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二百八十章、引弓门客回家乡,玉石山料藏地道

韩遂侍卫队队长引弓门客东河南,副队长东陈国、东金城来见韩遂,提出李傕控制下的三辅已允许联军的个人通过,引弓门客们思念家人,希望利用春节各地守备松懈,战事减少之机,通过三辅区返回家乡,携带上家眷再回金城。

引弓门客数年前来金城,留在家中的余钱估计也花光了。

近些年钱币失效,就算家中尚有余钱,也无用了,由是,引弓门客必须回家了。

韩遂对思妻之痛深有感触,立刻答应了。嘱咐除凉州人和已派出的引弓门客外,其余人须制定周密的计划,分成几组,来回沿途相互照应。

路途遥远的人,如果去路险阻,就暂不要回来了。一路带着妇人,武艺再好,终归难料安危。

这些年攒的钱存在韩家或带回家乡自选。引弓门客对韩遂依附感很强,均愿意只带足来回路费,回来时不仅带回妻,还有成年的子女,甚至还有孙辈。

韩遂答应如举家前来,再多给一年的薪稠做为安家费。子女全部安排职位,领薪,再给一笔安家费。

扬州的引弓门客表示想护送韩遂妻张姜子回金城。

韩遂早想到这一点了,引弓门客未主动开口,也不好逼迫涉险去接回自家家人。

考虑再三,韩遂担心路上出险,建议扬州的引弓门客暂不归来,可带家眷去茅山汇合。

又带信给茅山韩家的人,派人就近去投靠袁术。或许袁术一统扬州,凭借与袁术旧识,茅山韩家的人身之安可获保护。

韩遂最焦虑不知五铢铜钱币在扬州是否也已失效。如果不能流通了,茅山韩家虽储有几千万余钱,也变成了一堆废物。

茅山几百号人吃穿如何解决?而二年中才得到张姜子一次回信。

引弓门客归心似箭,雷厉风行,次日动身,兵分三路。一路向东北,一路向东,一路向东南。

凉州的几名引弓门客早已把家眷接到允吾,定居了。侍卫队由副队长东金城暂任队长,手下只有这几人留守。

韩遂从预备部调来一百人配给东金城暂充卫卒。

韩家大总管韩兆前允吾拜访韩遂,提出对西镇堆积的多年积累下来的价值连城玉石山料越来越忧心忡忡,尚在逐年增加。

如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前的洛阳市价高达二百九十一亿钱或一百九十四万斤黄金,富可敌国。

现如今,天下大乱已历累年,尚不知何年可恢复平和。玉石卖不掉,也兑不到如此多的黄金或西域金币。

于阗国丝绸不兑换成玉石则占库更多,也不好长久存放。

韩遂问韩兆有何建议。韩兆提议秘密运出西镇城,选一处埋藏起来。

有四处可选,一处是积石山;一处是钟羌四乡;一处是赐支河曲底部;一处是从西镇向地下深挖地道,沿地下拐弯向南,一直通到南山下。

韩遂倾向于第四方案,但问及如何处理挖地道之人。

韩兆参照传说的帝王墓葬保密法提出一个分级管控的策略,韩遂认为可行。

最后二人商定,四个方案都采纳,每隔十年左右,埋藏一次玉石山料,每次埋不同的区域。

本批玉石山料和黄金先埋在西镇城南南山下,从城中挖地道直通南山底。

韩兆估计需要二年才能挖成,回填再用二年,共计四年。

韩遂准许动工,拨给韩兆二千斤西域金币,向发羌豪右买下十名羌奴,每家预发二十斤西域金币,完工后再给每家二十斤西域金币,足够其家人五十年享用,给每个羌奴四十斤西域金币。

一千二百斤西域金币为挖地道搭支架等费用。

羌奴永世不能离开韩家的领地,孩娃成年后,妻可选择来西镇住,或留在发羌,一旦留在西镇就不能再离开。

本地道完工后,羌奴留在西镇做种植。

将十名羌奴的住屋围起来,地道入口就在围中开挖。深夜将挖出的土装船沿西镇中的水渠运往赐支河曲岸边。

地道建成后,由另外一批人用泥土和水做成方土坯,风干。

玉石山料和黄金分藏于其中。再由十名羌奴将方土坯运进地道尽头的南山底下。

最后,再用两年的时间,将赐支河曲岸边的土再运回来,回填地道。

若干年后,如果天下太平了,韩家要启用这批宝藏,仍需要二年挖开地道。

要想从南山顶上向下挖通地道十分困难,很难确定方位。

地道在挖掘过程中会故意拐几次弯。唯有看着羊皮地图才能找到藏宝处。

带领羌奴挖地道的韩家人选一位丧妻无儿无女的老者,看护羌奴的卫卒也选择老者,只在围外居住,不得入围中。

待老者过世,地道的秘密就只有韩遂和韩兆知晓了。

挖、填地道的四年中,如有其它知情者,将会被供养起来。

闲着没事,韩遂在探部送来的信报堆里捡了长安朝廷方面和荆州方面的信报阅览:

