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二百五十章、渠穆拔剑斩何进,董卓进京立新帝

十一月中旬,联军探部又传来有关洛阳八月底到十月底惊天动地的重要信报:

袁绍再三劝说何进便于此决之,何进不许。

袁绍又作书告诸州郡,诈宣何进之意,使捕案中官亲属。

何进谋划了许多日,颇感泄气,宦官惧而思变。

张让养子太医令张奉之妻乃何太后之妹也,张让向子妇叩头曰:“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唯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复一入直,得暂奉望太后陛下颜色,然后退就沟壑,死不恨矣!“

子妇言于太后母舞阳君,舞阳君入白太后,乃诏诸常侍皆复入宫值班。

八月二十五日(公元189年9月22日),何进入长乐宫,向太后请尽诛诸常侍。

帝祖母居所称长信宫,帝母居所称长乐宫,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及属吏,皆由宦者任职。

中常侍张让、段珪相谓曰:“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突然入长乐宫,此意何为?难道从前窦武之事竟再起?“

于是,张让使人潜听何进与何太后的对话,完全听闻到何进其语。

张让、段珪、毕岚乃率其党徒数十人持兵器私自从侧门入宫,在嘉德殿前两侧埋下伏兵。

何进从长乐宫出来,宦官诈以何太后诏召何进入坐朝廷中枢嘉德殿。

何进一踏上嘉德殿省阁(门)前,张让等持剑围上来,斥诘何进曰:“天下大乱,亦非独吾等罪也。先帝尝与何太后不愉快,几至成败,吾等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尔。今汝乃欲灭吾等种族,不亦太过份甚乎?!“

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

中常侍张让、段珪等作伪诏,以与宦官关系密切的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河南尹王允不让权。

尚书卢植、单飏、胡腾等得诏板,疑之,曰:“请大将军出共议。“

胡腾曾收留窦武的孙子窦辅。

中黄门以何进头颅掷与诸尚书曰:“何进谋反,已伏诛矣!“

何进部曲将吴匡、张璋在外,闻何进被害,欲引兵入宫,宫门闭。

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吴匡部众用刀斧猛砍宫门攻之,中黄门持兵器守阁。

会日暮,袁术因烧南宫青琐门,欲以胁出张让等。

张让等入见太后,言大将军兵反,烧宫,攻尚书闼,因将太后、少帝及陈留王,劫省内官属,从复道走北宫。

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数次仰视段珪,段珪惧怕,乃释放太后,太后入阁,得以逃离宦官掌控。

袁绍与叔父太傅兼参录尚书事袁隗矫诏(伪造皇帝诏书)召来樊陵、许相,斩之。

袁绍及何苗引兵屯朱雀阙下,捕得中常侍赵忠等,斩之。

吴匡等素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将军也,吏士能为报仇乎?“何进的部众皆流涕曰:“愿致死!“

吴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董旻攻杀何苗于朱雀阙下,弃其尸于苑中。死者数千。

袁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余人,或有无胡须者而误死者。

袁绍进兵顺着排查各宫室,或上端门屋,以攻省内。袁绍与王匡等并力入端门,于承明堂上格杀中常侍高望等二人。

八月二十七日(公元189年9月24日),张让、段珪等困迫,于是拥着少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谷门。

夜,至小平津,六玺不自随,公卿无得从者,唯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尾随至河上。

闵贡厉声质责张让等,且曰:“今不速死,吾将杀汝!“因手剑斩数人。

张让等惶怖,叉手再拜,叩头向少帝辞曰:“臣等死,陛下自爱!“遂投河而死。

闵贡扶少帝与陈留王夜里逐随萤光向南步行,欲还宫,行数里,得民家露车,共乘之,至雒舍止。

次日,少帝独乘一马,陈留王与贡共乘一马,从雒舍南行,公卿稍有至者。

董卓至显阳苑,远见火起,知有变,引兵急进;尚未天明,到达城西,闻少帝在北,于是与公卿往奉迎于北芒阪下。

少帝见董卓领兵卒至,恐怖涕泣。群公谓董卓曰:“有诏却兵。“

董卓曰:“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

董卓问少帝,少帝紧张,语不明。

董卓改与陈留王语,问祸乱起因和过程,陈留王从容应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董卓大喜。

