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一百二十六章、书佐详解西海郡,强弩怒射一百步

次日,韩遂留下胡人部落书佐毛柏、直属修行淳于衍二人留在此地复查人口和田产等。

韩遂带着小厮韩佟、羌人部落书佐池甫、直属干小史成奎四人继续西行,去考察烧当羌。

中午到达临羌县城,没有入住临羌置(驿站),穿城而过。

只派直属干小史成奎去临羌县城通知县户曹派人来一起复查湟中义从胡人口、田产等。

韩遂虽然去过烧当羌大本营多次,但对烧当羌的地盘不清楚。

一路上,请户曹府的羌人部落书佐池甫介绍之。

池甫道:“烧当羌的地盘环绕西海,十分广阔。

前汉朝末,大司马王莽用金钱财物利诱环西海的卑禾羌王良愿部落迁出鲜水海、允谷、盐湖等地,将环西海地区献给了汉朝,迁居边远山区游牧。

王莽建西海郡,设修远、监羌、兴武、军虏、顺砾五县。

数年内,环湖西海修筑了五座城池,统归西海郡管辖。

西海又称鲜水海或卑禾羌海,盐湖在其西南。汉人也称西海为仙海。

沿湟水向西北,最靠近临羌县城的是金城西部都尉驻守的龙耆城,也是王莽西海郡郡府的治所,此乃西海第一城。

从龙耆城向西北一百七十里,有第二城,尕海城,在在西海东北,尕海正北不远处。

尕(gǎ)海又称耳湖,据说海底通西海,却为淡水。

从尕海城正西向,离尕海城直一百七十五里,为第三城。烧当羌称之为青盐城,因离产青盐的盐湖最近而得名。

第二、三两城直线中点向南,离第二、三两城均约二百九十多里处为第四城。即从第三城向东南,从第二城向西南。

第四城因离积石山颇近,故烧当羌称之为积石山城。

第五城烧当羌称为大允谷城,在第四城的东北,赐支河曲北岸,赐支河曲从西南向东北走向转为自西向东走向的转弯处,在大允谷以西。

第五和第四城二城距一百七十八里。第五城到第一城一百五十七里。

大允谷乃烧当羌发源地,在赤岭南,紧靠赤岭。

大允谷西南到东北长约七十里,西北到东南长约一百里。

第五城和第一城到赤岭(日月山)均为约一百里。

赤岭和第一城到西平亭均为一百五十五里。

第二城到第五城一百八十五里。

第二城到第五城、第三城到第四城,第一城到赤岭三条连线近乎平行。

第五城到第一城连线与第二城到第四城连线平行。

综上,王莽时代必有高人精巧绝伦设计的五城、赤岭要塞、西平亭七点布局和防线。

以西平亭为核心,在西平亭放一支强大的快速骑军,一日可增援第一城和赤岭。而临羌县城只做补给和缓冲,不驻扎大军。

第一城驻军可一日内增援第二城和赤岭,第二城可一日半内增援第三城。

赤岭驻军可一日内增援第五城和第一城。第五城可一日半内增援第四城。

第三城和第四城之间可在二日半内相互增援。

从第三城到盐湖一百三十里,一日可达。该盐湖盐产青黑色青盐,粒大味醇。储量取之不尽,易开采。

剥开少许盐盖,就可捞取食用粒盐。采后卤水几数年后重新成盐。为西羌用盐主产地。

王莽篡位建立新朝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新朝无瑕顾及边疆郡县,卑禾羌又趁机夺回了故土,西海郡废弃。

烧当羌源于大允谷,以无弋爰剑的十八世孙烧当为名。早年受住安夷县一带的卑南羌和住大小榆谷的先零羌欺负。

烧当的后代滇良联盟卑禾羌等,击败赶走先零羌,夺得了大小榆谷地,渐强起。

又吞并因叛乱从安夷县迁来西海的卑南羌等,内部几经变故,良、庞、傅、迷、来、滇、犀、麻、那、忍、号、东等种大羌豪纷纷接踵登场,后来合并成为现在的烧当羌,乃西羌第一强羌。

本朝开国后,西海郡一直未恢复,五城中只第一城龙耆城尚在吾汉军手中,此地乃吾金城最西端边城了。

而赤岭要塞成了烧当羌的大本营,第二、三、四、五城均归了烧当羌。

本朝在临羌和西平亭以南,在赐支河曲(黄河青海段)北岸建立归义城和建威城,驻军。

并在赐支河曲水面上建起河桥,直通赐支河曲南的大小榆谷,并把大小榆谷土地开垦成良田。

这样一来,第一城龙耆城、临羌县城、西平亭、归义城和建威城五城塞就把金城西部牢牢地把守住了。

龙耆城深入烧当羌地盘,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从临羌县城、西平亭、归义城三地到赤岭均一日可达。令居县城和陇西郡的援军二日可达西平亭。

