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骁雄韩遂 > 第四百零七章、监部成立震将领,文才分配到各署

七月,联军探部最新信报送到征西将军府,韩遂翻阅。

冀州方面:

本年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曹操部将讨寇校尉乐进斩其大将严敬,袁谭、袁尚败走,还邺城。

夏四月,曹操追至邺县,收割城外麦田。诸将欲乘胜遂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羽,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曰:“善!“

五月,曹操还许县,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青州刺史兼勃海太守自称车骑将军袁谭对冀州牧袁尚曰:“吾部铠甲不精,故前为曹操所败。今曹操军退,人怀归志,及其未济,出兵掩之,可令大溃,此策不可失也。“袁尚疑之,既不益兵,又不易甲。

袁谭大怒,郭图、辛评趁机鼓动袁谭曰:“使先公出将军为兄后者,皆审配之谋也。“

袁谭于是引兵攻袁尚,战于邺城城门外。袁谭败,引兵还冀州勃海郡南皮县县城。

交州方面:

据传,曹操以荆州零陵郡、桂阳郡的土地换取交州牧张津攻击牵制荆州牧刘表。二人征战连年,的确使官渡之战时刘表无暇抄曹操后路。

本年初,张津将出产于交趾、合浦二郡的含益智子的粽子赠送给了曹操品尝。

不久,张津被部将区景杀害。

张津部将夷廖、钱博等逃到山里为贼。

张津亡后,镇南将军荆州牧仪同三公成武侯假节督交、扬、益三州军事刘表比朝廷快一步,派零陵郡人赖恭出任交州牧。

恰苍梧太守史璜病死,刘表又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大有一统交州之势。

朝廷晚一步,曹操赐予士燮玺印、封号,招书曰:“交州地处与中原隔绝之处,南面依江面海,朝廷的恩命无法宣达,臣下的话受到塞阻,得知逆贼刘表又派赖恭窥视南土,现在以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旧。”

于是交趾太守士燮兼任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南海、苍梧、合蒲、郁林、交趾、九真、日南七郡。

士燮弟士壹任合浦太守,士武任南海太守,士䵋任九真太守。士武早卒。

巴郡垫江人黎景任日南太守。郁林太守谢元孙转任南海太守,饶公其继任郁林太守。

交趾太守士燮以交趾郡为核心,南海、合浦、交趾、九真四郡连为一体,实控除苍梧郡外的六郡。而刘表仅控制住苍梧郡。

士燮与三弟士壹、士匡、士䵋、士武掌各郡,五子士廞、士祗、士徽、士干、士颂及士壹子士匡掌兵权。

交州人士议论,张津遇害不是偶然,彼对道教过度迷信,连年征战无视部属的感受,对属下监管不严,做州牧的仪表威严不足。但逃到交州避难的许靖却认为张津是位可以协助朝廷的人才。

反观张津一生,起点颇高,也算显赫,能与袁绍、何进、曹操等大人物交好。相比之下,在治理交州时,却与部将的相处逐渐恶化,被害,甚为可惜。

张津在世,实握南海、苍梧、郁林三郡,尚能对士燮兄弟有所节制。张津一死,士燮兄弟及子侄控制了六郡,要不是刘表动作快,苍梧郡也会回到士燮手中。

交州在中土数千里之外,张津死后,士燮兄弟的威望和尊贵达到前所未有的至高显赫境地。

彼等妻妾外出都坐配有盖帷的华丽乘车;子弟都有骑兵侍卫跟在身后。

彼等出入府署必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数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震服交州各族落,就算是从前的南越王赵佗也不能超过彼等。

士燮通晓治政,虽处天下大乱之中,仍能保全一郡之地,十五余年内本郡无战祸,庶民无失田产,商客蒙受彼之好处。即如窦融保全河西之地,也不能超过彼也。

士燮学问优博,公务之余,研习名书经传,精通《春秋左氏传》、《尚书》。

士燮性格宽厚、大器,礼谦下士,数以百计的中原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难,士燮皆给予接济、任用。深受世人称颂。

士燮字威彦,出生于交州,其先祖乃鲁国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六世传到士燮的父亲士赐。士赐曾于汉桓帝时担任过日南太守。

士燮年轻时随颍川人刘陶学习《左氏春秋》,后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而免官。其父去世后,士燮被举为茂才,出任荆州南郡巫县令。

巫县与益州鱼复县接壤。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巫县令士燮被任命为交趾太守。

韩遂看完交州的信报,觉得士燮经营交趾十五年,弟、子势力遍布五郡,根基很深,旁人一时难以撼动。

韩理、成公英、韩桥、韩泉已分别知会韩遂,对金城郡召集的一百五十四名文才的培训已结业,其中五十人已到大桑田圈任职,建议对剩余的一百零四位文才安排具体职位。

韩遂和成公英、韩桥、韩泉商议多日,决定在各校尉部试设校尉部参军,隶属成公英的军师府管辖,可以随时调回军师府,或在各校尉部之间调换人。

共分给成公英三十人:

韩家韩姓年轻文才五十人中的五人:

韩龚、韩贾、韩得、韩如、韩稼;

韩家异姓年轻文才六十二人中的十一人:

王悉、藉佳、阳贵、毕列、吴跃、双普、杜川、刘杰、孙佩、任兰、高飒;

金城十四家望族出的文才四十二人中的十四:

麴米、赵鼓、成公余、田恢、阳顾、蒋慈、阎轸、郭阮、江弥、池秀、马宛、淳于栎、窦福、毛卓。

大体上初步计划每年半年下到各校尉部给将兵讲兵法或随军征战及训练;半年回到军师府学习兵法,补充学识;必要时担任传令官。

起步按百人长级别,年薪与受训期一样,相当于四万钱。

成公英很高兴,终于实现在各部设参军的多年愿望,以加强各部的战事谋划,把军师府的具体策略贯彻到各部。这些人在军师府培训过多日,足已胜任。

以前武将们以文人参军不善骑马,跟不上骑兵急行军为由拒绝在各所部中配文官参军。

军师府的培训特地采用强化骑马飞驰训练,不求马上厮杀,只求能跟上队伍,不掉队。

这些年轻人虽然不学武,但骑马训练还是蛮好玩的,于是竟然都过考核关了。

成公英将分到的三十名校尉部参军分给军师府参军十人为下属:曹奎、曹余、曹叶、臧福、李曜、吕放、孟飙、韩煅、韩里、韩继。每人带三名校尉部参军。

曹司空想任命杨阜为安定长史,杨阜不愿夹在联军和朝廷之间,辞去所有官职回家,韩遂向韦端推举成公英军师府属下参军胡河接替杨阜为凉州刺史部汉阳郡从事,韦端接纳后,胡河已上任。

韩略调入探部,故成公英只剩下十名参军。

鉴于联军内部和联军所拥有的各县或已存在其它势力的牒人,或官吏、将领有投敌、自立、贪腐、克扣等不良倾向,韩遂决定在探部之外成立监部,以探部第二副总管韩岳为监部总管,下辖三十三人:

韩家韩姓年轻文才五十人中的十人:

韩励、韩朴、韩池、韩灵、韩曜、韩洮、韩蒲、韩佩、韩辟、韩扇;

韩家异姓年轻文才六十二人中的九人:

徐枚、范轸、翟山、纪平、阴骐、裴博、敬连、华蓬、侯奢;

金城十四家望族出的文才四十二人中的十四:

麴万、赵法、成公步、田迭、阳克、蒋竣、阎放、郭果、江度、池杜、马艺、淳于展、窦发、毛善。

加上韩岳,三十四人的监部接管了原探部一部分很繁重的公务,监部对内,探部对外。监部的人只有监察的权力但不管事,无逮捕权,以免成为非常不受欢迎之人。

监部一成立,在联军引起不小轰动,得知监部只监不管,不少人似乎略微松了口气,但私下似乎有所收敛。

对于探部,分给韩桥韩家异姓年轻文才六十二人中的七人:

梁韦、上官潜、乐明、张翩、程贾、毋丘方、焦充。暂充韩桥助手。梁韦接口雍州、凉州;上官潜接口益州、荆州;乐明接口兖州、豫州;张翩接口幽州、冀州;程贾接口司隶、并州;毋丘方接口扬州、交州;焦充接口青州、徐州。

对剩下的文才,全部暂任征西将军府总管韩泉的属吏,从事琐杂事务:

韩家韩姓年轻文才五十人中的十人:

韩贡、韩轮、韩濡、韩凛、韩奏、韩构、韩瑖、韩侃、韩艾、韩鹿;

韩家异姓年轻文才六十二人中的十人:

饶黎、郭贺、贾洼、邓仑、李其、辛达、上官蜚、马冕、封柏、彭牡;

金城十四家望族所出的文才四十二人中的十四人:

麴泉、赵冈、成公烈、田远、阳施、蒋贺、阎廉、郭纪、江岳、池方、马岸、淳于秀、窦杰、毛举。

除侯乐的铜器署外,田喜的钱库署、樊浦的粮库署、阳斌的衣务署、鲁叶的饲料和盐署、蒋珥的车马船署、江福的军帐和杂物署、蒋晖的出征物资押运署、韩悉的平准署八个署都分到数人为吏。

为高效和历练,这三十四人在各署轮岗,在每个署为属吏三个月视情况调整或继续在本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