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二百六十五章、卤城盐井五步蒸,休屠各胡八大姓

六月,代理金城太守兼督护府总管韩理来信,已年过五十六岁,金城郡事务繁杂,无力兼顾督护府,想辞去督护府总管,专心做好代理金城太守。并推荐西镇总管韩泉出任督护府总管,西镇十年装备及方城及陶器苑总管韩盖出任西镇总管。

韩泉乃联军探部总管韩桥子。

韩遂回信同意,并写信给韩家大总管韩兆,通知人事变更,调韩泉携全家来冀城接任联军督护府总管,分得一宅屋。

韩泉母田敏随夫君韩桥在冀城居住,田敏还担任着联军探部副总管。

韩泉先去允吾城向韩理请教,然后来冀城走马上任。十几天内,督护府事务有条不紊,韩遂就放心了。

韩川、韩都、韩品、韩亥、韩涂、韩交、韩缘、韩冒八位曲长联名邀请韩遂在冀城参加八人之子韩浚、韩哲、韩维、韩商、韩长、韩发、韩其、韩祥的婚宴。娶的是金城八个望族的女子,田氏、阳氏、蒋氏、阎家、郭氏、江氏、池氏、张氏。

八子均已满十八岁,出生那年是韩遂根据《诗经,长发》中选“浚哲维商,长发其祥”八字起的名字。

八人读过书,武艺、马术都不赖,是韩家私塾苑从小培育的精锐少年。

婚宴上,韩遂请尉迟延嘉和弘平各招四人为侍卫兵,并教练实战武艺和战法。三个月后到联军中报到。

韩维、韩商、韩长、韩发四人因父在弘平都尉部中而跟了尉迟延嘉。

韩浚、韩哲二人父在尉迟延嘉军中,和韩其、韩祥一同跟了弘平。

韩其、韩祥二人之父韩缘、韩冒在韩虎的金城守备都尉部中任曲长。

婚宴后,韩遂带着成公英、弘平、韩亥、成方去韩亥镇守的西县卤城视察盐井和制盐。

联军督护府饲料和盐官成方向众人讲解。

第一步:从盐井中提取盐水,倾倒在滤盐土中;

第二步:露天暴晒去水;

第三步:再用盐水对盛入竹篓中的盐土进行浸泡、浇灌、滴漏,盐水更浓;

第四步:木柴大水炼烧浓盐水锅。水沸,改用小火,慢蒸水,再添加浓盐水,又改为大火;

第五步:小火和大火相间数次,直到锅中起泡,加进少许麦粉,锅中水蒸去,成泥沙状,接着盐析出,如白雪,盛出储藏。

井盐口感比西羌盐好,联军兵卒和马匹战时都已改为食用卤城井盐。

寸许厚的滤盐土反复使用,成老土呈灰黑色。

卤城的集市除盐外,马匹贸易也很兴盛,可惜联军起事后,贸易萧条了。

马腾和北地郡方面传来信报,北地郡郡府治所泥阳县县城内的数百官军受马腾引诱哗变要开南门献城池给马腾,马腾军庞德部已到城外。

城中,北地太守王季然率领张绣等及时赶到南门,张绣带部曲夺取了南门。

对持中,王季然才知叛兵是三辅人,想回家乡,马腾答应献城后放其回家。

张绣突然冲上去刺杀了哗变首领。王季然答应派兵护送叛兵通过马腾防区回三辅,还每人发路上口粮。就这样诱降了数百叛乱官军。

北地太守王季然为答谢张绣,趁庞德部撤回司隶左冯翊郡栒邑县豳(bīn)乡镇疲惫之际,派一千守城兵护送张绣及其部曲,押送数百哗变官军,穿过栒邑县,前往长安。庞德部未追击。

据息,张绣和部曲已前往陕县加入张济部。

七月,联军探部信报又来一批:

董卓留下牛辅、李傕、郭汜、张济、董越等人布放在三辅各地,阻挡孙坚继续西进。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太师董卓入长安,号曰尚父。董卓乘坐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时人号曰“竿摩车”。

入城时,公卿皆迎拜车下,御史中丞皇甫嵩也在跪拜迎接之列。

董卓抵手呼皇甫嵩字曰:“义真,惧吾乎?”

皇甫嵩回答:“明公以德辅朝廷,大庆方至,何惧之有!若淫刑以逞,将天下皆惧,岂独嵩乎!”

董卓的幕僚为了讨好彼,提出董卓可比姜尚(姜子牙),当称“尚父”。董卓向蔡邕求教,蔡邕则劝说董卓需要等到平定天下叛乱,返回洛阳后才能讨论,董卓听从。

董卓在长安城东开始修筑堡垒自居住,又调集数万劳力在自已封侯之地司隶右扶风郡郿县启动修筑坞堡。

坞堡设计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等,号曰“万岁坞”,世人又称“郿坞”。

数月后,郿坞里初建成,里面存放大量搜刮来的财宝,并屯有三十年粮食储备。董卓自己说:“事成,则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过一生。”