故龙耆城、临羌县城、归义城三城的守备均按千人守五日配置。

韩遂听罢,惊叹池甫的记忆,连连夸赞池甫精通西羌、军事要地,是不可多得的智才。把池甫夸红了脸。

韩遂暗想,其实韩家新地的西镇城就在第四城积石山城和第五城大允谷城的赐支河曲东岸,离两城不远,隔河相望,夹在烧当羌和钟羌之间。

新地离最近的有汉军驻守的建威城约一百六十里,但建威城汉军自够自守,因此新地十分危险,只有借烧当羌之力灭掉钟羌,新地才能长久安稳。

韩遂等一行来到烧当羌赤岭大本营,烧当羌大王东扈接见。

韩遂先说明出仕为官乃太守之邀,东扈点头又摇头,暗示理解韩遂的无奈。

东扈道:“本部落自南部失利和迁走五万人后,余四十一万五千人口。

年收粮四百一十万石,而全吃粮共需七百四十七万石。

缺口的三百三十七万石,需要用四百四十九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只羊的羊肉补充。

每户平均每年要产羊羔最低五十四只来补冲吃掉的同等数。

羊只数目几年前有羊七百一十二万只,八十万只羊随赠五万人口移民长离川,去年进贡摊派二千五百万钱,额外多售出五万只羊换钱。

这十年来,从最初摊派六年的五百万钱,自第七年开始,每年增加五百万钱,累积摊派有一亿钱,共多售出二十万只羊换钱。

吾部落每年拼命维持余羊六百二十七万只,平均每人十五只羊,每户约七十五只。

即每户的七十五只羊中的母羊每年至少要产五十四只羊羔,低于此数次年就会闹饥饿。

而西海遇到爆雪或寒冬,羊羔存活就会大大低于此数,故吾部落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并没有尔等朝廷算计的也就是从六百多万只羊中拿出五万只羊进贡那么轻松简单。”

韩遂暗算每户七十五只羊中假定公羊五只,母羊七十只。

七十只母羊每二年产羊羔最高可达四百二十只或更多,但限于放牧人手和山草地的亩数,牧羊人不会让羊产这么多羊羔。

按东扈以前说的拥有一千一百七十二万亩山草地,去掉马匹和牛的用地,估计烧当羌可能隐瞒了三百多万只羊的数目,价值十五亿钱,户均实际可能约有一百只羊。

看来这个烧当羌王的确十分有钱,但韩遂不好说破,估计每年摊派额还是能征上来的。

对于户曹府,只需说服烧当羌王人口从五十万减到四十万仍按五十万征的理由。

烧当羌叫嚷的吃不饱、衣不足,应该是不属实的。

韩遂又约见了和韩家通婚的王子东乾和妻韩歆及子东亮、韩歆乃韩家新地总管韩范女,东亮已二岁多。

韩遂见韩歆过的挺好,两口子恩爱,也就放心了。

韩歆托韩遂给父母带了一堆西羌特产和一封家信。

留下羌人部落书佐池甫、直属干小史成奎在烧当羌领地核查人口等数据,韩遂带小厮韩佟返回允吾城。

洗沐日,韩家大总管韩理带制弓工匠长韩敦、安息复合弓制弓工匠安宰来见韩遂,上次韩家开会,两人从新地向回赶未参会。

造制苑总管韩盖、冶铁苑总管李期、冶铁苑副总管殷羽坐陪。

安宰先汇报道:“自安息购有二千把安息复合弓和二千枝箭,后用八年时自造出九千五百把安息复合弓半成品、五百把安息复合弓成品和九万八千枝箭。

九万八千枝箭箭镞所用生铁乃军需箭镞下角料回炉。

二年多前花费一万匹布帛币招募来第二批五十名年轻弓箭工匠及家眷,专职将九千五百把复合弓半成品做成成品,和再制造出公子要求的三十八万枝箭。

弓已完工,三十八万枝箭箭镞制造年底完工。

到本年底,韩家将共有一万二千把复合弓和四十八万枝箭,每把弓均配四十枝箭。这种箭一般的弓也可用。

吾一家三口、两次招募的共一百户弓箭匠、第一批一百名羌俘及其家眷已迁到新地定居。”

韩敦递上样品对韩遂道:“请公子看看强弩、骑弩、盾的样品是否满意。

由于人手不足,只做了一些样品,经试用做了几次改进。

新地第二批一万移民忙于西镇城的建设,也抽不出人手支援造制苑。

强弩平射射程可达一百步,乃蹶张弩,靠足蹬,计划造三千把。

骑弩平射射程可达五十步,乃臂张弩,计划制三千把。

盾可单抵抗一百炼刀的三百次砍,或矛枪的三百次刺,或箭一千次射,之后就要报废或大修。

盾中加有铁,计划制三千只,五百只先配给水部枪盾部曲。”

众人到出城南门到郊外试射强弩、骑弩、复合弓、乐浪弓,用兽皮和铁铠甲做靶。

平射强弩百步和骑弩五十步穿透怒力尚好。

如果抬高角度仰射,射程可增加一倍,但穿透怒力不如复合弓和乐浪弓八十步射程内的穿透效果了。韩遂还算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