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七十三章、段颎私诛苏不韦,女眷接管孤儿苑

三月一日,具珪按期来取还贷款,韩桥如同往年从库里取出一千八百八十万钱和一百斤西夜三等子合玉石山料支付具珪。

这已是第六年还贷了,尚余十四年,韩家一直守信按时还钱,具家很满意。

建宁五年三月壬戌初八(公元172年4月18日),六朝元老大臣胡广逝世,享年八十二。担任过一次司空、两次司徒、三次太尉,最后官至太傅。

四月,于阗国两商队的玉石山料贸易正常进行。

五月,朝廷大赦天下,改元,新年号为熹平元年。自五月始,皇帝刘宏亲政。

朝议以光禄勋杨赐、宗正刘宽、侍讲张济(非武威张济)三人教授刘宏。

此张济非武威的张济,乃豫州汝南郡细阳人,楚汉争霸时的赵王张耳之后人。

六月,京师连降大雨,周边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洪水犯滥,京师街道到处水淹,水深处能划船。

韩家豪宅处于洛水河旁,也没逃脱被淹的命运。

韩府上下全动员起来排水,好在自去年大役后都搬到楼上居住,家庭损失不大。

重点搬运库里的布帛币、钱币、粟米、酒等到楼上空房中。

十天后,洪水退去,洛阳城满街道的黄泥,各家各户清扫了六天才基本恢复原貌。

韩府内又做了一次全面撒盐水。

六月,窦太后的母亲卒于流放所在地交州日南郡比景县,窦太后忧思感疾,癸巳,崩于云台。

经多轮朝议,窦太后得以与桓帝合葬于宣陵。

农历七月七日七夕节。张姜子带女眷们,按刚学会的洛阳新时尚,在楼上晒出各自最漂亮最贵的衣物,美其名曰“晒衣阁”,乃前朝汉武帝留下的风俗。

这一日,苏邈来访,向韩遂哭诉:“吾从兄不韦被杀了!一切都起因于建宁二年。

那年,从军界重回朝廷任少府又转任大司农的张奂借出现大风雨雹灾情,上疏灵帝说事。

灵帝深为赞许此言,但被宦官劝止。张奂因而遭到宦官的怨恨,调张奂任太常。

李膺被诛之前,张奂又与尚书刘猛等共向朝廷推荐王畅、李膺可参三公之选,又遭曹节等人的反对,灵帝只得下诏对张奂等进行切责。

张奂等只得自囚数日,并罚三个月俸赎罪。

王寓与宦官友,想让大臣们举荐彼为司隶校尉,百官畏惮,没有不答应的,惟独张奂拒绝。

王寓大怒,诬陷张奂结党营私。张奂便以结党罪免官回家。

建宁二年之前,张奂在军界时与段颎争击羌,相互不服,而张奂因军功申请将全家族从凉州敦煌郡内迁到了司隶弘农郡华阴县。

段颎本年接任司隶校尉,欲驱逐闲在华阴家中的张奂归敦煌然后派人害之;张奂奏记哀请于段颎,乃得免。

之前,张奂素与苏谦,而段颎与李皓善。

李皓害死苏谦后,吾从兄苏不韦吓死李皓。

段颎一上任司隶校尉就招辟苏不韦为司隶从事,不韦惧,称病不诣。

段颎大怒,使当年其手下的参军现任司隶从事的张贤去杀人,先以鸩酒胁迫贤父。

张贤只得动手收捕吾从兄苏不韦,并其一门六十余口,尽被诛之。”

韩遂安慰苏邈道:“这是意料中的事,节哀。

威名远扬的凉州三明之一的段将军竟变了个人似的;

而对大汉功勋卓著的张将军一旦失职竟如此凄凉,靠哀求活着,此一时彼一时罢了。

汝家乡家族和坞堡尚在,仇池山的财宝尚在,日后可徐徐恢复家业。”

九月初,一万件毛皮衣到货,韩记店铺开始出售,价格减半。

七国商队来洛阳与韩家贸易正常。

唐肥与韩家的贸易也正常进行,玉石山料的涨价弥补了韩家在毛皮衣、瓷器、铁剪刀的降价损失,唐肥也没损失,转手玉石山料稍加了些价。

韩兆、韩桥一一处理,都不用韩遂操心了。

洛阳每年上缴的一万斤西域金币和五千斤黄金如常已押运往夏阳。

十月份,春节新婚的十二位妻子和韩史妻尹晴都生了孩子,韩府一下足足请来十三位接生婆婆。

说来也怪十二子全是男婴,只尹晴生女,起名韩舞。

接生婆婆们说,大灾之后生子多于女,众人也只能信了。

韩遂和韩胤、韩斌、韩史、韩猛开玩笑道:“汝兄弟四人三人长子都是女娃,就看四弟的了。”

韩猛抿嘴乐。

曹奎子曹烽和韩薇生子起名曹力;曹余子曹兹和张娅子曹复;曹叶子曹默和韩翠子曹锐;曹倪子曹济和韩紫子曹镔。

韩川、韩都、韩品、韩亥、韩涂、韩交、韩缘、韩冒八人一致请韩遂起名。

韩遂回书房翻书想了半天,从《诗经,长发》中选“浚哲维商,长发其祥”给八子起名:韩浚、韩哲、韩维、韩商、韩长、韩发、韩其、韩祥。八家十分满意。

洗沐日,张雅来找韩遂,本年十二月毕业了,虽然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但赶不上今年的了,问韩遂怎么办。

