、掖国、当利县、卢乡县,以此七县设立营州。以柳毅为营州刺史。

对于营州的起名,公孙度引证据典。

上古时,舜帝在大禹治水之后,就大禹所置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中的冀州分置出幽、并、营三州,加上原有的九州,合为十二州。

另一说是尧帝遭洪水,天下分绝为十二州。

总之,公孙度称“营州”并非杜撰(zhuàn)。

但朝廷和士人均不认可营州,称之为辽东贼。

东莱郡只东牟县、昌阳县、长广县、不其县、黔陬县五县在朝廷任命的东莱太守林胡手中。

东莱郡属徐州,林胡坚守的一半东莱郡受到徐州、青州、营州三方面的势力压迫,很难长久。

第四股,王松势力:渔阳豪强王松据有幽州渔阳郡雍奴县、泉州县,和广阳郡安次县三个县及涿郡方城县南部的一小部分领地。

第五股,鲜于辅势力: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公孙瓒杀害刘虞后,刘虞的幽州从事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集结率领幽州中的刘虞的旧部军队,占据渔阳郡北部的犷平县(犷guǎng)、虒奚县(虒sī)、渔阳县、安乐县、狐奴县、平谷县等六县,要为刘虞报仇。

鲜于辅等以燕国人阎柔素有恩信,推为乌桓司马。阎柔招诱胡、汉五万余步骑。

涿郡人和广阳郡人都喜自称燕国人或燕人,阎柔乃广阳人。

广阳郡蓟县(北京市)乃战国七雄之一燕国国都所在地。除代郡外,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等都是燕国的领地。

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邹丹只占有渔阳郡中部的潞县,是公孙瓒与右北平郡等东部各郡保持连接的唯一通道。

第六股,邢举势力:上谷郡宁县护乌桓校尉大营护乌桓校尉邢举。

护乌桓校尉并州太原郡人令狐君前几年病死后,朝廷任命邢举接替令狐君。

第七股,乌桓势力,乌桓又称乌丸:辽西乌桓单于丘力居前些年病死前认为儿子楼班年幼,于是让从子蹋顿暂领单于,总摄三王部。

三王乃是,辽东乌桓大人峭王苏仆延(《后汉书》译为苏仆延;《资治通鉴》译为速仆丸;《三国志》译为速附丸;速付丸或为一种音译),右北平乌桓大人汗鲁王乌延,上谷乌桓大人难楼王难楼。

此外尚有渔阳郡内北部的库褥官氏部落、代郡的乌丸大人普富卢。

辽东的乌丸大人贪至王已率种人降于公孙瓒。

第八股,鲜卑势力:塞外鲜卑部落。

第九股,王泽势力:代郡太守王泽自天下大乱后形同割据代郡,保持中立。王泽乃并州太原郡晋阳县人,为在并州西河郡美稷县的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兄。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李傕为拉拢王泽,表为安东将军。

众人从上述可大致可猜出朝廷的意图乃是将天下十四州分为四组:

公孙瓒声望不足。刘表老衰,无开疆拓土之志。二人绝无可能代汉。故朝廷选中二人,视司隶、幽州、荆州三州为恢复汉室天下的核心。

第一组:用司隶牵制雍州、凉州、并州;

第二组:用幽州牵制冀州、并州、青州;

第三组:用荆州牵制益州、扬州、交州。

第四组:中原兖州、徐州、豫州。对于兖州的曹操和吕布及徐州的刘备,实力相当,互为制衡,朝廷尚未在三人中选择出对朝廷威胁最小者授以州牧官,以观时势。

对于豫州,陶谦表任的豫州刺史刘备转去接管徐州。董卓任命的豫州刺史郭贡跑去并州。

袁术表任庞使君为豫州刺史,孙香为豫州汝南太守。

朝廷尚未有另外任命的豫州刺史,或意在放开屡经战乱人口锐减的豫州,让袁术通过豫州牵制兖州和徐州。

成公英认为如此精致的布局必出自贾诩之手。还有前太尉周忠也是有大谋之士。失踪的李儒也非普通人士,不知是否活着?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热议之。

朝廷不视袁绍、袁术为依重。曹操、刘备对朝廷的忠诚不明。

朱符年轻,任交州刺史乃李傕收降朱儁及其部军的交换条件,外放为州官后不得而知。

刘焉、刘璋父子阻断汉中与三辅的通道,不与朝廷往来。张鲁以五斗米道据有汉中郡,朝廷从长安到益州的通道完全阻断。

荆州刘表与益州刘璋不和,互攻,荆州到益州的道路也不可达也。唯有交州和益州之间尚有通路。

韩遂扳着手指解析道:“幽州虽然精骑多,但财力远不如冀州。冀州内已近全域归顺袁绍,而幽州有八方势力角斗,久之,公孙瓒或斗不过袁绍。

荆州虽富,但荆州牧刘表地处四战之地,与益州、扬州、交州三州冲突,三面用兵,或陷入长久消耗而无所作为。

司隶残破,又屡遇天灾,自保尚难,牵抑雍、凉、并三州或难付之于实。”

成公英问:“以主公之见,坐拥中原的豪杰当属谁?吾联军当该如何?”

韩遂答曰:“得中原不易,坐中原更不易。据中原者当用三成的兵力能守住东、西、南、北四方中的三方,用七成兵力抵御一方。

曹操已具备了这个前提。兖州东面的青州被黄巾军搅得残破不堪;兖州西面豫州支离破碎,人口凋零。南面徐州、扬州都被曹操打怕了,故曹操只要打败吕布,快速恢复兖州兵力,就可在中原立足。”

众人点头赞同。

韩遂对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时三十万青州兵去向不明困惑不解,似乎只剩下早期跟随曹操的万余兵马,命探部总管韩桥再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