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一百零五章、麴家六虎抢风头,韩家新地建私塾

韩家找麴家婚配之事和风传韩家部曲头目集训也惊动了金城老子号第一望族麴家麴普长子麴胜。

麴胜对后来居上的韩家十分很好奇。

阎家酒宴后,带着弟弟麴武、麴彬、麴文、麴仁、麴义,子麴演,二十名百人部曲队长从麴家庄苑来到韩家新地找韩遂比武。

麴家庄苑在金城郡湟水流域的临羌县,东边边界是西平亭,西边边界是烧当羌领地,临羌县与烧当羌领地接壤。

沿湟水自西向东依次是临羌县、西平亭、安夷县、破羌县、允吾县。

西平亭是前汉朝设的一个驻军屯田治所,总管湟水流域的屯田。

本朝这些屯田部分卖给汉人大族,部分由湟中义从胡在经营。

金城十九家望族之一的阎家有个庄苑在西平亭东,麴家有在阎家庄苑西边,湟中义从胡的田地在西平亭北。

湟中义从胡主要分布在湟水北的山谷支流与支流东西两岸的狭长平原。

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的地盘在西,湟中义从胡李文侯的地盘在东,相隔不远的两个山谷里。

北宫伯玉的地盘和人口比李文侯多些。

湟水向东过允吾县到金城郡金城县就汇入黄河了。

麴胜、麴武、麴彬、麴文、麴仁、麴义乃金城大名鼎鼎的麴家六虎,武艺个个十分了得。

麴演尚小,才十一、二岁,武艺功底不赖。

麴胜、麴武、麴彬、麴文、麴仁五兄弟每人手下有二百麴家成年部曲。

老六麴义年满十八岁,自幼喜好弓马骑射,号称西平虎,统领麴家一千骑少年部曲。

部曲善长弩射,配置兵器为一杆矛枪、一把弓、一支弩。

老大麴胜在麴家六虎中武艺排第二,部曲善轻骑长远程奔袭,经常带着部曲在山地、森林、雪地、沙漠里骑马飞驰,体力强悍。配置兵器为一杆矛枪、一把弓。

麴武、麴彬、麴文、麴仁四人武艺相当,兵器为一杆矛枪、一把弓。

四人的部曲配置的兵器很奇葩,右手持一把斧,左手持一把刀,背背一把弓,乃麴家祖传独门组合武艺。

列阵时经常下马步战,位于阵前,背后配置弩骑。对付骑兵时,斧砍马腿,刀砍骑兵或拨开骑兵的刺来的矛枪。

攻城时,登云梯,斧砍刀劈,十分利害。

敌骑退却时,上马追击,挂刀斧,持弓骑射。

危机时,斧头还可扔出砸敌。

二十名百人部曲队长分别为麴齐、麴蒙、麴吉、麴克、麴礼、麴延、麴复、麴竹、麴迪、麴思、麴石、麴迈、麴览、麴虎、麴田、麴希、麴充、麴奇、麴方、麴锋。兵器为一杆矛枪、一把弓、一把弩。

韩遂本不想和麴家比试,实在没有把握赢麴家。

可是人家找上门了,盛情难却,只好硬着头皮抽调人马准备。

在新地西镇,安排麴家六公子,麴演,二十名百人部曲队长住下,好吃好喝招待,谈定比武规则。

新地正处于农忙时,人山人海,听说要比武,都要看热闹。

其它十八家在新地所耕种的劳力都是羌民,等到农闲时,各回自家部落去,新地只剩下韩家的移民。

除麴演尚小只观战外,麴家共二十六人。

韩家也须出二十六人,韩遂除自已外在新地集训队里选出二十五人:尉迟伯那、滇漂沙、尉迟延嘉、韩仁、弘平、韩珂、韩谟、韩武、韩谦、韩隶、韩宛、韩业、韩焰、韩宁、杨寺、韩丰、韩茂、韩迁、韩干、韩尚、韩光、韩由、韩锐、韩章、尉迟曲田。

第一场比马上枪术,麴胜对韩遂、麴武对尉迟伯那、麴彬对滇漂沙、麴文对弘平、麴仁对韩仁、麴义对尉迟延嘉,韩珂等二十人对战麴齐等二十人。

韩家胜十二:韩遂、尉迟伯那、滇漂沙、弘平、韩丰、韩茂、韩迁、韩干、韩尚、韩光、韩由、韩宛;

韩家败十四:尉迟延嘉、韩仁、韩珂、韩谟、韩武、韩谦、韩隶、韩业、韩焰、韩宁、杨寺、韩锐、韩章、尉迟曲田。

韩家从未和麴家较量过,第一场比赛结果最让韩遂吃惊的是尉迟延嘉第七十回合败给了麴义,而尉迟延嘉与己和弘平三人的武艺已相当,自己第五十回合才击败麴胜,麴家真不虚传。

韩遂直接宣布麴义不用再比已是第一武艺。

另一个让韩遂意外的是韩家老将全败,胜出的都是跟随自已多年的年轻人。

看来韩家第一、二批护院队年龄偏大了,韩珂、韩谟已三十六岁,而麴家出场人普遍年轻。

第二场比马上箭术:双方每人三枝箭,在极速奔跑的马背上侧射二十步外的跑动中的三匹马背上绑着的稻草人。

射中脑、心部位的得十分,射中上身其它部位的得五分,射中臂、腿的得一分,射中驮靶马的扣五分。

各方满分七百八十分。

箭术比赛结果,韩家得五百六十分,麴家得六百一十分。

麴家枪箭两场比赛全胜,麴胜十分兴奋,连连向韩家人说安慰的话,但掩饰不住喜悦,为家族保住金城第一的名誉。

比武结束后的欢送宴上,韩遂谦逊地对麴胜说:“麴家武学人才辈出,后生众多,兵器特别,韩家应多向麴家学。

久闻麴家弩射得自祖传,更是厉害,可否当庭演示?”