河南尹王允派来护架的二百兵卒也赶到,随董卓军一起护送。

当日,少帝还宫,赦天下,改元光熹为昭宁。迁护驾有功者河南中部掾闵贡为郎中,封都亭侯。

传国玉玺失踪,其余御用六玺皆找到了。

六玺,皆用白玉刻成,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曰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曰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曰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曰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曰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曰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

朝廷以武猛都尉丁原为执金吾。

骑都尉鲍信自泰山募兵一千适至,说袁绍曰:“董卓拥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乃其新至疲劳,袭之,可擒也!“

袁绍畏惧董卓,不敢发。鲍信乃引兵还乡兖州泰山郡。

董卓入洛阳的部军,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

于是,四、五日内,总是在夜里使兵马潜出城中军营去洛阳城外。明日一早,乃大陈旌鼓入城而还,使洛阳朝野以为有无穷无尽的西凉兵马复至。

然而洛阳城中无人知晓董卓有多少兵马。

不久,何进及弟何苗部曲皆归于董卓,董卓又阴使丁原部曲司马五原郡九原县人吕布杀丁原而并其众,董卓兵于是大盛。

丁原曾命并州从事张辽往赴京城,何进当时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共得千余人。

待募兵还京,何进已亡,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划归吕布部。

董卓又讽朝廷,以久雨为由,策免司空刘弘,而自代之。

当初,蔡邕徙朔方,会赦得还。并州五原太守王智,中常侍王甫之弟也,奏蔡邕谤讪朝廷;蔡邕遂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卓闻其名而辟之,称疾不就。

董卓怒骂道:“吾能诛人!“

蔡邕惧而应命,到,署祭酒,董卓甚为敬重。接着举高第,三日之间,周历三台,直迁为侍中。

董卓初见陈留王,陈留王对答如流,毫不惊恐,于是认为陈留王乃贤王,且为董太后所养。据传董卓自以与太后同姓同族,于是有了废少帝立陈留王之意。

朝会上,董卓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欲立之,为能胜史侯否?人有小智大痴,亦知复何如?为当且尔。刘氏种不足复遗!“

袁绍曰:“汉家君天下四百许年,恩泽深渥,兆民戴之。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公欲废嫡立庶,恐众不从公议也。“

董卓按剑叱袁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吾!吾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引佩刀,双手握刀柄作揖,径自出走。

董卓以新至,见袁绍乃大家子弟,故不敢害。

袁绍悬何进所授的节符于上东门城楼上,逃出洛阳。

八月三十日(公元189年9月27日)(注《资治通鉴》写为九月可能有误),董卓大会百僚,奋首而言曰:“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

公卿以下皆惶恐,莫敢对。

董卓又高声言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事!“在坐者均震动。

尚书卢植独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过千余,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德,非前事之比也。“

董卓大怒,罢坐,要杀卢植,蔡邕为之求请。

议郎彭伯亦谏董卓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

董卓乃止,但免去卢植官职。

不久,卢植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幽州涿郡涿县。

待董卓批准后,卢植便走小路离开洛阳,董卓果然派人追杀而不及。据传,卢植逃走,隐居在幽州上谷郡宁县护乌桓校尉大营附近,不问世事。

护乌桓校尉为并州太原郡人令狐君,名不详。

董卓以废立议示太傅袁隗,袁隗认同。袁绍弃官逃亡,据传去了冀州勃海郡。

九月一日(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复会群僚于崇德前殿,以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为由,胁迫何太后策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帝。

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解除少帝刘辩玉玺印绶,双手奉交给陈留王刘协,扶少帝刘辩下殿,然后扶刘协上帝座正式登基。

何太后哽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

董卓又议:“何太后欺压逼迫永乐宫董太皇太后,至令忧死,乃逆妇姑之礼也。“

于是,迁何太后于永安宫。

赦天下,改元昭宁为永汉。

据传闻,天下各郡县都在杀宦官和其家族为官者。

九月三日(公元189年9月30日),董卓鸩杀何太后,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丧礼,公卿以下不布服,会葬,素衣而已。