韩遂带着张雅去拜访吴佑,吴佑答应留张雅在自已的洛阳私塾做一年助教。

十一月,从夏阳韩逢来信获悉,夏阳一切正常,只是四千孤儿的管教有点忙乱。

估计金城、雍县、洛阳三地的钱币都已运到夏阳,韩遂把韩府豪宅的女人全都招集到一起,号召众人去夏阳帮助管教四千孤儿。

女人们高兴得一下子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天天看男人们赚大钱,自己只能在家做家务看孩子,这回总算女人也可以干大事了,于是一致同意,回去就收拾行囊。

府里男人开玩笑嘲笑女人们准备抛弃男人了,女人们一个个挺着胸脯反叽男人们。

韩遂雇了一队马车,女人们有孩子的带着孩子,春节新婚的十二位妻子都刚坐完月子,坚决要求随队去夏阳。

韩川、韩都、韩品、韩亥、韩涂、韩交、韩缘、韩冒押运。

韩桥、曹奎、韩宛、尉迟延嘉、弘平、韩仁、韩会、韩综、韩机、韩义和十个洛阳籍家丁留守韩府。

韩府一下冷清许多。

去夏阳的家眷有:韩遂妻儿张姜子和韩韬、韩略;张雅妻儿韩媗和张鬈;

韩胤妻女张郦和韩蕊;韩斌妻女冯雪和韩盼;

冯雪的丫环冯翠;韩史妻女尹晴和韩舞;

韩桥妻儿田敏和韩泉;曹奎妻宋芸;

韩易妻儿蒋琴和韩经;韩兆妻儿阳英和韩乾;

韩委妻儿郭嬄(yī)和韩倜(tì);韩宛妻儿素丽和韩虎;

尉迟延嘉妻儿韩杏和尉迟铁;韩仁妻儿尉迟雪莲和韩铜;

韩胤的丫环韩媀;韩斌的丫环韩媤;

韩史的丫环韩媄;韩猛的丫环韩婔;冯硕妻儿秦碧和冯誉;

曹奎子曹烽妻儿韩薇和曹力;曹兹妻儿张娅和曹复;

曹默妻儿韩翠和曹锐;曹济妻儿韩紫和曹镔;

以及韩川、韩都、韩品、韩亥、韩涂、韩交、韩缘、韩冒八人妻和子。

共三十一位成年女士。尉迟伯那妻身体多病,留在韩府。

韩遂带着众人家眷,从孟津摆渡过黄河进入河东郡,向西北方向走了数日到达汾阴县,再次渡黄河,到达夏阳。

夏阳总管韩逢及妻儿池裳和韩翱、副总管李保及妻女张盈和李真、护院队长韩迁及妻儿窦铃和韩秋、伍长韩苟、韩同、韩冀、韩析,以及三月份来的滇漂沙,韩尚及妻儿孟娟和韩东、韩光及妻儿张芳和韩南、韩由及妻儿桑茉和韩西、韩璜及妻儿种婉和韩北等,一齐来迎接。

韩遂带家眷们视察四千孤儿的衣食住行。

只见四百个茅屋形成一个大村落。每个茅屋住十名孤儿。四千孤儿童男童女各二千。

由于大疫失去父母,无人管教,打架斗殴,偷鸡摸狗,样样精通,成了夏阳当地人头痛的一帮毛孩子,打也不是,骂也不是。

韩逢请了夏阳的四十位妇人来管教,每人管十个茅屋一百个孩儿,但还是管不住。

汝南来的一千孩儿和河东来的三千孩儿形成两大派系,互相打斗。

韩遂、张姜子、田敏等听完韩逢和当地妇人的汇报,决定采用军营管法。

在夏阳南部边界五千亩长条带良田上已建起村落、坞堡、四百个孤儿茅屋。

韩遂和韩逢商定在四百茅屋基础上再扩建成孤儿苑。

增建四十个百人读书堂,四个千人餐堂,四个花苑,一个养马场,二个大训练场,二个游乐苑,一个教官苑。

韩川、韩都、韩品、韩亥、韩涂、韩交、韩缘、韩冒八人留下任男队长,每人管二百五十名童男。

韩遂写信给金城,从金城新地调二千匹战马来夏阳,打造二千杆超轻矛枪,让这里的男童从小练习马术和武艺。

韩媗和曹舒、张郦和曹菡、冯雪和曹兰、尹晴和曹绣、宋芸和赵怡、蒋琴和马玉、阳英和毛曼、郭嬄和张柳八组正副女队长,每队二百五十名童女。

张姜子任孤儿苑总管,田敏任伙食总管,韩媀、韩媤、韩媄、韩婔四人分别任四个食堂总管。

素丽和韩杏管女童训练场,尉迟雪莲管女童游乐苑,秦碧管四个花苑。

韩薇、张娅、韩翠、韩紫做张姜子助手,兼管韩韬、韩略、张鬈、韩蕊、韩盼、韩舞、韩泉、韩经、韩乾、韩倜、韩虎、尉迟铁、韩铜、冯誉、曹力、曹复、曹锐、曹镔、韩浚、韩哲、韩维、韩商、韩长、韩发、韩其、韩祥二十六位从洛阳带来的自家娃。

又在夏阳和临近的县请了四十位学者来孤儿苑任读书堂教员。

韩遂的太学同窗李儒在近邻的郃阳县办小私塾,韩遂派人去请李儒,李儒脱不开身,推荐本县学者栾规、程寅二人来夏阳。

天天上午读书和游乐、下午训练和游乐,经过一番磨合,这群年龄六至八岁的熊孩子总算安顿下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