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四百三十七章、扶风方士赠寿丸,西域商人求居地

联军探部传回并州朝廷和并州刺史梁习对各郡郡守的任命,朝廷提拔上洛都尉王琰为并州西河太守并封为列侯:

上郡太守刘闵,洛阳侨地的上郡难民返回上郡。原上郡太守扈育近期交接后辞官回家。

西河太守王琰,护匈奴中郎将王柔。

朔方太守刘辕。

上党太守李远。

太原太守董胄。

雁门太守王泽。

五原太守魏怀。

云中太守丘峻。

定襄太守周奎。

其中上党、五原、云中、定襄五郡的太守均为返乡望族子弟。

雁门郡北部鲜卑育延部落首领育延,常为并州边境的所匪患,一次带五千余骑入并州,使人面见梁习,要求互市交易。

梁习认为不从之则招其怨;若听之必掠民。于是梁习选一边境空城交易,领军前往交易。

交易还没有完成,负责市易的官吏就将一个胡人抓了起来。

育延大惊,命令鲜卑骑兵搭箭弯弓,围梁习等,在场吏民惶怖。

梁习斥责之,将其斩杀,此后漠北再无人入寇并州。育延部落被步度根部落吞并。

看到并州刺史梁习已加速恢复并州,韩遂派人调回进驻进入上郡高奴县的冀县东羌校尉部校尉东起和所部一千羌骑。死伤者由冀县东羌按约定补满一千人的编制。对并州的贸易全部暂停,撤回贸易商队。

朝廷给凉州牧韦端回复,同意韩棕接替韩理为代理金城太守,但未给正式的任命书。韩遂猜测又是贾诩从中搞鬼,让关西诸将一直处于难受的境地。其实韦端做为凉州牧有权可以不经朝廷直接任命郡守和郡丞,但韦端不敢。

韩理正式辞官,韩遂在陈仓城为韩理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邀请各郡郡守、县长、联军周边的将领等出席,以表彰韩理为联军和韩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韩理选择带着孙女韩妮在允吾养老。

北地太守索湛给凉州牧韦端和征西将军韩遂分别来信,称按汉制北地郡当收回廉县,就此事曾和武威太守张猛协商,遭到张猛的拒绝。

韩遂征求军师成公英的意见,成公英赞同索湛之议。于是,韩遂亲自前往冀城去拜会韦端。

韦端先向韩遂介绍一位宾客方士冷寿光,乃右扶风郡人。有人称之为灵寿光。

七十岁时,得朱英丸神方,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延龄益寿,本年已有二百三十岁,面如童子。

善导引术,尝屈颈鷮息(鷮jiāo,一种野鸡)。行容成公御阴法。

容成公乃上古时代黄帝之臣,教黄帝养生术,年二百余岁终于笄头山(崆峒山)。

《朱英丸方》、《道灵》、《教戒》、《五行变化》等二十五篇乃神人传与墨子,墨子总结为《五行记》。

墨家有”三经“:《墨经》、《素书》、《五行记》。

《素书》又称《太公兵法》,乃黄石公所作,下邳圯桥上传与张良,兴邦立国之道。

《五行记》又称《墨子五行记》,有金、木、水、火、土五卷。其法用药用符,乃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含笑即为妇人,慼面即为老翁,踞地即为小儿,执杖即成林木,种物即生瓜果可食,画地为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厨,兴云起火,无所不作也。

韩遂虽然将信将疑,但仍忙行大礼。冷寿光此行是为友向韦端求一副书法字,三人相谈甚欢。韩遂第一次大概弄明白方士的益寿养颜术。

一阵交谈后,冷寿光赠送给韦端和韩遂各一个朱英丸,然后拿着韦端的信去隃麋县向韦端次子韦诞求书法字。

韦端和韩遂转入正题。韦端站在凉州牧的职位上,当然支持收回廉县,但需要找一个合适的人做说客去说服张猛。雍州刺史邯郸商由韩遂去游说。

张猛的两个书法大师级的兄长都已亡故,张猛的书法非常一般。当下离张猛最近的书法大师只剩下韦端次子韦诞。

韦诞精通草书、楷书、隶书、章草(早期的草书)、飞白、小篆。

韦端想到张猛必在书法上有求于韦诞,于是让韩遂不要着急,待张猛来求韦诞书法字时再由韦诞去说服彼。

韩遂不想对廉县用兵,提议收回廉县后由索湛推荐韦端长子韦康继任廉县县长,韦端大悦,眼中留露出敬佩目光。韩遂只不过瞬间揣摸出韦端之意,韦端其实十分在意二子的仕途。韦诞专研书法,必不急于任大官,故,韩遂提出推举韦康。