只让帝刘协到洛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穿白衣上朝三天。

董卓又发何苗棺,出其尸,支解节断,弃于道边;杀何苗母舞阳君,弃尸于苑枳落中。

诏除公卿以下子弟为郎,以补宦官之职,侍于殿上。

九月十二日(公元189年10月9日),以太尉兼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襄贲县为徐州东海郡的一个县,接壤刘虞的家乡,同郡郯县。

董卓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之前董卓为斄乡侯,属于乡侯,这次封为郿县县侯。

郿县又恰是皇甫嵩重兵驻扎之地,也是皇甫嵩面对联军的前线。

九月十三日(公元189年10月10日),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洛阳令司马防转任治书御史,都尉诸于继任洛阳令。

九月二十一日(公元189年10月18日),征召握有兵权的豫州牧关内侯黄琬入朝为司徒。

以河南尹王允为太仆,王允次兄王懋(mào)为侍中。

袁术从虎贲中郎将转任河南尹。汉阳太守金旋入朝为议郎。

樊煜继任汉阳太守,仍在武都郡下辨县临时的汉阳郡府办公务。

董卓率司徒黄琬、司空杨彪诸公卿一同携带斩人的刑具鈇锧到朝堂上书,追理受害的陈蕃、窦武及同人,全部恢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提拔其子孙为官。

自六月至九月一直阴雨绵绵。

冬,十月三日(公元189年10月29日),葬灵思何太后。董卓趁开启灵帝的陵墓文陵下葬灵思何太后时,使人悉取墓中所藏珍宝。

最初,南单于于扶罗既立,部落人杀其父者遂叛,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扶罗上奏朝廷提请诉讼。

恰灵帝崩,天下大乱,朝廷无暇顾及于扶罗的诉讼。

于扶罗军面临断饷断粮的境地。于扶罗于是率数千骑部众与郭太的白波军合兵寇并州太原郡,又攻陷司隶河东郡县,河东郡众多庶民逃往三辅。

董卓遣其将牛辅从陕县过黄河进入河东郡击之,不胜。牛辅退回黄河南岸的陕县董卓军大本营。

时庶民皆聚拢在坞堡等内自保,于扶罗军劫掠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攻坞堡、庄苑时兵卒多有挫伤。

于扶罗又想回归原部落,但原部落人不接受,于扶罗乃屯于河东郡中部的平阳县。

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上位一年而病死,南匈奴王庭于是空着王位,暂以老王行部落事,也不接纳于扶罗回来继王位。

看完信报,韩遂惊呆了。大将军何进死了!前将军董卓进京把持了朝政!

何进竟然如此呆木,一切都是袁绍一伙人事先设好的局。

只是袁绍看走眼了董卓,认为董卓是亲袁家的将领,竭力引入京师。

袁绍原想用外戚何进家族与宦官火并,再用董卓军灭掉何家,袁家就控制了朝廷。不曾想董卓进京掌权后翻脸不认袁家。

误天下者袁绍矣!

新任洛阳令诸于曾为韩遂在洛阳读太学时的《毛诗》班的同窗,韩遂写信交给探部带给诸于,希建立联络。

董卓给窦武平反,对在陇西狄道的宝统(窦统)来说定是盼望已久的好消息,可重返洛阳为官。韩遂马上写信通知宝统。

数天后,宝统回信,表示已年过六旬,不看好时局,不愿入朝为官了。但可恢复“窦”姓了,不再称“宝”姓。

此事在凉州望族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当年紧锢之祸的逃犯竟然藏在狄道。

听闻宝统就是前雁门太守窦统,窦琼英是大将军窦武之妹,很多望族前来拜访,窦家着实风光起来。

韩遂又给联军各部首领去信:

联军的原目的是铲除遍布朝野的宦官及其族人、同流合污之辈,等朝廷大赦,率凉州子民重归大汉。

天下宦官及家族为官者已诛尽,原目的已达到,天下再无宦官。

故联军新目的更改为等待朝廷大赦,待明君贤臣主持朝政,率凉州子民重归大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