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一百七十二章、董卓馈恩救羌豪,姜子购地赴茅山

四月的一天,韩遂收到袁术转来的陈珪信,济北国国相相陈珪因在任上,不能参加本年七月底袁术、韩馥、韩遂、陶商、刘和、郭缊、陈珪、虞歆八人在洛阳举办的第三届决剑侯比赛。

韩遂拿信去找在本郡任安夷县县长的郭缊,郭缊也在任上无法赴京。

二人联名写信给在京的袁术、韩馥,提议取消决剑侯比赛,请袁术速写信给陶商、刘和、虞歆。

殷羽送来为参加决剑侯,还是上次的参赛的宝剑,再次打造了五百炼,共计一千炼,可惜不能参赛了。而第一次参赛的剑经验不足,未继续打炼。

韩遂试新剑,果然削铁如泥,手感远胜五百炼,兴致勃勃给宝剑起名“卬昊(yǎnghào)”,意为仰望天际。从此,随身携带。

虞凤产下一子,夫君蔡沛给娃起名蔡远,字金波,意为远离家乡汝南富波。金城和富波各取一字。张姜子给义女虞凤请了一个佣妇帮带娃和料理家务。

五月,引弓门客东河南和韩家洛阳总管曹奎各自传来信报:圣上宠幸的王美人(王荣)本年三月一日生下圣上的次子(刘协)。

何皇后(何莲)怕王美人和刘协威胁到皇后之位和己子(刘辩),妒而鸩杀王美人,因宦官固请,圣上才免何皇后一死。

圣上将刘协交永乐宫董太后抚养,选吕贵为乳母。

五月底的一天,烧当羌羌王东扈派人来通知韩遂,临近巩唐羌的陇西郡陇西太守李参派人给东扈送来书信,邀请东扈去陇西郡郡府所在地商议巩唐羌、钟羌、烧当羌之事。

东扈在信中询问韩遂该不该去赴邀?

韩遂估计是巩唐羌羌王和钟羌逃走的余部首领状告烧当羌到陇西太守李参那里了。

韩遂建议东扈去应邀,听听陇西太守对西羌之间的纷争的意见。

韩遂又提议,巩唐羌如要讲和,至少要归还占领的洮水南岸及南镇城。

韩遂派韩家负责东、西羌对羌贸易与事务总管韩谷穿上羌人的衣物随东扈去见陇西太守李参。

离吞并钟羌这么久了,从不干涉西羌事务的陇西太守为何突然出面协调西羌间的争斗?

西羌事务一直以来都是护羌校尉的专职。护羌校尉伶征支持烧当羌吞并钟羌实际是为了削弱十分强大的钟羌、巩唐羌、罕羌、枹罕义从胡宋家等的暗地联盟,而罕羌、枹罕义从胡宋家地盘处于陇西郡北部,与金城郡接壤。

如果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和狄道义从胡王国等也参加了这个联盟,这个联盟远比略为强大烧当羌更危险和更易失控。

吞并钟羌后,烧当羌仍处于西部的发羌,北部的北三羌,南部的参狼羌,东部的罕羌等的包围之中,伶征应该不担心烧当羌做大。

对于护羌校尉来说,平衡羌胡各方势力由为重要。陇西太守李参难道不知护羌校尉的想法?

韩遂有预感,陇西太守李参的介入一定有护羌校尉之外的某种尚不知晓的强势背景,由此可能导致烧当羌下一步并吞巩唐羌的计划暂时实施不了,要无限期推后,另找机会。

六月,韩家负责东、西羌对羌贸易与事务总管韩谷陪烧当羌王东扈去面见陇西太守李参返回西镇城,向韩遂描述大致的经过。

李参向东扈谈到并州刺史董卓来信函,请李参出面阻止烧当羌和巩唐羌任何进一步的战事,之前的事到此为止。

原来董卓早年未从军时与巩唐羌部落的许多豪右关系密切。

李参谈到,据临洮县望族介绍,董卓父亲董君雅是陇西郡临洮县人。

董卓是在父亲董君雅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县尉时出生的。父亲任职期满后,董卓随父回乡。

董家之族不算大,族户各自经营自己的田产。董君雅从官场回乡,积蓄不多,族里只给其分出五十亩田和一头耕牛。

董父去世后,少年董卓喜扮侠士,到临洮县西部的巩唐羌部落里玩耍,结识了许多羌豪。

有一次,羌豪们来看望彼,彼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菜招待,就杀掉了家里唯一的耕牛款待众羌豪,羌豪十分感动。

回部落后,羌豪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董卓家业由此而殷实。

烧当羌吞并钟羌后,巩唐羌极为惶恐,知道烧当羌在积蓄军力,迟早会发动进攻,于是派人去找并州刺史董卓。

董卓看在当年的恩情上写信请李参出面协调。以董卓的声望,烧当羌王东扈也不感得罪,就同意了。

李参旋即请来巩唐羌羌王唐樊。唐樊带领左大将唐方、右大将唐川、总管家唐进、贸易管家唐山到场。

双方整整谈叛了二天,最后李参做见证人,烧当羌王和巩唐羌王签订了一份协议。

协议规定,维持现有西顷山边界,烧当羌在巩唐羌边界西顷山驻军从五万七千六百骑减少为三万二千九百骑,巩唐羌归还洮水南岸和南镇城。

逃到巩唐羌的钟羌残部起名“东钟羌部落”做为一个子部落划归巩唐羌,原钟羌子部落首领钟赫为东钟羌部落首领。

韩遂带着韩谷又去了趟烧当羌赤岭大本营面见烧当羌王东扈,东扈已按与巩唐羌的协议,从西顷山抽回二万四千七百弱骑去防御北三羌,只战时征用。

加上原有的三万精骑和三万普骑,面对北三羌的防线已有八万四千七百骑。

韩遂和东扈商定数年内暂缓吞并巩唐羌的计划,转为谋取北三羌,先取北三羌中最弱的烧何羌。

但也要提防巩唐羌偷袭,烧当羌赤岭大本营要常年驻守至少二万骑。

东扈同意从北三羌前线抽选二万精骑驻守赤岭大本营,以便救援南北。

七月,韩遂去令居县城拜访护羌校尉伶征,谈及董卓护巩唐羌一事。

伶征极为恼火,认为董卓做为并州刺史,伸长臂干涉凉州的西羌之事属越权,也不知董卓是否清楚巩唐羌与罕羌、枹罕义从胡宋家、狄道义从胡王家等的暗中联盟对凉州的潜在危胁远大于烧当羌坐大的危胁。