冬十月,李傕举博士李儒为侍中,帝诏曰:“李儒前为弘农王郎中令,迫杀吾兄,诚宜加罪。”

李傕回辞曰:“董卓所为,非李儒本意,不可罚无辜也。”

李儒谋不到官职,丢下家眷,突然消失,不知所踪。

十月里,荆州刺史刘表遣使向朝廷献贡品。

李傕派刚从廷尉正转黄门侍郎的钟繇去荆州拜荆州刺史刘表为荆州牧,封成武侯,仪同三公。允许刘表设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拥有开府辟召掾属的权力。

成武侯食邑在兖州济阴郡成武县(城武县)。济阴太守有二人,董卓表任的吴资,和袁绍表任的袁叙。成武县在吴资手中。

对于李儒的失踪,韩遂颇为好奇,命韩桥多方留意此人的行踪。

接近年底,联军各郡县有关官吏汇集到允吾镇西将军府做本年底的对账:

收入:

上年底,联军钱库和粮库平账,钱库为零,粮库余粮为零。

征调仍按征粮不征钱。

从临羌县韩家,金城郡十县,汉阳郡渭水北部七县,汉阳郡渭水南部二县和渭水东岸的獂道县,陇西郡中部五县,汉安郡汧县、隃麋县,安定郡高平县的望族共征调一百七十五万石粟米。允吾县、狄道县、冀县比其它县多贡献一倍。

不种粟米的望族需到市场去买粟米缴征调费。

各县韩家共需支付三十八万石粟米,免征,抵消部分韩家给联军的垫付。

武威郡祖厉县人口略有恢复,仍不征调。

马腾军及东羌军拥有九县,含本年新增的郿县。宋建河首平汉王国拥有四县和狄道县北部。张横、杨秋、梁兴各拥有二县。马玩、成宜各拥有一县。

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张掖居延属国、张掖属国、西域和敦煌郡自治,联军不征调。

支出:

粮食储运费预留二千四百斤西域金币。

在允吾疗部,灭北三羌而受伤的六千名伤兵已康复,发放给二千四百兵伤残费三千二百斤西域金币。

一千八百汉伤兵和一千八百羌伤兵归预备部,别部司马韩胡和韩全的预备部兵力恢复到二千四百五十七汉骑和一千八百羌骑。预备兵源实力大增。

本年联军无战事,无死伤。

料下年无大战事,对疗部费削减。拨二万五千石粟米和一千五百斤西域金币给疗部总管郭宪做一年的制药费、治疗费、杂支费、伤兵口粮购买费、二百男女医护工钱和口粮购买费。

上年底拨钱定制的军衣物七万二千五百一十三套已发放,不包括自治的数万联军兵卒。

不计黄衍的酒泉郡各县,含武威郡祖厉县,联军所占二十九县,共计支付县府杂支费九千六百六十七斤西域金币。

支付金城太守府、汉阳太守府、陇西太守府、镇西将军府、联军探部杂支费合计二千三百三十三斤西域金币。

所有非首领级的百骑长、屯将、副千骑长、千骑长、别部司马、都尉、校尉、将级、部落大将级约八百人,共计支出五千三百三十四斤西域金币。

支付太守韩理、李参、尹嘉三人年薪共计支付二千四百斤西域金币。

联军不支付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张掖居延属国、张掖属国、西域和敦煌郡的钱粮,由韩家支付。

含韩遂,联军共计十九位联军首领,共支出年薪一万五千二百斤西域金币。

不计夏阳韩家军,增加康复归队伤兵三千六百人,联军合计七万六千一百一十三名军兵。

支付兵卒养家费五万零七百四十二斤西域金币,和一百三十七万零三十四石粮食。

购下年用的军衣物七万六千一百一十三套。共计支付一万七千七百六十斤西域金币,委托枹罕宋家制衣或外购。

除衣物外,所有支出账目都是年底支付本年的钱,和本年支出的粮食。

粟米市价仍为几十万董卓小钱一石,麦、豆价约为粟米价的四成。

粟米与金同价,即一斤黄金或西域金币能买到与以前相同的五十石粟米。

最终账目,钱库空亏十一万零五百三十六斤西域金币,粮库空亏二万五千零三十四石粟米。

仍由韩家补上钱库和粮库空亏。

联军钱库和粮库平账了,钱库为零,粮库余粮为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