麴胜点头,麴义让麴锋射弩给众人看。

众人一齐出厅门,韩遂让韩仁去门外百步支起一个厚木板,在木板中间插一把刀。

麴锋站在厅台阶上取弩射出一箭,正中木板插刀,刀落地,弩箭扎入木板半指。众人齐声叫好。

回厅继续喝酒,当夜休息不表。次日麴胜带队返回临羌县自家庄苑。

韩遂招集集训队,要求众人加劲训练,永远记住山外有山,不要到处炫耀韩家已是金城第一大族。

韩家众人也纷纷表示,韩家比武能战平中原巨族袁家,却在自家门口小河里翻船,武艺不精,确实要增加训练课目。

传说中对付骑兵的麴家刀斧兵还未见识过,而韩家的水部枪盾部曲、弩剑部曲才刚刚组成,兵器还未打造完。

枪盾组合对士卒的武力要求弱于刀盾。而麴家竟抛弃盾牌,直接用刀代替盾,用斧代替刀或矛枪,对士卒武艺的要求非常高,没有数年的训练和多次实战很难练成。

然而,麴家八百刀斧部曲,二百轻骑部曲,一千弩射部曲已练成,攻防战力均不可小视。

韩遂总结完也表示,也不能因此推翻韩家部曲配置的优势,韩家推崇的重装铁骑、复合弓轻骑、枪盾部曲、弩剑部曲的组阵,也是攻守兼备,不弱于麴家,更何况韩家将拥有一万张乐浪毒弓,还有“韩黄式”战法。

众人听到“乐浪毒弓”哈哈大笑,信心又重拾回来。

从这次比武,韩遂认清了韩家对晚辈的训练不足。

就拿夏阳来说,除四千孤儿外,夏阳三批移民合计八千人,其中子女达三千二百多人,需要读书、练武,但没有场地了,只有把四千孤儿迁到金城新地来,把孤儿苑腾出来给夏阳移民子女用。

这批孤儿已十一到十三岁了,该落户金城了。

韩遂和韩理、韩范商议后,决定调拨一亿钱在新地韩家西镇边上的储备地调出一万亩草地建一个韩家私塾苑,请来教书学者、武艺教官。

新地二批移民一万三千五百人,其中子女五千四百人,加上孤儿和金城韩家老班底的子女六百多人,合计一万多娃娃。

女娃区占地二千亩,包括一千个可住十人的宿茅屋、五个千人餐堂、五个花苑、五个游乐苑、五十个百人读书堂、一个学者苑。

女娃在一个洗沐日间隔的五日内,二天读书、二天学女红、一天学种田。

男娃区占地八千亩,包括一千个可住十人宿茅屋、一个教官苑、一个学者苑、一个藏书楼、五十个读书堂、五个千人餐堂、五个花苑、五个游乐苑、五个训练场、一个养马场。

男娃在一个洗沐日间隔的五日内,二天读书、二天学武艺、一天学种田、工匠等。

五千男娃按分二拨训练,养马场日常保持马匹二千五百匹。

洛阳总管韩桥妻田敏一直在夏阳管孤儿苑,与夫君两地分居四年,虽然韩桥去服役二年。

考虑到这批孤儿离不开田敏,韩遂只好把田敏和韩桥一齐调回金城新地,任命韩桥为韩家西镇镇长,田敏为私塾苑总管。

洛阳总管改由韩父兼。

韩家新地一百一十八万五千亩地买的早,临赐支河曲东岸,其它十八家买地晚,地都在离赐支河曲较远处。

十九家合力挖了一条东西向的引水渠,把赐支河曲水引流入各家地。

韩家西镇坐落在韩家新地一百一十八万五千亩地的最西南角,总体四万亩地。

这条渠从西边引出赐支河曲水,斜穿过西镇的四万亩,向东方流出,给西镇居户带来水源,也给十九家的地灌溉。

西镇已建有一万移民居住区二千亩,制衣苑五百亩,菜、豆、瓜地一万亩,葡萄地一千六百亩,加上列入计划的私塾苑一万亩。

四万亩地已占用二万四千一百亩。

为四千孤儿,再动用四千亩地种菜、豆、瓜,二百亩种葡萄。

在孤儿未长成前,由一万移民代耕种,补提一百九十五万钱购八十头耕牛以及种子和地头设施等。

余地一万一千二百六十亩。

金城韩家冶铁苑副总管殷羽送来一把用近五年时间新打造的比剑用的百炼宝剑,韩遂握手里明显比上次比剑的宝剑沉重。

试劈、砍、刺几下,确实改进不少,韩遂带在身边,准备七月底赶到洛阳参加第二次“一剑封侯”决剑侯比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