韩遂给索湛去信,叮嘱收回廉县后,立刻举荐韦康。

告别韦端,韩遂前往显亲县,视察县城基建进展,拨一万斤西域金币去城中增建征西将军府、军师府、探部署、军营、私宅等。

显亲县县长成公敬、仇池山氐王杨腾在汉阳郡留守的校尉杨奎等迎接韩遂和侍卫队入城。

征西将军府、军师府、探部署、军营已建成,私宅还在筑建中。

韩遂派人传令,将预备部和虎渊校尉部从冀城迁来显亲县县城。此举意在减轻驻军对凉州牧韦端的压迫感,让韦端多为联军向朝廷说好话。

返回陈仓后,见司隶校尉钟繇已从长安城退回弘农郡,韩遂带领成公英、韩桥、田敏等部众又返回长安城。

韩略子韩骞已六岁,识一些字,常到韩遂的书房找书看。韩遂甚喜爱之。

烧当羌羌王东乾的孙子东弗在长安城韩家私塾读书,东弗乃东亮子,十五岁。

韩略和韩遂常喊东弗来家中一起吃饭,东弗特别喜欢小弟弟韩骞,二娃玩得十分要好,东弗教韩骞骑马射箭。

九月,敦煌太守马艾给韩遂来信,介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由于西域与洛阳、长安的贸易中断,西域商人在敦煌郡定居的人正在逐年增加。

安息国在大月氏国(贵霜帝国)和大秦国(罗马帝国)之间。大月氏国、大宛国、乌孙国与大汉西域诸蕃国接壤。

大月氏国国王胡毗色伽在位时,国力有所衰退,康居国、大宛国趁机摆脱大月氏国羁縻。

近年以来,大月氏国国王波调继位后,大月氏国拥有花刺子模州、粟特州、大夏州、健驮罗州、罽宾州、旁遮普州等,都城从蓝氏城改为富楼沙。

康居国国王急于增加国家财力以抵御重新被大月氏国羁縻,鼓励庶民大力经商,有一半人口牧畜种田,一半人口制造物品或外出贸易。

大汉天下大乱后,西域贸易大都改在大汉西域诸蕃国进行。

在国王支持下,康居商队将贸易点向西移,许多人到敦煌郡定居。

定居者按汉人姓名,自称姓“康”。

定居有几个原因,一是西域金币越来越少,西域银币在大汉尚不被庶民接受,布帛币太大,不便于每年长途运回西域诸国,只能等兑换成高价值物品后再运回国;二是西域制品运到大汉需要在当地储存;三是商人长年累月在外经商,无法照顾家眷;四是一些西域商人发了大财,干脆不回国了;五是西域商人已逐渐分工协作,有的家族专做制造;有的家族专做输运;有的家族专做仓储;有的家族专做出售;有的家族专做商情;有的家族专做客栈;有的家族专做兑换货币;有的家族专做买进等等。后四个工种都需要在当地定居。

粟特州前汉时属于康居国,粟特人见康居人外出经商发财了,向国王波调提出也要学康居国。国王认同,于是粟特人也来到敦煌定居。敦煌人评价粟特人的经商能力更强,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西域各国及大汉西域诸蕃国纷纷效仿,共有二十多国的商人携家眷前来敦煌郡定居。

大月氏国和康居国见外出人口很多,于是从皇室派人前来敦煌见敦煌太守马艾,要求分配一些土地便于各国商人分片定居自建房。

大月氏国皇室来人给自己起名叫支富,康居国皇室来人给自己起名叫康植。

马艾已在敦煌郡敦煌县划出二十多块荒地分给二十多国商人,商人们已在陆续建造房屋。

马艾给韩遂来信的用意是希望雍州、凉州贸易主线上的酒泉、张掖、武威、金城、汉阳、安定、北地七郡都效仿敦煌郡,各划出地域给西域商人,一方面减轻敦煌郡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促进恢复西域对大汉的贸易。

敦煌郡望族并不十分善长种出高产的粮食,敦煌郡的多余粮食首先出售给大汉西域长史府,出售不了太多的粮食供应西域商人。此外,在敦煌一个郡聚集太多的西域商人也不合适。

敦煌郡目前要求定居的人口已达一千多人,托人登记的人口还有一千多人,马艾估计,雍、凉二州八郡一旦放开,从西域涌入的商人及家眷人口可能最终会达到五万人。

韩遂回信基本同意马艾的建议,只指出西域贸易商队走金城郡或北地郡有些绕远路,不如走武威郡的祖厉县进出安定郡和汉阳郡。提议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汉阳、安定六郡郡守、雍州刺史、凉州牧一起在冀城开会,以商定此事。

不久,会议召开,武威太守张猛以祖厉县尚未归附太守府管辖为由,拒绝向西域诸国开放,只同意开放到武威郡姑臧城为止。

参会人士一听就怀疑张猛有意征收西域物品进入凉州、三辅,和凉州、三辅货物进入姑臧的税收或张猛家族直接垄断进出姑臧的西域贸易。

会议只达成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对西域商人定居开放。

凉州牧韦端气不过,私下留下代理张掖太守魏明,一起来长安找韩遂商议。

韦端的意思是让西域商队从张掖郡折向南,穿过烧当羌领地和金城郡到达汉阳郡冀城。

韩遂本意不让西域商队过境或定居金城郡,主要是保护韩家商队的利益。现在韦端的提议对张掖郡、金城郡、汉阳郡似乎都有利,韩遂不能不给韦端面子,当场允诺西平郡和金城郡对西域商队过境开放,但暂不支持划地给西域商人定居。

魏明答应张掖郡向西域商人开放定居,并联络烧当羌共同出兵清剿南路的盗贼,保护贸易通道。

韦端高兴地返回冀城,准备和汉阳太守商议划出西域商人定居点。

韩遂宴请叙旧,魏明在长安城又留住一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