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三百一十一章、高干领并州刺史,袁术用门生故吏

上年未阅信报堆积太多,韩遂在信报堆里取出长安、并州方面的信报。

上年九月,多地桑树竟然复生桑葚(桑椹),不少人得以食之而活命。

司徒淳于嘉罢免。

冬十月,长安市门自坏。

十二月,朝廷以卫尉赵温为司徒,录尚书事。侍中杨琦调任卫尉。

上年,曹操断了郭贡数万军队回豫州梁国的后路,郭贡军向西,经兖州东郡、司隶河内郡,进入并州上党郡,与高燕、郭选在长子县汇合,合兵一处。

郭贡、郭选、郭援同为豫州沛国郭家族人。郭贡父和郭选父是兄弟。郭选娶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人钟繇之妹为妻,生郭援。

郭贡是董卓表任的豫州刺史。部将有郭援、豫州汝南郡平舆县人许谅、豫州汝南郡吴房县人伍宕,入豫州时兵力为一万二千步骑。

后来,董卓表任的冀州牧壶寿被袁绍所杀,壶寿部将兖州陈留郡人韩卓、荆州南阳郡宛县人潘隐、荆州南阳郡宛县人范曾带万余步骑投奔郭贡。

郭贡占据梁国,拥兵约三万五千步骑。

高燕带入上党郡的所部有高家和虞家部曲二千八百人和一千板楯蛮。郭选的上党官军二千,长子县役卒二百人。

豫州陈国武平县虞家全部和兖州陈留郡圉县高家部分人迁入长子县,按一千部曲计。

袁绍派兖州陈留郡圉县高氏大族子弟高干带夏昭、邓升和五千步骑从邺城到上党,出任并州刺史。高干乃蜀郡太守高联子。

高干合兵达四万七千步骑。

郭贡军中许谅、伍宕、韩卓、潘隐、范曾等朝廷原派到军中的高级将领与袁绍熟悉,而高干早年联合荀谌等游说韩馥让出冀州牧给袁绍,为袁家立有大功,故愿意听命袁绍、高干。

高干派兵东击黑山军,北抗太原郡白波军,将黑山军赶入太行山,击退白波军。

迅速占据了上党郡的全部十三县:长子、泫氏、高都、阳阿、陭氏、潞县、壶关、屯留、谷远、铜鞮、襄垣、涅县、沾县。

上年大旱,不少司隶的灾民投奔高干,加上上党望族部曲,高干的兵源还会增加。

郭贡带头放弃军权,出任并州别驾从事;

韩卓为并州治中从事;

范曾为西河太守,兼并州功曹从事;

许谅为云中太守,兼并州武猛从事;

伍宕为定襄太守,兼并州兵曹从事;

潘隐为并州主簿;

郭选为太原太守,兼并州薄曹从事,主钱粮簿书;

上郡太守仍延用扈育;雁门太守仍延用郭缊。

朔方太守、五原太守人选待定。

此外,因高燕夫君虞顺的祖父虞恭曾任上党太守,在当地留下声誉极好,高干于是表举虞顺出任上党太守,据闻上党郡望族无异议。

当年,金城郡金城县发大水淹没全县,虞顺父虞文时任金城县县长,死于洪水。

又从上党望族提拔了一批州郡官吏。

高干并州刺史府有三千步兵卫队,高燕次子虞虎、高燕少子虞贲为都尉。

夏昭、邓升、郭援、高燕长子虞猛四人为中郎将,各领八千步骑。

高家十虎中的雪虎高圭和虞家十虎中的雪豹虞乾死于韩家一征蜀郡。

剩下的高家九虎是电虎高灿、山虎高预、云虎高介、风虎高戈、雷虎高辟、力虎高卜、火虎高衡。

剩下的虞家九虎是电豹虞述、天豹虞觉、地豹虞克、山豹虞川、云豹虞理、风豹虞悉、雷豹虞端、力豹虞经、火豹虞温。

高燕为都督,有三千精锐骑兵。高家九虎和虞家九虎为别部司马,各领五百精锐骑兵。精锐骑兵合计一万二千骑。

高干招高靖子高柔带宗族前来上党为要职。高柔刚到上党,得知高柔父蜀郡都尉高靖在益州成都去世,即刻赶往蜀郡治丧。

并州其它郡的态势是:

西河郡北部和中部由南匈奴占据,南部由白波军占据;

雁门太守是灵帝任命的太原郡人郭缊;

上郡太守是董卓表任的扈育,只占有部分县城。

太原郡大部分被白波军占据,少部分为黑山军张燕占据。

朔方郡、云中郡、五原郡、定襄郡皆无太守、无守军,鲜卑部落占据。

此外,司隶左冯翊郡北部有早年留下的数百个营所,或称营垒、堡垒。度辽将军张则所部负责巡守这些营所,并未在西河郡。

韩遂早先还想以郭缊抑制高燕,现在看来,以高干强大的兵力,郭缊如不归顺高干,未必能守得住雁门郡。

韩家早年与孔伷、韩卓两家有贸易往来,韩家供货双马辎车。

韩遂写密信交给探部送给韩卓,请其救出被高燕骗拐走的韩妮和韩裳,期望至少暗中加以照顾。

韩遂又从信报堆中捡出上年扬州方面的信报:

上上年,袁绍表任的豫州刺史周喁在九江阴陵之战中败于孙贲,逃回老家扬州会稽郡。经吴郡时被吴郡都尉许贡所杀。

上上年,袁术派兵围住九江郡合肥,董卓表任的扬州刺史陈温固守合肥。上年,陈温病亡,袁术占领合肥县。

上上年,左将军假节阳翟侯袁术自领扬州牧、徐州伯,驻寿春。以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为监运七路钱粮官。

七路分别是扬州六郡九江、丹阳、吴郡、豫章、庐江、会稽和徐州沛国南部。

袁术以孙坚余兵千余人还给孙坚长子孙策,表拜孙策为怀义校尉。

袁术最初许诺表孙策为九江太守,实得九江郡后用丹阳郡人陈纪为九江太守。

袁术欲攻徐州,向庐江太守吴郡吴县人陆康求米三万石,陆康不给。

袁术大怒,遣孙策攻陆康,并许以庐江太守之职。孙策攻陆康。

上年孙策攻克庐江,陆康一个多月后过世。袁术复用其故吏徐州琅邪国人从徐州沛国建平长刘勋为庐江太守;孙策益加失望。

侍御史刘繇,刘岱之弟也,素有盛名。李傕把持的朝廷诏书用刘繇(yáo)为扬州刺史。

扬州旧治九江郡寿春县,但袁术已据之。

刘繇欲南渡楚江(长江),袁术表任的丹阳太守吴景、丹阳都尉孙贲迎接刘繇到吴郡曲阿县,设为扬州刺史治所。

及孙策攻庐江,刘繇闻之,以吴景、孙贲本袁术所置,惧为袁术、孙策所吞并,于是有了嫌隙,迫逐吴景、孙贲。吴景、孙贲退屯九江郡历阳县。

刘繇遣将樊能、于糜屯横江,张英屯当利口以拒之。

袁术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孙贲共领兵击张英等。吴景战不利。

袁术任用大批袁家故吏门生。以徐州琅邪国人惠衢(qú)为扬州刺史,杨弘为左将军长史、以阎象为左将军主簿。

以张勋、桥蕤为大将军。纪灵、陆勉、李丰、乐就、梁纲、苌奴、戚寄、秦翊等为将军。

以袁术女婿黄猗、袁术从弟袁胤,以及李业、舒邵等为参军。

上年底,扬州六郡态势是袁术控制江北的九江、庐江二郡,刘繇占据江南的吴郡、丹阳、会稽三郡,豫章郡中立:

九江郡,九江太守陈纪,袁术表任,不太服从袁术。

庐江太守刘勋,袁术表任。

会稽郡,会稽太守徐州东海郡郯县人王朗,会稽东部都尉吴郡钱唐县人全柔等,朝廷任命,表面上听从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

吴郡,吴郡太守扬州会稽郡人盛宪以疾离任,吴郡都尉许贡转任吴郡太守,屯由拳县,听从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

豫章郡,豫章太守扬州庐江郡舒县人周术,刘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表任,得到朝廷认可。

袁术到扬州,周术在袁术、刘繇、刘表三人间中立。

丹阳郡,袁术换掉败回的吴景,任命周尚接任丹阳太守。周尚乃周术子。

丹阳郡江南和江北横江与当利已被刘繇占领,周尚在江北的九江郡历阳县驻防。

上年,朝廷表诏荆州牧仪同三公成武侯刘表为镇南将军,假节督扬、益、交三州军事。荆州牧、仪同三公、成武侯不变。

朝廷意在用刘表节制交州刺史朱符、益州牧刘璋、扬州刺史刘繇、左将军袁术四人。

仪同三公比如同三公次一级,只车马仪仗等如同三公。而如同三公是与三公有同样的选举参政权力。

大前年,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进攻徐州,徐州全境如惊弓之鸟般。

徐州下邳相丹阳郡人笮融带领手下士兵和部属男女共一万多人南下徐州广陵郡。

笮融斩杀广陵太守赵昱,并命其士兵烧杀抢掠广陵郡,带着财物南下扬州丹阳郡秣陵县,投靠薛礼。

薛礼据秣陵城,笮融屯秣陵县南。二人加盟扬州刺史刘繇。

薛礼原是陶谦手下的徐州彭城国国相,因受到陶谦的迫害,薛礼只好带着其部属逃到秣陵县。

陶谦身故,刘备接手徐州,袁术派兵与刘备争徐州,与刘备相持于淮水,在下邳国盱眙、淮阴二县交战,互有胜负。

广陵空虚,无太守。袁术改中郎将吴景为徐州广陵太守。改丹阳都尉孙贲为代理征虏将军,领兵在寿春。

太傅马日磾的掾属孙坚的旧部丹阳郡人朱治出任丹阳都尉。

李傕刚把持朝政的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徐州刺史陶谦联合豫州汝南太守徐州广陵郡海西县人徐璆等人推举朱儁为太师,欲讨伐李傕。

李傕用计调朱儁入朝,又调徐璆为徐州东海国相,因战乱,徐璆无法去徐州东海国就任,上年才抵达东海国出任东海国相。

袁术趁汝南太守位空缺,抢在朝廷下诏前任命郎中孙香为豫州汝南太守。孙香乃孙策族兄。

关于桑葚为何秋后又结一次果,韩遂十分好奇,专程去金城太守府请教韩理,韩理曰:“一是灾荒年,第一茬桑葚刚可食就摘吃了;二是大旱年,秋热。”韩遂感慨道:“桑树真乃民之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