一日,董卓出长安去郿坞,公卿大臣到长安城横门(横音光)外为其送行。

董卓立帐幔摆饮设款待众人,却在宴席上将数百名诱降来的北地郡叛军士兵虐杀。先断其舌,次斩手足,再凿其眼目,以镬煮之。

宴会上的人吓得战栗,勺子、筷子都掉了,而董卓依然饮食自若。

下属将领如果言语有冒犯董卓的,马上就会当场处死,董卓又以叛逆的罪名诛杀了一些关中旧族。

闻西河太守崔钧参与盟军,董卓于是收崔钧父前太尉崔烈入郿坞牢狱,锒铛铁锁锢之。

联军、马腾、盟军都与崔钧联络,崔钧夹在白马铜和白波军之间,又忌惮被关押的父亲性命而不敢作为,只固守离石县县城。

不少三辅望族向益州逃亡,投奔刘焉。

庶民不用董卓小钱,钱币崩溃,市场紊乱,物价飞涨,三辅民不聊生。

董卓调长水校尉沮俊管宫中侍卫。

调京兆尹常洽转任长水校尉,临晋侯杨彪从少府转太常,因病罢免,出任京兆尹,不久,又转光禄勋、光禄大夫。董卓最后选司隶京兆人金尚出任京兆尹。

董卓不想让盖勋长期掌禁军,颍川太守李旻被擒杀后,改越骑校尉盖勋出任颍川太守,去任的路上又招回。

盖勋重回到长安,越骑校尉一职已给了王颀,颍川太守一职给了吕布,盖勋重新任议郎。

盖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心厌恶董卓,甚不得意。五月,盖勋背部发疽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盖勋临死前立遗嘱不接受董卓的任何馈赠,董卓则为了向众人展示自己的宽容,上书请朝廷赠送丧礼用品,陪葬于安陵。

安陵为前汉朝第二任皇帝惠帝刘盈的寝陵,刘盈乃汉高帝刘邦和汉高后吕雉嫡长子。

从前朝到本朝,得享在安陵陪葬的还有鲁元公主、张敖、陈平、张苍、袁盎、扬雄。张敖乃赵王张耳之子。鲁元公主乃刘盈同母亲妹,张敖妻。

六月二十三日(公元191年8月1日),长安发生地震,董卓向蔡邕询问应对,蔡邕趁机劝说董卓放弃乘坐青盖金华车,董卓听从,改成“皂盖车”。

董卓非常看重蔡邕的才学,十分厚待,每次有宴会,都会令蔡邕弹琴、主持,蔡邕都会努力匡正董卓的言行,董卓却很少采纳,蔡邕也觉得非常遗憾。

董卓入关去长安,留河南尹朱儁守洛阳,孙坚占洛阳后撤回鲁阳,而朱儁暗与盟军山东诸将通谋,又惧怕为董卓兵马袭击,于是沿孙坚撤军路线出奔荆州。

董卓以弘农郡华阴县杨家人杨懿为河南尹;朱儁得南阳袁术补给后复引兵还洛阳,击杨懿和洛阳令诸于,杨懿和诸于逃回长安。

董卓任并州刺史时杨懿任并州上郡定阳县县长,后来,杨懿追随董卓。

朱儁以河南尹洛阳周边残破无人烟、无军资,乃移师东屯于靠近陈留郡的河南尹中牟县,发书信给各州郡,请师讨董卓。洛阳令诸于重占洛阳。

徐州刺史陶谦上表朱儁为代理车骑将军,遣精兵三千助之,其余州郡亦赠朱儁些许兵马钱粮。

镇守河东郡安邑县的董卓女婿牛辅分遣其驻扎在司隶弘农郡陕县校尉李傕、郭汜、张济、贾诩将步骑数万,重新占领洛阳。

湟中卢水胡首领伊德和北地郡泥阳县东北的北地卢水胡首领彭格来信,多次派人去游说,但一直未说服张掖郡弱水河西氐池县临松卢水胡治钦起事。治钦部落是七个卢水胡部落中最大的一支。

另一支卢水胡,安定属国都尉部三水县卢水胡,首领彭选也与三水县先零羌首领雕零节、义从胡首领高琥一样,不参与联军。

彭格还去信给并州上郡高奴县卢水胡首领彭义,也未说动。张掖居延属国、张掖属国、张掖郡尚有另两支较大的卢水胡部落。

卢水胡四大汉化姓:治、白、彭、伊。

凉州张掖郡氐池县临松卢水胡治钦部落约三万四千七百口;

凉州张掖郡删丹县、日勒县、番和县、骊靬县卢水胡治罗奎部落约三万口;

凉州张掖居延属国和张掖属国卢水胡白泉渊部落约二万四千口;

凉州北地郡泥阳县卢水胡彭格部落约二万二千七百余口,已起事,入联军;

并州上郡高奴县卢水胡彭义部落约一万口;

凉州金城郡临羌县湟中卢水胡伊德部落约七千余口,已起事,入联军;

凉州安定属国都尉部三水县卢水胡彭选部落约二千八百口。

韩遂回信,望伊德和彭格继续与未参加联军的各卢水胡部落接触,又命伊德与董卓军中伊德旧部保持联络。

一日,弘平坐陪,韩遂请来金城郡休屠各胡首领金方和联军探部总管韩桥,把近年来调查得到的休屠各胡分布一一标在羊皮地图上,计有:

并州河西郡休屠各胡白氏部落,首领白马铜,约五万八千七百一十口,已起事,自治;

并州上郡休屠各胡金氏部落,首领金瑞荃,约三千二百八十五口;

凉州安定郡休屠各胡部落,首领郝宽,约三万八千七百余口,已起事,入联军;

凉州金城郡休屠各胡金氏部落,首领金方,约二千二百余口,已起事,入联军;

凉州北地郡休屠各胡董氏部落,首领董合岩,约三千八百口;

凉州北地郡休屠各胡张氏部落,首领张金川,约三千八百口;

凉州武都郡休屠各胡梁氏部落,首领梁原徽,约三千二百八十五口;

凉州武都郡休屠各胡弘氏部落,首领弘育普,约三千二百八十五口;

凉州武都郡休屠各胡王氏部落,首领王济元,约三千二百八十五口;

休屠各胡八大汉化姓:白、金、郝、董、张、梁、弘、王。

韩遂命金方继续接触休屠各胡在武都郡的部落,又命金方与董卓军中金方旧部保持联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