但董卓已这样办了,伶征也不好说什么,但伶征表示会向太尉刘宽汇报此事。

伶征又向韩遂透露陇西太守李参,字相如,乃并州太原晋阳人。

护匈奴中郎将张修因擅杀南匈奴栾提呼征单于被朝廷诛杀后,太原晋阳王柔接替张修出任护匈奴中郎将。

二人都是董卓在并州刺史任上向朝廷推荐的,据传董卓在并州刺史任上得到李家和王家的资助。

韩遂恍然大悟,怪不得李参极力落实董卓的信件,袒护巩唐羌。

扬州丹阳郡茅山商人汗滴来访,弘平回乡了,韩遂、张姜子出面接待。

汗滴按往年惯例带货歙砚和歙墨各二十个,山越剑二十把买给洛阳韩家。此次顺路从洛阳来凉州考察,途经金城前来拜访。

汗滴道:“五年前,吾持信去见韩家常住扬州州府九江郡历阳县城的扬州贸易与事务总管韩琣,副总管曹默。

四年前彼等顺路去茅山拜访了吾家乡。

茅山地处吴郡曲阿县、丹阳郡句容县、丹阳郡湖熟县、丹阳郡秣陵县、丹阳郡丹阳县、丹阳郡溧阳县、吴郡阳羡县七县环绕之中间。

茅山道观多,道士、方士、剑客、侠士、隐士云集,南来北往客不绝。

扬州众多望族在茅山山上和山脚购地建避暑庄苑。天下大事、海外传言无所不传至茅山。

听说韩家在豫州汝南郡固始县西边的鲷阳侯国有庄苑,如在茅山购地建庄园,离鲷阳侯国约八百八十里,骑马七日可达。”

韩遂道:“韩琣、曹默来信提到过参观茅山,彼等没有汝当面说的这么透澈。汝手中有哪些地块出售?为何要出售?”

汗滴道:“韩大人有所不知,吾汗家在春秋战国时是楚国人,世代为剑客。

秦灭楚国后,吾先祖不愿仕秦,退居茅山,历经数代,田产家业越来越大。

近十年来三次大疫家族人口锐减,田地荒废许多,如不出售,或成野兽居地,或成流民聚地。

茅山地处六县中间,流民颇多。吾汗家也不愿把土地随便出售给陌生人。

韩大人和姜子是吾见过的人中出类拔萃之人,为人友善,守信义,故吾想转让部分茅山下的荒田和山上的庄苑。”

韩遂一听有茅山上的避暑庄苑顿时提起浓厚兴趣,在茅山又可得到各路信报。

三人又详谈了合约细节,最后成交,韩家出资一千万钱买下汗家茅山脚下五百亩荒田和山上一处五十亩的避暑庄苑。

韩遂和张姜子商量,让姜子带探部随汗滴亲自走一趟,钱从历阳县城韩琣和曹默玉石山料贸易收款中支付。

姜子大为欢喜,一路可以游山玩水,还可以路过洛阳看望两儿韩韬、韩略。

韩遂设想购地后,把茅山避暑庄苑做为探部在扬州的居点,探听扬州及海外的信报,与茅山各路道士、方士、剑客、侠士、隐士建立联系,招募丹阳武艺出众之士等。

山脚下的五百亩田每年雇劳力耕种,给探部居点常住人员提供食物。

在山上庄苑内深挖地道,从下年始,分两年,从历阳县城每年运五千万钱,共一亿钱储藏在地道里以备万一凉州沦陷,韩家在扬州多一笔重新起家的钱。

茅山离弘平家的吴郡曲阿县很近,只有七十多里路,快马半日可达,韩遂安排张姜子购地后去看望弘平。

茅山离历阳县城一百八十里,一日半可达。历阳在楚江(长江)北,茅山在楚江(长江)南。

张姜子选出探部男娃韩惟、韩须,女娃韩琉、韩璃四人去茅山。

田敏应张姜子委托,在田家为韩遂和张姜子的十六岁长子韩韬选了一位十四岁的聪慧女娃田荷,乃田喜女儿,田乐二妹。

田喜为田家族长田宝子。田家还为田荷配了一个十二岁的丫环田莺。

张姜子见了田荷很喜欢,此去要路过洛阳,姜子就把田荷、田莺带上,让田荷在洛阳住些日子和韩韬亲近熟悉,待韩韬十八岁时回金城或在洛阳成婚。

中军铁骑千骑部第五队队长韩徽,伍长二人韩靖、韩宸及八名韩家老班底韩任、韩苏、韩选、韩炼、韩夷、韩边、韩芒、韩存共十一人护卫随行,并直接全部划归探部。

韩徽出任韩家茅山总管,伍长韩靖和韩任、韩苏、韩选、韩炼随韩徽留守茅山。韩惟任韩家茅山副总管留守茅山。

从钟羌地调来一百匹马,带上五十万钱和补给。准备停当后,汗滴带张姜子、韩徽等人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